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风景——走马观花看台湾(4)
2021-12-23叙事散文罗昭伦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4 编辑
4
海拔2200多米的阿里山,实际上并不是一座山,只是特定范围的统称,正确说法叫阿里山区。相传250多年前,有位叫阿巴里的酋长,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
4
海拔2200多米的阿里山,实际上并不是一座山,只是特定范围的统称,正确说法叫阿里山区。相传250多年前,有位叫阿巴里的酋长,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4 编辑 <br /><br />4
海拔2200多米的阿里山,实际上并不是一座山,只是特定范围的统称,正确说法叫阿里山区。相传250多年前,有位叫阿巴里的酋长,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来他常带族人来此打猎,收获颇丰。族人十分敬仰他,为感念他便将其地名称为阿里山。这里植被十分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热、暖、温、寒4个气温带。近看,山花烂漫,杂树密布,槟榔排排;远处,山峦起伏,白云缭绕,一片绿色的林海。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大巴上司机大哥播放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大家听得入迷。此歌产生于大陆,曲作者张彻是1947年从上海去台湾后定居香港的导演,词作者邓禹平是四川人。1984年,该歌曲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奚秀兰演唱后,在中国内地开始广为传唱。
进入盘山公路,路较窄,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一会儿盘旋而上,一会儿又盘旋而下。虽说非常刺激,但我们很担心,一旦发生侧滑,后果不堪设想。当车越爬越高后,雾气越来越浓,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到远处的任何东西。好在对面开过来的车很少,驾驶员也很有经验,加之黄导一路上给大家介绍阿里山的情况,这才减少了我们的担忧。车至接待中心后,我们便换乘小火车进山。
阿里山铁路全长72公里,从海拔30米一直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如今,这里的小火车已成为人们游览观光的交通工具。黄导告诉我们说,铁路是日本侵占台湾时修筑的。在日本人占领台湾期间,日本人看上了阿里山的树木。1899年,日本人为转运木材而规划兴建了阿里山铁路。1921年,长达66.6公里的嘉义至二万坪段通车。1924年,再延长至阿里山并逐渐增设支线。铁路总长71.4公里,铁路很窄,只有75厘米的轨距,全程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沿途可欣赏热、暖、温等不同森林带植物种类的变化,以及美丽的山脉、溪谷。据说像这样的小火车全球除秘鲁和印度外,就是台湾了。
一路上,黄导滔滔不绝地讲述阿里山的故事,他说山上有一种树叫红桧,有极强的生命力,据说千年不朽,被称为神木。树高可达60多米,胸径达6.5米,是仅次于美国加州“世界爷”红杉的又一种大树。
红桧在原始的种子植物中属于柏科扁柏属的一种植物。该树木质紧密,坚固,油脂多,是一种上好的建筑材料。日本现存的由红桧木建筑的房子,都是从阿里山运过去的。至今,在阿里山林区里还有很多巨大的红桧木树桩,那都是日本人留下的罪恶证据。现在阿里山的红桧木被台湾政府当作保护树种,严禁砍伐。走在巨木群步道,举目皆是树龄千年以上的红桧巨木。
如今,阿里山新的“神木”代表,树高45米,萌芽于汉朝光武帝年间,树龄2300年,取名香林神木。往里走,两边红桧的根部都用竹帘子包了起来,怕游人把树皮弄坏了。树林里有很多被砍伐的巨大红桧树树桩,直径都在一米以上,上面长满了青色的苔藓。其中有一景叫“三代木”,就是老根上长老根,二代老根上又长新树。里面还有一座铜塔,叫“树灵塔”,有三四个人高的样子。其实它并不像塔,更像一座铜钟。导游告诉我们,当年日本占领了台湾,发现阿里山的“神木”后,便大肆砍伐运往本国,用其建造皇宫和靖国神社,这些树桩就是砍伐后留下的痕迹。沿路我们看到桧木砍伐后再生的永结同心、金猪报春、四弟兄、三姐妹等千姿百态的身影,仿佛在诉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
这里除了是著名的风景区外,同时也是著名的茶产区,所产的阿里山茶是台湾高山茶的代表茶品。随着黄导的引导,我们来到“台湾第一好茶”阿里山旗舰店,店里的两个小姐一个为我们茶艺表演,另一个为我们斟上了“极品金萱”。边看表演,边品茶,顿觉喉舌生津,口齿留香,大饱眼福。留心看那茶罐,上面印的是台湾总统马英九和冠军茶师林玫美的合影照,总统做茶叶商的代言人是我有生以来遇见的第一件奇事。问及价格,一盒装两罐,台币 3200 元,打六折,折合人民币 426 元。因要送朋友作纪念,我毫不吝啬地买了三盒。
