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流金岁月》专辑(三)
2021-12-23抒情散文木门长子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6-8-18 07:03 编辑
我和稻子文/薄暮薄暮 原名王茵芬,江苏省常熟市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协会员。曾经担任西部作家论坛超版。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百多篇,散见于……
我和稻子文/薄暮薄暮 原名王茵芬,江苏省常熟市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协会员。曾经担任西部作家论坛超版。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百多篇,散见于……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6-8-18 07:03 编辑 <br /><br />
我和稻子
文/薄暮
薄暮 原名王茵芬,江苏省常熟市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协会员。曾经担任西部作家论坛超版。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百多篇,散见于《雨花》、《岁月》、《鹿鸣》、《翠苑》、《华夏散文》、《散文世界》、《太湖》、《小品文选刊》、《参花》、《中国散文家》、《西部作家》等。著有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青花瓷碎片》。
在乡村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当看惯一种事物后,反而找不到恰当的话语描述它了。暂且这样说起:深秋的田野开阔,宁静,站满了成熟的稻子,那色彩黄得扎眼,黄得让人无法平静。水稻从播种到成熟,要经过一个长夏和秋天。每天见到它们,会觉得它们长得太慢,就像父母亲总唠叨孩子长不大,不能替他们分担农活。水稻也有青春期的,是抽穗扬花期。这期间,水稻风华正茂,青涩的模样,昂首挺胸,迎着阳光发育生长。接下来的日子,它们在季节的跑道上健步如飞,内在有力,浑身充满正能量,生命渐渐进入成熟期,直到饱满地俯首土地,成为谦逊的土地之子。它们低头是大智如愚,懂得收敛锋芒,懂得感恩和回馈。
说了一堆稻子的话,该聊聊自己了。我出生在这片土地上,最早认识的庄稼就是水稻。是拾稻穗时和它们真正肌肤相亲的。我拎着小竹篮,猫一样弯腰屈膝,一步一个脚印,在收割完的田里寻找遗落的稻穗,每当发现一根壮实的谷穗,生怕被小伙伴抢去,就蹦跳着捡起它,放在手掌,摸摸,看看,再把它轻轻放进篮子,同时,也把那份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喜悦收藏进了童年生活。那会,当我把满满一篮稻穗上交给生产队,得到队长表扬后,那种神圣的光荣感会让我开心好一阵子。回忆向我走来,真能感动自己。想想总有一些成熟的稻子和我擦肩而过,它们早已融入这片土地,化作养料,滋补了麦苗,那么,麦子熟了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吧,我和稻子,不也是这样的关系么?
稻穗越来越沉重,使得不再年轻的稻秆无法承受,一碰触,就会断落。拾稻穗的活儿大约就是因为这个起始的。到我学会割稻,便发现其中更多的奥妙。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五亩水田。我高中毕业后就在村小学任教,农忙时学校放几天假。我就在这时期开始学做各种农活。父亲分配给我一把轻巧的镰刀,月牙形的刀,刀口上有一排锯齿,圆圆的木手柄。割稻时,躬身猫腰,右手握镰刀,左手抓稻子的中部,横着割六棵稻子为一把,从右边割起,第一棵的稻茬要留长些,这样割下的稻子根部放在上面,稻秆不会贴着地面,容易被太阳晒干。我的手小,六棵稻子抓在手里,往往要用力握紧,才不会使其松散掉地,掉下来的,过几天捆稻子时会被遗漏在田里,这样它们就成了孩子们竹篮里的稻穗了。挥动镰刀的角度要准,这样稻子根部才会断得利落,发出“唰唰唰”的声音。那时节,走到田头,人淹没在稻海里,只听见割下稻子时的清脆声音,很好听,像踏雪而来的声音。
稻子也有生得参差不齐的,像孩子一样,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它们唯有遇到干了多年农活的庄稼人才服服帖帖,应声倒下。我总会留下割不断的几根,它们不是太硬就是太韧。想想当年拾稻穗时,总会遇到孤零零立在田里的一些稻子,原来是这缘故遗弃了它们,不过,它们还是被我们这些孩子一根根掐下稻穗,只是我发现这些稻穗上的谷子大多是秕谷。
曾经,我父亲这样开导我,做人要谦卑,像稻子一样,成熟了,弯腰低头的,才是饱谷子。那次是和父亲一起把晒干的稻子捆起来,我没有按父亲的方法去做,结果好久也没捆几把,那个结总是打不好,弄得乱糟糟的。父亲耐心地一遍遍教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在田地的这一头,看着父亲蜗牛似的背影,发现自己依然没有长大,读书多年,有点任性自满,和一棵秕谷稻子没有两样。
村庄并不大,我的祖祖辈辈一直固守在这片土地上。田野环抱着整个村庄。我家的水田站到了村子的背后。田头西边有一条不宽不窄的河流,我爷爷的墓地在岸头岗上,没有墓碑,只有一个坟头。父亲在多年前种的柏树和楝树已茂盛一片。那时,干活累了,我们会坐到树荫下,接接地气,积积力。面前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色,散发出成熟的味道。村里每家每户都忙着抢收稻子,他们像看到熟人一样,和稻子的话语多了起来,稻子也似乎和他们灵犀相通,默默地垂下脑袋,不作声。
坐着歇息时,我伸手掐下一根饱满的稻穗,不管稻谷的尖锐刺痒,我剥开它们的外壳,双掌合拢揉搓,再摊开手,饱满如珍珠的米粒温和地看着我,捏碎一粒,白色的米粉温温软软,这就是人类的粮食。我将手中的米粒撒落在坟头,我想用这新米来祭祀我的爷爷,因为父亲总说爷爷当年是饿死的。同时,我恍惚看到米粒从这头滑落进大地深处,它作为一种念想穿过尘世,去到一个清净之地。
回到现实,只觉得人更像一棵稻子。到了中年,有多少人能活成熟透的稻子,内敛,含蓄。他们辛勤劳作,匍匐在这片土地上。他们长年累月与庄稼为伍,变得越来越淳朴,清贫,像那些安静地站在菜园边的向日葵,默默地卧在泥土里的山芋,还有很多随意生长在田边的马兰花、车前草、马苋菜……活得实在,活得卑微。
人们不只是生存在这片土地上而已,他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家园。稻子,包括每一季农作物,收获后,留下口粮,可以运出去换成钞票,有了钞票之后的日子便会过得更美好,盖新房,买电器,等等。土地在庄稼人眼里便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他们忠诚土地,善待土地。土地的秉性是踏实的,这使得土地上的生命也具备了这种优良品质,他们像稻子一样,在沉稳中走向成熟,走向幸福生活。我生活在乡村中,自然而然,便拥有了这样的觉悟。
我重新回味当年父亲的那句话,发现了其中更深的含义,他要让我在人生路上,脚踏实地,看清自己脚下的路,忍辱负重,理智做事,低调做人,这样,才能真正成熟。
行走在原野,遥望村庄,它是那样的小,被大片的稻田抱在怀里。小村可以看作一块稻田,村里的人们就是一棵棵稻子。我也是一棵稻子,慢慢长高长大,读书,工作,成家,生命渐渐走进成熟季节。
田野上阡陌纵横,每一条地埂如同一根根血脉,长进大地。我似乎看到有一股热血在涌动,那是成熟稻子蕴育的气场,使人精神振奋,自信满满。我被这样的气场引领,在太阳的光辉里,畅想着,加快脚步。我的村庄越来越近,越来越大……
风筝.红
文/王克楠
王克楠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学院客座教授。河北散文学会常务理事.邯郸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散文创作为主,文学评论写作为辅,散文散见于《散文》《美文》《散文百家》《中国文化报》《中华散文》《小品文》《长城》《散文家》等文学杂志,有散文分别被选入《散文选刊》《中华散文百人百篇》和各个年度的各种散文年选26种。《太阳照在赵王城头》被选入2007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散文《太阳照在赵王城头》于2007年获得中国第三届冰心散文优秀奖,2015年散文《西海固的燃烧》获得2010年‘大美宁夏’征文三等奖,散文《巷子里的阳光》被全国各地28个教育机构选为高考复习文学欣赏题,本人有散文集《巷子里的阳光》《放飞年轻的梦想》等。
早晨,天空蓝的时候,我也蓝了,蓝汪汪的天空心急火燎地从远方赶来,一步步地赶到河坡老街,越过黄土的墙头,赶到我家的院子里。
我正在睡懒觉,被姥姥揪着耳朵起床,趴在窗台上看天。天空在一个男孩子心里很透澈,捧到手里,都是闪亮的东西。天空飘着丝丝拉拉的云朵,红色的,白色的,黑色的云朵,这些云朵有时孤零零地单飞,有时两朵云拉着手飞,在我们那个城中村来回溜逛。我虽然还是一个少年,已经学会观察,注意到天空看不到蓝色的云。蓝色的云呢,是不是被天空高处的什么东西吃掉了呢?
我看天空的时候,天空也在看我。我知道我家的院子和天空没有办法相比,从天空看我家的院子,肯定是看不到的,当时我觉得自己家的院子很大,但天空一定更大,更高,甚至更远,最远的地方似乎有蝈蝈的扯着嗓子唱。当时,我不知道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德国。远处的天空到底有多远,是一个少年所关心不到的,这个少年关心的还是近处的天空,比如院子的外面是河堤,沿着河堤往下游跑,跑两里地就是一大片河滩地。河滩地很宽阔,堆满了河卵石,大的,小的,不大不小的。草在这里无法扎根,即使有几根草摇摇晃晃地从石头缝长出来,刚露出头,就被游荡过来的山羊一口卷进嘴里了。
沁河对我的少年世界是重要的。这条并不算太宽的河就在我家的房子西边50米的地方,晚上睡觉的时候,梦里有哗啦啦的河水声。人们都说,天宽了,地就宽了,可是对于河滩地来说,先是地宽了,才显出天也宽了。每年的春天和秋天,河滩地是放风筝的好场地。河滩地周围没有高的房子和高压电线,风筝飞得再高,也不会担心被什么东西缠住。小城里人口不算太多,但放风筝的人不算少,搞不清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平时人们低头看路惯了,只有放风筝的时候,才有机会抬头看看蓝天。
人住在北京很幸运,我住在邯郸也很幸运,邯郸也是首都,不过是战国时代赵国的首都。住在邯郸也很不幸,邯郸是一个战乱城市,刀枪剑戟,飞机大炮,从古代打到现在。打仗离不开钢铁,无论是弓箭佩刀,还是大炮飞机,都离不开钢铁。邯郸人从古代就擅长炼铁,1958年又大炼钢铁,炼得人心惶惶。过了那阵子风,大人中的很多人放弃了炼钢的爱好,开始干别的,其中就有人喜爱扎风筝,放风筝,即是用一些竹篾扎好风筝的“梁”,再糊上宣纸,再涂上一些颜色或者画上图案,一个又一个风筝就诞生了。邯郸不是风筝城,但是沁河的河滩地满天的风筝飞舞,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了。
大人们扎风筝讲究造型和色彩,孩子的风筝就简单多了,用竹篾捆成十字,再贴上报纸,为了配重,四方风筝下粘上几根纸条条作为尾巴,就一抖一抖地飞上天了。孩子们还会制作蝌蚪风筝,就更简单,用一张旧报纸对折,贴成帽窝形状的,贴长几根尾巴,用线抓住它的耳朵,也能飞上天。
扎风筝是一个技术活,看起来简单,做起难。租住我家的红花爷爷是一个扎风筝的高手。他扎的风筝不仅稳,而且好看,经过他扎出来的蝴蝶、蜻蜓、活灵活现的,比真的还真。红花一家人还是搬到我家后才开始扎风筝,因为红花爹是大炼钢铁时累出了病,吐血死掉的。当时红花的爷爷刚五十岁,承受了中年丧子之大不幸。可是红花娘一直没有嫁人,把红花由两岁一直养到和我一样的年龄,13岁。哦,红花和我一样,名字是女孩的,货真价值的男孩,比我更瘦,跑的贼快,能追上跑的最快的兔子。男孩子为什么起一个女孩子名字?姥姥说,是为了活人。红花家一些亲戚的孩子找到了红花爷爷,求他扎风筝,他不应,后来他已经上小学的孙子——红花,开始求爷爷了。红花爷爷终于又开始扎风筝了。他扎的风筝,轻盈,鲜活,好看,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喜欢,渐渐就有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孩子们拿着竹篾和旧报纸(也有拿宣纸的)来到我家的院子,红花的爷爷就搬个板凳到院子了,在阳光下扎风筝。
邯郸并不是风筝城,是工业城。大人们喜欢风筝,并不在乎风筝的样子和色彩,只在乎可以抬头看看蓝天。风筝轻盈地飞到蓝天上,显得自由自在,像是飞翔的鱼。孩子喜欢给风筝涂上各种颜色,好像每块颜色都是一只巧手,可以给天空增加一些斑斓。风筝扎好了,红花爷爷要在河滩地进行试飞,他把风筝放到河滩上,把线绳抻到一定长度,一阵助跑,风筝就直溜溜飞到天空了。风筝先是在低空摇头晃脑地飞,他的手极为熟练地抖动线绳,放长风筝线绳,风筝扑棱扑棱越飞越高,模糊出人的眼界,盯着看,也只能看到一个小点点。这个时候,孩子们围着红花爷爷哇啦啦地叫,好像不是风筝飞上了天空,而是自己扑打着翅膀飞到天空了。
我在2008年年初看到一个报道,全球第一艘用风筝拉动的货轮“白鲸天帆号”(BelugaSkySails)15日由德国汉堡市起航,横渡大西洋驶往休斯敦。少年的我并不知道德国有一块天空也是蓝滢滢的,蓝得能淌出水来,德国大地上淌出了歌德、康德、海德格尔等,为什么都有一个“德”字呢?这和妈妈教我的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孩子,是不是同一个“德”字呢?高处的天空有什么呢?肯定有云彩,大人们说天空有神仙,我很惊愕,神仙们会不会沿着风筝的线绳下凡到我们的手心呢?
