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婆的喜丧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睁开惺忪的眼睛,我的视线落在屋梁上,一只蜘蛛,正在上面荡秋千,一副活泼泼的样子。突然,蜘蛛滑滑梯一般,直直地,往下荡。
我一骨碌,“蹭”地跳起来,拿着蒲扇,对着蜘蛛,兜头一挥,“啪嗒”,打到它了,哈哈。我低下头,屁股翘得老高,咦,怎么找不到了,它去了哪里?想来是溜到哪个旮旯去快活了,溜得这么快,应该没受伤。
外婆说,今天肯定有客人来。哦,每次蜘蛛从屋梁上荡下来,我阿爸也这么说,今天准有贵客上门。这种说法有时灵光有时不灵光,就像气象站播报的天气预报,有时候报准有时候没报准,报准了就叫气象预报,没报准,出门没带伞,淋成个落汤鸡,或晒场上的谷子被淋得淌成了一条河,村民们就赌气把气象站叫成屁象站,把气象预报叫成屁象预报,以泄心头之忿。
外婆“嘶”地扯下一张日历,是的,今日大暑,是一年中顶顶热的一天。外婆告诫我们,今天呆在家里,千万不要外出,人要“吃热”(中暑)。
每年暑假,外婆家孵满了很多孩子,像门口的河埠头,孵着五六个七八个孩子,他们都是我的表兄妹。每次见面没多久,就开始吵,吃饭吵,游戏吵,分水果更吵,吵外婆偏心谁,空气中到处都是唾沫星子在飞。一个暑假下来,吵得眼睛血血红,就像冤家相见,最好老死不相往来。等到下一个暑假来临,又热切地盼着与他们见面,藏了许久的头绳和皮筋,攒了一个假期的笑话,迫不及待要倒出来与他们分享。
午饭了,我们各自拔筷盛饭,各自端出来。我自作聪明把筷插在饭碗中间,表兄妹们见了,纷纷效仿,外婆却拿着蒲扇拍打我的脑袋,就像我拍打蜘蛛。
“死小娘子,你是不是热昏了头?这是吃饭,又不是拜菩萨。”
蜘蛛能逃,我能逃哪里去。外婆的话像一颗颗火烫的炒蚕豆,弹向我,让我颜面扫地。在表兄妹们中,我的读书成绩最好,他们都视我为榜样,现在却被外婆责骂。我早看出来了,外婆对我一点都不好,外婆一定是重男轻女的。我越想越委屈,眼睛一红,鼻子一酸,泪水汪在眼眶里,打转。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踏车的铃声,“丁零零,丁零零”,还有“小风,小风”的叫唤声。
是阿爸,是阿爸在叫我。我连忙擦擦眼睛,把眼泪硬逼了回去。
真的是阿爸。
“阿爸,你怎么来啦?”我勉强在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快跟我回家,阿文婆死了。”
外婆一边听着,一边跟我阿爸说,“再急,再急也要让孩子吃了饭再走。”
“小风,你动作快一点。”我阿爸见到外婆总有点心虚,穷苦家孩子与地主家女儿结合的婚姻,总是不招外婆待见,地主家庭那与生俱来高人一等的气势压得阿爸透不过气来,这是阿爸跟我说的。
表兄妹们早已议论开了,丧事就是办酒吃饭,能吃到好多平时吃不到的菜,就跟过年一样。他们羡慕地看着我,在外婆家,虽然玩得有趣,却并没有什么好吃的,白蟹清煮下来的汤,外婆当蛋花汤给我们下饭,霉豆腐藏在屋梁上的饭篮里,我们够不到。
阿文婆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养小孩的经验丰富。我小时候断奶,寄养在阿文婆家,所以一直有来往。三年前,独居的阿文婆90岁,起夜时摔倒在地,坐在地上“哎哟哎哟”起不来,等着天亮。直到门外有路人经过,大声叫唤,才由村人帮着扶上床,叫来子女。就医时,医生说屁股骨头断了,动手术需要一万元,不敢保证有没有后遗症。子女们你看我我看你,“老了老了,还要吃老苦,这么大年纪就不要动手术了,躺着也是养身体。”阿文婆性格开朗,原本爱串门,常常东家张张西家望望,看看你家吃啥菜,看到吃得差的,嘴巴里的话“嗒嗒嗒”机关枪一样射出去:“做人要忖明白,两眼一闭什么也没有了,造肚家桥最好!”
一旁的小孩就问她,“阿婆,什么叫肚家桥?”
“肚家桥,就是吃下去的东西在肚子里造桥啊。”
大人们则回她:“那你呢,还不是吃得跟猪食一样。”
阿文婆还爱跟比她大的开玩笑,溜出一句俏皮话来:“某嫂子啊,以后不知是你吃我斋饭还是我吃你斋饭?”
