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相逢
2021-12-23抒情散文翠微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52 编辑
莲台山,位于济南南部。它不是名山大川,但有它自己的朴与拙,有它自己的古老与苍茫。莲,是与佛最近的事物。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宁静。当听到山……
莲台山,位于济南南部。它不是名山大川,但有它自己的朴与拙,有它自己的古老与苍茫。莲,是与佛最近的事物。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宁静。当听到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52 编辑 <br /><br /> 莲台山,位于济南南部。它不是名山大川,但有它自己的朴与拙,有它自己的古老与苍茫。
莲,是与佛最近的事物。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宁静。当听到山的名字里有个莲字,我即刻便想到打开的莲瓣,清淡的香气,无声无色的发散。想念着,是否有佛在莲花台上静静打坐?在我的仰望里,在阳光的照耀里,佛祖的眉目祥和与安宁,令我的心静下来了,仿佛远离了滚滚红尘,装满明月与清风。
今天,我与一群文友,到莲台山的满山葱郁之中,释放灵魂。
事实上,莲台山之名,并不是因为山上有多少莲花与佛像。是因为一座座山头相连,环抱,远看形似佛座莲台而得名。
山林拙朴
莲台山是“江北第一天然植物园”, 树木多达33科100余种。 我们来山里洗肺了。
森林郁郁葱葱。远看是清一色的深绿,枝繁叶茂。有风时,绿浪翻滚。无风时,高低错落。近看,松树、柏树、枣树、核桃、栗子以及叫不上名字的树木、藤萝,高高低低,枝叶交织,缠绕,不分你我。它们相处得真好!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相拥,相牵,深入对方的呼吸,令人羡慕。近看,也并不全是绿色。绯红、紫红、深黄、浅黄、乌黑、深褐等等,五彩缤纷,七彩斑斓。混合。流淌。相融。欣欣向荣。这山几乎未被开采,山路尽透朴拙。拾级而上,也是按山势的自然形态,开凿而成。人为的痕迹,很是浅淡。不整齐,不宽敞,不光洁。在绿荫掩映下,山路窄,小。有一道道,錾出的凹痕。走着走着好像消失了一般,扒开枝叶又是一条白带子,裸露出来。有的地方陡,石壁直立,望一眼,便胆战心惊。但不想别的,只看准脚下,一步一个脚印,走自己的路,就会踏踏实实地走过一个个小山头。一转弯说不定便是另一片云天。
半山腰,我们发现一块平坦之地,足有五米见方。有截成半米高的树桩,供游人歇息。我坐下来,听林间鸟鸣。那鸟在哪儿?看不见踪影,没有方向与足迹。一粒粒鸟鸣珠圆玉润,珍珠一般,闪着光,透着亮。从树梢,从云端,滴落下来。在山坡上滚动,流淌。
山风寂寥,吹动我鲜艳披肩。我们一群人围成一圈,坐在树桩上歇脚。我们又怎肯只是歇脚?不让嘴巴闲着,就像那些隐蔽的鸟,亮开喉咙,让歌声在林间升腾、回荡。茂密的各色树木是观众,静静聆听。它们屏息静气,将枝叶都朝向我们。那些鸟鸣呢?此时都噤声了。莫非鸟儿们也在静心聆听?为我们与大山的相遇心怀感恩?
