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路
2021-12-23叙事散文潇湘渔父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6 编辑
家乡的路2012年初我护送母亲的骨灰回乡安葬,转眼就是三年多。当时对家乡的感受除了落后之外就是道路的难行。那种道路的难行虽不是如李白所云“蜀道之难难……
家乡的路2012年初我护送母亲的骨灰回乡安葬,转眼就是三年多。当时对家乡的感受除了落后之外就是道路的难行。那种道路的难行虽不是如李白所云“蜀道之难难……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16 编辑 <br /><br /> 家乡的路
2012年初我护送母亲的骨灰回乡安葬,转眼就是三年多。当时对家乡的感受除了落后之外就是道路的难行。
那种道路的难行虽不是如李白所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那种泥泞却让你寸步难行,除了靠近公路的三百米左右是水泥路外,其他的全是泥泞不堪的乡间小道,宽度只有一米五左右,路上全是泥呀水呀,隆起的地方只怕有半尺多高,陷下去的地方则有半尺多深,稍许平整一点的地方则全是濺起的泥浆,使你无处下脚,犹豫了半天,只能找个稍稍平整一点,泥水稍少一点的地方下脚,那速度简直比爬行还慢。乡里人穿雨鞋管不了泥呀水的,只管往前走,我们兄妹几个穿的是皮鞋,碰上这样的路真是叫苦不迭,鞋上、裤腿上满是泥水,一回到堂兄家第一件事就是用水洗鞋,擦裤脚,实在苦不堪言。然而还有比我们更狼狈的,那就是骑摩托车的,经常见他们陷在泥水里动弹不得,只要一发动就少不了泥浆四射,弄得全身都是泥水,嘴里则不断骂天咒地。就是在这样的乡间小路上我们兄妹四人来回走了三天,实在有点疲惫不堪,好在上天有眼,在母亲的骨灰盒下葬时,天气突然放晴,也许是对我们一番孝心的嘉许吧。
三年过去了,一想到今年的雨水特别多,这时回乡给母亲修坟立碑,只怕又得走那条该死的泥泞路,心里难免犯愁,令人惊喜的是,这条曾让人叫苦连天、头痛不已的路已经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不说徒步行走非常惬意,就是中型客车也能畅行无阻。这当然首先要感谢政府要求村村通水泥路的硬性规定,同时也得感谢村民们的捐资与出力(这其中也有我们兄弟的捐助)。要修几米宽的水泥路,少不了要占用水田、菜地,乃至村民的宅基地,这其中工作的艰难、复杂自可想见,然而为了修好这条全村的主要通道,不少村民都作出了牺牲,有的捐出了水田,有的捐出了菜地,有的捐出了宅基地,还有的连家里的杂屋也分文不要,献给了这条全村的生命通道。
然而主要通道虽变成了康庄大道,可其他道路的状况却越来越糟糕,几乎让人无法想象。我们村称为联坑村,主要由上坑与下坑组成,它们与外村的联系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联结上坑与下坑,通往公路的上述所说的水泥路;上坑与邻村的通道是一条横亘在下坑对面、一排梯田顶端的横路,它与灌溉梯田的一条水圳形成平行关系,其中有一段是上坑与下坑通往渣村的共同道路,以前上坑人前往相邻的渣村走的就是这条路。那时因走的人多,路面很平坦,路边几乎没有杂草,人走在这条路上,看着涓涓而流的渠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平静与惬意。可如今,由于主要通道变成了水泥路,走起来自然爽快多了,于是人们宁可多绕一里多地,也不愿走这条小路了。加之,那条路下的梯田大多已经荒废,村民们走这条路的机会因而大为减少,于是昔日平整的道路也就渐渐废弃,完全为荒草所覆盖;水渠也变得破败不堪,荒草凄凄了。
下坑通往渣村有三条路,两条是山间小道,一条被称为大路,令人嘘唏的是这三条路几乎都已荒废,其中那条昔日称为大路的主要通道已经完全为冬茅、杂草所覆盖,右边的那条山间小道则已湮没多年,只剩下左边的那条又窄又陡又滑的、近似于滑道的小路了。