双方哈哈大笑。
阿文婆的子女帮阿文婆做了决定,在家躺着养身体,这一躺就是三年,子女们早已侍候得不耐烦了。
“90多岁了,可以向阎王爷报到了,我们不一定能活到90岁哩。”这话是子女们当着阿文婆的面说的,阿文婆能怎么样呢,给她吃,她就吃,不给她吃,她就饿着。她就这么在床上挺着,恨自己生不如死。一开始的时候,她还“哎哟哎哟”喊几下,见没人理也就罢了。第一年,她还能叫出前来探望人的名字,后来,迷迷糊糊的,认不清来人,胡乱点点头,再后来,头也不会点了,就这么昏睡着,一会儿闭着眼睛,一会睁着眼睛。
村里人碰到阿文婆的子女们就问:“你娘快去了吧?什么时候去?”
“90多岁,是可以去了,活着受罪啊!”似乎,全村的人都盼着阿文婆死去,等着那一餐斋饭。
每年过年我提着包裹给阿文婆拜年,每次都拿到压岁钱。我拿着压岁钱,买玻璃头绳扎头,买气球吹。现在阿文婆死了,从此以后,再也拿不到阿文婆的压岁钱了。我坐在阿爸的脚踏车后面,太阳毒辣,当空照着,真热啊。遇到一段上坡路,我想跳下来,阿爸示意我保持坐姿坐在书包架上,他吃力地推着车前进。天空中传来“哇——哇”的鸟叫声,抬头一看,三只黑色的鸟行色匆匆,像是急着去赴宴似的,“这么热的天,尸体都要发臭了,怎么会死在夏天,哎,这乌鸦怎么也赶趟呢。”
我好奇地问阿爸,“怎么会死了呢?不是一直好好的吗?”
“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是真的哩。阿文婆的身上长满了褥疮,一天只给吃一顿饭。”阿爸边骑车边说话,这话就像是一阵冷风,听得人冷嗖嗖。
“阿爸,你老了病了,我会对你好的。”石子路震得我屁股痛,几乎要把我震下来,我抱住阿爸的腰,屁股往前挪了挪。
死亡到底是什么?
阿爸说,死亡就是再也吃不上白米饭了。
等我们赶到堂前,响器班的五位乐手“呜哩哇啦”吹得村里所有的鸡鸡狗狗都过来看热闹。鸡鸡狗狗们奇怪极了,平时这里整日关着门,一副白纸黑字的对联褪了色,无精打采地贴在堂前,风一吹就东倒西歪,鸡狗们都不愿上这里来,没吃没喝的,上这儿干嘛?
今天这是怎么啦,白纸黑字的对联重新贴了上去,多精神,整整齐齐挂在那里,风都吹不动。这么多人,有人哭有人笑,敲锣打鼓。鸡啊狗啊夹在人群中间,被人赶来赶去,甚至被人捡起石头恐吓。鸡狗们瞧了一会,瞧出了名堂,这里的热闹是虚设的,没有油水可沾,“咯咯咯”“汪汪汪”各自散开,找乐子去。
好几个不认识的婆婆在堂前做纸衣纸裤,做孝帽孝杖,手不停,嘴也不停,念着婆婆的好。
“你就是阿文婆养过的那个小孩吧,都这么大了,上小学了吧。”我点点头,他们抓牢我,怕我逃走似的,迅速给我套上麻绳项圈,戴上白帽子,给我的布鞋缝上了三色麻布,最外层的红色麻布像一朵花一样盛开在鞋尖。我站着,任由婆婆们摆布,布鞋装饰得很好看,想转个圈,让身体轻盈起来。我的小伙伴小芹也戴着白帽子,我们明明认识对方,熟悉对方,此时好像不认识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芹看到我这副打扮,特别是鞋尖上的三色麻布,还很羡慕。
没戴白帽子的小伙伴此时也混在队伍中看热闹,他们都想戴这顶白帽子,这白帽子就是一张饭票,戴了白帽子才能大摇大摆地进祠堂去吃饭,没戴白帽子,吃不了斋饭。所以那些没戴白帽子的小伙伴,他们的目光携带着羡慕。特别是阿红,她竟然摇着她外婆的手说:“外婆,你什么时候才会死啊,我也要戴白帽子。”好在她外婆也不恼,笑着说:“哎哟,没几年活头了,快了快了,到地下跟阿文婶子做伴去。”旁边的姨啊婶啊听到了哈哈大笑,那场面一点不像死了人,倒像是吃喜酒。
婶啊姨啊看着我说:“咦,你这小囡怕是第一次参加这场面吧。”
我点点头,略显不好意思。
“第一次啊,那要破白,在白帽子镶一圈红布,第一次就遇上90多岁的丧事,是福气呢。”婶把一块红布用针缝了几针,钉在白帽子的顶角。阿红又羡慕得不得了,围着我看,摸我的帽子。
