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迦叶寺
2021-12-23叙事散文日尧月
一个和风日丽的下午,与县志办李雁彬老师驱车,出县城,经叶堡,沿叶莲公路东上,经小坑川、杨家寺、陈家河、李家河后,再行大约1公里后,便到一座面东而坐,形如一尊天然佛像端坐,双臂半空抱的石峡处——佛爷峡。下车,我们这次主旨行动是寻访龙柏,时常寡……
一个和风日丽的下午,与县志办李雁彬老师驱车,出县城,经叶堡,沿叶莲公路东上,经小坑川、杨家寺、陈家河、李家河后,再行大约1公里后,便到一座面东而坐,形如一尊天然佛像端坐,双臂半空抱的石峡处——佛爷峡。
下车,我们这次主旨行动是寻访龙柏,时常寡言声慢的李雁彬将我经历了艰辛攀爬陡峭石崖,折折拐拐,在笔立悬崖气喘吁吁后,在心寒胆战中零距离地欣赏了石崖之上满是正在繁花串串的色紫味清的龙柏花。我成了一只被他牵制的山羊,他爬到哪里,我就尾随其后。稍微半蹲休息一阵后,再次沿着悬立的石崖向右攀爬,绕过一截微陡的石崖后,一处巴掌大的石块之上尘土浅浅堆积其上,两株一乍长碧翠的麻黄在杂草中娉婷而立,宛如两位童子微笑伫立。又经一段先顺着悬崖而下再攀爬向右一段路后,我们便到了一大约十余平米,平坦狭长的天然石屋檐下。
恰在此时,我手机铃声响起,一看是家电,通话时一边兴致勃勃地欣赏满石崖紫色芳香龙柏花,一边回想这么幽雅的石峡,真是一处天然的好风景。回首,谁知李雁斌却双膝跪在石屋檐下,作揖,叩首,那虔诚的样子一如一位佛门弟子叩拜佛祖。他起身后便慢声道:“李老师,这就是我最早发现的锦带寺”。我如一位幼稚的小孩缓缓走近一位陌生深沉的圣人,目光惊讶,慢慢靠近。面对这一石屋檐,猛然一看,三个成人拳头大小,书写整齐竖排,笔迹苍劲有力,极具魏碑风格的竖立三个字——迦叶寺,清晰呈现在眼前,宛如三盏岁月深处的暗暗灯盏,发出三束淡淡的光亮。我不由得双膝松软,思绪向佛,也虔诚跪下叩首,作揖,起身,算是对这一突遇邂逅的寺院的尊敬,也是对天地间某一陌生事物的敬畏和感恩。
途径四十里,一路寻访龙柏花,谁知在满峡龙柏绽放的佛爷峡,邂逅了迦叶寺?也许这是李雁彬给我的惊喜,也许就是龙柏花香的引路,也许就是我人生路中冥冥中的一次佛缘。
石屋檐,是佛爷峡四处钢铁般青石中,唯独半崖中一处黄岗岩石壁,坚硬光滑。迦叶寺三个字深浅不一的刻在石屋檐下的石壁上。其下,距地面一人高处,人工凿深约两尺,高约半米的石洞镶嵌石壁,里面一层岁月深处的尘埃淡定坐落。我想这就是曾经迦叶的佛像,此处便是佛龛。石屋檐右侧,为一处长两米,高两米,顶部为两块黄色花岗岩石块合围,底下分开的三角形天然石屋,可供一人休息,这就是那个曾经修行之人的起居室吧。