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旧交替的阵痛中完成蜕变 ——新散文观察论坛“新散文作品”印象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在新旧交替的阵痛中完成蜕变
——新散文观察论坛“新散文作品”印象
文/王克楠
前几年散文文坛有一股“现场主义”之风。散文写作,由于基本上不能虚构,写作时必然不能脱离现场。现场是重要的,表现现场中的真实更加重要,如带着有色眼镜进入现场,必然抓不住现场的本质,至多是仅仅抓住一些现场的皮毛。青年散文家吴佳俊把现场与写实与真实的关系,概括为返回内心。正是用一颗敏感的心关切万事万物。
写散文需要视野,一般人写散文,包括一些名家写散文,也离不开个人的观察以及个人命运中的疼痛。大家的视力往往凝聚在人的身上,而站在动物植物的视角,或者猜测动植物的生活文字,少之又少。虽然少,毕竟有,白小白就是其中的一位。 她的《院子里的动物们(二)》从发在论坛有以后,就得到很多文友的关注,还获得了当年的“新散文奖”。这篇散文里写猪,“猪不刻薄,不小气,不焦虑,不慌张。攻击和防御这些暴力的事情都不屑于:”仅仅是刻画了猪的性格,但是“完全将自己托付给人类。它们因为放心而呈现出的安泰样子简直让其它动物生出嫉妒。一只样貌干净、脾气温和、性格活泼的青年猪,简直与人类羡慕像天使一样让人倾慕。”就有了猪的自我角度,就是说让猪自己站出来讲话,而不是由人代替。还有羊,“羊不杂食,且只爱活着的草。为了填充肚皮,羊会接受干草和人类喂给的粮食,但是它们仍然只爱青草。新鲜的带着露珠的青草,能够让羊变得鲜活。羊爱干净,连粪便都消化到成为一粒干净的颗丸。”对的羊自身的感觉,可以说细致入微。谈到骡子,总是有一点恐慌,“但骡对此毫不知情。骡不具有比对自己与父母基因差别的智慧。我们不知道第一匹骡是人类操控的杂交杰作还是出自父母的同种动物的不排斥倾向。一匹骚情的马,某天遇见一只好奇的驴,出乎意料地生出骡儿子也是可能的。”因为捕捉不倒骡子的内心的感觉。
人们习惯说内蒙古地区的人是粗犷的,但是我认识两位蒙古地区的文友却是细致的,深入内心的,一位是在北京的冯秋子,另一位也是在北京谋职的端木赐。端木赐写了《狗命》,从题目 有点白话和简单化,但是 内质并不简单。作者笔下的狗,不是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牧羊犬,而是“狗房里都是来历不明的试验品。”一句话,就把内在的紧张度和矛盾感,逼迫到了极致。对于人的残暴,“而人类的介入如此唐突,我们从不会征求异类的意见,强盗一般没有理由。”这使得笔者想到了邯郸乡党桑麻写的《1996年的暴力》,描写的也是农村的打狗运动。端木赐虽然年轻,对于人类的残暴还是有警惕的,“我们都是屠夫。屠夫总是对刀下的牲口说,下辈子,我们换个身份,换个位置,我做你,你来杀我。我们甚至还要把肉食加工成模糊的性状,肉卷、香肠或是肉酱,看起来那么美味。这或许就是人类的优雅和虚伪。”这篇散文的第二节写了一位收养流浪狗的女人,展示了人类的善,凶恶和慈善就这样不可思议地纠结在人类的肌体中。
一般地说,诞生是可爱的,死亡是可怕的,由于人类 惧怕死亡,死亡就成了文学的母题。一般地说,死亡是不可抵达的,如果一个人真的抵达死亡,就无法描写死亡境况的文字了。亚麻色的《死亡意识流》接入了“死亡”,“ 在身体失控的同时,我听到了自己的哭泣。”这是很出镜的死亡体验。仔细读了全文,方才知道作者写的是失眠的痛苦,“在暗夜里,我常常有被烈火焚烧的感觉,甚至能感觉到火焰一寸寸的吞噬着我的皮肤,灼的我疼痛难忍。往往此时我想象着尖刀插入胸膛的感觉,就能获得片刻的寒凉。”是的,不管哪一种人生体验 ,当 痛苦到了极点的时候,就类似了——死亡。当然作者写了迷离的下意识,“我看着最后一滴血滴入盆子之后,我握着菜刀轻轻的爬上床,躺好。