爷爷的土坯房
2021-12-23抒情散文何足道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爷爷的土坯房土坯墙,茅草房,是属于爷爷那一代人的。过去那种房子,那样建筑房子的过程,现在已经不常见。或者,正逐渐消失,就是影视剧里,也难得见到。深山……
爷爷的土坯房土坯墙,茅草房,是属于爷爷那一代人的。过去那种房子,那样建筑房子的过程,现在已经不常见。或者,正逐渐消失,就是影视剧里,也难得见到。深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 爷爷的土坯房
土坯墙,茅草房,是属于爷爷那一代人的。
过去那种房子,那样建筑房子的过程,现在已经不常见。或者,正逐渐消失,就是影视剧里,也难得见到。
深山里,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依山而建。错错落落,由西向东,次第展开。像是一幅简约的风景画,呈现出一种朴素的静态美来。爷爷的房子,就在村子西边,离山坡最近、地势最高的地方。在山坡开辟出一块空地,平整、夯实。那就是百年老宅的房址了。
那个年代,一所房子,居住几辈子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所以,那些满身岁月沧桑的老房子、老院子,才会被叫做“老宅子”或“祖宅”。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房子,饱经沧桑,已经破损不堪,修修补补,也很难再住人了。雕琢精致的窗棂,经风吹雨蚀,阳光的舔舐,几近风化,再经受不住岁月的盘剥,变得斑斑驳驳,黯淡无光。房顶上几根檩子,在岁月的重压下,变形了、弯曲了,塌陷下来,再难负起生活的沉重。更重要的是,叔叔已经定下一门亲事,这样的房屋作为新房,全家人会脸上无光。那个年代,穷虽穷,骨气与尊严,有时候比性命还重要。
亲情是重要的,相聚而居,是维系亲情的重要途径。在那个已经步入暮年的老房子旁边,再造一所房屋,东屋长辈,西屋新人。一代一代的人,守护着爷爷的爷爷建造的祖宅。然后,一代一代的,新房变成老房,老房变成祖宅。老屋是大树,儿孙是花草,年年岁岁,生生不息。
在那个年代里,修房盖屋,是一个人一生中很大很大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爷爷这一辈子,就建造了一次房子,建造在他居住了大半辈子的祖屋的旁边。一所房子,几乎就是一个人、一家人的全部,悲悲欢欢、生生死死。
泥土是现成的,石头山里有的是,庄稼人的力气也有的是,用不着费力去张罗。门窗、檩木需要花钱去买。筹钱是一件很难的事。那时,左邻右舍,亲戚朋友,谁家都不富裕,谁的手里都没有几个钱。虽然是借,但对爷爷这样要强、极其看重脸面的人来说,的确是很艰难的事情,常常是出去几次,都张不开嘴,空手而回。舍皮打脸,东挪西借,总算凑齐了买木料的钱,可以择日开工了。
我们这个地方黄土层厚,水深,建房用不了多深的根基。挖下半腰深,在沟槽里填上一些石头,不用垒,不用砌,填平、码好,就可以在上面“打墙”了。
打墙是一个力气活,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两付墙板,四根木杆,一个石头磙子,就是打墙的全部工具。两付墙板中间用两根短木棍支好,一头一根,宽窄要看情形而定,底层,相对宽一点,墙壁就会厚一些。越往上,墙壁越薄,增加墙体的稳固性。墙板里边支好,外面用四根粗而直的木棍夹住,一面两根,上面用绳子紧紧捆绑,紧紧夹住左右两付墙板,就可以往里面填土了。一般而言,墙板里面,有两个人;外面,一面两个,共四个人。外面四个人负责往里面填土,里面两个人负责“打墙”。
这是一个力量与美感并重的劳动。