轻轻跨进石屋,脚下不知多少个朝代的尘土层层堆积成半尺厚的历史,如禅如佛,沉稳淡定温雅宁静。踩上去却带不起一丝尘埃,然深深的脚印却留在其上。我不知我俩粗莽莽撞的莅临,是否会遭到佛的谴责?既然来了,邂逅了,就要轻轻走近这间石屋,感悟这间石屋,倾听岁月的声响,聆听历史的诉说。轻轻走进,无风,龙柏花香却满溢石屋;轻轻走出,无声,又一串深深的脚印留在地上。这是两个现代人的出入,从脚印的深浅而言,我俩依然具有轻浮焦躁的思绪,六根依旧很不不净。凝视石屋顶,一簇簇葳蕤的麻黄正开着繁繁麻子大小饱满的浅黄花儿,幽雅清宁,如参禅石崖上,似佛坐石崖上。
佛龛左侧微近处有几处核桃大小的笔墨,然太淡了,虽然墨汁已渗进石头,细看还是看不清楚,仿佛寻访者不遇。旁边那些蚊蝇一样的刻字的笔画,已被多个朝代的历史岁月的风雨雪霜带走多数,要复原真相,却让我俩难以复原,真是一页页刻在石头上的“天书”。也许我俩的阅历太浅,也许它们在等待自己的知音,也许这就是人类生存的一串串密码······历史的厚度、宽度,我知道不是那么轻易的解读,我不得不暂时惆怅地把眼光移开。移向石屋檐的顶部,有一少部分可能因地震等因素有些破损,然依旧破裂相搀,看似就将坍塌,实则还是很牢固。佛龛顶部被香烟熏烤的黑乎乎的一片连着一片,这一黑色我不知是多少支香的芳香缭绕之后的结晶,我也不敢想象这是一座曾经多少个虔诚弟弟的真心感动的色彩堆积,多少声梵音袅袅的定格······
石屋檐左侧稍远处的石崖上,李雁彬如一位痴人似的寻寻觅觅、指指点点、揣揣摸摸一块块石壁。那些猛看模糊不清,细瞧竖立而刻隐约的字迹笔画还是有诸多可辨。一个人,在如此安静清宁的境地,哪怕有再多的私欲,在邂逅一座距今1600多年的寺院中,怕不会想那么多了,再加上前面一位痴人的深入探究寻访,你总会变成半个出尘人,来触摸历史的厚度和宽度,佛性之根的渐次生发。诸如:“弘始九年六月吉日造 贾仲才妻周氏……”,“弘始”为后秦姚兴年号,“弘始九年”即公元407年,距今1600余年。还有如“王子”,“王府家侯堂造”, “正东至山,南至囗囗……四至分明”“天……”“信士囗惠奴记”······这是一股来自后秦的佛风,在佛爷峡不知停留了多久后,便沿着一路南下的潺潺葫芦河水,和佛龛里端坐的一尊尊石佛,渐次悄悄地溜走了,它们在下游的哪里呢?
明《秦安志》曰:县城“迤东北四十里为锦带山,其山峻,远望之如带。”又云:“东北四十里曰符川,其川障阳极,赴青龙。迤北为锦带峡,有锦带寺,其寺嵌洞。”锦带峡在距今万年的沧海桑田风霜雪雨后,仍稳当如初淡泊宁静地站在陇右秦安东县城东北40里处,然镶嵌在石崖之洞的锦带寺呢?
秦安地处葫芦河下游,渭河之北20公里处,形貌多梁峁沟壑,黄土深厚山峦接连,石峡为数不多。锦带峡确有一石寺?