虽然当时我还是一个少年,慢慢发现红花爷爷不仅风筝扎得好,故事也讲得好,当然,他讲的故事和学校书本上里讲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他年轻的时候在青岛做过事,那里有不少德国人,因此,他能听得懂德语,还知道德国境内有一条美丽的河叫莱茵河。红花问他爷爷,莱茵河比沁河大吗?红花爷爷笑笑说,傻孙子,沁河没有办法和莱茵河相比的。红花爷爷还会讲童话,德国的童话,安徒生的童话,和姥姥讲的“狼外婆”不一样,让我俩听得津津有味。
日子本来平静地过着,运动的风刮过来啦。运动的开头是在工厂、机关、学校,像红花爷爷这样的退休工人本来是不在行列的。但是,不甘寂寞的街道里的人也开始批斗了,先是找成分高的,再就是找他们认为有特长的,比如红花的爷爷会制作风筝,就有人揭发红花家里有画着包公的风筝,派几个人进行出其不意抄家,果然抄出了两个包公风筝,还有一个关公风筝,这还了得,公然宣扬封建主义嘛,于是,几个戴红袖章的年轻一些的妇女,把红花爷爷揪到居委会的大院子进行批斗,当然斗不出啥子名堂,红花爷爷是中农,中农是团结的对象,可是这些人不团结他,有一个有点文化的公社干部批判红花爷爷说,你这是用放风筝的方式宣扬封建主义,这是一个发明,更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我当时刚上三年级,在我的眼睛里,凡是有所发明的人都应该褒奖的,怎么红花爷爷不仅没有被褒奖,而且撅着屁股被揪斗呢?红花爷爷开始被游街了,从这条街道走到那条街道,又从那条街道走回这条街道,真的有点像是散步,但他的身后有举着红缨枪和木棍的人,押着他。举红缨枪的人扯着嗓门喊什么,就有一群人跟着喊什么。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现象叫做——从众。从众很好玩,很安全。这群人在街筒子里折腾的时候,我们学校已经停课了,我想上街去看看,娘不让,说,红花爷爷对你这么好,他现在正在受罪,受侮辱,爷爷看到你和红花会难过的。我没有看到,但邻居们看到了。有善于口头表达的邻居说,“红花爷爷的脸色铁青,昂着头,身上挂着他自己制作的关公风筝和包公风筝。”
我想,红花爷爷挨斗的日子,几乎没刮什么风,如果有风的话,风一定会救了他,高高地把他吹到云层,远离比批斗土台子。风没有来救红花爷爷,他还在被批斗,还在游街,游到第三天的时候,押他的人可能感到仅仅让红花爷爷挂着风筝游街,有点乏味,缺少点噱头,就顺手将一同游街的地主老婆的绣花鞋挂在他的脖子上。红花爷爷摘掉,奋力扔出去,又被造反派捡回来,再套到他脖子上,并用麻绳捆住了红花爷爷的胳膊。事后我想,如果没有这两只绣花鞋,红花爷爷也许会熬过去,因为,过了这一阵子,造反的人和造反的人打起来了,就顾不上“黑帮”了。但是,世界上不存在“如果”,只有结果:红花爷爷挂着绣花鞋没有走多远,一口热血喷了出来,接着就躺倒了,血,把黑包公风筝的脸染红了,红关公的脸更红……那些人走远后,几个好心的邻居用门板把红花爷爷抬回了家。红花爷爷死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红花爷爷的死,意义在哪里?
红花娘和她的亲戚们把红花爷爷的后事料理完后,就搬家走了,离开了这个河坡老街这个伤心地。我和红花还有联系,一是因为我和他在同一所小学上学,二是因为我俩都喜欢风筝,虽然爷爷不在了,我俩还会到河滩地看别人放风筝。再往后,红花也转学走了,在河滩地看放风筝的,只有我一个人了。
又过了将近二十年,我带着3岁的女儿到邯郸展览馆广场放风筝,女儿亮晶晶的眼睛盯着飞得越来越高的风筝,好奇地问我,爸爸,天最高的地方有什么呢?我随口答道:有红。
闻喜这个小城
文/木子李
木子李 原名李强。1979年生人。山西运城人。喜欢读书,热爱文学。有部分文字发表于纸媒杂志,一直游走于各大文学网站。
鲁迅先生《孤独者》的第五节开始时有这样一段:“从山阳到历城,又到太谷一总转了大半年,终于寻不出什么事情做,我便又决计回S城去了。……我提着两包闻喜名产的煮饼,走了许多潮湿的路,让道给许多拦路高卧的狗,这才总算到了连殳的门前。……”闻喜这个小城的特产能被先生在文章里用手提了一回,于我,是一种惊喜和荣耀。
煮饼到了一代文豪的笔墨里,多少沾了点高贵的气息。但它毫无悬念的成为打开闻喜这座小城的一把钥匙。它是一个符号,一个代名词。我们不妨提着它,来叩开这个小城的城门。也不妨暂时停住奔忙的脚步,歇一歇脚。在这里,在这个小城。
闻喜煮饼圆球状,色泽棕黄。外裹白色芝麻,内包蜂蜜、白糖和桂花,酥沙不腻,绵甜可口。相传武王伐纣时,太师闻仲出征应战。兵至古唐(山西省南部翼城一带,古称唐国),当地的百姓用当地的饴、面混制成为糖饼犒劳三军将士。这种有了糖饴的食品不容易坏,便于携带,且味道香甜。太师闻仲即令大量制作充当干粮。从此,煮饼“大行其道”。因闻仲太师的钟爱,遂给其取名为闻太师饼。
那为何又改称为闻喜煮饼了呢?后来,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刘彻经过此地,欣闻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复南粤国叛乱的喜讯,当即把原名为左邑县的县治更名为闻喜县,并一直沿用至此。久而久之,闻太师饼也随之改名叫闻喜煮饼,并源远流长。如今,闻喜煮饼的小作坊早已鸟枪换炮,做大做强,衍生了不少的品牌。这里面有一种技艺和文化的传承。
美景、美食从来都是一个地方扬名的方式。幸好,闻喜小城有这般美食。
小城属山西运城管辖。它东倚蜿蜒的中条山山脉,西侧又有无尽的丘陵绵延。南北大道通畅,交通便利。因而,小城温和而不闭塞,保守又不失灵性。它含而不露,骄而不锋。自说自话又兼纳众长。小城的人们也因之有了自己独特的气度和风韵。
小城不大,方方正正。东南西北环城铺就的四条大道即圈住了整个小城。没有计算过它实实在在的面积。这些年来,它一直在向外扩张。原先的小城有城墙,有城门。小城在它的基础上一点点的向外画圆。日日年年,城墙早已不在。小城也一天天改变着自己的模样。
在小城的醒目处有这样一幅对联:“凭栏远眺看尧舜陵禹甸汤王山亘古文明发祥地齐奔眼底,堪衿诩届当前舒壮志雄心展旷世宏图当寄来客;把酒临风念郭璞裴度赵鼎杨深秀历朝青史建功人皆涌心头,叹莫及俱往矣数后杰才彦创惊天伟业还看今朝。”这幅联挂在西湖公园龙腾阁阁楼的门柱两侧。西湖公园里有二龙抢珠样的拱桥,这座名曰“龙腾阁”的挑角飞檐的阁楼即在湖水和拱桥的正中央。
这幅对联要想一口气读完是万万不能的。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一种骄衿,一种迫切。一种恨尺幅太短,笔墨乏力的味道。想把千万年跟小城有关的历史文化全都贯联起来,把殷殷的期盼融入里面,而且,还要把他们论资排辈,对于写联的人很是一种智慧和考验。很佩服这个写联的人。这关乎的是一个小城的底气和厚度。但这样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又是一种深种的小家子气,一种浮夸。但小城没有脸红。它昭示得清楚明白,书写得豁达明朗。所以,它带着傲世的笑俯瞰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它说,它写的不过是事实。尧祖先舜大禹本就在这方圆百里的土地繁衍生息;而那个在唐朝做了三朝宰相,一门五十余位将相才子的裴氏家族确也根系此地。小家子气又如何?这才更符合小城的个性。拥有就要让人知道,不然又怎么能称之为拥有?而更应该脸红的应当是小城里下一代的人们。“还看今朝”。现在的人们又有几个能扬名立万,可以赶超前辈、灼灼其华呢?小城在热切的等待,在殷切的祈盼。——小城的人们活得骄傲而纠结。但小城在,人在。所以,几多变迁,数载沉浮。小城在孕肓中不断褪去死皮,脱胎重生。
久居小城,不免沾染些小城的习气。浸淫在小城,你会感觉到小城的恣肆张扬。它恨不得春风得意,一夜扬名。这从它那些新鲜出炉的地标建筑的名字就可见一斑。“西湖公园”、“红鹤楼”……虽然那一池秋水离西湖的壮阔神彩差之千里,此红鹤楼也绝非彼黄鹤楼。但小城里的人们一样叫得理直气壮。他们说,我们的小西湖,我们的红鹤楼。是呵,每天清晨朝阳普照,小城的人们同样在湖边沐光起舞;在夕阳尽染之时,小城的人们也在楼台上登高临远。谁又能抢走小城的幸福?从这些名字里,你能看到小城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小城的目标和方向。但行走小城,你又能体味到小城的温良和包容。它不刻意去追风赶潮,它懂得一个“势”字。顺势而为,随势而变。它不大刀阔斧,也不另辟天地。街道窄就窄点吧,只要不妨碍车辆行人的通行就好;房屋旧就旧点吧,可以再建些新的。新旧相杂才更有味道。它只是今天一点改变,明天一点修补。就这样融合、渗透。仿佛在不知不觉间,街道比以前宽了点,城缘比过去更大了。但小城还是小城,它的改变需要人去寻找、去发现。它是留待那些远足流浪的人们去感慨的。归来是最好的亲近。但亲近的除了那些个“旧颜”,还有深藏的惊喜。它似躲在暗处的母亲,等待着孩子眸子里蓦然闪现的那一丝又一丝的光芒,然后,照亮自己的脸,照亮那脸庞上不能轻易被人觉察的欣慰的笑靥。
细细追究,你还会发现一个透着大气和精致的小城;但居家生活,你又能看到它的精明和狡黠。
婚丧嫁娶,大事临门。即便生活不是那么如意,不是那么富足。小城里的人也一点不含糊。小城的人喜食面食。所以,它用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方言把“馒头”称之为“馍”)。蒸出来的馍馍千姿百态。结婚有龙凤呈祥的喜糕,大的可以用直径一米的盆子来装,上面插满用面做成的龙、凤、花朵等面塑。祝寿有面做的大大的寿桃,小孩弥月有张牙舞爪,成双成对的面老虎……无一例外,馍馍上插满面塑,面塑的造型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丧事做的馍馍又大又圆,它是需要以量来计算。用多寡来区分关系的亲疏和薄厚。一个馍是一盘。有32盘,有16盘……当然,宴席、歌舞更是少不了。这是一种风俗习惯,也是小城人的体面。他喜欢把大事过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这时,小城里办事的主人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听着亲戚邻里的恭维。他会觉得这就是圆满,这就是光彩。
然而,大事过去,他又会马上转入自己的平淡生活中来。他懂得居家守成的不易,它愿意精打细算,锱铢必究。小城流传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有一个买菜的到一个人跟前买菜。买菜的说:“叔,你给优惠些。”这个卖菜的称好以后就说:“二八一毛八,你给一毛六好了。”这个买菜的还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然后这个卖的就说了:“好哥哩,你看看都给你优惠了,叔还哄你啦。”这个人觉得占便宜了没多想就把钱掏了。虽是个笑话,但小城人的头脑和算计可以一目了然。
小城人把自己的心思寄托给生活,幻化成绽放在平淡日子里的一朵朵面花,把简单粗犷融进精致细腻,把体面与骄傲写在脸上,同时又把内敛和低调付于内心,把精打细算揉进日常的一针一线,一粥一饭。他是矛盾的综合体,他是最真实的外露与表达。
小城也有自己的语言。小城的方言多四声,说出话来都有点不可回旋的意思。但细细品味,小城的方言里又有不一样的温软和亲切。小城里的人听蒲剧。这是本地的剧种。山西人把它形象的称为“乱弹”。锣鼓家活什一响,震天动地。蒲剧里说的当然都是本地方言。小城人在蒲剧的梆子声中痛心疾首:“小奴才!可怜我抓养你一十三年!”《三娘教子》里王三娘把最后的“一十三年”用四声唱得掷地有声,肝肠寸断。那种高亢的唱腔疾声厉气,响彻云霄。但邻居闲话时,随口而出的家常又有不一样的柔媚:“你走哪搭去啦(你去哪里啦)?”“饿跑比京啦。(我到北京去了)”“你跑比京耐刀其啦?(你上北京干什么去了?)”“……”小城人把升调的字“哪”、“搭”、与降调的“去”“啦”等结合起来,轻重音说起来自有一种清新的味道。腔调里有宛转,有音韵。随口而出自有一种自家人的亲热感觉在里面。异乡相逢,乡音一出。两行浊泪便会不由自主地滚滚而下。语言是一个地方的特色,也是永远不变的家乡情结。
小城就是这样的矛盾。但他又是这样的和谐统一。他踩着厚重的历史积淀,迈着新时代的节拍。他藏在汾河支流的一条小小的涑水河冲击平原上,他站立于自己命名的“峨嵋岭”(一条丘陵的名字)的脚下。他保有着自己本真的味道,默默行走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有自己千年不变的名字。他的名字是:闻喜。
停泊是码头,归航是故乡
文/微雨清音
微雨清音,原名成娜,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人,滨州市作家协会理事。现已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几百篇,文章散见于《华夏散文》《当代散文》《情感读本》《辽河》《博爱》《家人》《山东青年》《映山红》《齐鲁晚报》《扬子晚报》《北京青年报》美国《侨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并多次在征文中获奖,有文章被选入期末导测题,出版散文随笔集《晴云素影》,获第八届滨州市“孙子文化”三等奖,第二届邹平范公文化三等奖。
我的故乡有一个很暖心的名字——码头。
码头是一个连带词,说到码头,很容易让人想到停泊,想到归航,想到踏实,想到倚靠,想到温暖,总之一下涌进脑海的全是些暖人的字眼,或许这也正是故乡的美好之处。
其实我所说的码头不是书面意义上用来停泊靠岸的场所,它其实是一个乡镇的名字,也就是我家乡的所在地,位于今山东省邹平县的西北部,是一个以农副产品为主的旅游乡镇。
码头镇处在黄河下游三角洲地带,黄河流经码头镇后,浩浩荡荡继续向东,然后注入大海。码头,看名字像是一个水乡,其实并不是,也无船舶来往,可由于码头离黄河很近,也就几里地的路程,也正是由于黄河水几千年的浸润,它已名副其实地有了“码头”的韵味。
说到故乡,总是让人感慨万千。故乡是一个让人心生美好的地方,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正是抒发了这种对故乡特别的情感。季老先生在文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归根结底,故乡是一个人的根系,无论一个人将来走得多远,他开散的枝叶多么茂盛,发展的事业多么辉煌,那埋在地下的根——故乡,永远牢牢地把他维系着。月亮很多时候是思念的代名词,季老先生把故乡的月亮作为心中思念的对象,可见他对故乡的眷恋有多深刻。季老先生只在故乡呆了六年,就是这六年的时间已经在他一生的长河中镌刻下了永不磨破灭的印记。几十年下来,或许有好多事已经淡忘,可对于故乡,它的影子却挥之不去。季老先生对故乡的思念是绵长的,这种绵长不是一点一滴就可以说清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因为思念太深,唯有把思念寄于月亮,那是对故乡恒久的眷恋。