将菜刀放在最贴身的地方,替自己把被子拉高,掖好。然后闭上眼睛。我感觉到我的灵魂开始离开我的身体,往上飞,变成了一朵祥云。”很多作家描写过死亡,都有飘渺之感,也不知医学能够证实?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处在不真实的尴尬状态,生活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以及厉害关系往往是不真实的。何为真实?真正进入心灵深层的才是真实的——我相信苏敏写的《我所经历的一件农民工讨薪事件》是真实的。 这篇散文先是进入了现场,“工地上,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大片,全是农民工。远远地,便能看到他们揎拳捋袖、怒目切齿、脸红筋暴、怒发冲冠的样子。”而后进入了作者的心灵,“ 我不知该说些什么,眼泪差点儿流了出来。我默默地在心底里祈祷着,但愿这黑夜的火光,能给他们一点点温暖。”作者的内心对农民工是怜悯的,是同情的,这也是一种负责的人生态度。
中国人在当下需要面对的现实很多,经济现实 ,思想现实,子女现实,住房现实,还有 一种现实叫做——婚姻现实 ,已经确实搞不清有多少人因为相爱而结合,有多少家庭是用爱情维系家庭而不是别的什么。巴桑泽仁是一位坦荡之人,直率地写了《离婚实录 》,离婚的原因在于“这个女人,居然会背着我干那么多龌龊的事情。”这就是出现了家庭生活的女人或者男人身体出轨。没有爱情,至少有责任心吧,可是,“次仁拉姆的阿爸泽仁多吉,好几年前就丢下媳妇女儿不管,跑到理塘下木拉去了。”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糟糕透了。作者的文笔很简洁,但是简洁过度了,就搞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如今的人生,有惨淡,更有混乱,道德堕落。 Lushiyu的 《黑暗处的钟声》就向我们描述了农村的现实。大清叔喜欢赌博,“他的肉摊开不下去了,输得太多,没有钱进肉。”大清叔了县看守所,必须凑些钱才能赎出来, 而大清叔本人并没有因为进了看守所而脸面受影响,这是一个不要脸面的时代。在金钱至上的氛围里,冬花婶“在家再也呆不下去了,她跟着熟人去了深圳,听说是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我也听别人悄悄地议论,她其实不是在餐馆当服务员,是做别的事。”散文用聊天的方式写是好的,但是过于随意地聊,哪里天黑哪里安家,总是让文本显得支离破碎。
平子1954是一位独具个性的作家,他在新散文观察的新散文作品(自由、个性、跨界)栏目发了《兆南:跪向土地:一位田野写作者与她的土地之书》。是用专访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另一个作家兆南面对现实的胆魄,“最重要的是不要刻意去过滤真相”,正是面对惨淡的人生,她面对的土地的流失问题,泱泱大国,对于农耕土地的流失,大家都无动于衷,一个叫兆南的女子站了出来,“辞掉了远郊的工作,带着孩子回到乡村的腹地,一边陪孩子读书,一边开始走访。经常走很远的路都难遇到一个人,荒凉,孤单。天黑下来的时候,一个人像天上流放到人间的星斗,孤单地在田野深处无力地闪烁着。”这样的人生态度,让很多的男人都感到羞愧。再值得说的是,一个作者理解另一个作者,是一件幸事,平子1954是理解兆南的,他说,“我就在考虑,我们常常把散文写得更像“散文”,我想兆南谈草,就是在“谈”,绝无“散文”或写作的概念,因此她是真实的,感性的,进而是感人的。这不应该给每一个“写作者”一些什么思考吗?”确实令人深思也。