一位婆婆领着我去跪拜阿文婆,在路上阿爸已经再三叮嘱过了,要懂道理,一定要哭,哭不出来装装样子也要哭几下。我使劲地想努出一些眼泪来,可眼泪怎么也不出来,突然想起以后再也拿不到压岁钱,心里“咯噔”,难受的眼泪就这样冲了出来。这时,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跟他母亲一起,也在跪拜阿文婆,小孩的整个身体仆倒在地,头如捣蒜,这样子真是滑稽极了,嘴里的涎水流出三尺长,快要拖到地上,又“哧溜”吃了进去,我捂着嘴巴几乎要笑出声来。爱玉婶从我旁边走过,我的屁股突然像被什么虫子咬了一下,好痛。原来是爱玉婶在拧我,我感到莫名其妙,爱玉婶朝我眨眨眼,又拧了我一下,好痛,顿时,我“啊”地一声,哭了出来。
这时候,唢呐声从唢呐里跑出来,锣声也从锣里跑出来,镲啊钹啊自然也不甘落后,声音与声音互相招呼着,升腾在村庄的上空。村庄里平日的欢声笑语集体闭上了嘴巴,爱狂吠的狗也板起了脸,迈不开步子,僵立在那儿,手足无措。只听得人群中有人在小声说,马上要哭灵了,看着吧,这个哭灵人很有水平,她会把一个人的一生唱进歌词里,能把人唱哭。
只见,一个中年女子出来了,穿得干干净净,一根长辫子甩在胸前,灵堂前一站,清了清嗓子,开始唱:“为人可比一间房,口是门来眼是窗;有朝一日无常到,关了门户闭了窗。生也空,死也空,生生死死如梦中……”在场的人低着头,联想到谁都会有这一天,不禁呜咽起来,有眼泪的擦眼泪,没眼泪的擦眼睛。
阿文婆的女儿率先喊了一声“阿姆哎,我的阿姆哎”,阿文婆的媳妇们一个个不甘落后,也喊将起来,顿时哭声大作,盖过了中年女子的哭灵声。
这么多人一起哭,哭声汇成一条河,小孩子们是一条鱼,游来游去,好奇地瞧着,每个人的穿着都不一样,有的腰里系了麻绳,有的身上披了麻衣,有的把白帽子套在草帽上,有的头上戴了草绳做的帽,样子古怪极了。这个叔拍过我的头,这个婶给我吃过糖,此刻变得好陌生,他们像在演电影一样。我已经收住了自己的哭声,别过头去,看到小芹哭得两眼红肿,白帽子下,小芹竟漂亮了几分。最有趣的要数阿文婆的大媳妇,哭起来要死要活,却一滴泪水也看不到,一见到有人过来,马上招呼,“某人,侬来了啊。”声音正常得听不出一丝悲伤。
趁人不注意,我悄悄绕到阿文婆身后,她躺在门板床上,睡在纹帐中,脸上盖着白纸,穿着崭新的衣服,像是出门走亲戚一般。难道这就是死吗?会不会是阿文婆装死,她只是想引起儿女们的注意,说不定明天她又会醒过来。我拨开纹帐,想拿手去试试阿文婆有没有呼吸,这是电影中常见的招数。我还没伸出手,猛地被人一把抱了起来,天哪,不会是阿文婆醒了吧,吓得我又哭了起来。
唱歌的中年女子已经换了一首歌:“我哭一声我格娘,眼泪滴滴答答像水淌,心中的痛苦难表达,孩子我没了亲娘啊,生前没有好好孝顺娘,临死之前也没多多陪陪娘,如今想来真是愧对娘……”
中年女子边哭边唱,仿佛她就是阿文婆的亲生女儿,一根大辫子随着哭声一会顺在胸前,一会跳到背后。众人听着,仔细辨别歌词中的意思,思忖那唱词竟是为阿文婆量身定做一般。子女们哭得更大声了,像是为了掩盖什么似的。歌声在村子的上空,炊烟一般,飘来荡去,断断续续,终于,听不清唱什么了。
那些子女们明明哭得呼天抢地,恨不得立马追随阿文婆去了,待哭灵一结束,他们神情自若,派发香烟,招呼亲友,仿佛刚才哭的是另一个人。
族亲们迅速分列灵堂,传来了吆喝声:
“黄金一升!”
“有!”
“乌金一升!”
“有!”
“珍珠一升!”
“有!”
我悄悄问小芹,黄金在哪里?乌金、珍珠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小芹说,这是骗阿文婆呢,怕阿文婆不肯进棺材,于是骗她说棺材里有好多的金银珠宝,可以在那边好好地过日子。
那边是哪里?