我们谋求解放一般,是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在山野里飞。对每一束不知名的野花。对每一株直指苍天的大树。对每一丛肥美低矮的灌木。对一串乌黑或者艳红的野果。都充满了好奇,山野里的清新已经将我们灌醉。
洞穴众多
莲台山海拔597.3米,上有72洞。仙姑洞,老君洞,火龙洞,青龙洞、王母洞、三青洞、八卦洞、风洞、云洞、火龙洞、朝阳洞等。洞穴有的深不可测,有的洞洞相连。据说这些洞,从明朝时期就有。火龙洞因冬季暖如火炉而得名。从外观看,洞口上方有窗,下方有户,洞内还有石桌,石椅,石凳。从前,不知是哪路神仙在此修行?洞内宽敞明亮,四季如春,洞外重峦叠嶂,景色秀丽。我盘腿坐在那石椅之上,双手合十,微闭双目。自享天地之慧。静心,静气。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生长。在莲台山,仿佛,我扎下根基。
八卦洞,据说是有仙家在此炼丹而得名。遥想当年,那白烟隐隐,香炉之下,火焰炙热,丹锅之内,自有另一乾坤,另一阴阳。那炼丹的仙翁想必也是白须白眉,拂尘在手,衣袂飘飘。锅内的仙丹,经天地之气,日月之光,正渐渐圆润,晶亮与柔和……
最大的洞叫娄静洞,相传汉初名将娄敬在此山洞隐居。娄敬,即刘敬,号草衣子,山茌(今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人,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与张良一起建议刘邦入都长安有功,赐刘姓,封为奉阳君。他还建议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把6国豪强及各国望族后裔10万余人迁入关中,以削弱6国豪强势力,这些建议都被刘邦采纳,被封为关内侯。后来张良弃爵隐居张夏东山,娄敬亦来到莲台山隐居,与张良过从甚密。此洞还叫透明洞,是因洞口两头都透明。洞宽5米,深近一里,穿越山体东西。据说此洞从前也称世外桃源。我们几人相约,进洞探秘。
刚一走近进洞内,黑咕隆咚,还有些恐惧,像晴朗朗的天瞬间黑了下来。还好,我们几个,相互搀扶,用手机上的手电筒照亮。里面倒是宽敞,地上是泥土和石头,洞壁间,有各种形状的钟乳石。也果真如《长清县志》所说,“烛其石纹,有如莲花者,如灵芝者,如玉如盖。”我今看,如群兽奔跑,似天女散花,像狩猎捕食。因为黑暗,为了壮胆,我们大声喊话:莲台山——。几秒钟之后,便有回声与我们呼应,像是主人在招呼我们。转过几个弯,渐渐有光亮透过来。我们不再探路般磕磕绊绊,也不用再相互搀抚,我们开始欢呼,跳跃,说笑。摸摸凹凸的石壁,抓一块脚下的石头。走出洞口,眼前又大亮。我们,仿佛机器猫里的大雄,穿越了一次时光之旅。望向洞外,豁然开朗,对面不远处是良田。一方方,一畦畦,平整且碧绿。桃李芬芳,云霞若隐若现。
山下即是鸡鸣犬吠的人间。这里可是从前晋人的桃源?
个性导游
上山的导游,不是腰里别着音响,头上挂着耳机的美女,而是附近的本地村民——几个山野老翁。他们更了解当地的历史。跟我们这一组的老伯,性格很是爽朗,声音洪亮,说话声传的老远,一个朋友说,老伯讲话,震得树叶都晃三晃,大家笑弯了腰。他讲一些老辈流传下来的故事与传说。一路上滔滔不绝,告诉我们莲台山的由来,每个洞口的传说。旁边的小山头,鸡冠岭形似鸡冠,馒头山形似馒头。莲花山便是众山合围,大大小小的山峰便是片片盛开的莲瓣。
走到一处陡峭的石壁旁边,看见不少暗红的小石块。老伯说,这是砂岩,天然形成的磨刀石。石头硬度高,可以带回去磨刀用。我拾起一块,看见上面有闪亮的小颗粒,光滑,细腻,在阳光下晶莹着。感觉那就是石英之类的物质吧。同去的朋友,蹲下来,挑拣自己喜欢的样式,装进背包。我们带走的不是石头,是莲台山的缩影。
一些宽敞点的山路旁,拐弯处,有山民出售山杏、花椒、地瓜、粉条,造型各异的石头。那些白头发的老翁老妪,黑红的脸庞上有着深深的质朴、憨厚。说山杏、花椒都是山上采的,我们闻一闻味道,果然纯正。导游应该与他们相熟,俨然自家东西般,拿起来,介绍着。我们也采购了一些各种喜欢的。我们是想背回去,大山的青葱与新鲜。
人生何处不相逢
当我们背着沉甸甸的大包、小包,带着身心的收获,兴冲冲地走下山来,忽然在山下的宾馆门前,我幸遇了一位从前的同学。我们至少有二十年没见面。看她的穿着打扮变了,发型变了,身材也有了些微的发福,但走路的姿势没变,说话的声音没变。当我望了她片刻,果断喊出她的名字,她一抬头,瞬间一声惊呼,我们拥抱在一起。
她说跟随自己的表哥,在这里工作,已经五年。被这里的清净诱惑,几乎不想再回到都市的喧嚣中去。她说这里是免费的养生圣地,没有雾霾,没有争执,没有焦虑。有取之不尽的阳光、负氧离子,自然而然的好心情。
我们叙旧,聊天。说各自开心的事情,回忆过去的甜蜜,童真。对这趟莲台山之旅,更增加不少情趣。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与莲台山,也会在一个清晨,或者午后,又悄然碰面,带给对方一个猝不及防的惊喜!