夕阳的余晖被西面笔立的石崖阻挡,发出紫色明亮的光芒,怕因天黑下不了石崖,我俩便折身再次回到是屋檐下,伫立,沉默无言。面对悬悬崖下浑浊而淌的葫芦河水,回想这座曾经热闹非凡,一个个佛弟子和满峡信男善女不畏艰险,攀爬而上,点燃一支支香蜡表纸,一个个虔诚叩首跪拜作揖,满石崖千佛齐聚,钟磬常鸣,香烟袅绕,梵音声声的宏大场面,曾是多么干净的佛地。站在此处眺望,对面皇爷嘴如一条从东盘绕而来的巨龙,俯首顾盼有情,直奔迦叶寺而来,一黑一白的两龙头直入葫芦河水,在河水的流淌中时隐时时现。登临伫立迦叶寺院,顿感超世出尘,静坐任一岩石之上,念念全无消失得干干净净,六根清净,真一处绝妙的修身养性之绝地。据民间传说,此山一头起自陕西,一头落于此,是北起甘肃南至陕西的一条巨龙,其上有一条丝绸之路南下可经秦安至张川达西安,北上也由秦安至兰州,此龙吃在甘肃,拉在陕西。
在暮春夕阳的余晖中,我俩再次时而半蹲,时而直立,时而侧身,时而扶崖一步步慢慢地走下石崖,身后的迦叶寺却不知隐藏在哪里了。
在回到车里返回的途中,再次回首,佛爷峡又一次逼真的形象——一尊天然的石佛矗立眼前,然崖底距离葫芦河水两米高竖立笔直光滑坚硬的石崖上,有三个间隔五六米均匀而凿,高约2米,宽约2米,估计深半米的石洞清晰呈现在眼前,这难道不是佛爷峡曾经的又一个个佛龛吗?那些曾经微笑端坐里面的石佛像呢?
岁月深处那股后秦的风,掠过陇右成纪锦带峡时,在途中打了几个回旋后,便在佛爷峡中停了下来。这一停,便驻足成一尊尊石头佛像的定格;这一恒古的定格,便让一座沉默万年之后的石峡涅槃成梵音袅袅的迦叶寺院。
天色不早,直立河水之上,无法攀临。我想,这股来自后秦的风还蜗居在那三个石洞里,它们三个临水而居,就是在拒绝着现代的一位位浮躁之人,何时等我们心灵干净了,思绪清澄了,人摸人样了,它们自会接纳一位位真正的君子、佛徒、哲人、伟人。告诉给我们那时如云烟已经四散的过去的一切,一切的过去。
一路上,我在想,那沿途经过的杨家寺、秦安县城曾传说的一寺院、三阳川的石佛镇,是否是那三尊石佛的归属地呢?
我是跟随一阵丙申暮春的和风,邂逅迦叶寺的。
春风轻,春风暖,春风里龙柏花香却越来越淡,直至出峡。然我折摘的几枝龙柏花却满溢整个车里。
[copyright][/copyright]
下车,我们这次主旨行动是寻访龙柏,时常寡言声慢的李雁彬将我经历了艰辛攀爬陡峭石崖,折折拐拐,在笔立悬崖气喘吁吁后,在心寒胆战中零距离地欣赏了石崖之上满是正在繁花串串的色紫味清的龙柏花。我成了一只被他牵制的山羊,他爬到哪里,我就尾随其后。稍微半蹲休息一阵后,再次沿着悬立的石崖向右攀爬,绕过一截微陡的石崖后,一处巴掌大的石块之上尘土浅浅堆积其上,两株一乍长碧翠的麻黄在杂草中娉婷而立,宛如两位童子微笑伫立。又经一段先顺着悬崖而下再攀爬向右一段路后,我们便到了一大约十余平米,平坦狭长的天然石屋檐下。
恰在此时,我手机铃声响起,一看是家电,通话时一边兴致勃勃地欣赏满石崖紫色芳香龙柏花,一边回想这么幽雅的石峡,真是一处天然的好风景。回首,谁知李雁斌却双膝跪在石屋檐下,作揖,叩首,那虔诚的样子一如一位佛门弟子叩拜佛祖。他起身后便慢声道:“李老师,这就是我最早发现的锦带寺”。我如一位幼稚的小孩缓缓走近一位陌生深沉的圣人,目光惊讶,慢慢靠近。面对这一石屋檐,猛然一看,三个成人拳头大小,书写整齐竖排,笔迹苍劲有力,极具魏碑风格的竖立三个字——迦叶寺,清晰呈现在眼前,宛如三盏岁月深处的暗暗灯盏,发出三束淡淡的光亮。我不由得双膝松软,思绪向佛,也虔诚跪下叩首,作揖,起身,算是对这一突遇邂逅的寺院的尊敬,也是对天地间某一陌生事物的敬畏和感恩。