外面的人用铁锹一锹一锹把土填进去,里面的人手里拿着秸秆或者干草,一边不停来回走动,一边把手里的干草撒下去,一层一层的,泥土和干草结合在一起。土填得差不多了,外面的人停下来,里面的人开始干活了。一个人首先抡起那个椭圆形的石磙子,狠狠砸下去,一下、两下,一下接着一下。抡圆了,扯起风来,砸下去,发出沉闷的响声。刚刚填进来的泥土,被砸出了一个个深深的椭圆形的坑,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脚下的泥土渐渐变得夯实、坚硬。这边的砸完,气喘吁吁,脸上、脊背冒出了一层亮晶晶的汗珠。那边的,接过石磙子,同样抡起来,狠狠砸下去,再砸下去。立刻,同样密密麻麻深深的椭圆形深坑,出现了,行走着,和那面的对接。那是一种力量的美,一种近乎机械式的精致的美,一种力量与形式相结合的美。这需要力气,也需要责任。石磙子砸下去,力道如何,均匀不均匀,都关系到土墙的坚固程度。在这一起一落之间,一锹一磙里面,关乎房子的百年大计,关乎劳动者的信誉与力量。惜力与体弱者,是没有资格承担垒土造屋的工作的。
一层一层填土,一遍一遍抡起石磙子,填平、夯实,一板墙完成了。卸下墙板,再打另一板,这一层完成了,再往上垒。一板接一板,一层摞一层,匍匐在地的泥土站立起来,成为庄稼人的庇护。以后,人住进泥土里。人和泥土,难以分开。
打墙的人完成了任务,撤走了。一座从泥土里站立起来的房屋框架,矗立在爷爷的面前。在爷爷的眼里,那两米多高的框架,几乎就是一座丰碑,厚重、敦实,护佑着爷爷的余生,或者,爷爷后代子孙的未来。爷爷心里踏实了,抽着旱烟袋,走进去,再走出来,在新鲜的泥土气息里,似乎找到了一生的归宿。
不用砖砌,墙是土坯墙。房顶,自然也不会用瓦。山里人家,崇尚自然与节俭。泥土,来自脚下,站立起来,可以遮风挡雨,住进去,可以让人与那深厚的地气相接。庄稼的秸秆,来自田野,是大地的产物,有天地之灵气,有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人们把这里特有的一种莜麦秸秆作为苫房的材料,把它铺展到房顶,遮风接雨,行走春秋,温暖一世人生。
苫房是一种手艺活,每个村子里,都会有那么几个会这种手艺的人,就像木匠、铁匠,是北方山村不可缺少的传统手艺。苫房的师傅坐在房顶,下面的人把精挑细选的莜麦秸秆码齐、捆好,用叉子一挑、一甩,扔到房顶。房上的师傅就把秸秆摊开,码得整整齐齐,一层一层平铺开来。从房檐开始,一片接一片,一层压一层,层层叠叠向房脊延伸过去。像层层鱼鳞,又像是高山上层层叠叠的梯田,既灵动,又美观。刚刚从田野里收割回来的秸秆,掐穗、去皮,光滑柔韧,闪着细腻的光,飘着清新的麦香,一层层覆盖在新建起来的土房上,以另外的一种形式,与泥土紧紧拥抱。
这是泥土与庄稼另一种形式的结合。田野里,庄稼在茁壮成长,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可以用来果腹的食物;收割了,粮食被人们收进仓里,秸秆却覆盖在房顶上,为人们遮荫御寒。泥土、庄稼、山里人,相依为命,生生不息。
山里人,其实就是泥土里的庄稼,披星戴月,行走于田野那些植物的行列里,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天黑了,大地上的植物都瞌睡了,劳累了一天的人,躺在土坯墙里,茅草房下,进入梦乡,做着关于土地、关于庄稼的梦。
俗话说:“房子上了盖,活计去一半。”房子主体完工了,零零碎碎的活计还很多,脱坯、盘锅台、搭炕,费时费力,需要时间,需要经验与技术。爷爷决定剩下的活计由自己来完成。
盘锅台,盘的就是岁月,是真正的人间烟火。灶膛的大小宽窄高低,关系着灶火是否好烧,既节省柴火,又不会“倒烟”,那一铺火炕还要热得均匀。爷爷说,盘锅台看似简单,需要用心去做。上面是锅底,下面是炉箅子,中间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柴火在灶里被点燃了,红红的火焰舔舐着漆黑的锅底,没有黑烟逸出,只有锅里腾腾的热气,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温暖起来,红火起来。不一会儿,锅里的饭菜熟了,大人孩子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一个个有滋有味的日子。即便是粗茶淡饭,因为有了这好用的锅灶,就有了温暖的烟火,就有了一个个小小的幸福。