我同样也是经常思念我的故乡的,我工作的县城邹平离码头镇不过百里地,开车不到一个小时,想家的时候就回家看看,所以我可以在自由的时间里把思念缩短。我是断不了回家的,所以对于故乡,思念这个词对我来说就稍微浅淡些。当然浅淡只是相对的,而对于故乡的情感却是深厚的。每次回家,每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我的心就有种回到母亲怀抱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故乡的效应。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成功与失败,故乡永远都不会拒我于千里之外,它总是像一个母亲,用最温暖的臂膀拥抱我,接纳我,这就是故乡宽广的的胸怀。故乡也是最让人感觉踏实的地方,好比在外多年的游子,一旦回到故乡,那种被乡土融化的情绪便油然而生,温暖也一并而来,所以游子对故乡的理解更是至情至深。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在用邮票和船票来表达对母亲与妻子思念的同时,也是在表达那种对故乡无法亲近的思念与眷恋。
对于故乡的月亮,我当然也是很愿意欣赏的。记得小时候经常坐在院子里看月亮,或者在月亮下玩耍做游戏,偶尔也会被大人逼着干点农活。在农村,月亮的光是廉价的,它比煤油灯还让人愿意亲近。如今我还记得在月光下扒玉米棒子或者往绳子上挂地瓜干的情境,虽然秋末的夜色冰凉如水,站在月光下还需要加点厚衣裳来保暖,可这并不影响干活的心情,因为有了月亮的那份清辉,心里便踏实了许多。
故乡除了月亮,让人感动的东西还有很多,我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家乡经常种植的东西,比如玉米,地瓜,甜瓜,红枣等待,每次回家,也少不了捎带些家乡的特产。想到故乡,当然都是些甜蜜的东西。说到甜蜜也可以分别看待,除了对于故乡情感上的甜蜜之外,它自身创造的甜蜜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我的故乡码头镇由于长期受黄河水的浸润,这里的土壤沙性比较重,很适合瓜果和枣树的种植。因此这儿的瓜果和红枣都很出名,除了附近的老百姓喜欢外,它还远销到全国好多省市。
我是土生土长的码头人,我们镇就面积和人口来说相对较大一些。说起来我也有点惭愧,对于我们镇上的许多村子我竟好多都没去过。
记得在镇上上初中的时候,也会跟着同班同学到他们所在的村子里转一圈,但最多也就在离码头较近的村子走走,偶尔也会到较远的村子里的去,只是这样的机会很少。加之那时的交通不太方便,我的交通工具除了一辆浑身晃动的大轮自行车外,剩下的便是自己的双腿了。所以,想要去到远一点的村子去,也是要费点时间和体力的。而我所住的村子在码头镇的南边,加上自己那时的外交能力差了些,所以除了附近几个村子熟悉点外,镇北边和西边的好多村子我则去得很少。况且那时我的驾驶技术——骑自行车的技术不怎么样,路也不好走,全是那种沙土路。厚厚的沙土倒是很软绵,捧在手里,用力地攥下去,那沙土便一点点从指缝间溜走了。沙土路也有沙土路的不好,那就是在某些沙土多的路段可以把自行车的轮胎埋上半截,要是没有多少力气,别说用腿登了,下车推都推不了几步,并且在沙土包里栽跟头也是经常的。我自知我双腿的力度欠缺些,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信心把镇上那么多村子走上一圈,当然更是没有机会,因为那时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我说的这些当然都是多年以前的事了,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路都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不光是乡镇级的公路,就连通往村子里的路也一样,并且公交车也通到了村口,要去哪儿坐上公交车就可以到达,所以现在交通问题自然不必担心了。
工作之后好像时间还是那么不宽余,所以镇上好多村庄我还是没去过,它们的具体地理位置到现在也说不好。有时,当有人问起我镇上某个村子的名字时,我只能用茫然来对应。这个时候,我总是一脸的歉疚,这也是我作为码头人最为惭愧的地方。
那天受了镇领导的邀请,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几人去码头镇一个叫邵家的村子参观。邵家村地处码头镇西北部,人口不多,约一百五十来口人。可就是这个不大的村子,却拥有让人羡慕的百年枣园,枣树结出的圆铃枣甘甜清脆,令人回味悠长。仲秋时节,在邵家村打枣节开幕之际,我们去邵家村参观游览,这是我第一次去邵家村。
说到枣树,相信见过的人很多,可百年的老枣园估计能见得就不多了。枣树,倘若一株或者几株也见不得希奇,偏偏又是成百上千的一大片,要是普通的小枣林或许也吸引不了多少人的眼球,可又是上百年的老枣树,这对于一个村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奇观。
邵家村的枣是那种圆铃枣,是一种纯天然食品,并且它不用化肥农药,只给枣树使用土杂肥,所以很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也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的追捧。
面对那片百年枣林我还是感慨万端,许多的故事可以虚构可以嫁接,而邵家村的圆铃枣却是码头镇一个真正的传奇。一片枣林,历经百年风雨,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沧桑,见证着新时代的好时光。
有时不是身处的风景有多美,而是有了点缀风景的人,这风景便绚丽了许多。一片一片宽阔的枣林,红玛瑙般的枣儿在枝头晃动,树下的人挥动着长长的竹杆,一下一下使劲地抽打着枣树。这情景虽然说不上大美,可对于看惯了城市中那种呆板的修饰之美的人,这种活泼的原生态景致更让人享受。树下大姑娘小媳妇甚至老大娘老大爷或蹲或坐在地上拾着打下来的红枣,更让人心动的是那个两三岁的小宝宝,咧着嘴,呵呵地笑着,在大人中间来回穿梭着,不时地捡起一个大红枣放在嘴里,还忘不了做个萌萌的鬼脸。
看着那片枣林,看着那些粗壮的树杆,看着那些如红灯笼一样的枣儿,心中便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
现在邵家村的枣儿火了,给老百姓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邵家村的村民带来了实惠。码头镇的领导更是独具慧眼,以此为契机,现在正在打造以邵家村的圆铃枣为媒介的乡村旅游产业。邵家村已经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都在为这片百年枣林发出由衷的感叹。
邵家村下正走在甜蜜的大道上,他们巧妙地利用百年积累的经济林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幸福而又甜蜜的成果。
我的故乡码头现在是美在枝头,甜在心头。虽然它还算上不真正的小康,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美丽的,相信它明天会更好。
其实每一次探亲都如停泊,每一次回家都是归航。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特定的码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不变的故乡,我的故乡码头,就如它的名字,时时像航标一般牵引着我的目光,无论走到哪儿,心总是向着故乡的方向。
停泊是码头,归航是故乡,我爱我的故乡——码头。
淋湿我的那场桑葚雨
文/澧水寒儒
澧水寒儒 原名杨冬胜,男,张家界市永定区人,中学语文教师。文字见于《散文选刊.原创版》、《岁月》、《国家湿地》、《鹿鸣》、《四川文学.中》、《文存月刊》、《散文诗.校园文学》、《绿色视野》、《思贤文学》、《文学校园》等杂志和报纸。
幼时,吃桑葚,喜欢得紧。农历五月,红或者深红的桑葚,点缀在翠绿的桑叶之间,悠闲。蚂蚁和毛虫蠢蠢欲动,也兀自奔向桑葚,做实现理想的尝试。蚂蚁和毛虫被我们嗤笑过,最终,我们赶走蚂蚁,拈掉毛虫,进行虎口夺食。
一手拽下枝条,一手摘枝条上的桑葚。先猴急地掷到自己的嘴里,任甘酸的桑葚汁水流淌,径直胃囊。不管妹妹的叫唤,暂时满足自己的口福,就将摘下的桑葚递给早已伸手已久的妹妹。弟弟没有耐心,跳跃了一番,不能得,于是拿着棍子乱打,桑葚与枝叶落下来,就下了一场桑葚雨。弟弟窃喜自己的杰作,丢下棍子,满地找桑葚吃。妹妹不再跟我要了,把目光放到了地上。弟妹们并不关心桑葚摔落在地上沾满泥土的事实,捡起桑葚,在一衣服上揩一揩,拿到嘴边吹一吹,就放进了嘴里。对于这种做法,已经上学的我是断然不会效仿的。
高处的桑葚,弟弟的棍子也不能得。我选择了上树,饱吃了一番之后,方觉牙齿已经被酸倒了。但又不甘心紫红的桑葚高悬在桑枝之上。于是就把一棵棵桑葚装在口袋里,分给弟妹们吃。弟妹们吃厌了,就会分一些给村里的玩伴吃,惹得玩伴有事无事的来。我也是乐此不疲与人分享桑葚的。我的大方也被母亲教训过,你以为别人的东西那样会慷慨的给你。我不做声,但老师的教诲总比母亲的深刻,老师的教诲,让我一次次付诸了实践。
就这样,家门口那一棵弯曲苍老的桑树,成了我们的乐园。最初,属于我和弟妹们的私人化的空间,终于成为开放状态。玩伴们读书迟。农历五月一到,玩伴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从抓石子,跳房子,打飞棒转为口腹之欲的追求,伙伴们也有像我一样攀爬上树的,在树上乱爬,像一只只猴子。树上的小伙伴们一般在满足自己的口腹之后,才会与他人分享。树下的玩伴望眼欲穿,高声声喊叫,树上的玩伴先是随手丢下一些桑葚,后来不可伸手摘到,就一顿乱摇,霎时,也下了一场桑葚雨,雨点击打到树下的伙伴们的头上、身上,伙伴们很是欣喜,慌乱地捡起来,急切地放入嘴里。弄得满嘴紫色汁水,整个人像一只只花猫。有的小伙伴的身上也沾满了桑葚紫色的汁水,很是紧张,害怕遭到母亲的打骂。
一场场桑葚雨,零落下来,让我们欣喜。我们的时间短时期内被规范在桑树之上或者之下。一方面满足了我们的食欲,另一方面也深邃我们的认知。满树的桑葚,最终被我们采摘和蹂躏完毕,我们不再桑树上玩耍,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其他的新鲜事物了。
桑树回归了寂寞。我们的嬉笑声,不再飘落于桑树下。只有村里的女孩子们,隔三差五地采摘桑树叶喂养蚕。男孩子心粗,是不屑养蚕的,只晓得整天疯。
时序把我们的记忆暂时封存了。直到季节轮回到来之时,我们才又到桑树之上、之下游戏。时序一遍遍轮回,像钟表那样循环往复。而我和弟妹以及村里的小伙伴们也在时序的改变里一寸寸拔节,像一棵棵树那样自由而肆意地成长。
而十二岁那年的夏天,淋湿我们的桑葚雨最终残酷地画上了句点。那年五月,素常品尝桑葚的活动依然进行。雨后,满树的桑葚透露着诱人的成熟的气息。翠绿的桑树叶之间点缀的桑葚,一颗颗紫黑色立体柱状形的桑葚,一串串联缀在枝条上,压低了桑枝。桑葚不被时间改变,还是那样的丰腴。而我们亦不再是那样急促。因为大人是不会随意采摘桑葚食用的,大概是桑葚尽管甘甜,但仍然酸涩。也许大人们没有孩子们那样强悍的胃,不宜食用太多。所以大人大多不会选择和孩子们争抢。我也多了份矜持,倒是妹妹很急切,许是她一直就在我们的帮助下获得桑葚,心中很是焦急。妹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急切,令我迅疾采取行动。我奋力一跃,双手抓住桑树的枝干,并一截一截往前面挪动,直至到最前端缀满桑葚的枝子上,不想桑枝不堪重负,咔嚓一声折断,我摔落下来,而桑枝亦砸到树下的妹妹和村里的一位小女孩身上,瞬间,落下了一场桑葚雨。我一屁股坐到地上,生疼了一段时间,倒没什么大碍。妹妹大声哭了一会儿,就捡掉在地上的桑葚吃了,而那位小女孩却被桑树枝刮伤了脸,头上被砸起了一个包。小女孩的母亲很是愤怒,认为我是罪魁祸首。破口大骂。娘也责怪我多事,更是责骂妹妹不吃桑葚嘴巴会烂。小女孩的母亲不依不饶,说要赔点钱什么的。母亲说,若是换做我,是不会如此要求的。那个女孩的父亲获知此事后,也很恼怒,大概是他家只有一个掌上明珠罢了。她的父亲也扬言不赔钱、搞药,就要扇我几下。一番口舌之争后,最终,父亲也有些被激怒了,父亲和那个小女孩的父亲动了手,父亲比那个小女孩的父亲要年轻,小女孩的父亲被我父亲教训了一回,小女孩的父亲告到村支书那儿,父亲倒了歉,象征性地赔了点钱。我也得到了一顿暴揍,父亲骂我说不吃了桑果会怎样。
我首次感受到了父亲源于鸡毛蒜皮小事的愤怒。一般而言,我受训于父亲都是学习上的问题,而此事竟成了篆刻一般深入的记忆。
父亲咒骂完之后,愤恨地砍掉了那棵存活了大于父亲年龄的老桑树。老桑树成了一只形式上的替罪羊。我是导致老桑树死亡的直接罪人。那时,尚还没有那样的意识,对于一棵植物的死亡,是没有任何愧疚的。只是,觉得少了桑葚的日子,年轮的曲线上少了紫黑色的色调以及片段和细节。
老桑树被父亲砍掉之后,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小女孩的父亲虽然表面上接受了父亲给他的过歉,但小女孩的父亲被父亲羞辱的一面就像一道伤疤,在雨天隐隐发痛。村庄存在以来,村里人的面子,就是一种活着的尊严的代表。
老桑树死去的第二年,我们没有了桑葚,言语之间散落着遗憾,我和弟妹们以想象虚构着一场桑葚雨。而小女孩的父亲,却因为抑郁于中的自斟自酌,于上山劳作摔了一跤一去不复返。当土黄色的纸钱覆盖在那个小女孩的父亲的脸上的时候,我知道了死亡是多么可怖。小女孩的呼天抢地最终无果;道士的哀唱,吟诵的通天达地的经文,最终成为对一个死者形而上的安慰;一枚枚飘飞的黑色蝴蝶,成为死者灵魂引渡的幡,挤压着令人窒息的空气;而爹和我选择了给小女孩死去的父亲重重叩首。
小女孩的父亲被村民埋葬以后,一个月的时间成为深度叙述悲惨事实的楔子,而正文则不忍目睹-----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同改嫁,三间木房被她的继父拆除掉,木材亦被运走,屋场被觊觎已久的村里人瓜分。小女孩她一家在村子里存在的证据刹那间被摧毁,村子里再也见不到小女孩的身影,再也见不到小女孩家铺满茅草的厨房房顶冒出的淡蓝色炊烟,再也见不到小女孩家那头牛角弯弯的大水牛了。
那年,我十三岁。十三岁的少年的脑海里,被强行装满了本不切合年龄段的哀伤,比老桑树死去的哀伤、沉重和惋惜还要深沉。记得多年以来,小女孩再没有返回过村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被村子驱逐出境之后,回头已是毫无意义。偶尔谈及此事,父亲面色凝重,总是凝望着小女孩曾经的家、现在散落着瓦片的平地,默默出神。而我那时也会被父亲的情绪传染。想到小女孩她的母亲是否安好,继父对她是否视同己出,她是否也会想起和我们一起最后淋湿的那场桑葚雨,打湿心事……