我们要返回了,莲台山的早晨阳光灿烂。
莲,是与佛最近的事物。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宁静。当听到山的名字里有个莲字,我即刻便想到打开的莲瓣,清淡的香气,无声无色的发散。想念着,是否有佛在莲花台上静静打坐?在我的仰望里,在阳光的照耀里,佛祖的眉目祥和与安宁,令我的心静下来了,仿佛远离了滚滚红尘,装满明月与清风。
今天,我与一群文友,到莲台山的满山葱郁之中,释放灵魂。
事实上,莲台山之名,并不是因为山上有多少莲花与佛像。是因为一座座山头相连,环抱,远看形似佛座莲台而得名。
山林拙朴
莲台山是“江北第一天然植物园”, 树木多达33科100余种。 我们来山里洗肺了。
森林郁郁葱葱。远看是清一色的深绿,枝繁叶茂。有风时,绿浪翻滚。无风时,高低错落。近看,松树、柏树、枣树、核桃、栗子以及叫不上名字的树木、藤萝,高高低低,枝叶交织,缠绕,不分你我。它们相处得真好!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相拥,相牵,深入对方的呼吸,令人羡慕。近看,也并不全是绿色。绯红、紫红、深黄、浅黄、乌黑、深褐等等,五彩缤纷,七彩斑斓。混合。流淌。相融。欣欣向荣。这山几乎未被开采,山路尽透朴拙。拾级而上,也是按山势的自然形态,开凿而成。人为的痕迹,很是浅淡。不整齐,不宽敞,不光洁。在绿荫掩映下,山路窄,小。有一道道,錾出的凹痕。走着走着好像消失了一般,扒开枝叶又是一条白带子,裸露出来。有的地方陡,石壁直立,望一眼,便胆战心惊。但不想别的,只看准脚下,一步一个脚印,走自己的路,就会踏踏实实地走过一个个小山头。一转弯说不定便是另一片云天。
半山腰,我们发现一块平坦之地,足有五米见方。有截成半米高的树桩,供游人歇息。我坐下来,听林间鸟鸣。那鸟在哪儿?看不见踪影,没有方向与足迹。一粒粒鸟鸣珠圆玉润,珍珠一般,闪着光,透着亮。从树梢,从云端,滴落下来。在山坡上滚动,流淌。
山风寂寥,吹动我鲜艳披肩。我们一群人围成一圈,坐在树桩上歇脚。我们又怎肯只是歇脚?不让嘴巴闲着,就像那些隐蔽的鸟,亮开喉咙,让歌声在林间升腾、回荡。茂密的各色树木是观众,静静聆听。它们屏息静气,将枝叶都朝向我们。那些鸟鸣呢?此时都噤声了。莫非鸟儿们也在静心聆听?为我们与大山的相遇心怀感恩?
我们谋求解放一般,是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在山野里飞。对每一束不知名的野花。对每一株直指苍天的大树。对每一丛肥美低矮的灌木。对一串乌黑或者艳红的野果。都充满了好奇,山野里的清新已经将我们灌醉。
洞穴众多
莲台山海拔597.3米,上有72洞。仙姑洞,老君洞,火龙洞,青龙洞、王母洞、三青洞、八卦洞、风洞、云洞、火龙洞、朝阳洞等。洞穴有的深不可测,有的洞洞相连。据说这些洞,从明朝时期就有。火龙洞因冬季暖如火炉而得名。从外观看,洞口上方有窗,下方有户,洞内还有石桌,石椅,石凳。从前,不知是哪路神仙在此修行?洞内宽敞明亮,四季如春,洞外重峦叠嶂,景色秀丽。我盘腿坐在那石椅之上,双手合十,微闭双目。自享天地之慧。静心,静气。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生长。在莲台山,仿佛,我扎下根基。
八卦洞,据说是有仙家在此炼丹而得名。遥想当年,那白烟隐隐,香炉之下,火焰炙热,丹锅之内,自有另一乾坤,另一阴阳。那炼丹的仙翁想必也是白须白眉,拂尘在手,衣袂飘飘。锅内的仙丹,经天地之气,日月之光,正渐渐圆润,晶亮与柔和……