昔日的那条所谓大路是与上坑人通用的路,与我渊源颇深,那是我从启蒙到高小毕业走了六年的道路,我对它的熟悉几乎与对自己的身体一样,那里有坡,那里有沟;那段平坦,那段陡峭;路旁那里有什么树,有什么野果;那里有田,那里有土,甚至什么季节路旁开什么花,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即使在高小毕业后,走亲访友、碾米榨油时,也还时常走这条路。可以说这条路曾经洒下了我与小伙伴们多少笑声与歌声,印记着我成长的轨迹,而如今却已成了野鸡、野兔出没的地方。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我与哥哥、小妹一起从大妹家出发前往自己家所在的下坑,原想着这条路最近,又最好走,所以兄妹三人一致同意走这条路。开始时,道路尚有痕迹,路边的茅草也不太深,用手拨一拨还勉强可行,越到后来,茅草越深,尤其是那高大的冬茅又高又密,把道路遮了个严严实实,冬茅下则是密密麻麻的、各式各样的杂草,人走进去可谓上不见天日,下不见地面,想用手去扒拉那高大的冬茅,上面又缠绕着许多带剌的精精子藤,稍有不慎,就会把手剌伤。我们兄妹三人都后悔不迭,都想退回去改走公路,可又心有不甘,于是仍旧奋力前行,结果不到百米的距离竟然用去十多分钟,还沾了满身的茅草与露水。
要问这条联结下坑与渣村的主要通道何以变成野鸡路,一是小学集中办学以后下坑的学生不再去渣村上学,学生不用再走这条路了,这就大大减少了路人行走的机率;二是随着青年农民的大量外出打工,农村因缺少劳动力,农民对耕种远处的小块梯田既无力量,也无兴趣,于是原先集体时代“四海无闲田”的状况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记得大集体时,这条道路右边的三排梯田都是我们生产小队的,那时即使只能插十几蔸秧苗的、小得不能再小的水田也长年不闲,一年两季水稻,一季油菜,农民们一年到头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不知要行走多少次。如今,这些曾经的水田都已经荒废,变成了杂草丛生的野地,甚至长出了高大的冬茅。田地荒废了,农民们不再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于是昔日的所谓大路也就成了野鸡出没之所。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兄妹三人不由得叹息道:“真是沧海桑田,想不到昔日的主要道路竟然变成这样!”
右边的那条小路原来路面虽小,但因往来的人多,靠内还有一条小水渠,因而还算平整,行走时并不费力。大妹家在渣村黄家,离我们家不远,若走这条小道,可以省去三分之一的路程。农村改革的头几年,因为农民对土地还看得比较重,那怕偏远的田土也不轻易放弃,因而那条路还常有人走动,我们去大妹家也走这条路。后来打工潮兴起,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农民的观念也悄然发生变化,以往那种重土轻徏的意识也就消失于无形,昔日陶渊明说“田园荒芜胡不归”,现在青年农民的思想正相反,叫“田园荒芜何必归”,对于土地,他们毫无感情,视同于弊屣。记得2012年为老母回乡土葬时,我们兄妹还试着走了一次这条小路,当时已近于荒废,路面杂草丛生,还崩塌了不少地方,行走时还费了不少劲。这次我们再也不敢冒险,怕使自己陷入寸步难行的狼狈境地。
我们把自己来时的涉险经历对堂弟叙述了一番,他一时摇头,一时点头,又轻轻叹息道:“这条路连我们村民都不敢走了,难得你们还有勇气走,不过,我建议你们要抄近路的话,最好走左边去砖厂那条路,那条路至少没有太深太密的茅草。”
返回大妹家时,我们采纳堂弟的建议,选择走左边那条小路。那条路的开头一段两边多为村民的菜地,来往的人不少,路虽不宽,但几乎没有杂草,走动起来尚不费事,可等到菜地一走完,要往下走时,情况就完全变了,路的形迹虽在,可今年秋冬两季湖南的雨水特别多,甚至还下了几场大雨和暴雨,把这条本就又小又陡的山路冲刷得不成样子,既光溜留的,又坑坑洼洼,连个下脚的地方都不容易找,我与哥哥都是六十大几的人了,步伐已非往日,小妹穿的是高跟鞋,走山路本就不便,所以三个人都是小心翼翼,颤颤兢兢,不到二百米的距离竟然走了十几分钟,到得山脚下时已是大汗淋漓,所幸没有摔跤。
经过这一遭,我们难免心里发虚,再也不敢重走这条险路了。
三条路都不能走了,我们兄妹几个只好绕个大弯,先走水泥路,再走公路,再走水泥路,路程足足远了一倍,但别无选择,我们只好掏钱喊车,一趟二十块,一天四趟,来来回回,每天八十块。本来想我们年岁大了,回一趟老家不容易,想多走点路,借此机会多看看家乡的山水田地,没想到原来熟悉的老路竟然变成这样,想走也走不成了。
至于农民上山砍柴的路,因为烧煤的多了,烧柴的少了,农民上山砍柴的大量减少,上山的路走的人更少,湮塞的现象也就更为严重,已经近于绝迹。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我今天的感受却全然不同,可称为:“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有了路”。