近于不惑之时,有时候想,小女孩早已长大。桑葚雨不过是一个通向过往的意象。一个怎么都不愿开启的记忆之匣子,怎么会轻易打开呢?有时,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无疑近于迂腐。
只是,时间无法淡化的是场面。比如桑葚雨,比如小女孩父亲的意外去世,那个残阳如血的黄昏。多年以来,我一直就被那场桑葚雨淋湿,心里被桑葚的紫红色汁水涂满凄凄荒草,一直雍塞,得不到疏浚。
岁月已深,却依旧记得那年夏天最后的那场桑葚雨。淋湿我的那场桑葚雨是一场心灵的篆刻。一株桑树偶然进入视野,甘与酸,生与死,立刻涌起,堆积的往事,最初从味觉出发,当味蕾在疲惫之后,而最终又重重落在记忆之门,一切在随手开关之间,滑落的是心事,响起的是埙声一样的苍凉。
荒芜,或是繁茂
文/贵妃醋
贵妃醋 南京市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作品见《散文世界》《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散文诗》《小品文》《岁月》《西部作家》《燕赵文学》《牧野》《扬子晚报》《洛阳晚报》《拉萨晚报》等纸媒,有文章收录《河洛散文百家》与《中国美文欣赏》。著有散文集《正负一度》。
大门为界,身后的喧嚣戛然而止。
左拐,沿着树林是一条水泥路,你跟在一群僧侣和一队藏民的身后,进入了著名的罗布林卡,传说中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门外的车喧人欢恍惚梦境,你刚从一个梦里走出,随即又跨入另一个梦境。
刚才的那个梦里,是万人景仰的布达拉。你趴在布达拉广场的一小汪积水边,努力拼凑布宫的正影与倒影,几只鸽子在水边悠闲散步,它们昂首挺胸地进入你的镜头,旁若无人地啄吸水池中的积水,于是你镜头中布宫的倒影在一系列褶皱里荡漾飘浮,你努力想从扭曲的形态里窥视到宫内的金碧辉煌,深邃神秘,和人头攒动。
你记得当年你随了人流穿梭在布宫大大小小的房间,走谜宫一般新奇与惶恐,你一方面迷失于浩大的视觉盛宴中,一方面,又深怕自己会被遗失于某个房间。这藏族文明的政权中心如深潭一般,隐藏着特定的文化习俗、玄妙的医典技艺、虔诚的精神信仰,尽管你努力接近,观看,却依然望不见水底的奥妙,你除了在坛城前感叹艺僧们对酥油花的精湛造诣,在红宫浩瀚的经卷与达赖奢华的真身灵塔前迷茫路过,你真得不知道,还能以怎样的眼见,去透视它的一切。
布宫,是场繁盛的梦境,无论你如何探询,如何拍摄,都有着绚丽与神秘的吸引。
眼前的罗布林卡,是夏宫,位于冬宫(布宫)西侧约两公里外的拉萨河畔。当年这里河道迂回,水流平缓,尤其夏日,垂柳映堤,芳草萋萋,风景秀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在哲蚌寺学经期间,经常在这里搭帐消夏。由此,慢慢便有了罗布林卡的初始。后经历代达赖的修筑,罗布林卡逐渐由疗养地演变为处理政教事务的夏宫,之后的历辈达赖均在每年的藏历三月十八日从布达拉宫移居罗布林卡,至藏历九、十月之交返回布达拉宫。亲政之前的达赖则常年在此习经学法。布达拉与罗布林卡,撑起了西藏最高端的历史,也诞生了一系列影响青藏高原的决策。
一脚,跨入了夏宫的静谧梦境。
正是午后,拉萨的上空阳光明媚,投影在园林中的风和日丽让你心情明媚,这悠闲的光阴正如一段青春好年华,轻盈,开阔,一个人尽情走想走的路,看想看的景。
你眸子清澈,对着寂静的园林驻足凝视。
又是一场深不见底的眺望。你不知道这里面蕴藏有多少神奇与奢华,在等待你的发现。
进门左侧的偏殿,白墙黑顶,路旁的花坛里格桑花儿红蓝紫粉,惬意绽放,在蓝天之下色彩纯净。强大的紫外线穿透裸露的肌肤,剌得生疼。你掖紧披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也因而引来一些好奇张望,来自停留在前方偏殿阴影里休息的僧侣和藏民。
他们对着异族的你仔细打量,你也站在阴影里打量这些异族。这队藏民,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想必是一个家族的,男女共七八人。一色黝黑的脸膛,岁月的烙痕在他们的额头无比深动地讲述着藏民族人们生动简苦的一生,朴实与憨厚是你对他们的最初印象。那一队着了绛红僧衣的小僧尼们,眉清目秀,未经俗尘染色的眼神里,对世俗装满羞涩。
你跟在他们后面进入格桑颇章。这座罗布林卡最早的宫殿之一,始建于1755年,建成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贡布护法神殿、集合大殿、卧室,阅览室,僧尼和藏民们一间一间亲近着这些圣地圣物,用崭新的一角新钞诚心供奉,用恭敬的额头与合十的双掌,去触碰和抚摸殿里罩在神像前的玻璃,用专程携带的酥油,一勺一勺添亮佛前的灯盏。
你观看到他们诵经拜佛时眼里的诚挚,面部的凝重,端详他们这些细微动作的时候,你常常有流泪的冲动。这一路之上,见到的纯朴与虔诚让你戒备的内心开始柔软,作为一个异族,你可以对他们的某些行为方式侧目,但你绝对不能小觑他们在信仰面前的坚定。
你退出来细细观看这座宫殿,实际上很多角落已经不起你的细细打量。门廊的柱子与墙面上,色彩绚丽的四大金钢画像已露出旧色,你环视四周,脱落的油彩、檐角的蛛网、褪色的宫墙、斑驳的殿门、庭院内砖缝间肆意的杂草,无不宣告着这殿堂的年老。
那么古老的信仰,却从不曾老去。
你转身看殿堂内的那些身影,年轻的纯洁无邪,年老的蹒跚凝重,却无一不虔诚恭敬。他们诵着经文陆续跨出殿门,面容上带着轻松平和的微笑,顺着格桑颇章的围墙继续往前。高海拔与长时间的奔波,让你的体力大打折扣,你走得很是缓慢,轻快蹦跳在前的僧尼们尽管一路走一路拍,还是把你远远得甩在了后面,而那群年老的朝拜者,尽管拄了拐杖,却轻松超越了你,走到前面去。他们诵着经文,与你友好微笑,经典的背影很快淹没在树林的深处。
都说罗布林卡之内树木茂密,解放后,经过修缮,这里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你在金色林卡中穿梭,仿佛置身荒山野郊,没有人影,偶尔有翅膀的声音掠过。恍惚迷了路,你抬头仰望,树梢遮天蔽日,不知出处;你转着圈打量四周,除了树,还是树。你实在难以把眼前荒凉的树林与声名那么浩大的夏宫扯上一丝一缕关系,这么深邃广袤的树林,是否深藏了史料上记载的“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的这座“宝贝园林”,36万平方米的占地,当年到底是何等繁盛的景像?之前在这个林子里,曾经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故事?
微微清冷的秋风吹起,树叶们跟着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你站在林子中央,努力倾听着,希望捕捉到一些历史人物行走的脚步声,一些时光在林子里轻移的声响,一些隐藏着异教神秘色彩的声音。
没有任何声响,除了风吹树叶的哗哗声。
远远望见一片土黄的宫墙,你眼前一亮,跟着那群同样努力在寻找出路的藏民,往那黄色围墙的方向走去。
你走得很慢,唯恐惊了这一地的荒凉。终于走近了,你发现,这里便是金色颇章,黄色屋檐,金顶装饰,很是气派。可惜院门轻锁,你抬头望这门院,墙头的草在风中摇曳,几张残破的蛛网挂在角檐,灰尘像虔诚的教众,匍匐满长长的院墙,院门上绚丽的油彩在岁月的腐蚀中斑驳了记忆,却展露出沧桑的厚重。
历史的风尘从眼前缓缓吹过,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切都已随风吹散,你从微启的门缝努力往里寻找,满院的荒草挡住了你的视线,灰蒙蒙的房舍隐约可见,却不知内里。你习惯性的推推门,希望能从更大的缝隙里望到更多的秘密,锁扣紧系,门,是推不动的。
藏民们在院门前低声诵经,无比虔诚,也无比心疼地抚摸落漆的院门,用额头去贴近院门,仿佛那里住着他们最最尊敬的神灵,哪怕不能相见,内心的敬仰不分不减。你跟在他们身后一步三回头,静静望着这一切,心,倏忽有些痛。你想起岁月中一些曾经无比重要的人与事,也是这样随了时间慢慢流逝,慢慢,在你的记忆中斑驳,荒芜,直至遗忘。
左边,继续是大片的树林,右边,依然是长长的围墙,你像一个被遗落在世外的孩子,一边是围墙内的种种束缚,能看到繁华,经历荣衰;另一边,则是一望无际的旷野,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你不知道自己的脚步应该移往哪个方向,是在循规蹈矩中感受生命的起伏与平庸,还是闲云野鹤式的清静无为?一场关于生命体验应热烈还是寂寥的博弈在内心开始剧烈挣扎,最后,本能的,你迈开的腿向着墙的方向挪去,或许下意识里,毕竟你活在俗世,是凡人,你与众人的观点一致,总觉得一个人的存在与价值体现在别人的评价里。
一路恍恍,僧尼与藏民们很快消失在你的前方。恍惚间进入一处豪华的宫殿,长长的过道里摆放了各种未见过的花卉,到头,是一座气势轩昂的宫殿,金顶之上,两只山羊拱卫着法。轮,颇有大昭寺金顶的气势。
这宫殿很是富丽堂皇,墙上,从西壁至东壁上绘有从藏族的起源、历代吐蕃赞普的传记和达赖喇嘛的传记,以及以寺庙发殿为线索的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直至1954年毛泽东主席接见14世达赖和10世班禅人师的情景,情景再现,生动翔实,据说总共有301幅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追溯了西藏社会的历史发展。
这里是达旦明久颇章(永恒不变宫),是1954年专为14世达赖休息、办公而建的二层新宫,共三十多个房间。你随着引导箭头上二楼,行修室、经堂、会客室、卧室、盥洗室……这规模样式,让你不由想起布宫里达赖的那些居室,相似的风格,相似的摆设,相似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僧尼们面带新奇与激动的表情,在这些房间不停走动,诵经、抚摸、膜拜,无比诚意与敬意地亲近这些物品,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灵魂更接近信仰里驻扎的那份圆满。
这份全身心的投入与托付,是俗尘中的你所不能理解的。保留与私念,像坚硬的盔甲,成全了俗世众生的安全感,很多时候,你与其他人一样,只能以观众的眼光,去观看所谓的生活,观看善意与热心被曲解成离奇的模样,人与人之间的防备有多坚厚,信仰这个词就有多空虚。
走累了,你坐在外面长廊的椅子上休息。不一会儿。僧尼们也出来了,她们也陆续坐下休息。座位不够,你靠边让让,在友好的微笑中,也与她们交谈了起来,不,应该是和其中的一位交流着,因为只有一人会讲汉语。她们来自热孜(或是日孜?生硬的汉语发音让这个地点成了谜团),专门请了假出来朝拜,本来和你一样,想去阿里,因为马年,去阿里转山的藏民多,限制了游客进出,而作为女性僧人的她们,也在禁止之列。当然,也因为僧人的身份,她们进藏区的任何收费寺庙或宫殿,只需一元香火钱,哪怕布达拉宫也一样。她们好奇你的身份,你在藏区的行走路线,打听你一路的见闻,然后用藏语翻译给其他人听,当然,她们也回答你的好奇。你注意到,简单行装的她们除了倾听,一直在用羡慕地眼神打量俗尘中你的装束,以及你言语中的那个世界,而你,面对他们纯净的眼眸清纯的笑容,心里异常澄澈与欢喜。这群僧尼很年轻,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五六岁,小的大概十二三岁,完全是个孩子,你刚才还看到她像个刚进城的村姑,睁着好奇的眼睛,在路边一丛丛的花前拍个不停,稚气未脱的模样让人心疼。
交谈的间隙,你们抬头望天,头顶的天空蓝得没有一丝杂质,仿佛透如薄翼,又好似深邃无底,一如你面前的这群僧尼,和这个信仰。
出新宫,进入曲然(讲经院),小僧尼们转过石桥、湖心宫,又认真朝拜几处荒居的小殿去了。你在湖边惊逢汉式幽雅别致的亭台楼阁,惊诧之余欢喜拍摄,很快,与这群可爱的小僧尼们擦肩而别。
康松司伦,专供达赖喇嘛看戏的小楼,夏布甸拉康,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你继续寞寞经过,清新的空气洗涤着你的肺腑,安谧的环境安抚着你内心的焦虑,诺大的夏宫,常常只有几行脚步挪移的声音与你错肩。红顶黄墙,烛光佛影,经书轻诵,你依然在恍惚,恍惚在一个梦境中,不愿醒来。
出口处有幽静的林荫道和烂漫的格桑花,你沉迷于这长长的生命走廊,和多彩的奔放形状,迟迟不愿离去。
我和稻子
文/薄暮
薄暮 原名王茵芬,江苏省常熟市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协会员。曾经担任西部作家论坛超版。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百多篇,散见于《雨花》、《岁月》、《鹿鸣》、《翠苑》、《华夏散文》、《散文世界》、《太湖》、《小品文选刊》、《参花》、《中国散文家》、《西部作家》等。著有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青花瓷碎片》。
在乡村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当看惯一种事物后,反而找不到恰当的话语描述它了。暂且这样说起:深秋的田野开阔,宁静,站满了成熟的稻子,那色彩黄得扎眼,黄得让人无法平静。水稻从播种到成熟,要经过一个长夏和秋天。每天见到它们,会觉得它们长得太慢,就像父母亲总唠叨孩子长不大,不能替他们分担农活。水稻也有青春期的,是抽穗扬花期。这期间,水稻风华正茂,青涩的模样,昂首挺胸,迎着阳光发育生长。接下来的日子,它们在季节的跑道上健步如飞,内在有力,浑身充满正能量,生命渐渐进入成熟期,直到饱满地俯首土地,成为谦逊的土地之子。它们低头是大智如愚,懂得收敛锋芒,懂得感恩和回馈。
说了一堆稻子的话,该聊聊自己了。我出生在这片土地上,最早认识的庄稼就是水稻。是拾稻穗时和它们真正肌肤相亲的。我拎着小竹篮,猫一样弯腰屈膝,一步一个脚印,在收割完的田里寻找遗落的稻穗,每当发现一根壮实的谷穗,生怕被小伙伴抢去,就蹦跳着捡起它,放在手掌,摸摸,看看,再把它轻轻放进篮子,同时,也把那份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喜悦收藏进了童年生活。那会,当我把满满一篮稻穗上交给生产队,得到队长表扬后,那种神圣的光荣感会让我开心好一阵子。回忆向我走来,真能感动自己。想想总有一些成熟的稻子和我擦肩而过,它们早已融入这片土地,化作养料,滋补了麦苗,那么,麦子熟了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吧,我和稻子,不也是这样的关系么?