那边就是天上。哦,原来是这样。小芹参加过爷爷奶奶的丧事,对丧事并不陌生,她神秘地告诉我,其实呢,黄金就是谷子,乌金就是木炭,珍珠就是白米,都是事先放在棺材里的。
这时候,唢呐啊锣啊镲啊钹啊,有气无力,快偃旗息鼓,吹了一下午,人饿了,响器也乏了吧。
总管先生站在石磉子上,拿着个话筒,大声喊话:“所有戴白帽子的人听好了,今天晚上五点吃夜饭,明天早上六点吃早饭,请互相转告。”
人群沸腾了起来,着急地朝着办红白喜事的祠堂走去,深怕落后没座位。鸡啊狗啊闻讯,跟在人群的后面,一改平时的大声嚷嚷,仿佛要让人忽略它的存在,偷偷溜进祠堂去。
祠堂里热闹得跟吃喜酒一样,不久前大红喜字贴在墙上还洋溢着喜气。有个人站在高高的椅子上,分发馒头,大个的油包馒头,雪白滚胖,馅子是猪油加白糖。大家伸出手,一个比一个伸得长,索讨馒头,这个馒头是增福的,90多岁,是老寿星的馒头。我跟小芹肩挨肩坐一桌,猪肚、猪舌、五香牛肉、白斩鸡等冷盆只打了个照面就没影了,哪里去了呢,进了大人事先预备的塑料袋,大人装作很客气的样子,把苹果、李子、西瓜、花生米分给桌上的孩子们,“你们吃,快吃,马上热菜要来了!”
热菜端上来了,由肉末、皱油皮、黄芽菜和鸡蛋糊做成的肉糊参羹盛得碗边都溢出来了,跑菜老伯的大拇指嵌进肉糊参羹里,还没落桌,大家的调羹已经争先恐后伸进碗中,舀在自己的小碗里。这碗肉糊参羹只有在婚丧宴席上才吃得到,吃一口,纷纷大赞,唔,好鲜,料足。三鲜汤、全鸡、清蒸大黄鱼来了,红烧羊肉、红烧髈蹄、炒墨鱼来了,大家铆着劲只顾着吃,不再说话。够不到菜的就站起来去搛,喝酒,划拳,高声喧哗。顷刻,每个人的脸上泛起了油花,你敬我我敬你,仿佛戴了白帽子就不是自己,是另外一个人,是可以允许放肆。我疑惑地问小芹,死是这么令人伤心的事,为什么能吃酒划拳呢?他们难道不难过吗?旁边的大人说,90多岁的老人死了,是喜丧,当然能喝酒划拳了。
这时,阿文婆的三个儿子红光满面,挨桌来谢酒,爱玉婶一声叹息:“阿弥陀佛,要是生前能让阿文婆吃到这些菜就好了。”
三个儿子装作没听到爱玉婶的话,继续谢酒,轮到爱玉婶时,爱玉婶站起来,拿着酒杯,眼里却泛起了泪花,又坐下了,没喝。爱玉婶跟阿文婆很要好,两个人的年龄隔着一条河,却是无话不说的。爱玉婶的男人迷上赌博,输红了眼睛,把住的房子都抵押出去了。爱玉婶觉得这日子过不下去了,要离婚。阿文婆找来爱玉婶的男人,要他跪下发誓,又找来村长端掉村里的赌窝,这才保住了爱玉婶的家。爱玉婶的男人迷途知返办起五金厂,红红火火。阿文婆躺床上后,爱玉婶每天要看望好几次,她心疼阿文婆。
菜吃得差不多了,有人开始说笑,有人把吃剩的菜肴装进袋中,带回家明天吃,有人端着酒杯走到邻桌去敬酒,一看,已经吃完走人了。更多的人,站起身来,剔着牙,从祠堂出来,赞叹丧事办得体面,感慨阿文婆的好福气。
第二天早上,我跟在送葬的队伍后面,送阿文婆上山。下午,阿文婆的女儿在河边焚烧阿文婆的日常物件,爱玉婶正在洗衣服,爱玉婶看到衣物堆里露出黄黄的一角,是阿文婆经常背的一只黄布袋,这只黄布袋是阿文婆去普陀山拜佛时买的,后来阿文婆不管去哪里的庵堂寺院,都背着它。爱玉婶想把这只黄布袋拿过来,作为纪念,以后去庵堂寺院也可以背上它。这么一想,爱玉婶立刻起身,问过阿文婆的女儿,要来了黄布袋。
爱玉婶抖落了一下黄布袋,一张纸片掉了下来。
是一张存单!