一缕缕炊烟从灶膛生成,穿越长长的烟道,飘荡在房顶,氤氲在村子的上空。烟火气息,让整个村子,都充满了诱惑。家家户户烟囱飘逸出来的炊烟,就成了远在他乡游子的乡愁,牵引着他们痴情的目光,时时萦绕在他们的梦里。
灶膛里的火熄灭了。从山上、田野里拾来的柴草成了灰烬,被重新撒入田野,成为肥料,营养着来年的庄稼。柴草在灶膛完成了涅槃,获得重生。山里人在一次次柴草燃烧的过程中,长大、成熟、衰老、轮回。灶王老爷的画像,被岁月的烟火,舔舐成暗黄色,仍然端坐那里,不露声色。“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老爷享受着人间烟火,总会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衣食无忧。小小的灶膛,维系着一个家庭,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生生死死。
一个夏天起早贪晚的劳作,一所新的房子建成了。爷爷的腰更弯了,像一张拉圆了的弓,只是越发少了柔韧与弹性。看着他弯着腰,日夜不停地劳作,我想起了田野里熟透了的谷子,那些被沉重的谷穗压弯了腰的秸秆。果实成熟了,秸秆却枯萎、弯曲,在秋风里不停轻叩大地,等待大地的召唤。我在心里暗暗叹息,爷爷每日里弯着腰行走,离天空越来越远了,离大地,却更近了。
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和麦香的新房子,并肩站立在老房子身边,像是两个岁月的标本。一个是过往的岁月,一个是全新的开始。岁月轮回,房屋老了,人也一代一代更替,日子在不知不觉间走着。也许,在未来的岁月里,新建的土坯房,终将会被更新的房屋所代替;也许,土坯墙,茅草房会被永久保留下来,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土坯墙,茅草房,是属于爷爷那一代人的。
过去那种房子,那样建筑房子的过程,现在已经不常见。或者,正逐渐消失,就是影视剧里,也难得见到。
深山里,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依山而建。错错落落,由西向东,次第展开。像是一幅简约的风景画,呈现出一种朴素的静态美来。爷爷的房子,就在村子西边,离山坡最近、地势最高的地方。在山坡开辟出一块空地,平整、夯实。那就是百年老宅的房址了。
那个年代,一所房子,居住几辈子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所以,那些满身岁月沧桑的老房子、老院子,才会被叫做“老宅子”或“祖宅”。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房子,饱经沧桑,已经破损不堪,修修补补,也很难再住人了。雕琢精致的窗棂,经风吹雨蚀,阳光的舔舐,几近风化,再经受不住岁月的盘剥,变得斑斑驳驳,黯淡无光。房顶上几根檩子,在岁月的重压下,变形了、弯曲了,塌陷下来,再难负起生活的沉重。更重要的是,叔叔已经定下一门亲事,这样的房屋作为新房,全家人会脸上无光。那个年代,穷虽穷,骨气与尊严,有时候比性命还重要。
亲情是重要的,相聚而居,是维系亲情的重要途径。在那个已经步入暮年的老房子旁边,再造一所房屋,东屋长辈,西屋新人。一代一代的人,守护着爷爷的爷爷建造的祖宅。然后,一代一代的,新房变成老房,老房变成祖宅。老屋是大树,儿孙是花草,年年岁岁,生生不息。