途径四十里,一路寻访龙柏花,谁知在满峡龙柏绽放的佛爷峡,邂逅了迦叶寺?也许这是李雁彬给我的惊喜,也许就是龙柏花香的引路,也许就是我人生路中冥冥中的一次佛缘。
石屋檐,是佛爷峡四处钢铁般青石中,唯独半崖中一处黄岗岩石壁,坚硬光滑。迦叶寺三个字深浅不一的刻在石屋檐下的石壁上。其下,距地面一人高处,人工凿深约两尺,高约半米的石洞镶嵌石壁,里面一层岁月深处的尘埃淡定坐落。我想这就是曾经迦叶的佛像,此处便是佛龛。石屋檐右侧,为一处长两米,高两米,顶部为两块黄色花岗岩石块合围,底下分开的三角形天然石屋,可供一人休息,这就是那个曾经修行之人的起居室吧。轻轻跨进石屋,脚下不知多少个朝代的尘土层层堆积成半尺厚的历史,如禅如佛,沉稳淡定温雅宁静。踩上去却带不起一丝尘埃,然深深的脚印却留在其上。我不知我俩粗莽莽撞的莅临,是否会遭到佛的谴责?既然来了,邂逅了,就要轻轻走近这间石屋,感悟这间石屋,倾听岁月的声响,聆听历史的诉说。轻轻走进,无风,龙柏花香却满溢石屋;轻轻走出,无声,又一串深深的脚印留在地上。这是两个现代人的出入,从脚印的深浅而言,我俩依然具有轻浮焦躁的思绪,六根依旧很不不净。凝视石屋顶,一簇簇葳蕤的麻黄正开着繁繁麻子大小饱满的浅黄花儿,幽雅清宁,如参禅石崖上,似佛坐石崖上。
佛龛左侧微近处有几处核桃大小的笔墨,然太淡了,虽然墨汁已渗进石头,细看还是看不清楚,仿佛寻访者不遇。旁边那些蚊蝇一样的刻字的笔画,已被多个朝代的历史岁月的风雨雪霜带走多数,要复原真相,却让我俩难以复原,真是一页页刻在石头上的“天书”。也许我俩的阅历太浅,也许它们在等待自己的知音,也许这就是人类生存的一串串密码······历史的厚度、宽度,我知道不是那么轻易的解读,我不得不暂时惆怅地把眼光移开。移向石屋檐的顶部,有一少部分可能因地震等因素有些破损,然依旧破裂相搀,看似就将坍塌,实则还是很牢固。佛龛顶部被香烟熏烤的黑乎乎的一片连着一片,这一黑色我不知是多少支香的芳香缭绕之后的结晶,我也不敢想象这是一座曾经多少个虔诚弟弟的真心感动的色彩堆积,多少声梵音袅袅的定格······
石屋檐左侧稍远处的石崖上,李雁彬如一位痴人似的寻寻觅觅、指指点点、揣揣摸摸一块块石壁。那些猛看模糊不清,细瞧竖立而刻隐约的字迹笔画还是有诸多可辨。一个人,在如此安静清宁的境地,哪怕有再多的私欲,在邂逅一座距今1600多年的寺院中,怕不会想那么多了,再加上前面一位痴人的深入探究寻访,你总会变成半个出尘人,来触摸历史的厚度和宽度,佛性之根的渐次生发。诸如:“弘始九年六月吉日造 贾仲才妻周氏……”,“弘始”为后秦姚兴年号,“弘始九年”即公元407年,距今1600余年。还有如“王子”,“王府家侯堂造”, “正东至山,南至囗囗……四至分明”“天……”“信士囗惠奴记”······这是一股来自后秦的佛风,在佛爷峡不知停留了多久后,便沿着一路南下的潺潺葫芦河水,和佛龛里端坐的一尊尊石佛,渐次悄悄地溜走了,它们在下游的哪里呢?