村村通水泥路,固然是好事,可农村改革如果不配套,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大量外流的话,将会导致老弱留守,田地荒芜的局面,那么农村面貌的改变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2012年初我护送母亲的骨灰回乡安葬,转眼就是三年多。当时对家乡的感受除了落后之外就是道路的难行。
那种道路的难行虽不是如李白所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那种泥泞却让你寸步难行,除了靠近公路的三百米左右是水泥路外,其他的全是泥泞不堪的乡间小道,宽度只有一米五左右,路上全是泥呀水呀,隆起的地方只怕有半尺多高,陷下去的地方则有半尺多深,稍许平整一点的地方则全是濺起的泥浆,使你无处下脚,犹豫了半天,只能找个稍稍平整一点,泥水稍少一点的地方下脚,那速度简直比爬行还慢。乡里人穿雨鞋管不了泥呀水的,只管往前走,我们兄妹几个穿的是皮鞋,碰上这样的路真是叫苦不迭,鞋上、裤腿上满是泥水,一回到堂兄家第一件事就是用水洗鞋,擦裤脚,实在苦不堪言。然而还有比我们更狼狈的,那就是骑摩托车的,经常见他们陷在泥水里动弹不得,只要一发动就少不了泥浆四射,弄得全身都是泥水,嘴里则不断骂天咒地。就是在这样的乡间小路上我们兄妹四人来回走了三天,实在有点疲惫不堪,好在上天有眼,在母亲的骨灰盒下葬时,天气突然放晴,也许是对我们一番孝心的嘉许吧。
三年过去了,一想到今年的雨水特别多,这时回乡给母亲修坟立碑,只怕又得走那条该死的泥泞路,心里难免犯愁,令人惊喜的是,这条曾让人叫苦连天、头痛不已的路已经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不说徒步行走非常惬意,就是中型客车也能畅行无阻。这当然首先要感谢政府要求村村通水泥路的硬性规定,同时也得感谢村民们的捐资与出力(这其中也有我们兄弟的捐助)。要修几米宽的水泥路,少不了要占用水田、菜地,乃至村民的宅基地,这其中工作的艰难、复杂自可想见,然而为了修好这条全村的主要通道,不少村民都作出了牺牲,有的捐出了水田,有的捐出了菜地,有的捐出了宅基地,还有的连家里的杂屋也分文不要,献给了这条全村的生命通道。
然而主要通道虽变成了康庄大道,可其他道路的状况却越来越糟糕,几乎让人无法想象。我们村称为联坑村,主要由上坑与下坑组成,它们与外村的联系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联结上坑与下坑,通往公路的上述所说的水泥路;上坑与邻村的通道是一条横亘在下坑对面、一排梯田顶端的横路,它与灌溉梯田的一条水圳形成平行关系,其中有一段是上坑与下坑通往渣村的共同道路,以前上坑人前往相邻的渣村走的就是这条路。那时因走的人多,路面很平坦,路边几乎没有杂草,人走在这条路上,看着涓涓而流的渠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平静与惬意。可如今,由于主要通道变成了水泥路,走起来自然爽快多了,于是人们宁可多绕一里多地,也不愿走这条小路了。加之,那条路下的梯田大多已经荒废,村民们走这条路的机会因而大为减少,于是昔日平整的道路也就渐渐废弃,完全为荒草所覆盖;水渠也变得破败不堪,荒草凄凄了。
下坑通往渣村有三条路,两条是山间小道,一条被称为大路,令人嘘唏的是这三条路几乎都已荒废,其中那条昔日称为大路的主要通道已经完全为冬茅、杂草所覆盖,右边的那条山间小道则已湮没多年,只剩下左边的那条又窄又陡又滑的、近似于滑道的小路了。
昔日的那条所谓大路是与上坑人通用的路,与我渊源颇深,那是我从启蒙到高小毕业走了六年的道路,我对它的熟悉几乎与对自己的身体一样,那里有坡,那里有沟;那段平坦,那段陡峭;路旁那里有什么树,有什么野果;那里有田,那里有土,甚至什么季节路旁开什么花,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即使在高小毕业后,走亲访友、碾米榨油时,也还时常走这条路。可以说这条路曾经洒下了我与小伙伴们多少笑声与歌声,印记着我成长的轨迹,而如今却已成了野鸡、野兔出没的地方。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我与哥哥、小妹一起从大妹家出发前往自己家所在的下坑,原想着这条路最近,又最好走,所以兄妹三人一致同意走这条路。开始时,道路尚有痕迹,路边的茅草也不太深,用手拨一拨还勉强可行,越到后来,茅草越深,尤其是那高大的冬茅又高又密,把道路遮了个严严实实,冬茅下则是密密麻麻的、各式各样的杂草,人走进去可谓上不见天日,下不见地面,想用手去扒拉那高大的冬茅,上面又缠绕着许多带剌的精精子藤,稍有不慎,就会把手剌伤。我们兄妹三人都后悔不迭,都想退回去改走公路,可又心有不甘,于是仍旧奋力前行,结果不到百米的距离竟然用去十多分钟,还沾了满身的茅草与露水。