在那个年代里,修房盖屋,是一个人一生中很大很大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爷爷这一辈子,就建造了一次房子,建造在他居住了大半辈子的祖屋的旁边。一所房子,几乎就是一个人、一家人的全部,悲悲欢欢、生生死死。
泥土是现成的,石头山里有的是,庄稼人的力气也有的是,用不着费力去张罗。门窗、檩木需要花钱去买。筹钱是一件很难的事。那时,左邻右舍,亲戚朋友,谁家都不富裕,谁的手里都没有几个钱。虽然是借,但对爷爷这样要强、极其看重脸面的人来说,的确是很艰难的事情,常常是出去几次,都张不开嘴,空手而回。舍皮打脸,东挪西借,总算凑齐了买木料的钱,可以择日开工了。
我们这个地方黄土层厚,水深,建房用不了多深的根基。挖下半腰深,在沟槽里填上一些石头,不用垒,不用砌,填平、码好,就可以在上面“打墙”了。
打墙是一个力气活,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两付墙板,四根木杆,一个石头磙子,就是打墙的全部工具。两付墙板中间用两根短木棍支好,一头一根,宽窄要看情形而定,底层,相对宽一点,墙壁就会厚一些。越往上,墙壁越薄,增加墙体的稳固性。墙板里边支好,外面用四根粗而直的木棍夹住,一面两根,上面用绳子紧紧捆绑,紧紧夹住左右两付墙板,就可以往里面填土了。一般而言,墙板里面,有两个人;外面,一面两个,共四个人。外面四个人负责往里面填土,里面两个人负责“打墙”。
这是一个力量与美感并重的劳动。
外面的人用铁锹一锹一锹把土填进去,里面的人手里拿着秸秆或者干草,一边不停来回走动,一边把手里的干草撒下去,一层一层的,泥土和干草结合在一起。土填得差不多了,外面的人停下来,里面的人开始干活了。一个人首先抡起那个椭圆形的石磙子,狠狠砸下去,一下、两下,一下接着一下。抡圆了,扯起风来,砸下去,发出沉闷的响声。刚刚填进来的泥土,被砸出了一个个深深的椭圆形的坑,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脚下的泥土渐渐变得夯实、坚硬。这边的砸完,气喘吁吁,脸上、脊背冒出了一层亮晶晶的汗珠。那边的,接过石磙子,同样抡起来,狠狠砸下去,再砸下去。立刻,同样密密麻麻深深的椭圆形深坑,出现了,行走着,和那面的对接。那是一种力量的美,一种近乎机械式的精致的美,一种力量与形式相结合的美。这需要力气,也需要责任。石磙子砸下去,力道如何,均匀不均匀,都关系到土墙的坚固程度。在这一起一落之间,一锹一磙里面,关乎房子的百年大计,关乎劳动者的信誉与力量。惜力与体弱者,是没有资格承担垒土造屋的工作的。
一层一层填土,一遍一遍抡起石磙子,填平、夯实,一板墙完成了。卸下墙板,再打另一板,这一层完成了,再往上垒。一板接一板,一层摞一层,匍匐在地的泥土站立起来,成为庄稼人的庇护。以后,人住进泥土里。人和泥土,难以分开。
打墙的人完成了任务,撤走了。一座从泥土里站立起来的房屋框架,矗立在爷爷的面前。在爷爷的眼里,那两米多高的框架,几乎就是一座丰碑,厚重、敦实,护佑着爷爷的余生,或者,爷爷后代子孙的未来。爷爷心里踏实了,抽着旱烟袋,走进去,再走出来,在新鲜的泥土气息里,似乎找到了一生的归宿。
不用砖砌,墙是土坯墙。房顶,自然也不会用瓦。山里人家,崇尚自然与节俭。泥土,来自脚下,站立起来,可以遮风挡雨,住进去,可以让人与那深厚的地气相接。庄稼的秸秆,来自田野,是大地的产物,有天地之灵气,有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人们把这里特有的一种莜麦秸秆作为苫房的材料,把它铺展到房顶,遮风接雨,行走春秋,温暖一世人生。
苫房是一种手艺活,每个村子里,都会有那么几个会这种手艺的人,就像木匠、铁匠,是北方山村不可缺少的传统手艺。苫房的师傅坐在房顶,下面的人把精挑细选的莜麦秸秆码齐、捆好,用叉子一挑、一甩,扔到房顶。房上的师傅就把秸秆摊开,码得整整齐齐,一层一层平铺开来。从房檐开始,一片接一片,一层压一层,层层叠叠向房脊延伸过去。像层层鱼鳞,又像是高山上层层叠叠的梯田,既灵动,又美观。刚刚从田野里收割回来的秸秆,掐穗、去皮,光滑柔韧,闪着细腻的光,飘着清新的麦香,一层层覆盖在新建起来的土房上,以另外的一种形式,与泥土紧紧拥抱。