寂静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美学。青年散文家吴佳俊对寂静有深刻的认识。说“好的散文都有一种寂静之美”。寂静的对面是喧嚣,我们的时代却真的是喧嚣时代,因此,能在散文中呈现一种寂静之气,显得更加可贵。欧阳杏蓬的《玻璃上的黄昏》是寂静的,面对喧嚣,作者说“我的脑子里有一只鸟,那是我从永州山群带出来的。我没有见过它长什么样子,但它一直霸占着我的思想,领着我。”因为忙碌和喧嚣,很多人顾不上观察生活的细节,“没有人会在乎玻璃上的影子。我们已经忙得忽视了很多的生活细节。”在这篇散文的结尾,作者这样倾诉,“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感觉不到真实,是因为真实靠近一点点,我们就伸出了手,保护了自己。人类的目标,往往超出这个世界的现实。因为遥远,所以我们一代一代,呈梯次形状的接力,去接近那个梦,或者那把主宰人类命运的剑。”一座好论坛就是一所好学校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命题,一个“梦”到底真实吗?值得新散文观察的朋友们思索。
张国太的《旧物什上的时光》显然也十分寂静。文中的门是“朽蚀的门”,作者当然非常张扬地描述了一番门的来龙去脉,更为可贵的是反省,“我为什么却连经常回来看看的勇气都没有?”农具锄头是“一把用旧了的锄头”,旧锄头,旧时光,正是因为陈旧,就有了更多的生命气息,可惜人们喜新厌旧(比如文革时期的疯狂 一般的“破四旧”)。作者笔下的旧锄头,“它倚在院门口,安静得跟刚才的老人一样。有关于这把旧锄头的命运,“渐渐地,新锄头的锐角被越磨越往里缩。我知道总有一天它也会变得跟旧锄头一个样。那把旧锄头不是身上积了灰尘,就是陪奶奶去菜园。后来,旧锄头干脆就不见了。”旧锄头不见了 ,这不仅是物质的悲哀,也是精神的悲哀,可惜大多数人没有领会到这样的深入骨髓的悲哀。
新散文观察论坛发表原创散文,有两个平台,一是散文百家(美文、随笔、杂谈),一事一议,便可成为文字,写作和点评,总是便当一些,所以很多写者喜欢 在这个栏目交流。另一个栏目就是新散文作品(自由、个性、跨界),到这里来的人少,大致上觉得“新散文”从内容到表现形式有难度吧。其实,“散文百家”也可以写的自由酣畅的,而“新散文作品”也可以用传统的方式来表达。散文高低上下,生命力在于质,而不是别的什么。
前不久从《红岩》上读到了周晓枫的《浮世绘》,与我过去读过她的飘逸散文有所不同(成熟的作家可以用多种风格写作),《浮世绘》既是为世人和世事画像,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在叙述策略上,不再以回忆和描写为主,而是进行自言自语的议论。记得清末民初。有一本书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揭示的是那个年代的世风日下,人情悲凉。七八十年过去了,中国已步入现代化,正如周晓枫在文中展现的:有手机以及微信、有电视广告、高速公路、轿车……这些物质并没有给现代人带来幸福感,反而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伤害。萨特的存在主义曾经揭示“他人即地狱”,周晓枫也在文中揭示了现代人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文本的第六节的小题目是《灵魂何用,拯救何来?》对当下现实是彻底的失望。治疗的方法在何处?作者自己回答,“我们要沉默地等待下去,濒于绝望,依然怀有信任。”作者并没有点明社会怪现象存在于哪个阶层,可能是社会各阶层都程度不同地被污染了吧。
我觉得周晓枫先生已经身体力行地告诉了我们怎样处理好新散文和传统散写作的关系,难度不是这样吗?