要问这条联结下坑与渣村的主要通道何以变成野鸡路,一是小学集中办学以后下坑的学生不再去渣村上学,学生不用再走这条路了,这就大大减少了路人行走的机率;二是随着青年农民的大量外出打工,农村因缺少劳动力,农民对耕种远处的小块梯田既无力量,也无兴趣,于是原先集体时代“四海无闲田”的状况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记得大集体时,这条道路右边的三排梯田都是我们生产小队的,那时即使只能插十几蔸秧苗的、小得不能再小的水田也长年不闲,一年两季水稻,一季油菜,农民们一年到头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不知要行走多少次。如今,这些曾经的水田都已经荒废,变成了杂草丛生的野地,甚至长出了高大的冬茅。田地荒废了,农民们不再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于是昔日的所谓大路也就成了野鸡出没之所。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兄妹三人不由得叹息道:“真是沧海桑田,想不到昔日的主要道路竟然变成这样!”
右边的那条小路原来路面虽小,但因往来的人多,靠内还有一条小水渠,因而还算平整,行走时并不费力。大妹家在渣村黄家,离我们家不远,若走这条小道,可以省去三分之一的路程。农村改革的头几年,因为农民对土地还看得比较重,那怕偏远的田土也不轻易放弃,因而那条路还常有人走动,我们去大妹家也走这条路。后来打工潮兴起,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农民的观念也悄然发生变化,以往那种重土轻徏的意识也就消失于无形,昔日陶渊明说“田园荒芜胡不归”,现在青年农民的思想正相反,叫“田园荒芜何必归”,对于土地,他们毫无感情,视同于弊屣。记得2012年为老母回乡土葬时,我们兄妹还试着走了一次这条小路,当时已近于荒废,路面杂草丛生,还崩塌了不少地方,行走时还费了不少劲。这次我们再也不敢冒险,怕使自己陷入寸步难行的狼狈境地。
我们把自己来时的涉险经历对堂弟叙述了一番,他一时摇头,一时点头,又轻轻叹息道:“这条路连我们村民都不敢走了,难得你们还有勇气走,不过,我建议你们要抄近路的话,最好走左边去砖厂那条路,那条路至少没有太深太密的茅草。”
返回大妹家时,我们采纳堂弟的建议,选择走左边那条小路。那条路的开头一段两边多为村民的菜地,来往的人不少,路虽不宽,但几乎没有杂草,走动起来尚不费事,可等到菜地一走完,要往下走时,情况就完全变了,路的形迹虽在,可今年秋冬两季湖南的雨水特别多,甚至还下了几场大雨和暴雨,把这条本就又小又陡的山路冲刷得不成样子,既光溜留的,又坑坑洼洼,连个下脚的地方都不容易找,我与哥哥都是六十大几的人了,步伐已非往日,小妹穿的是高跟鞋,走山路本就不便,所以三个人都是小心翼翼,颤颤兢兢,不到二百米的距离竟然走了十几分钟,到得山脚下时已是大汗淋漓,所幸没有摔跤。
经过这一遭,我们难免心里发虚,再也不敢重走这条险路了。
三条路都不能走了,我们兄妹几个只好绕个大弯,先走水泥路,再走公路,再走水泥路,路程足足远了一倍,但别无选择,我们只好掏钱喊车,一趟二十块,一天四趟,来来回回,每天八十块。本来想我们年岁大了,回一趟老家不容易,想多走点路,借此机会多看看家乡的山水田地,没想到原来熟悉的老路竟然变成这样,想走也走不成了。
至于农民上山砍柴的路,因为烧煤的多了,烧柴的少了,农民上山砍柴的大量减少,上山的路走的人更少,湮塞的现象也就更为严重,已经近于绝迹。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我今天的感受却全然不同,可称为:“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有了路”。
村村通水泥路,固然是好事,可农村改革如果不配套,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大量外流的话,将会导致老弱留守,田地荒芜的局面,那么农村面貌的改变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