一阵风吹过,迅速卷起了纸片,阿文婆的女儿立马伸手去抓,纸片打了一个旋,继续上升,阿文婆的女儿手不够长,已经够不到了,她那个急啊,跳起来,再跳起来,还是够不到。阿文婆的女儿看到我和小芹正在用一根竹竿玩水,马上要我把竹竿借她一使。
阿文婆的女儿用竹竿在空中乱舞。
天空中传来“哇哇,哇哇”的鸟叫声,又是乌鸦,这次是一群,黑压压的,数不清有几只,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飞到哪儿去。
我一骨碌,“蹭”地跳起来,拿着蒲扇,对着蜘蛛,兜头一挥,“啪嗒”,打到它了,哈哈。我低下头,屁股翘得老高,咦,怎么找不到了,它去了哪里?想来是溜到哪个旮旯去快活了,溜得这么快,应该没受伤。
外婆说,今天肯定有客人来。哦,每次蜘蛛从屋梁上荡下来,我阿爸也这么说,今天准有贵客上门。这种说法有时灵光有时不灵光,就像气象站播报的天气预报,有时候报准有时候没报准,报准了就叫气象预报,没报准,出门没带伞,淋成个落汤鸡,或晒场上的谷子被淋得淌成了一条河,村民们就赌气把气象站叫成屁象站,把气象预报叫成屁象预报,以泄心头之忿。
外婆“嘶”地扯下一张日历,是的,今日大暑,是一年中顶顶热的一天。外婆告诫我们,今天呆在家里,千万不要外出,人要“吃热”(中暑)。
每年暑假,外婆家孵满了很多孩子,像门口的河埠头,孵着五六个七八个孩子,他们都是我的表兄妹。每次见面没多久,就开始吵,吃饭吵,游戏吵,分水果更吵,吵外婆偏心谁,空气中到处都是唾沫星子在飞。一个暑假下来,吵得眼睛血血红,就像冤家相见,最好老死不相往来。等到下一个暑假来临,又热切地盼着与他们见面,藏了许久的头绳和皮筋,攒了一个假期的笑话,迫不及待要倒出来与他们分享。
午饭了,我们各自拔筷盛饭,各自端出来。我自作聪明把筷插在饭碗中间,表兄妹们见了,纷纷效仿,外婆却拿着蒲扇拍打我的脑袋,就像我拍打蜘蛛。
“死小娘子,你是不是热昏了头?这是吃饭,又不是拜菩萨。”
蜘蛛能逃,我能逃哪里去。外婆的话像一颗颗火烫的炒蚕豆,弹向我,让我颜面扫地。在表兄妹们中,我的读书成绩最好,他们都视我为榜样,现在却被外婆责骂。我早看出来了,外婆对我一点都不好,外婆一定是重男轻女的。我越想越委屈,眼睛一红,鼻子一酸,泪水汪在眼眶里,打转。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踏车的铃声,“丁零零,丁零零”,还有“小风,小风”的叫唤声。
是阿爸,是阿爸在叫我。我连忙擦擦眼睛,把眼泪硬逼了回去。
真的是阿爸。
“阿爸,你怎么来啦?”我勉强在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快跟我回家,阿文婆死了。”
外婆一边听着,一边跟我阿爸说,“再急,再急也要让孩子吃了饭再走。”
“小风,你动作快一点。”我阿爸见到外婆总有点心虚,穷苦家孩子与地主家女儿结合的婚姻,总是不招外婆待见,地主家庭那与生俱来高人一等的气势压得阿爸透不过气来,这是阿爸跟我说的。
表兄妹们早已议论开了,丧事就是办酒吃饭,能吃到好多平时吃不到的菜,就跟过年一样。他们羡慕地看着我,在外婆家,虽然玩得有趣,却并没有什么好吃的,白蟹清煮下来的汤,外婆当蛋花汤给我们下饭,霉豆腐藏在屋梁上的饭篮里,我们够不到。
阿文婆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养小孩的经验丰富。我小时候断奶,寄养在阿文婆家,所以一直有来往。三年前,独居的阿文婆90岁,起夜时摔倒在地,坐在地上“哎哟哎哟”起不来,等着天亮。直到门外有路人经过,大声叫唤,才由村人帮着扶上床,叫来子女。就医时,医生说屁股骨头断了,动手术需要一万元,不敢保证有没有后遗症。子女们你看我我看你,“老了老了,还要吃老苦,这么大年纪就不要动手术了,躺着也是养身体。”阿文婆性格开朗,原本爱串门,常常东家张张西家望望,看看你家吃啥菜,看到吃得差的,嘴巴里的话“嗒嗒嗒”机关枪一样射出去:“做人要忖明白,两眼一闭什么也没有了,造肚家桥最好!”
一旁的小孩就问她,“阿婆,什么叫肚家桥?”
“肚家桥,就是吃下去的东西在肚子里造桥啊。”
大人们则回她:“那你呢,还不是吃得跟猪食一样。”
阿文婆还爱跟比她大的开玩笑,溜出一句俏皮话来:“某嫂子啊,以后不知是你吃我斋饭还是我吃你斋饭?”