林中的姊妹潭也不失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景点。姊妹潭是两个大小不同的邻近湖泊,“姊潭”呈长方形,积水深黛,一往情深;“妹潭”略呈圆形,积水清浅,明净似镜。环潭树林倒影如画,并有凉亭,小桥点缀其间。相传有两位女孩在此双双殉情,故后人附会而称姊妹潭。
海拔2200多米的阿里山,实际上并不是一座山,只是特定范围的统称,正确说法叫阿里山区。相传250多年前,有位叫阿巴里的酋长,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来他常带族人来此打猎,收获颇丰。族人十分敬仰他,为感念他便将其地名称为阿里山。这里植被十分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热、暖、温、寒4个气温带。近看,山花烂漫,杂树密布,槟榔排排;远处,山峦起伏,白云缭绕,一片绿色的林海。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大巴上司机大哥播放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大家听得入迷。此歌产生于大陆,曲作者张彻是1947年从上海去台湾后定居香港的导演,词作者邓禹平是四川人。1984年,该歌曲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奚秀兰演唱后,在中国内地开始广为传唱。
进入盘山公路,路较窄,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一会儿盘旋而上,一会儿又盘旋而下。虽说非常刺激,但我们很担心,一旦发生侧滑,后果不堪设想。当车越爬越高后,雾气越来越浓,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到远处的任何东西。好在对面开过来的车很少,驾驶员也很有经验,加之黄导一路上给大家介绍阿里山的情况,这才减少了我们的担忧。车至接待中心后,我们便换乘小火车进山。
阿里山铁路全长72公里,从海拔30米一直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如今,这里的小火车已成为人们游览观光的交通工具。黄导告诉我们说,铁路是日本侵占台湾时修筑的。在日本人占领台湾期间,日本人看上了阿里山的树木。1899年,日本人为转运木材而规划兴建了阿里山铁路。1921年,长达66.6公里的嘉义至二万坪段通车。1924年,再延长至阿里山并逐渐增设支线。铁路总长71.4公里,铁路很窄,只有75厘米的轨距,全程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沿途可欣赏热、暖、温等不同森林带植物种类的变化,以及美丽的山脉、溪谷。据说像这样的小火车全球除秘鲁和印度外,就是台湾了。
一路上,黄导滔滔不绝地讲述阿里山的故事,他说山上有一种树叫红桧,有极强的生命力,据说千年不朽,被称为神木。树高可达60多米,胸径达6.5米,是仅次于美国加州“世界爷”红杉的又一种大树。
红桧在原始的种子植物中属于柏科扁柏属的一种植物。该树木质紧密,坚固,油脂多,是一种上好的建筑材料。日本现存的由红桧木建筑的房子,都是从阿里山运过去的。至今,在阿里山林区里还有很多巨大的红桧木树桩,那都是日本人留下的罪恶证据。现在阿里山的红桧木被台湾政府当作保护树种,严禁砍伐。走在巨木群步道,举目皆是树龄千年以上的红桧巨木。
如今,阿里山新的“神木”代表,树高45米,萌芽于汉朝光武帝年间,树龄2300年,取名香林神木。往里走,两边红桧的根部都用竹帘子包了起来,怕游人把树皮弄坏了。树林里有很多被砍伐的巨大红桧树树桩,直径都在一米以上,上面长满了青色的苔藓。其中有一景叫“三代木”,就是老根上长老根,二代老根上又长新树。里面还有一座铜塔,叫“树灵塔”,有三四个人高的样子。其实它并不像塔,更像一座铜钟。导游告诉我们,当年日本占领了台湾,发现阿里山的“神木”后,便大肆砍伐运往本国,用其建造皇宫和靖国神社,这些树桩就是砍伐后留下的痕迹。沿路我们看到桧木砍伐后再生的永结同心、金猪报春、四弟兄、三姐妹等千姿百态的身影,仿佛在诉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
这里除了是著名的风景区外,同时也是著名的茶产区,所产的阿里山茶是台湾高山茶的代表茶品。随着黄导的引导,我们来到“台湾第一好茶”阿里山旗舰店,店里的两个小姐一个为我们茶艺表演,另一个为我们斟上了“极品金萱”。边看表演,边品茶,顿觉喉舌生津,口齿留香,大饱眼福。留心看那茶罐,上面印的是台湾总统马英九和冠军茶师林玫美的合影照,总统做茶叶商的代言人是我有生以来遇见的第一件奇事。问及价格,一盒装两罐,台币 3200 元,打六折,折合人民币 426 元。因要送朋友作纪念,我毫不吝啬地买了三盒。
林中的姊妹潭也不失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景点。姊妹潭是两个大小不同的邻近湖泊,“姊潭”呈长方形,积水深黛,一往情深;“妹潭”略呈圆形,积水清浅,明净似镜。环潭树林倒影如画,并有凉亭,小桥点缀其间。相传有两位女孩在此双双殉情,故后人附会而称姊妹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