2018年9月于西山书院
——新散文观察论坛“新散文作品”印象
文/王克楠
前几年散文文坛有一股“现场主义”之风。散文写作,由于基本上不能虚构,写作时必然不能脱离现场。现场是重要的,表现现场中的真实更加重要,如带着有色眼镜进入现场,必然抓不住现场的本质,至多是仅仅抓住一些现场的皮毛。青年散文家吴佳俊把现场与写实与真实的关系,概括为返回内心。正是用一颗敏感的心关切万事万物。
写散文需要视野,一般人写散文,包括一些名家写散文,也离不开个人的观察以及个人命运中的疼痛。大家的视力往往凝聚在人的身上,而站在动物植物的视角,或者猜测动植物的生活文字,少之又少。虽然少,毕竟有,白小白就是其中的一位。 她的《院子里的动物们(二)》从发在论坛有以后,就得到很多文友的关注,还获得了当年的“新散文奖”。这篇散文里写猪,“猪不刻薄,不小气,不焦虑,不慌张。攻击和防御这些暴力的事情都不屑于:”仅仅是刻画了猪的性格,但是“完全将自己托付给人类。它们因为放心而呈现出的安泰样子简直让其它动物生出嫉妒。一只样貌干净、脾气温和、性格活泼的青年猪,简直与人类羡慕像天使一样让人倾慕。”就有了猪的自我角度,就是说让猪自己站出来讲话,而不是由人代替。还有羊,“羊不杂食,且只爱活着的草。为了填充肚皮,羊会接受干草和人类喂给的粮食,但是它们仍然只爱青草。新鲜的带着露珠的青草,能够让羊变得鲜活。羊爱干净,连粪便都消化到成为一粒干净的颗丸。”对的羊自身的感觉,可以说细致入微。谈到骡子,总是有一点恐慌,“但骡对此毫不知情。骡不具有比对自己与父母基因差别的智慧。我们不知道第一匹骡是人类操控的杂交杰作还是出自父母的同种动物的不排斥倾向。一匹骚情的马,某天遇见一只好奇的驴,出乎意料地生出骡儿子也是可能的。”因为捕捉不倒骡子的内心的感觉。
人们习惯说内蒙古地区的人是粗犷的,但是我认识两位蒙古地区的文友却是细致的,深入内心的,一位是在北京的冯秋子,另一位也是在北京谋职的端木赐。端木赐写了《狗命》,从题目 有点白话和简单化,但是 内质并不简单。作者笔下的狗,不是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牧羊犬,而是“狗房里都是来历不明的试验品。”一句话,就把内在的紧张度和矛盾感,逼迫到了极致。对于人的残暴,“而人类的介入如此唐突,我们从不会征求异类的意见,强盗一般没有理由。”这使得笔者想到了邯郸乡党桑麻写的《1996年的暴力》,描写的也是农村的打狗运动。端木赐虽然年轻,对于人类的残暴还是有警惕的,“我们都是屠夫。屠夫总是对刀下的牲口说,下辈子,我们换个身份,换个位置,我做你,你来杀我。我们甚至还要把肉食加工成模糊的性状,肉卷、香肠或是肉酱,看起来那么美味。这或许就是人类的优雅和虚伪。”这篇散文的第二节写了一位收养流浪狗的女人,展示了人类的善,凶恶和慈善就这样不可思议地纠结在人类的肌体中。
一般地说,诞生是可爱的,死亡是可怕的,由于人类 惧怕死亡,死亡就成了文学的母题。一般地说,死亡是不可抵达的,如果一个人真的抵达死亡,就无法描写死亡境况的文字了。亚麻色的《死亡意识流》接入了“死亡”,“ 在身体失控的同时,我听到了自己的哭泣。”这是很出镜的死亡体验。仔细读了全文,方才知道作者写的是失眠的痛苦,“在暗夜里,我常常有被烈火焚烧的感觉,甚至能感觉到火焰一寸寸的吞噬着我的皮肤,灼的我疼痛难忍。往往此时我想象着尖刀插入胸膛的感觉,就能获得片刻的寒凉。”是的,不管哪一种人生体验 ,当 痛苦到了极点的时候,就类似了——死亡。当然作者写了迷离的下意识,“我看着最后一滴血滴入盆子之后,我握着菜刀轻轻的爬上床,躺好。将菜刀放在最贴身的地方,替自己把被子拉高,掖好。然后闭上眼睛。我感觉到我的灵魂开始离开我的身体,往上飞,变成了一朵祥云。”很多作家描写过死亡,都有飘渺之感,也不知医学能够证实?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处在不真实的尴尬状态,生活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以及厉害关系往往是不真实的。何为真实?真正进入心灵深层的才是真实的——我相信苏敏写的《我所经历的一件农民工讨薪事件》是真实的。 这篇散文先是进入了现场,“工地上,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大片,全是农民工。远远地,便能看到他们揎拳捋袖、怒目切齿、脸红筋暴、怒发冲冠的样子。”而后进入了作者的心灵,“ 我不知该说些什么,眼泪差点儿流了出来。我默默地在心底里祈祷着,但愿这黑夜的火光,能给他们一点点温暖。”作者的内心对农民工是怜悯的,是同情的,这也是一种负责的人生态度。