双方哈哈大笑。
阿文婆的子女帮阿文婆做了决定,在家躺着养身体,这一躺就是三年,子女们早已侍候得不耐烦了。
“90多岁了,可以向阎王爷报到了,我们不一定能活到90岁哩。”这话是子女们当着阿文婆的面说的,阿文婆能怎么样呢,给她吃,她就吃,不给她吃,她就饿着。她就这么在床上挺着,恨自己生不如死。一开始的时候,她还“哎哟哎哟”喊几下,见没人理也就罢了。第一年,她还能叫出前来探望人的名字,后来,迷迷糊糊的,认不清来人,胡乱点点头,再后来,头也不会点了,就这么昏睡着,一会儿闭着眼睛,一会睁着眼睛。
村里人碰到阿文婆的子女们就问:“你娘快去了吧?什么时候去?”
“90多岁,是可以去了,活着受罪啊!”似乎,全村的人都盼着阿文婆死去,等着那一餐斋饭。
每年过年我提着包裹给阿文婆拜年,每次都拿到压岁钱。我拿着压岁钱,买玻璃头绳扎头,买气球吹。现在阿文婆死了,从此以后,再也拿不到阿文婆的压岁钱了。我坐在阿爸的脚踏车后面,太阳毒辣,当空照着,真热啊。遇到一段上坡路,我想跳下来,阿爸示意我保持坐姿坐在书包架上,他吃力地推着车前进。天空中传来“哇——哇”的鸟叫声,抬头一看,三只黑色的鸟行色匆匆,像是急着去赴宴似的,“这么热的天,尸体都要发臭了,怎么会死在夏天,哎,这乌鸦怎么也赶趟呢。”
我好奇地问阿爸,“怎么会死了呢?不是一直好好的吗?”
“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是真的哩。阿文婆的身上长满了褥疮,一天只给吃一顿饭。”阿爸边骑车边说话,这话就像是一阵冷风,听得人冷嗖嗖。
“阿爸,你老了病了,我会对你好的。”石子路震得我屁股痛,几乎要把我震下来,我抱住阿爸的腰,屁股往前挪了挪。
死亡到底是什么?
阿爸说,死亡就是再也吃不上白米饭了。
等我们赶到堂前,响器班的五位乐手“呜哩哇啦”吹得村里所有的鸡鸡狗狗都过来看热闹。鸡鸡狗狗们奇怪极了,平时这里整日关着门,一副白纸黑字的对联褪了色,无精打采地贴在堂前,风一吹就东倒西歪,鸡狗们都不愿上这里来,没吃没喝的,上这儿干嘛?
今天这是怎么啦,白纸黑字的对联重新贴了上去,多精神,整整齐齐挂在那里,风都吹不动。这么多人,有人哭有人笑,敲锣打鼓。鸡啊狗啊夹在人群中间,被人赶来赶去,甚至被人捡起石头恐吓。鸡狗们瞧了一会,瞧出了名堂,这里的热闹是虚设的,没有油水可沾,“咯咯咯”“汪汪汪”各自散开,找乐子去。
好几个不认识的婆婆在堂前做纸衣纸裤,做孝帽孝杖,手不停,嘴也不停,念着婆婆的好。
“你就是阿文婆养过的那个小孩吧,都这么大了,上小学了吧。”我点点头,他们抓牢我,怕我逃走似的,迅速给我套上麻绳项圈,戴上白帽子,给我的布鞋缝上了三色麻布,最外层的红色麻布像一朵花一样盛开在鞋尖。我站着,任由婆婆们摆布,布鞋装饰得很好看,想转个圈,让身体轻盈起来。我的小伙伴小芹也戴着白帽子,我们明明认识对方,熟悉对方,此时好像不认识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芹看到我这副打扮,特别是鞋尖上的三色麻布,还很羡慕。
没戴白帽子的小伙伴此时也混在队伍中看热闹,他们都想戴这顶白帽子,这白帽子就是一张饭票,戴了白帽子才能大摇大摆地进祠堂去吃饭,没戴白帽子,吃不了斋饭。所以那些没戴白帽子的小伙伴,他们的目光携带着羡慕。特别是阿红,她竟然摇着她外婆的手说:“外婆,你什么时候才会死啊,我也要戴白帽子。”好在她外婆也不恼,笑着说:“哎哟,没几年活头了,快了快了,到地下跟阿文婶子做伴去。”旁边的姨啊婶啊听到了哈哈大笑,那场面一点不像死了人,倒像是吃喜酒。
婶啊姨啊看着我说:“咦,你这小囡怕是第一次参加这场面吧。”
我点点头,略显不好意思。
“第一次啊,那要破白,在白帽子镶一圈红布,第一次就遇上90多岁的丧事,是福气呢。”婶把一块红布用针缝了几针,钉在白帽子的顶角。阿红又羡慕得不得了,围着我看,摸我的帽子。