这是泥土与庄稼另一种形式的结合。田野里,庄稼在茁壮成长,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可以用来果腹的食物;收割了,粮食被人们收进仓里,秸秆却覆盖在房顶上,为人们遮荫御寒。泥土、庄稼、山里人,相依为命,生生不息。
山里人,其实就是泥土里的庄稼,披星戴月,行走于田野那些植物的行列里,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天黑了,大地上的植物都瞌睡了,劳累了一天的人,躺在土坯墙里,茅草房下,进入梦乡,做着关于土地、关于庄稼的梦。
俗话说:“房子上了盖,活计去一半。”房子主体完工了,零零碎碎的活计还很多,脱坯、盘锅台、搭炕,费时费力,需要时间,需要经验与技术。爷爷决定剩下的活计由自己来完成。
盘锅台,盘的就是岁月,是真正的人间烟火。灶膛的大小宽窄高低,关系着灶火是否好烧,既节省柴火,又不会“倒烟”,那一铺火炕还要热得均匀。爷爷说,盘锅台看似简单,需要用心去做。上面是锅底,下面是炉箅子,中间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柴火在灶里被点燃了,红红的火焰舔舐着漆黑的锅底,没有黑烟逸出,只有锅里腾腾的热气,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温暖起来,红火起来。不一会儿,锅里的饭菜熟了,大人孩子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一个个有滋有味的日子。即便是粗茶淡饭,因为有了这好用的锅灶,就有了温暖的烟火,就有了一个个小小的幸福。
一缕缕炊烟从灶膛生成,穿越长长的烟道,飘荡在房顶,氤氲在村子的上空。烟火气息,让整个村子,都充满了诱惑。家家户户烟囱飘逸出来的炊烟,就成了远在他乡游子的乡愁,牵引着他们痴情的目光,时时萦绕在他们的梦里。
灶膛里的火熄灭了。从山上、田野里拾来的柴草成了灰烬,被重新撒入田野,成为肥料,营养着来年的庄稼。柴草在灶膛完成了涅槃,获得重生。山里人在一次次柴草燃烧的过程中,长大、成熟、衰老、轮回。灶王老爷的画像,被岁月的烟火,舔舐成暗黄色,仍然端坐那里,不露声色。“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老爷享受着人间烟火,总会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衣食无忧。小小的灶膛,维系着一个家庭,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生生死死。
一个夏天起早贪晚的劳作,一所新的房子建成了。爷爷的腰更弯了,像一张拉圆了的弓,只是越发少了柔韧与弹性。看着他弯着腰,日夜不停地劳作,我想起了田野里熟透了的谷子,那些被沉重的谷穗压弯了腰的秸秆。果实成熟了,秸秆却枯萎、弯曲,在秋风里不停轻叩大地,等待大地的召唤。我在心里暗暗叹息,爷爷每日里弯着腰行走,离天空越来越远了,离大地,却更近了。
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和麦香的新房子,并肩站立在老房子身边,像是两个岁月的标本。一个是过往的岁月,一个是全新的开始。岁月轮回,房屋老了,人也一代一代更替,日子在不知不觉间走着。也许,在未来的岁月里,新建的土坯房,终将会被更新的房屋所代替;也许,土坯墙,茅草房会被永久保留下来,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