最大的洞叫娄静洞,相传汉初名将娄敬在此山洞隐居。娄敬,即刘敬,号草衣子,山茌(今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人,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与张良一起建议刘邦入都长安有功,赐刘姓,封为奉阳君。他还建议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把6国豪强及各国望族后裔10万余人迁入关中,以削弱6国豪强势力,这些建议都被刘邦采纳,被封为关内侯。后来张良弃爵隐居张夏东山,娄敬亦来到莲台山隐居,与张良过从甚密。此洞还叫透明洞,是因洞口两头都透明。洞宽5米,深近一里,穿越山体东西。据说此洞从前也称世外桃源。我们几人相约,进洞探秘。
刚一走近进洞内,黑咕隆咚,还有些恐惧,像晴朗朗的天瞬间黑了下来。还好,我们几个,相互搀扶,用手机上的手电筒照亮。里面倒是宽敞,地上是泥土和石头,洞壁间,有各种形状的钟乳石。也果真如《长清县志》所说,“烛其石纹,有如莲花者,如灵芝者,如玉如盖。”我今看,如群兽奔跑,似天女散花,像狩猎捕食。因为黑暗,为了壮胆,我们大声喊话:莲台山——。几秒钟之后,便有回声与我们呼应,像是主人在招呼我们。转过几个弯,渐渐有光亮透过来。我们不再探路般磕磕绊绊,也不用再相互搀抚,我们开始欢呼,跳跃,说笑。摸摸凹凸的石壁,抓一块脚下的石头。走出洞口,眼前又大亮。我们,仿佛机器猫里的大雄,穿越了一次时光之旅。望向洞外,豁然开朗,对面不远处是良田。一方方,一畦畦,平整且碧绿。桃李芬芳,云霞若隐若现。
山下即是鸡鸣犬吠的人间。这里可是从前晋人的桃源?
个性导游
上山的导游,不是腰里别着音响,头上挂着耳机的美女,而是附近的本地村民——几个山野老翁。他们更了解当地的历史。跟我们这一组的老伯,性格很是爽朗,声音洪亮,说话声传的老远,一个朋友说,老伯讲话,震得树叶都晃三晃,大家笑弯了腰。他讲一些老辈流传下来的故事与传说。一路上滔滔不绝,告诉我们莲台山的由来,每个洞口的传说。旁边的小山头,鸡冠岭形似鸡冠,馒头山形似馒头。莲花山便是众山合围,大大小小的山峰便是片片盛开的莲瓣。
走到一处陡峭的石壁旁边,看见不少暗红的小石块。老伯说,这是砂岩,天然形成的磨刀石。石头硬度高,可以带回去磨刀用。我拾起一块,看见上面有闪亮的小颗粒,光滑,细腻,在阳光下晶莹着。感觉那就是石英之类的物质吧。同去的朋友,蹲下来,挑拣自己喜欢的样式,装进背包。我们带走的不是石头,是莲台山的缩影。
一些宽敞点的山路旁,拐弯处,有山民出售山杏、花椒、地瓜、粉条,造型各异的石头。那些白头发的老翁老妪,黑红的脸庞上有着深深的质朴、憨厚。说山杏、花椒都是山上采的,我们闻一闻味道,果然纯正。导游应该与他们相熟,俨然自家东西般,拿起来,介绍着。我们也采购了一些各种喜欢的。我们是想背回去,大山的青葱与新鲜。
人生何处不相逢
当我们背着沉甸甸的大包、小包,带着身心的收获,兴冲冲地走下山来,忽然在山下的宾馆门前,我幸遇了一位从前的同学。我们至少有二十年没见面。看她的穿着打扮变了,发型变了,身材也有了些微的发福,但走路的姿势没变,说话的声音没变。当我望了她片刻,果断喊出她的名字,她一抬头,瞬间一声惊呼,我们拥抱在一起。
她说跟随自己的表哥,在这里工作,已经五年。被这里的清净诱惑,几乎不想再回到都市的喧嚣中去。她说这里是免费的养生圣地,没有雾霾,没有争执,没有焦虑。有取之不尽的阳光、负氧离子,自然而然的好心情。
我们叙旧,聊天。说各自开心的事情,回忆过去的甜蜜,童真。对这趟莲台山之旅,更增加不少情趣。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与莲台山,也会在一个清晨,或者午后,又悄然碰面,带给对方一个猝不及防的惊喜!
我们要返回了,莲台山的早晨阳光灿烂。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