稻穗越来越沉重,使得不再年轻的稻秆无法承受,一碰触,就会断落。拾稻穗的活儿大约就是因为这个起始的。到我学会割稻,便发现其中更多的奥妙。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到了五亩水田。我高中毕业后就在村小学任教,农忙时学校放几天假。我就在这时期开始学做各种农活。父亲分配给我一把轻巧的镰刀,月牙形的刀,刀口上有一排锯齿,圆圆的木手柄。割稻时,躬身猫腰,右手握镰刀,左手抓稻子的中部,横着割六棵稻子为一把,从右边割起,第一棵的稻茬要留长些,这样割下的稻子根部放在上面,稻秆不会贴着地面,容易被太阳晒干。我的手小,六棵稻子抓在手里,往往要用力握紧,才不会使其松散掉地,掉下来的,过几天捆稻子时会被遗漏在田里,这样它们就成了孩子们竹篮里的稻穗了。挥动镰刀的角度要准,这样稻子根部才会断得利落,发出“唰唰唰”的声音。那时节,走到田头,人淹没在稻海里,只听见割下稻子时的清脆声音,很好听,像踏雪而来的声音。
稻子也有生得参差不齐的,像孩子一样,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它们唯有遇到干了多年农活的庄稼人才服服帖帖,应声倒下。我总会留下割不断的几根,它们不是太硬就是太韧。想想当年拾稻穗时,总会遇到孤零零立在田里的一些稻子,原来是这缘故遗弃了它们,不过,它们还是被我们这些孩子一根根掐下稻穗,只是我发现这些稻穗上的谷子大多是秕谷。
曾经,我父亲这样开导我,做人要谦卑,像稻子一样,成熟了,弯腰低头的,才是饱谷子。那次是和父亲一起把晒干的稻子捆起来,我没有按父亲的方法去做,结果好久也没捆几把,那个结总是打不好,弄得乱糟糟的。父亲耐心地一遍遍教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在田地的这一头,看着父亲蜗牛似的背影,发现自己依然没有长大,读书多年,有点任性自满,和一棵秕谷稻子没有两样。
村庄并不大,我的祖祖辈辈一直固守在这片土地上。田野环抱着整个村庄。我家的水田站到了村子的背后。田头西边有一条不宽不窄的河流,我爷爷的墓地在岸头岗上,没有墓碑,只有一个坟头。父亲在多年前种的柏树和楝树已茂盛一片。那时,干活累了,我们会坐到树荫下,接接地气,积积力。面前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色,散发出成熟的味道。村里每家每户都忙着抢收稻子,他们像看到熟人一样,和稻子的话语多了起来,稻子也似乎和他们灵犀相通,默默地垂下脑袋,不作声。
坐着歇息时,我伸手掐下一根饱满的稻穗,不管稻谷的尖锐刺痒,我剥开它们的外壳,双掌合拢揉搓,再摊开手,饱满如珍珠的米粒温和地看着我,捏碎一粒,白色的米粉温温软软,这就是人类的粮食。我将手中的米粒撒落在坟头,我想用这新米来祭祀我的爷爷,因为父亲总说爷爷当年是饿死的。同时,我恍惚看到米粒从这头滑落进大地深处,它作为一种念想穿过尘世,去到一个清净之地。
回到现实,只觉得人更像一棵稻子。到了中年,有多少人能活成熟透的稻子,内敛,含蓄。他们辛勤劳作,匍匐在这片土地上。他们长年累月与庄稼为伍,变得越来越淳朴,清贫,像那些安静地站在菜园边的向日葵,默默地卧在泥土里的山芋,还有很多随意生长在田边的马兰花、车前草、马苋菜……活得实在,活得卑微。
人们不只是生存在这片土地上而已,他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家园。稻子,包括每一季农作物,收获后,留下口粮,可以运出去换成钞票,有了钞票之后的日子便会过得更美好,盖新房,买电器,等等。土地在庄稼人眼里便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他们忠诚土地,善待土地。土地的秉性是踏实的,这使得土地上的生命也具备了这种优良品质,他们像稻子一样,在沉稳中走向成熟,走向幸福生活。我生活在乡村中,自然而然,便拥有了这样的觉悟。
我重新回味当年父亲的那句话,发现了其中更深的含义,他要让我在人生路上,脚踏实地,看清自己脚下的路,忍辱负重,理智做事,低调做人,这样,才能真正成熟。
行走在原野,遥望村庄,它是那样的小,被大片的稻田抱在怀里。小村可以看作一块稻田,村里的人们就是一棵棵稻子。我也是一棵稻子,慢慢长高长大,读书,工作,成家,生命渐渐走进成熟季节。
田野上阡陌纵横,每一条地埂如同一根根血脉,长进大地。我似乎看到有一股热血在涌动,那是成熟稻子蕴育的气场,使人精神振奋,自信满满。我被这样的气场引领,在太阳的光辉里,畅想着,加快脚步。我的村庄越来越近,越来越大……
风筝.红
文/王克楠
王克楠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学院客座教授。河北散文学会常务理事.邯郸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散文创作为主,文学评论写作为辅,散文散见于《散文》《美文》《散文百家》《中国文化报》《中华散文》《小品文》《长城》《散文家》等文学杂志,有散文分别被选入《散文选刊》《中华散文百人百篇》和各个年度的各种散文年选26种。《太阳照在赵王城头》被选入2007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散文《太阳照在赵王城头》于2007年获得中国第三届冰心散文优秀奖,2015年散文《西海固的燃烧》获得2010年‘大美宁夏’征文三等奖,散文《巷子里的阳光》被全国各地28个教育机构选为高考复习文学欣赏题,本人有散文集《巷子里的阳光》《放飞年轻的梦想》等。
早晨,天空蓝的时候,我也蓝了,蓝汪汪的天空心急火燎地从远方赶来,一步步地赶到河坡老街,越过黄土的墙头,赶到我家的院子里。
我正在睡懒觉,被姥姥揪着耳朵起床,趴在窗台上看天。天空在一个男孩子心里很透澈,捧到手里,都是闪亮的东西。天空飘着丝丝拉拉的云朵,红色的,白色的,黑色的云朵,这些云朵有时孤零零地单飞,有时两朵云拉着手飞,在我们那个城中村来回溜逛。我虽然还是一个少年,已经学会观察,注意到天空看不到蓝色的云。蓝色的云呢,是不是被天空高处的什么东西吃掉了呢?
我看天空的时候,天空也在看我。我知道我家的院子和天空没有办法相比,从天空看我家的院子,肯定是看不到的,当时我觉得自己家的院子很大,但天空一定更大,更高,甚至更远,最远的地方似乎有蝈蝈的扯着嗓子唱。当时,我不知道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德国。远处的天空到底有多远,是一个少年所关心不到的,这个少年关心的还是近处的天空,比如院子的外面是河堤,沿着河堤往下游跑,跑两里地就是一大片河滩地。河滩地很宽阔,堆满了河卵石,大的,小的,不大不小的。草在这里无法扎根,即使有几根草摇摇晃晃地从石头缝长出来,刚露出头,就被游荡过来的山羊一口卷进嘴里了。
沁河对我的少年世界是重要的。这条并不算太宽的河就在我家的房子西边50米的地方,晚上睡觉的时候,梦里有哗啦啦的河水声。人们都说,天宽了,地就宽了,可是对于河滩地来说,先是地宽了,才显出天也宽了。每年的春天和秋天,河滩地是放风筝的好场地。河滩地周围没有高的房子和高压电线,风筝飞得再高,也不会担心被什么东西缠住。小城里人口不算太多,但放风筝的人不算少,搞不清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平时人们低头看路惯了,只有放风筝的时候,才有机会抬头看看蓝天。
人住在北京很幸运,我住在邯郸也很幸运,邯郸也是首都,不过是战国时代赵国的首都。住在邯郸也很不幸,邯郸是一个战乱城市,刀枪剑戟,飞机大炮,从古代打到现在。打仗离不开钢铁,无论是弓箭佩刀,还是大炮飞机,都离不开钢铁。邯郸人从古代就擅长炼铁,1958年又大炼钢铁,炼得人心惶惶。过了那阵子风,大人中的很多人放弃了炼钢的爱好,开始干别的,其中就有人喜爱扎风筝,放风筝,即是用一些竹篾扎好风筝的“梁”,再糊上宣纸,再涂上一些颜色或者画上图案,一个又一个风筝就诞生了。邯郸不是风筝城,但是沁河的河滩地满天的风筝飞舞,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了。
大人们扎风筝讲究造型和色彩,孩子的风筝就简单多了,用竹篾捆成十字,再贴上报纸,为了配重,四方风筝下粘上几根纸条条作为尾巴,就一抖一抖地飞上天了。孩子们还会制作蝌蚪风筝,就更简单,用一张旧报纸对折,贴成帽窝形状的,贴长几根尾巴,用线抓住它的耳朵,也能飞上天。
扎风筝是一个技术活,看起来简单,做起难。租住我家的红花爷爷是一个扎风筝的高手。他扎的风筝不仅稳,而且好看,经过他扎出来的蝴蝶、蜻蜓、活灵活现的,比真的还真。红花一家人还是搬到我家后才开始扎风筝,因为红花爹是大炼钢铁时累出了病,吐血死掉的。当时红花的爷爷刚五十岁,承受了中年丧子之大不幸。可是红花娘一直没有嫁人,把红花由两岁一直养到和我一样的年龄,13岁。哦,红花和我一样,名字是女孩的,货真价值的男孩,比我更瘦,跑的贼快,能追上跑的最快的兔子。男孩子为什么起一个女孩子名字?姥姥说,是为了活人。红花家一些亲戚的孩子找到了红花爷爷,求他扎风筝,他不应,后来他已经上小学的孙子——红花,开始求爷爷了。红花爷爷终于又开始扎风筝了。他扎的风筝,轻盈,鲜活,好看,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喜欢,渐渐就有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孩子们拿着竹篾和旧报纸(也有拿宣纸的)来到我家的院子,红花的爷爷就搬个板凳到院子了,在阳光下扎风筝。
邯郸并不是风筝城,是工业城。大人们喜欢风筝,并不在乎风筝的样子和色彩,只在乎可以抬头看看蓝天。风筝轻盈地飞到蓝天上,显得自由自在,像是飞翔的鱼。孩子喜欢给风筝涂上各种颜色,好像每块颜色都是一只巧手,可以给天空增加一些斑斓。风筝扎好了,红花爷爷要在河滩地进行试飞,他把风筝放到河滩上,把线绳抻到一定长度,一阵助跑,风筝就直溜溜飞到天空了。风筝先是在低空摇头晃脑地飞,他的手极为熟练地抖动线绳,放长风筝线绳,风筝扑棱扑棱越飞越高,模糊出人的眼界,盯着看,也只能看到一个小点点。这个时候,孩子们围着红花爷爷哇啦啦地叫,好像不是风筝飞上了天空,而是自己扑打着翅膀飞到天空了。
我在2008年年初看到一个报道,全球第一艘用风筝拉动的货轮“白鲸天帆号”(BelugaSkySails)15日由德国汉堡市起航,横渡大西洋驶往休斯敦。少年的我并不知道德国有一块天空也是蓝滢滢的,蓝得能淌出水来,德国大地上淌出了歌德、康德、海德格尔等,为什么都有一个“德”字呢?这和妈妈教我的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孩子,是不是同一个“德”字呢?高处的天空有什么呢?肯定有云彩,大人们说天空有神仙,我很惊愕,神仙们会不会沿着风筝的线绳下凡到我们的手心呢?