一位婆婆领着我去跪拜阿文婆,在路上阿爸已经再三叮嘱过了,要懂道理,一定要哭,哭不出来装装样子也要哭几下。我使劲地想努出一些眼泪来,可眼泪怎么也不出来,突然想起以后再也拿不到压岁钱,心里“咯噔”,难受的眼泪就这样冲了出来。这时,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跟他母亲一起,也在跪拜阿文婆,小孩的整个身体仆倒在地,头如捣蒜,这样子真是滑稽极了,嘴里的涎水流出三尺长,快要拖到地上,又“哧溜”吃了进去,我捂着嘴巴几乎要笑出声来。爱玉婶从我旁边走过,我的屁股突然像被什么虫子咬了一下,好痛。原来是爱玉婶在拧我,我感到莫名其妙,爱玉婶朝我眨眨眼,又拧了我一下,好痛,顿时,我“啊”地一声,哭了出来。
这时候,唢呐声从唢呐里跑出来,锣声也从锣里跑出来,镲啊钹啊自然也不甘落后,声音与声音互相招呼着,升腾在村庄的上空。村庄里平日的欢声笑语集体闭上了嘴巴,爱狂吠的狗也板起了脸,迈不开步子,僵立在那儿,手足无措。只听得人群中有人在小声说,马上要哭灵了,看着吧,这个哭灵人很有水平,她会把一个人的一生唱进歌词里,能把人唱哭。
只见,一个中年女子出来了,穿得干干净净,一根长辫子甩在胸前,灵堂前一站,清了清嗓子,开始唱:“为人可比一间房,口是门来眼是窗;有朝一日无常到,关了门户闭了窗。生也空,死也空,生生死死如梦中……”在场的人低着头,联想到谁都会有这一天,不禁呜咽起来,有眼泪的擦眼泪,没眼泪的擦眼睛。
阿文婆的女儿率先喊了一声“阿姆哎,我的阿姆哎”,阿文婆的媳妇们一个个不甘落后,也喊将起来,顿时哭声大作,盖过了中年女子的哭灵声。
这么多人一起哭,哭声汇成一条河,小孩子们是一条鱼,游来游去,好奇地瞧着,每个人的穿着都不一样,有的腰里系了麻绳,有的身上披了麻衣,有的把白帽子套在草帽上,有的头上戴了草绳做的帽,样子古怪极了。这个叔拍过我的头,这个婶给我吃过糖,此刻变得好陌生,他们像在演电影一样。我已经收住了自己的哭声,别过头去,看到小芹哭得两眼红肿,白帽子下,小芹竟漂亮了几分。最有趣的要数阿文婆的大媳妇,哭起来要死要活,却一滴泪水也看不到,一见到有人过来,马上招呼,“某人,侬来了啊。”声音正常得听不出一丝悲伤。
趁人不注意,我悄悄绕到阿文婆身后,她躺在门板床上,睡在纹帐中,脸上盖着白纸,穿着崭新的衣服,像是出门走亲戚一般。难道这就是死吗?会不会是阿文婆装死,她只是想引起儿女们的注意,说不定明天她又会醒过来。我拨开纹帐,想拿手去试试阿文婆有没有呼吸,这是电影中常见的招数。我还没伸出手,猛地被人一把抱了起来,天哪,不会是阿文婆醒了吧,吓得我又哭了起来。
唱歌的中年女子已经换了一首歌:“我哭一声我格娘,眼泪滴滴答答像水淌,心中的痛苦难表达,孩子我没了亲娘啊,生前没有好好孝顺娘,临死之前也没多多陪陪娘,如今想来真是愧对娘……”
中年女子边哭边唱,仿佛她就是阿文婆的亲生女儿,一根大辫子随着哭声一会顺在胸前,一会跳到背后。众人听着,仔细辨别歌词中的意思,思忖那唱词竟是为阿文婆量身定做一般。子女们哭得更大声了,像是为了掩盖什么似的。歌声在村子的上空,炊烟一般,飘来荡去,断断续续,终于,听不清唱什么了。
那些子女们明明哭得呼天抢地,恨不得立马追随阿文婆去了,待哭灵一结束,他们神情自若,派发香烟,招呼亲友,仿佛刚才哭的是另一个人。
族亲们迅速分列灵堂,传来了吆喝声:
“黄金一升!”
“有!”
“乌金一升!”
“有!”
“珍珠一升!”
“有!”
我悄悄问小芹,黄金在哪里?乌金、珍珠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小芹说,这是骗阿文婆呢,怕阿文婆不肯进棺材,于是骗她说棺材里有好多的金银珠宝,可以在那边好好地过日子。
那边是哪里?