明《秦安志》曰:县城“迤东北四十里为锦带山,其山峻,远望之如带。”又云:“东北四十里曰符川,其川障阳极,赴青龙。迤北为锦带峡,有锦带寺,其寺嵌洞。”锦带峡在距今万年的沧海桑田风霜雪雨后,仍稳当如初淡泊宁静地站在陇右秦安东县城东北40里处,然镶嵌在石崖之洞的锦带寺呢?
秦安地处葫芦河下游,渭河之北20公里处,形貌多梁峁沟壑,黄土深厚山峦接连,石峡为数不多。锦带峡确有一石寺?
夕阳的余晖被西面笔立的石崖阻挡,发出紫色明亮的光芒,怕因天黑下不了石崖,我俩便折身再次回到是屋檐下,伫立,沉默无言。面对悬悬崖下浑浊而淌的葫芦河水,回想这座曾经热闹非凡,一个个佛弟子和满峡信男善女不畏艰险,攀爬而上,点燃一支支香蜡表纸,一个个虔诚叩首跪拜作揖,满石崖千佛齐聚,钟磬常鸣,香烟袅绕,梵音声声的宏大场面,曾是多么干净的佛地。站在此处眺望,对面皇爷嘴如一条从东盘绕而来的巨龙,俯首顾盼有情,直奔迦叶寺而来,一黑一白的两龙头直入葫芦河水,在河水的流淌中时隐时时现。登临伫立迦叶寺院,顿感超世出尘,静坐任一岩石之上,念念全无消失得干干净净,六根清净,真一处绝妙的修身养性之绝地。据民间传说,此山一头起自陕西,一头落于此,是北起甘肃南至陕西的一条巨龙,其上有一条丝绸之路南下可经秦安至张川达西安,北上也由秦安至兰州,此龙吃在甘肃,拉在陕西。
在暮春夕阳的余晖中,我俩再次时而半蹲,时而直立,时而侧身,时而扶崖一步步慢慢地走下石崖,身后的迦叶寺却不知隐藏在哪里了。
在回到车里返回的途中,再次回首,佛爷峡又一次逼真的形象——一尊天然的石佛矗立眼前,然崖底距离葫芦河水两米高竖立笔直光滑坚硬的石崖上,有三个间隔五六米均匀而凿,高约2米,宽约2米,估计深半米的石洞清晰呈现在眼前,这难道不是佛爷峡曾经的又一个个佛龛吗?那些曾经微笑端坐里面的石佛像呢?
岁月深处那股后秦的风,掠过陇右成纪锦带峡时,在途中打了几个回旋后,便在佛爷峡中停了下来。这一停,便驻足成一尊尊石头佛像的定格;这一恒古的定格,便让一座沉默万年之后的石峡涅槃成梵音袅袅的迦叶寺院。
天色不早,直立河水之上,无法攀临。我想,这股来自后秦的风还蜗居在那三个石洞里,它们三个临水而居,就是在拒绝着现代的一位位浮躁之人,何时等我们心灵干净了,思绪清澄了,人摸人样了,它们自会接纳一位位真正的君子、佛徒、哲人、伟人。告诉给我们那时如云烟已经四散的过去的一切,一切的过去。
一路上,我在想,那沿途经过的杨家寺、秦安县城曾传说的一寺院、三阳川的石佛镇,是否是那三尊石佛的归属地呢?
我是跟随一阵丙申暮春的和风,邂逅迦叶寺的。
春风轻,春风暖,春风里龙柏花香却越来越淡,直至出峡。然我折摘的几枝龙柏花却满溢整个车里。
[copyright][/copyright]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