虽然当时我还是一个少年,慢慢发现红花爷爷不仅风筝扎得好,故事也讲得好,当然,他讲的故事和学校书本上里讲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他年轻的时候在青岛做过事,那里有不少德国人,因此,他能听得懂德语,还知道德国境内有一条美丽的河叫莱茵河。红花问他爷爷,莱茵河比沁河大吗?红花爷爷笑笑说,傻孙子,沁河没有办法和莱茵河相比的。红花爷爷还会讲童话,德国的童话,安徒生的童话,和姥姥讲的“狼外婆”不一样,让我俩听得津津有味。
日子本来平静地过着,运动的风刮过来啦。运动的开头是在工厂、机关、学校,像红花爷爷这样的退休工人本来是不在行列的。但是,不甘寂寞的街道里的人也开始批斗了,先是找成分高的,再就是找他们认为有特长的,比如红花的爷爷会制作风筝,就有人揭发红花家里有画着包公的风筝,派几个人进行出其不意抄家,果然抄出了两个包公风筝,还有一个关公风筝,这还了得,公然宣扬封建主义嘛,于是,几个戴红袖章的年轻一些的妇女,把红花爷爷揪到居委会的大院子进行批斗,当然斗不出啥子名堂,红花爷爷是中农,中农是团结的对象,可是这些人不团结他,有一个有点文化的公社干部批判红花爷爷说,你这是用放风筝的方式宣扬封建主义,这是一个发明,更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我当时刚上三年级,在我的眼睛里,凡是有所发明的人都应该褒奖的,怎么红花爷爷不仅没有被褒奖,而且撅着屁股被揪斗呢?红花爷爷开始被游街了,从这条街道走到那条街道,又从那条街道走回这条街道,真的有点像是散步,但他的身后有举着红缨枪和木棍的人,押着他。举红缨枪的人扯着嗓门喊什么,就有一群人跟着喊什么。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现象叫做——从众。从众很好玩,很安全。这群人在街筒子里折腾的时候,我们学校已经停课了,我想上街去看看,娘不让,说,红花爷爷对你这么好,他现在正在受罪,受侮辱,爷爷看到你和红花会难过的。我没有看到,但邻居们看到了。有善于口头表达的邻居说,“红花爷爷的脸色铁青,昂着头,身上挂着他自己制作的关公风筝和包公风筝。”
我想,红花爷爷挨斗的日子,几乎没刮什么风,如果有风的话,风一定会救了他,高高地把他吹到云层,远离比批斗土台子。风没有来救红花爷爷,他还在被批斗,还在游街,游到第三天的时候,押他的人可能感到仅仅让红花爷爷挂着风筝游街,有点乏味,缺少点噱头,就顺手将一同游街的地主老婆的绣花鞋挂在他的脖子上。红花爷爷摘掉,奋力扔出去,又被造反派捡回来,再套到他脖子上,并用麻绳捆住了红花爷爷的胳膊。事后我想,如果没有这两只绣花鞋,红花爷爷也许会熬过去,因为,过了这一阵子,造反的人和造反的人打起来了,就顾不上“黑帮”了。但是,世界上不存在“如果”,只有结果:红花爷爷挂着绣花鞋没有走多远,一口热血喷了出来,接着就躺倒了,血,把黑包公风筝的脸染红了,红关公的脸更红……那些人走远后,几个好心的邻居用门板把红花爷爷抬回了家。红花爷爷死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红花爷爷的死,意义在哪里?
红花娘和她的亲戚们把红花爷爷的后事料理完后,就搬家走了,离开了这个河坡老街这个伤心地。我和红花还有联系,一是因为我和他在同一所小学上学,二是因为我俩都喜欢风筝,虽然爷爷不在了,我俩还会到河滩地看别人放风筝。再往后,红花也转学走了,在河滩地看放风筝的,只有我一个人了。
又过了将近二十年,我带着3岁的女儿到邯郸展览馆广场放风筝,女儿亮晶晶的眼睛盯着飞得越来越高的风筝,好奇地问我,爸爸,天最高的地方有什么呢?我随口答道:有红。
闻喜这个小城
文/木子李
木子李 原名李强。1979年生人。山西运城人。喜欢读书,热爱文学。有部分文字发表于纸媒杂志,一直游走于各大文学网站。
鲁迅先生《孤独者》的第五节开始时有这样一段:“从山阳到历城,又到太谷一总转了大半年,终于寻不出什么事情做,我便又决计回S城去了。……我提着两包闻喜名产的煮饼,走了许多潮湿的路,让道给许多拦路高卧的狗,这才总算到了连殳的门前。……”闻喜这个小城的特产能被先生在文章里用手提了一回,于我,是一种惊喜和荣耀。
煮饼到了一代文豪的笔墨里,多少沾了点高贵的气息。但它毫无悬念的成为打开闻喜这座小城的一把钥匙。它是一个符号,一个代名词。我们不妨提着它,来叩开这个小城的城门。也不妨暂时停住奔忙的脚步,歇一歇脚。在这里,在这个小城。
闻喜煮饼圆球状,色泽棕黄。外裹白色芝麻,内包蜂蜜、白糖和桂花,酥沙不腻,绵甜可口。相传武王伐纣时,太师闻仲出征应战。兵至古唐(山西省南部翼城一带,古称唐国),当地的百姓用当地的饴、面混制成为糖饼犒劳三军将士。这种有了糖饴的食品不容易坏,便于携带,且味道香甜。太师闻仲即令大量制作充当干粮。从此,煮饼“大行其道”。因闻仲太师的钟爱,遂给其取名为闻太师饼。
那为何又改称为闻喜煮饼了呢?后来,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刘彻经过此地,欣闻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复南粤国叛乱的喜讯,当即把原名为左邑县的县治更名为闻喜县,并一直沿用至此。久而久之,闻太师饼也随之改名叫闻喜煮饼,并源远流长。如今,闻喜煮饼的小作坊早已鸟枪换炮,做大做强,衍生了不少的品牌。这里面有一种技艺和文化的传承。
美景、美食从来都是一个地方扬名的方式。幸好,闻喜小城有这般美食。
小城属山西运城管辖。它东倚蜿蜒的中条山山脉,西侧又有无尽的丘陵绵延。南北大道通畅,交通便利。因而,小城温和而不闭塞,保守又不失灵性。它含而不露,骄而不锋。自说自话又兼纳众长。小城的人们也因之有了自己独特的气度和风韵。
小城不大,方方正正。东南西北环城铺就的四条大道即圈住了整个小城。没有计算过它实实在在的面积。这些年来,它一直在向外扩张。原先的小城有城墙,有城门。小城在它的基础上一点点的向外画圆。日日年年,城墙早已不在。小城也一天天改变着自己的模样。
在小城的醒目处有这样一幅对联:“凭栏远眺看尧舜陵禹甸汤王山亘古文明发祥地齐奔眼底,堪衿诩届当前舒壮志雄心展旷世宏图当寄来客;把酒临风念郭璞裴度赵鼎杨深秀历朝青史建功人皆涌心头,叹莫及俱往矣数后杰才彦创惊天伟业还看今朝。”这幅联挂在西湖公园龙腾阁阁楼的门柱两侧。西湖公园里有二龙抢珠样的拱桥,这座名曰“龙腾阁”的挑角飞檐的阁楼即在湖水和拱桥的正中央。
这幅对联要想一口气读完是万万不能的。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一种骄衿,一种迫切。一种恨尺幅太短,笔墨乏力的味道。想把千万年跟小城有关的历史文化全都贯联起来,把殷殷的期盼融入里面,而且,还要把他们论资排辈,对于写联的人很是一种智慧和考验。很佩服这个写联的人。这关乎的是一个小城的底气和厚度。但这样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又是一种深种的小家子气,一种浮夸。但小城没有脸红。它昭示得清楚明白,书写得豁达明朗。所以,它带着傲世的笑俯瞰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它说,它写的不过是事实。尧祖先舜大禹本就在这方圆百里的土地繁衍生息;而那个在唐朝做了三朝宰相,一门五十余位将相才子的裴氏家族确也根系此地。小家子气又如何?这才更符合小城的个性。拥有就要让人知道,不然又怎么能称之为拥有?而更应该脸红的应当是小城里下一代的人们。“还看今朝”。现在的人们又有几个能扬名立万,可以赶超前辈、灼灼其华呢?小城在热切的等待,在殷切的祈盼。——小城的人们活得骄傲而纠结。但小城在,人在。所以,几多变迁,数载沉浮。小城在孕肓中不断褪去死皮,脱胎重生。
久居小城,不免沾染些小城的习气。浸淫在小城,你会感觉到小城的恣肆张扬。它恨不得春风得意,一夜扬名。这从它那些新鲜出炉的地标建筑的名字就可见一斑。“西湖公园”、“红鹤楼”……虽然那一池秋水离西湖的壮阔神彩差之千里,此红鹤楼也绝非彼黄鹤楼。但小城里的人们一样叫得理直气壮。他们说,我们的小西湖,我们的红鹤楼。是呵,每天清晨朝阳普照,小城的人们同样在湖边沐光起舞;在夕阳尽染之时,小城的人们也在楼台上登高临远。谁又能抢走小城的幸福?从这些名字里,你能看到小城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小城的目标和方向。但行走小城,你又能体味到小城的温良和包容。它不刻意去追风赶潮,它懂得一个“势”字。顺势而为,随势而变。它不大刀阔斧,也不另辟天地。街道窄就窄点吧,只要不妨碍车辆行人的通行就好;房屋旧就旧点吧,可以再建些新的。新旧相杂才更有味道。它只是今天一点改变,明天一点修补。就这样融合、渗透。仿佛在不知不觉间,街道比以前宽了点,城缘比过去更大了。但小城还是小城,它的改变需要人去寻找、去发现。它是留待那些远足流浪的人们去感慨的。归来是最好的亲近。但亲近的除了那些个“旧颜”,还有深藏的惊喜。它似躲在暗处的母亲,等待着孩子眸子里蓦然闪现的那一丝又一丝的光芒,然后,照亮自己的脸,照亮那脸庞上不能轻易被人觉察的欣慰的笑靥。
细细追究,你还会发现一个透着大气和精致的小城;但居家生活,你又能看到它的精明和狡黠。
婚丧嫁娶,大事临门。即便生活不是那么如意,不是那么富足。小城里的人也一点不含糊。小城的人喜食面食。所以,它用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方言把“馒头”称之为“馍”)。蒸出来的馍馍千姿百态。结婚有龙凤呈祥的喜糕,大的可以用直径一米的盆子来装,上面插满用面做成的龙、凤、花朵等面塑。祝寿有面做的大大的寿桃,小孩弥月有张牙舞爪,成双成对的面老虎……无一例外,馍馍上插满面塑,面塑的造型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丧事做的馍馍又大又圆,它是需要以量来计算。用多寡来区分关系的亲疏和薄厚。一个馍是一盘。有32盘,有16盘……当然,宴席、歌舞更是少不了。这是一种风俗习惯,也是小城人的体面。他喜欢把大事过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这时,小城里办事的主人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听着亲戚邻里的恭维。他会觉得这就是圆满,这就是光彩。
然而,大事过去,他又会马上转入自己的平淡生活中来。他懂得居家守成的不易,它愿意精打细算,锱铢必究。小城流传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有一个买菜的到一个人跟前买菜。买菜的说:“叔,你给优惠些。”这个卖菜的称好以后就说:“二八一毛八,你给一毛六好了。”这个买菜的还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然后这个卖的就说了:“好哥哩,你看看都给你优惠了,叔还哄你啦。”这个人觉得占便宜了没多想就把钱掏了。虽是个笑话,但小城人的头脑和算计可以一目了然。
小城人把自己的心思寄托给生活,幻化成绽放在平淡日子里的一朵朵面花,把简单粗犷融进精致细腻,把体面与骄傲写在脸上,同时又把内敛和低调付于内心,把精打细算揉进日常的一针一线,一粥一饭。他是矛盾的综合体,他是最真实的外露与表达。
小城也有自己的语言。小城的方言多四声,说出话来都有点不可回旋的意思。但细细品味,小城的方言里又有不一样的温软和亲切。小城里的人听蒲剧。这是本地的剧种。山西人把它形象的称为“乱弹”。锣鼓家活什一响,震天动地。蒲剧里说的当然都是本地方言。小城人在蒲剧的梆子声中痛心疾首:“小奴才!可怜我抓养你一十三年!”《三娘教子》里王三娘把最后的“一十三年”用四声唱得掷地有声,肝肠寸断。那种高亢的唱腔疾声厉气,响彻云霄。但邻居闲话时,随口而出的家常又有不一样的柔媚:“你走哪搭去啦(你去哪里啦)?”“饿跑比京啦。(我到北京去了)”“你跑比京耐刀其啦?(你上北京干什么去了?)”“……”小城人把升调的字“哪”、“搭”、与降调的“去”“啦”等结合起来,轻重音说起来自有一种清新的味道。腔调里有宛转,有音韵。随口而出自有一种自家人的亲热感觉在里面。异乡相逢,乡音一出。两行浊泪便会不由自主地滚滚而下。语言是一个地方的特色,也是永远不变的家乡情结。
小城就是这样的矛盾。但他又是这样的和谐统一。他踩着厚重的历史积淀,迈着新时代的节拍。他藏在汾河支流的一条小小的涑水河冲击平原上,他站立于自己命名的“峨嵋岭”(一条丘陵的名字)的脚下。他保有着自己本真的味道,默默行走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有自己千年不变的名字。他的名字是:闻喜。
停泊是码头,归航是故乡
文/微雨清音
微雨清音,原名成娜,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人,滨州市作家协会理事。现已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几百篇,文章散见于《华夏散文》《当代散文》《情感读本》《辽河》《博爱》《家人》《山东青年》《映山红》《齐鲁晚报》《扬子晚报》《北京青年报》美国《侨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并多次在征文中获奖,有文章被选入期末导测题,出版散文随笔集《晴云素影》,获第八届滨州市“孙子文化”三等奖,第二届邹平范公文化三等奖。
我的故乡有一个很暖心的名字——码头。
码头是一个连带词,说到码头,很容易让人想到停泊,想到归航,想到踏实,想到倚靠,想到温暖,总之一下涌进脑海的全是些暖人的字眼,或许这也正是故乡的美好之处。
其实我所说的码头不是书面意义上用来停泊靠岸的场所,它其实是一个乡镇的名字,也就是我家乡的所在地,位于今山东省邹平县的西北部,是一个以农副产品为主的旅游乡镇。
码头镇处在黄河下游三角洲地带,黄河流经码头镇后,浩浩荡荡继续向东,然后注入大海。码头,看名字像是一个水乡,其实并不是,也无船舶来往,可由于码头离黄河很近,也就几里地的路程,也正是由于黄河水几千年的浸润,它已名副其实地有了“码头”的韵味。