那边就是天上。哦,原来是这样。小芹参加过爷爷奶奶的丧事,对丧事并不陌生,她神秘地告诉我,其实呢,黄金就是谷子,乌金就是木炭,珍珠就是白米,都是事先放在棺材里的。
这时候,唢呐啊锣啊镲啊钹啊,有气无力,快偃旗息鼓,吹了一下午,人饿了,响器也乏了吧。
总管先生站在石磉子上,拿着个话筒,大声喊话:“所有戴白帽子的人听好了,今天晚上五点吃夜饭,明天早上六点吃早饭,请互相转告。”
人群沸腾了起来,着急地朝着办红白喜事的祠堂走去,深怕落后没座位。鸡啊狗啊闻讯,跟在人群的后面,一改平时的大声嚷嚷,仿佛要让人忽略它的存在,偷偷溜进祠堂去。
祠堂里热闹得跟吃喜酒一样,不久前大红喜字贴在墙上还洋溢着喜气。有个人站在高高的椅子上,分发馒头,大个的油包馒头,雪白滚胖,馅子是猪油加白糖。大家伸出手,一个比一个伸得长,索讨馒头,这个馒头是增福的,90多岁,是老寿星的馒头。我跟小芹肩挨肩坐一桌,猪肚、猪舌、五香牛肉、白斩鸡等冷盆只打了个照面就没影了,哪里去了呢,进了大人事先预备的塑料袋,大人装作很客气的样子,把苹果、李子、西瓜、花生米分给桌上的孩子们,“你们吃,快吃,马上热菜要来了!”
热菜端上来了,由肉末、皱油皮、黄芽菜和鸡蛋糊做成的肉糊参羹盛得碗边都溢出来了,跑菜老伯的大拇指嵌进肉糊参羹里,还没落桌,大家的调羹已经争先恐后伸进碗中,舀在自己的小碗里。这碗肉糊参羹只有在婚丧宴席上才吃得到,吃一口,纷纷大赞,唔,好鲜,料足。三鲜汤、全鸡、清蒸大黄鱼来了,红烧羊肉、红烧髈蹄、炒墨鱼来了,大家铆着劲只顾着吃,不再说话。够不到菜的就站起来去搛,喝酒,划拳,高声喧哗。顷刻,每个人的脸上泛起了油花,你敬我我敬你,仿佛戴了白帽子就不是自己,是另外一个人,是可以允许放肆。我疑惑地问小芹,死是这么令人伤心的事,为什么能吃酒划拳呢?他们难道不难过吗?旁边的大人说,90多岁的老人死了,是喜丧,当然能喝酒划拳了。
这时,阿文婆的三个儿子红光满面,挨桌来谢酒,爱玉婶一声叹息:“阿弥陀佛,要是生前能让阿文婆吃到这些菜就好了。”
三个儿子装作没听到爱玉婶的话,继续谢酒,轮到爱玉婶时,爱玉婶站起来,拿着酒杯,眼里却泛起了泪花,又坐下了,没喝。爱玉婶跟阿文婆很要好,两个人的年龄隔着一条河,却是无话不说的。爱玉婶的男人迷上赌博,输红了眼睛,把住的房子都抵押出去了。爱玉婶觉得这日子过不下去了,要离婚。阿文婆找来爱玉婶的男人,要他跪下发誓,又找来村长端掉村里的赌窝,这才保住了爱玉婶的家。爱玉婶的男人迷途知返办起五金厂,红红火火。阿文婆躺床上后,爱玉婶每天要看望好几次,她心疼阿文婆。
菜吃得差不多了,有人开始说笑,有人把吃剩的菜肴装进袋中,带回家明天吃,有人端着酒杯走到邻桌去敬酒,一看,已经吃完走人了。更多的人,站起身来,剔着牙,从祠堂出来,赞叹丧事办得体面,感慨阿文婆的好福气。
第二天早上,我跟在送葬的队伍后面,送阿文婆上山。下午,阿文婆的女儿在河边焚烧阿文婆的日常物件,爱玉婶正在洗衣服,爱玉婶看到衣物堆里露出黄黄的一角,是阿文婆经常背的一只黄布袋,这只黄布袋是阿文婆去普陀山拜佛时买的,后来阿文婆不管去哪里的庵堂寺院,都背着它。爱玉婶想把这只黄布袋拿过来,作为纪念,以后去庵堂寺院也可以背上它。这么一想,爱玉婶立刻起身,问过阿文婆的女儿,要来了黄布袋。
爱玉婶抖落了一下黄布袋,一张纸片掉了下来。
是一张存单!
一阵风吹过,迅速卷起了纸片,阿文婆的女儿立马伸手去抓,纸片打了一个旋,继续上升,阿文婆的女儿手不够长,已经够不到了,她那个急啊,跳起来,再跳起来,还是够不到。阿文婆的女儿看到我和小芹正在用一根竹竿玩水,马上要我把竹竿借她一使。
阿文婆的女儿用竹竿在空中乱舞。
天空中传来“哇哇,哇哇”的鸟叫声,又是乌鸦,这次是一群,黑压压的,数不清有几只,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飞到哪儿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