说到故乡,总是让人感慨万千。故乡是一个让人心生美好的地方,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正是抒发了这种对故乡特别的情感。季老先生在文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归根结底,故乡是一个人的根系,无论一个人将来走得多远,他开散的枝叶多么茂盛,发展的事业多么辉煌,那埋在地下的根——故乡,永远牢牢地把他维系着。月亮很多时候是思念的代名词,季老先生把故乡的月亮作为心中思念的对象,可见他对故乡的眷恋有多深刻。季老先生只在故乡呆了六年,就是这六年的时间已经在他一生的长河中镌刻下了永不磨破灭的印记。几十年下来,或许有好多事已经淡忘,可对于故乡,它的影子却挥之不去。季老先生对故乡的思念是绵长的,这种绵长不是一点一滴就可以说清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因为思念太深,唯有把思念寄于月亮,那是对故乡恒久的眷恋。
我同样也是经常思念我的故乡的,我工作的县城邹平离码头镇不过百里地,开车不到一个小时,想家的时候就回家看看,所以我可以在自由的时间里把思念缩短。我是断不了回家的,所以对于故乡,思念这个词对我来说就稍微浅淡些。当然浅淡只是相对的,而对于故乡的情感却是深厚的。每次回家,每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我的心就有种回到母亲怀抱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故乡的效应。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成功与失败,故乡永远都不会拒我于千里之外,它总是像一个母亲,用最温暖的臂膀拥抱我,接纳我,这就是故乡宽广的的胸怀。故乡也是最让人感觉踏实的地方,好比在外多年的游子,一旦回到故乡,那种被乡土融化的情绪便油然而生,温暖也一并而来,所以游子对故乡的理解更是至情至深。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在用邮票和船票来表达对母亲与妻子思念的同时,也是在表达那种对故乡无法亲近的思念与眷恋。
对于故乡的月亮,我当然也是很愿意欣赏的。记得小时候经常坐在院子里看月亮,或者在月亮下玩耍做游戏,偶尔也会被大人逼着干点农活。在农村,月亮的光是廉价的,它比煤油灯还让人愿意亲近。如今我还记得在月光下扒玉米棒子或者往绳子上挂地瓜干的情境,虽然秋末的夜色冰凉如水,站在月光下还需要加点厚衣裳来保暖,可这并不影响干活的心情,因为有了月亮的那份清辉,心里便踏实了许多。
故乡除了月亮,让人感动的东西还有很多,我最容易想到的便是家乡经常种植的东西,比如玉米,地瓜,甜瓜,红枣等待,每次回家,也少不了捎带些家乡的特产。想到故乡,当然都是些甜蜜的东西。说到甜蜜也可以分别看待,除了对于故乡情感上的甜蜜之外,它自身创造的甜蜜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我的故乡码头镇由于长期受黄河水的浸润,这里的土壤沙性比较重,很适合瓜果和枣树的种植。因此这儿的瓜果和红枣都很出名,除了附近的老百姓喜欢外,它还远销到全国好多省市。
我是土生土长的码头人,我们镇就面积和人口来说相对较大一些。说起来我也有点惭愧,对于我们镇上的许多村子我竟好多都没去过。
记得在镇上上初中的时候,也会跟着同班同学到他们所在的村子里转一圈,但最多也就在离码头较近的村子走走,偶尔也会到较远的村子里的去,只是这样的机会很少。加之那时的交通不太方便,我的交通工具除了一辆浑身晃动的大轮自行车外,剩下的便是自己的双腿了。所以,想要去到远一点的村子去,也是要费点时间和体力的。而我所住的村子在码头镇的南边,加上自己那时的外交能力差了些,所以除了附近几个村子熟悉点外,镇北边和西边的好多村子我则去得很少。况且那时我的驾驶技术——骑自行车的技术不怎么样,路也不好走,全是那种沙土路。厚厚的沙土倒是很软绵,捧在手里,用力地攥下去,那沙土便一点点从指缝间溜走了。沙土路也有沙土路的不好,那就是在某些沙土多的路段可以把自行车的轮胎埋上半截,要是没有多少力气,别说用腿登了,下车推都推不了几步,并且在沙土包里栽跟头也是经常的。我自知我双腿的力度欠缺些,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信心把镇上那么多村子走上一圈,当然更是没有机会,因为那时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我说的这些当然都是多年以前的事了,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路都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不光是乡镇级的公路,就连通往村子里的路也一样,并且公交车也通到了村口,要去哪儿坐上公交车就可以到达,所以现在交通问题自然不必担心了。
工作之后好像时间还是那么不宽余,所以镇上好多村庄我还是没去过,它们的具体地理位置到现在也说不好。有时,当有人问起我镇上某个村子的名字时,我只能用茫然来对应。这个时候,我总是一脸的歉疚,这也是我作为码头人最为惭愧的地方。
那天受了镇领导的邀请,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几人去码头镇一个叫邵家的村子参观。邵家村地处码头镇西北部,人口不多,约一百五十来口人。可就是这个不大的村子,却拥有让人羡慕的百年枣园,枣树结出的圆铃枣甘甜清脆,令人回味悠长。仲秋时节,在邵家村打枣节开幕之际,我们去邵家村参观游览,这是我第一次去邵家村。
说到枣树,相信见过的人很多,可百年的老枣园估计能见得就不多了。枣树,倘若一株或者几株也见不得希奇,偏偏又是成百上千的一大片,要是普通的小枣林或许也吸引不了多少人的眼球,可又是上百年的老枣树,这对于一个村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奇观。
邵家村的枣是那种圆铃枣,是一种纯天然食品,并且它不用化肥农药,只给枣树使用土杂肥,所以很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也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的追捧。
面对那片百年枣林我还是感慨万端,许多的故事可以虚构可以嫁接,而邵家村的圆铃枣却是码头镇一个真正的传奇。一片枣林,历经百年风雨,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沧桑,见证着新时代的好时光。
有时不是身处的风景有多美,而是有了点缀风景的人,这风景便绚丽了许多。一片一片宽阔的枣林,红玛瑙般的枣儿在枝头晃动,树下的人挥动着长长的竹杆,一下一下使劲地抽打着枣树。这情景虽然说不上大美,可对于看惯了城市中那种呆板的修饰之美的人,这种活泼的原生态景致更让人享受。树下大姑娘小媳妇甚至老大娘老大爷或蹲或坐在地上拾着打下来的红枣,更让人心动的是那个两三岁的小宝宝,咧着嘴,呵呵地笑着,在大人中间来回穿梭着,不时地捡起一个大红枣放在嘴里,还忘不了做个萌萌的鬼脸。
看着那片枣林,看着那些粗壮的树杆,看着那些如红灯笼一样的枣儿,心中便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
现在邵家村的枣儿火了,给老百姓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邵家村的村民带来了实惠。码头镇的领导更是独具慧眼,以此为契机,现在正在打造以邵家村的圆铃枣为媒介的乡村旅游产业。邵家村已经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都在为这片百年枣林发出由衷的感叹。
邵家村下正走在甜蜜的大道上,他们巧妙地利用百年积累的经济林业,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幸福而又甜蜜的成果。
我的故乡码头现在是美在枝头,甜在心头。虽然它还算上不真正的小康,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美丽的,相信它明天会更好。
其实每一次探亲都如停泊,每一次回家都是归航。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特定的码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不变的故乡,我的故乡码头,就如它的名字,时时像航标一般牵引着我的目光,无论走到哪儿,心总是向着故乡的方向。
停泊是码头,归航是故乡,我爱我的故乡——码头。
淋湿我的那场桑葚雨
文/澧水寒儒
澧水寒儒 原名杨冬胜,男,张家界市永定区人,中学语文教师。文字见于《散文选刊.原创版》、《岁月》、《国家湿地》、《鹿鸣》、《四川文学.中》、《文存月刊》、《散文诗.校园文学》、《绿色视野》、《思贤文学》、《文学校园》等杂志和报纸。
幼时,吃桑葚,喜欢得紧。农历五月,红或者深红的桑葚,点缀在翠绿的桑叶之间,悠闲。蚂蚁和毛虫蠢蠢欲动,也兀自奔向桑葚,做实现理想的尝试。蚂蚁和毛虫被我们嗤笑过,最终,我们赶走蚂蚁,拈掉毛虫,进行虎口夺食。
一手拽下枝条,一手摘枝条上的桑葚。先猴急地掷到自己的嘴里,任甘酸的桑葚汁水流淌,径直胃囊。不管妹妹的叫唤,暂时满足自己的口福,就将摘下的桑葚递给早已伸手已久的妹妹。弟弟没有耐心,跳跃了一番,不能得,于是拿着棍子乱打,桑葚与枝叶落下来,就下了一场桑葚雨。弟弟窃喜自己的杰作,丢下棍子,满地找桑葚吃。妹妹不再跟我要了,把目光放到了地上。弟妹们并不关心桑葚摔落在地上沾满泥土的事实,捡起桑葚,在一衣服上揩一揩,拿到嘴边吹一吹,就放进了嘴里。对于这种做法,已经上学的我是断然不会效仿的。
高处的桑葚,弟弟的棍子也不能得。我选择了上树,饱吃了一番之后,方觉牙齿已经被酸倒了。但又不甘心紫红的桑葚高悬在桑枝之上。于是就把一棵棵桑葚装在口袋里,分给弟妹们吃。弟妹们吃厌了,就会分一些给村里的玩伴吃,惹得玩伴有事无事的来。我也是乐此不疲与人分享桑葚的。我的大方也被母亲教训过,你以为别人的东西那样会慷慨的给你。我不做声,但老师的教诲总比母亲的深刻,老师的教诲,让我一次次付诸了实践。
就这样,家门口那一棵弯曲苍老的桑树,成了我们的乐园。最初,属于我和弟妹们的私人化的空间,终于成为开放状态。玩伴们读书迟。农历五月一到,玩伴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从抓石子,跳房子,打飞棒转为口腹之欲的追求,伙伴们也有像我一样攀爬上树的,在树上乱爬,像一只只猴子。树上的小伙伴们一般在满足自己的口腹之后,才会与他人分享。树下的玩伴望眼欲穿,高声声喊叫,树上的玩伴先是随手丢下一些桑葚,后来不可伸手摘到,就一顿乱摇,霎时,也下了一场桑葚雨,雨点击打到树下的伙伴们的头上、身上,伙伴们很是欣喜,慌乱地捡起来,急切地放入嘴里。弄得满嘴紫色汁水,整个人像一只只花猫。有的小伙伴的身上也沾满了桑葚紫色的汁水,很是紧张,害怕遭到母亲的打骂。
一场场桑葚雨,零落下来,让我们欣喜。我们的时间短时期内被规范在桑树之上或者之下。一方面满足了我们的食欲,另一方面也深邃我们的认知。满树的桑葚,最终被我们采摘和蹂躏完毕,我们不再桑树上玩耍,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其他的新鲜事物了。
桑树回归了寂寞。我们的嬉笑声,不再飘落于桑树下。只有村里的女孩子们,隔三差五地采摘桑树叶喂养蚕。男孩子心粗,是不屑养蚕的,只晓得整天疯。
时序把我们的记忆暂时封存了。直到季节轮回到来之时,我们才又到桑树之上、之下游戏。时序一遍遍轮回,像钟表那样循环往复。而我和弟妹以及村里的小伙伴们也在时序的改变里一寸寸拔节,像一棵棵树那样自由而肆意地成长。
而十二岁那年的夏天,淋湿我们的桑葚雨最终残酷地画上了句点。那年五月,素常品尝桑葚的活动依然进行。雨后,满树的桑葚透露着诱人的成熟的气息。翠绿的桑树叶之间点缀的桑葚,一颗颗紫黑色立体柱状形的桑葚,一串串联缀在枝条上,压低了桑枝。桑葚不被时间改变,还是那样的丰腴。而我们亦不再是那样急促。因为大人是不会随意采摘桑葚食用的,大概是桑葚尽管甘甜,但仍然酸涩。也许大人们没有孩子们那样强悍的胃,不宜食用太多。所以大人大多不会选择和孩子们争抢。我也多了份矜持,倒是妹妹很急切,许是她一直就在我们的帮助下获得桑葚,心中很是焦急。妹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急切,令我迅疾采取行动。我奋力一跃,双手抓住桑树的枝干,并一截一截往前面挪动,直至到最前端缀满桑葚的枝子上,不想桑枝不堪重负,咔嚓一声折断,我摔落下来,而桑枝亦砸到树下的妹妹和村里的一位小女孩身上,瞬间,落下了一场桑葚雨。我一屁股坐到地上,生疼了一段时间,倒没什么大碍。妹妹大声哭了一会儿,就捡掉在地上的桑葚吃了,而那位小女孩却被桑树枝刮伤了脸,头上被砸起了一个包。小女孩的母亲很是愤怒,认为我是罪魁祸首。破口大骂。娘也责怪我多事,更是责骂妹妹不吃桑葚嘴巴会烂。小女孩的母亲不依不饶,说要赔点钱什么的。母亲说,若是换做我,是不会如此要求的。那个女孩的父亲获知此事后,也很恼怒,大概是他家只有一个掌上明珠罢了。她的父亲也扬言不赔钱、搞药,就要扇我几下。一番口舌之争后,最终,父亲也有些被激怒了,父亲和那个小女孩的父亲动了手,父亲比那个小女孩的父亲要年轻,小女孩的父亲被我父亲教训了一回,小女孩的父亲告到村支书那儿,父亲倒了歉,象征性地赔了点钱。我也得到了一顿暴揍,父亲骂我说不吃了桑果会怎样。
我首次感受到了父亲源于鸡毛蒜皮小事的愤怒。一般而言,我受训于父亲都是学习上的问题,而此事竟成了篆刻一般深入的记忆。
父亲咒骂完之后,愤恨地砍掉了那棵存活了大于父亲年龄的老桑树。老桑树成了一只形式上的替罪羊。我是导致老桑树死亡的直接罪人。那时,尚还没有那样的意识,对于一棵植物的死亡,是没有任何愧疚的。只是,觉得少了桑葚的日子,年轮的曲线上少了紫黑色的色调以及片段和细节。
老桑树被父亲砍掉之后,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小女孩的父亲虽然表面上接受了父亲给他的过歉,但小女孩的父亲被父亲羞辱的一面就像一道伤疤,在雨天隐隐发痛。村庄存在以来,村里人的面子,就是一种活着的尊严的代表。
老桑树死去的第二年,我们没有了桑葚,言语之间散落着遗憾,我和弟妹们以想象虚构着一场桑葚雨。而小女孩的父亲,却因为抑郁于中的自斟自酌,于上山劳作摔了一跤一去不复返。当土黄色的纸钱覆盖在那个小女孩的父亲的脸上的时候,我知道了死亡是多么可怖。小女孩的呼天抢地最终无果;道士的哀唱,吟诵的通天达地的经文,最终成为对一个死者形而上的安慰;一枚枚飘飞的黑色蝴蝶,成为死者灵魂引渡的幡,挤压着令人窒息的空气;而爹和我选择了给小女孩死去的父亲重重叩首。
小女孩的父亲被村民埋葬以后,一个月的时间成为深度叙述悲惨事实的楔子,而正文则不忍目睹-----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同改嫁,三间木房被她的继父拆除掉,木材亦被运走,屋场被觊觎已久的村里人瓜分。小女孩她一家在村子里存在的证据刹那间被摧毁,村子里再也见不到小女孩的身影,再也见不到小女孩家铺满茅草的厨房房顶冒出的淡蓝色炊烟,再也见不到小女孩家那头牛角弯弯的大水牛了。
那年,我十三岁。十三岁的少年的脑海里,被强行装满了本不切合年龄段的哀伤,比老桑树死去的哀伤、沉重和惋惜还要深沉。记得多年以来,小女孩再没有返回过村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被村子驱逐出境之后,回头已是毫无意义。偶尔谈及此事,父亲面色凝重,总是凝望着小女孩曾经的家、现在散落着瓦片的平地,默默出神。而我那时也会被父亲的情绪传染。想到小女孩她的母亲是否安好,继父对她是否视同己出,她是否也会想起和我们一起最后淋湿的那场桑葚雨,打湿心事……
近于不惑之时,有时候想,小女孩早已长大。桑葚雨不过是一个通向过往的意象。一个怎么都不愿开启的记忆之匣子,怎么会轻易打开呢?有时,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无疑近于迂腐。
只是,时间无法淡化的是场面。比如桑葚雨,比如小女孩父亲的意外去世,那个残阳如血的黄昏。多年以来,我一直就被那场桑葚雨淋湿,心里被桑葚的紫红色汁水涂满凄凄荒草,一直雍塞,得不到疏浚。
岁月已深,却依旧记得那年夏天最后的那场桑葚雨。淋湿我的那场桑葚雨是一场心灵的篆刻。一株桑树偶然进入视野,甘与酸,生与死,立刻涌起,堆积的往事,最初从味觉出发,当味蕾在疲惫之后,而最终又重重落在记忆之门,一切在随手开关之间,滑落的是心事,响起的是埙声一样的苍凉。
荒芜,或是繁茂
文/贵妃醋
贵妃醋 南京市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作品见《散文世界》《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散文诗》《小品文》《岁月》《西部作家》《燕赵文学》《牧野》《扬子晚报》《洛阳晚报》《拉萨晚报》等纸媒,有文章收录《河洛散文百家》与《中国美文欣赏》。著有散文集《正负一度》。
大门为界,身后的喧嚣戛然而止。
左拐,沿着树林是一条水泥路,你跟在一群僧侣和一队藏民的身后,进入了著名的罗布林卡,传说中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门外的车喧人欢恍惚梦境,你刚从一个梦里走出,随即又跨入另一个梦境。
刚才的那个梦里,是万人景仰的布达拉。你趴在布达拉广场的一小汪积水边,努力拼凑布宫的正影与倒影,几只鸽子在水边悠闲散步,它们昂首挺胸地进入你的镜头,旁若无人地啄吸水池中的积水,于是你镜头中布宫的倒影在一系列褶皱里荡漾飘浮,你努力想从扭曲的形态里窥视到宫内的金碧辉煌,深邃神秘,和人头攒动。
你记得当年你随了人流穿梭在布宫大大小小的房间,走谜宫一般新奇与惶恐,你一方面迷失于浩大的视觉盛宴中,一方面,又深怕自己会被遗失于某个房间。这藏族文明的政权中心如深潭一般,隐藏着特定的文化习俗、玄妙的医典技艺、虔诚的精神信仰,尽管你努力接近,观看,却依然望不见水底的奥妙,你除了在坛城前感叹艺僧们对酥油花的精湛造诣,在红宫浩瀚的经卷与达赖奢华的真身灵塔前迷茫路过,你真得不知道,还能以怎样的眼见,去透视它的一切。
布宫,是场繁盛的梦境,无论你如何探询,如何拍摄,都有着绚丽与神秘的吸引。
眼前的罗布林卡,是夏宫,位于冬宫(布宫)西侧约两公里外的拉萨河畔。当年这里河道迂回,水流平缓,尤其夏日,垂柳映堤,芳草萋萋,风景秀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在哲蚌寺学经期间,经常在这里搭帐消夏。由此,慢慢便有了罗布林卡的初始。后经历代达赖的修筑,罗布林卡逐渐由疗养地演变为处理政教事务的夏宫,之后的历辈达赖均在每年的藏历三月十八日从布达拉宫移居罗布林卡,至藏历九、十月之交返回布达拉宫。亲政之前的达赖则常年在此习经学法。布达拉与罗布林卡,撑起了西藏最高端的历史,也诞生了一系列影响青藏高原的决策。
一脚,跨入了夏宫的静谧梦境。
正是午后,拉萨的上空阳光明媚,投影在园林中的风和日丽让你心情明媚,这悠闲的光阴正如一段青春好年华,轻盈,开阔,一个人尽情走想走的路,看想看的景。
你眸子清澈,对着寂静的园林驻足凝视。
又是一场深不见底的眺望。你不知道这里面蕴藏有多少神奇与奢华,在等待你的发现。
进门左侧的偏殿,白墙黑顶,路旁的花坛里格桑花儿红蓝紫粉,惬意绽放,在蓝天之下色彩纯净。强大的紫外线穿透裸露的肌肤,剌得生疼。你掖紧披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也因而引来一些好奇张望,来自停留在前方偏殿阴影里休息的僧侣和藏民。
他们对着异族的你仔细打量,你也站在阴影里打量这些异族。这队藏民,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想必是一个家族的,男女共七八人。一色黝黑的脸膛,岁月的烙痕在他们的额头无比深动地讲述着藏民族人们生动简苦的一生,朴实与憨厚是你对他们的最初印象。那一队着了绛红僧衣的小僧尼们,眉清目秀,未经俗尘染色的眼神里,对世俗装满羞涩。
你跟在他们后面进入格桑颇章。这座罗布林卡最早的宫殿之一,始建于1755年,建成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贡布护法神殿、集合大殿、卧室,阅览室,僧尼和藏民们一间一间亲近着这些圣地圣物,用崭新的一角新钞诚心供奉,用恭敬的额头与合十的双掌,去触碰和抚摸殿里罩在神像前的玻璃,用专程携带的酥油,一勺一勺添亮佛前的灯盏。
你观看到他们诵经拜佛时眼里的诚挚,面部的凝重,端详他们这些细微动作的时候,你常常有流泪的冲动。这一路之上,见到的纯朴与虔诚让你戒备的内心开始柔软,作为一个异族,你可以对他们的某些行为方式侧目,但你绝对不能小觑他们在信仰面前的坚定。
你退出来细细观看这座宫殿,实际上很多角落已经不起你的细细打量。门廊的柱子与墙面上,色彩绚丽的四大金钢画像已露出旧色,你环视四周,脱落的油彩、檐角的蛛网、褪色的宫墙、斑驳的殿门、庭院内砖缝间肆意的杂草,无不宣告着这殿堂的年老。
那么古老的信仰,却从不曾老去。
你转身看殿堂内的那些身影,年轻的纯洁无邪,年老的蹒跚凝重,却无一不虔诚恭敬。他们诵着经文陆续跨出殿门,面容上带着轻松平和的微笑,顺着格桑颇章的围墙继续往前。高海拔与长时间的奔波,让你的体力大打折扣,你走得很是缓慢,轻快蹦跳在前的僧尼们尽管一路走一路拍,还是把你远远得甩在了后面,而那群年老的朝拜者,尽管拄了拐杖,却轻松超越了你,走到前面去。他们诵着经文,与你友好微笑,经典的背影很快淹没在树林的深处。
都说罗布林卡之内树木茂密,解放后,经过修缮,这里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你在金色林卡中穿梭,仿佛置身荒山野郊,没有人影,偶尔有翅膀的声音掠过。恍惚迷了路,你抬头仰望,树梢遮天蔽日,不知出处;你转着圈打量四周,除了树,还是树。你实在难以把眼前荒凉的树林与声名那么浩大的夏宫扯上一丝一缕关系,这么深邃广袤的树林,是否深藏了史料上记载的“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的这座“宝贝园林”,36万平方米的占地,当年到底是何等繁盛的景像?之前在这个林子里,曾经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故事?
微微清冷的秋风吹起,树叶们跟着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你站在林子中央,努力倾听着,希望捕捉到一些历史人物行走的脚步声,一些时光在林子里轻移的声响,一些隐藏着异教神秘色彩的声音。
没有任何声响,除了风吹树叶的哗哗声。
远远望见一片土黄的宫墙,你眼前一亮,跟着那群同样努力在寻找出路的藏民,往那黄色围墙的方向走去。
你走得很慢,唯恐惊了这一地的荒凉。终于走近了,你发现,这里便是金色颇章,黄色屋檐,金顶装饰,很是气派。可惜院门轻锁,你抬头望这门院,墙头的草在风中摇曳,几张残破的蛛网挂在角檐,灰尘像虔诚的教众,匍匐满长长的院墙,院门上绚丽的油彩在岁月的腐蚀中斑驳了记忆,却展露出沧桑的厚重。
历史的风尘从眼前缓缓吹过,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切都已随风吹散,你从微启的门缝努力往里寻找,满院的荒草挡住了你的视线,灰蒙蒙的房舍隐约可见,却不知内里。你习惯性的推推门,希望能从更大的缝隙里望到更多的秘密,锁扣紧系,门,是推不动的。
藏民们在院门前低声诵经,无比虔诚,也无比心疼地抚摸落漆的院门,用额头去贴近院门,仿佛那里住着他们最最尊敬的神灵,哪怕不能相见,内心的敬仰不分不减。你跟在他们身后一步三回头,静静望着这一切,心,倏忽有些痛。你想起岁月中一些曾经无比重要的人与事,也是这样随了时间慢慢流逝,慢慢,在你的记忆中斑驳,荒芜,直至遗忘。
左边,继续是大片的树林,右边,依然是长长的围墙,你像一个被遗落在世外的孩子,一边是围墙内的种种束缚,能看到繁华,经历荣衰;另一边,则是一望无际的旷野,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你不知道自己的脚步应该移往哪个方向,是在循规蹈矩中感受生命的起伏与平庸,还是闲云野鹤式的清静无为?一场关于生命体验应热烈还是寂寥的博弈在内心开始剧烈挣扎,最后,本能的,你迈开的腿向着墙的方向挪去,或许下意识里,毕竟你活在俗世,是凡人,你与众人的观点一致,总觉得一个人的存在与价值体现在别人的评价里。
一路恍恍,僧尼与藏民们很快消失在你的前方。恍惚间进入一处豪华的宫殿,长长的过道里摆放了各种未见过的花卉,到头,是一座气势轩昂的宫殿,金顶之上,两只山羊拱卫着法。轮,颇有大昭寺金顶的气势。
这宫殿很是富丽堂皇,墙上,从西壁至东壁上绘有从藏族的起源、历代吐蕃赞普的传记和达赖喇嘛的传记,以及以寺庙发殿为线索的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直至1954年毛泽东主席接见14世达赖和10世班禅人师的情景,情景再现,生动翔实,据说总共有301幅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追溯了西藏社会的历史发展。
这里是达旦明久颇章(永恒不变宫),是1954年专为14世达赖休息、办公而建的二层新宫,共三十多个房间。你随着引导箭头上二楼,行修室、经堂、会客室、卧室、盥洗室……这规模样式,让你不由想起布宫里达赖的那些居室,相似的风格,相似的摆设,相似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僧尼们面带新奇与激动的表情,在这些房间不停走动,诵经、抚摸、膜拜,无比诚意与敬意地亲近这些物品,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灵魂更接近信仰里驻扎的那份圆满。
这份全身心的投入与托付,是俗尘中的你所不能理解的。保留与私念,像坚硬的盔甲,成全了俗世众生的安全感,很多时候,你与其他人一样,只能以观众的眼光,去观看所谓的生活,观看善意与热心被曲解成离奇的模样,人与人之间的防备有多坚厚,信仰这个词就有多空虚。
走累了,你坐在外面长廊的椅子上休息。不一会儿。僧尼们也出来了,她们也陆续坐下休息。座位不够,你靠边让让,在友好的微笑中,也与她们交谈了起来,不,应该是和其中的一位交流着,因为只有一人会讲汉语。她们来自热孜(或是日孜?生硬的汉语发音让这个地点成了谜团),专门请了假出来朝拜,本来和你一样,想去阿里,因为马年,去阿里转山的藏民多,限制了游客进出,而作为女性僧人的她们,也在禁止之列。当然,也因为僧人的身份,她们进藏区的任何收费寺庙或宫殿,只需一元香火钱,哪怕布达拉宫也一样。她们好奇你的身份,你在藏区的行走路线,打听你一路的见闻,然后用藏语翻译给其他人听,当然,她们也回答你的好奇。你注意到,简单行装的她们除了倾听,一直在用羡慕地眼神打量俗尘中你的装束,以及你言语中的那个世界,而你,面对他们纯净的眼眸清纯的笑容,心里异常澄澈与欢喜。这群僧尼很年轻,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五六岁,小的大概十二三岁,完全是个孩子,你刚才还看到她像个刚进城的村姑,睁着好奇的眼睛,在路边一丛丛的花前拍个不停,稚气未脱的模样让人心疼。
交谈的间隙,你们抬头望天,头顶的天空蓝得没有一丝杂质,仿佛透如薄翼,又好似深邃无底,一如你面前的这群僧尼,和这个信仰。
出新宫,进入曲然(讲经院),小僧尼们转过石桥、湖心宫,又认真朝拜几处荒居的小殿去了。你在湖边惊逢汉式幽雅别致的亭台楼阁,惊诧之余欢喜拍摄,很快,与这群可爱的小僧尼们擦肩而别。
康松司伦,专供达赖喇嘛看戏的小楼,夏布甸拉康,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你继续寞寞经过,清新的空气洗涤着你的肺腑,安谧的环境安抚着你内心的焦虑,诺大的夏宫,常常只有几行脚步挪移的声音与你错肩。红顶黄墙,烛光佛影,经书轻诵,你依然在恍惚,恍惚在一个梦境中,不愿醒来。
出口处有幽静的林荫道和烂漫的格桑花,你沉迷于这长长的生命走廊,和多彩的奔放形状,迟迟不愿离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