中国人在当下需要面对的现实很多,经济现实 ,思想现实,子女现实,住房现实,还有 一种现实叫做——婚姻现实 ,已经确实搞不清有多少人因为相爱而结合,有多少家庭是用爱情维系家庭而不是别的什么。巴桑泽仁是一位坦荡之人,直率地写了《离婚实录 》,离婚的原因在于“这个女人,居然会背着我干那么多龌龊的事情。”这就是出现了家庭生活的女人或者男人身体出轨。没有爱情,至少有责任心吧,可是,“次仁拉姆的阿爸泽仁多吉,好几年前就丢下媳妇女儿不管,跑到理塘下木拉去了。”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糟糕透了。作者的文笔很简洁,但是简洁过度了,就搞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如今的人生,有惨淡,更有混乱,道德堕落。 Lushiyu的 《黑暗处的钟声》就向我们描述了农村的现实。大清叔喜欢赌博,“他的肉摊开不下去了,输得太多,没有钱进肉。”大清叔了县看守所,必须凑些钱才能赎出来, 而大清叔本人并没有因为进了看守所而脸面受影响,这是一个不要脸面的时代。在金钱至上的氛围里,冬花婶“在家再也呆不下去了,她跟着熟人去了深圳,听说是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我也听别人悄悄地议论,她其实不是在餐馆当服务员,是做别的事。”散文用聊天的方式写是好的,但是过于随意地聊,哪里天黑哪里安家,总是让文本显得支离破碎。
平子1954是一位独具个性的作家,他在新散文观察的新散文作品(自由、个性、跨界)栏目发了《兆南:跪向土地:一位田野写作者与她的土地之书》。是用专访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另一个作家兆南面对现实的胆魄,“最重要的是不要刻意去过滤真相”,正是面对惨淡的人生,她面对的土地的流失问题,泱泱大国,对于农耕土地的流失,大家都无动于衷,一个叫兆南的女子站了出来,“辞掉了远郊的工作,带着孩子回到乡村的腹地,一边陪孩子读书,一边开始走访。经常走很远的路都难遇到一个人,荒凉,孤单。天黑下来的时候,一个人像天上流放到人间的星斗,孤单地在田野深处无力地闪烁着。”这样的人生态度,让很多的男人都感到羞愧。再值得说的是,一个作者理解另一个作者,是一件幸事,平子1954是理解兆南的,他说,“我就在考虑,我们常常把散文写得更像“散文”,我想兆南谈草,就是在“谈”,绝无“散文”或写作的概念,因此她是真实的,感性的,进而是感人的。这不应该给每一个“写作者”一些什么思考吗?”确实令人深思也。
寂静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美学。青年散文家吴佳俊对寂静有深刻的认识。说“好的散文都有一种寂静之美”。寂静的对面是喧嚣,我们的时代却真的是喧嚣时代,因此,能在散文中呈现一种寂静之气,显得更加可贵。欧阳杏蓬的《玻璃上的黄昏》是寂静的,面对喧嚣,作者说“我的脑子里有一只鸟,那是我从永州山群带出来的。我没有见过它长什么样子,但它一直霸占着我的思想,领着我。”因为忙碌和喧嚣,很多人顾不上观察生活的细节,“没有人会在乎玻璃上的影子。我们已经忙得忽视了很多的生活细节。”在这篇散文的结尾,作者这样倾诉,“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感觉不到真实,是因为真实靠近一点点,我们就伸出了手,保护了自己。人类的目标,往往超出这个世界的现实。因为遥远,所以我们一代一代,呈梯次形状的接力,去接近那个梦,或者那把主宰人类命运的剑。”一座好论坛就是一所好学校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命题,一个“梦”到底真实吗?值得新散文观察的朋友们思索。
张国太的《旧物什上的时光》显然也十分寂静。文中的门是“朽蚀的门”,作者当然非常张扬地描述了一番门的来龙去脉,更为可贵的是反省,“我为什么却连经常回来看看的勇气都没有?”农具锄头是“一把用旧了的锄头”,旧锄头,旧时光,正是因为陈旧,就有了更多的生命气息,可惜人们喜新厌旧(比如文革时期的疯狂 一般的“破四旧”)。作者笔下的旧锄头,“它倚在院门口,安静得跟刚才的老人一样。有关于这把旧锄头的命运,“渐渐地,新锄头的锐角被越磨越往里缩。我知道总有一天它也会变得跟旧锄头一个样。那把旧锄头不是身上积了灰尘,就是陪奶奶去菜园。后来,旧锄头干脆就不见了。”旧锄头不见了 ,这不仅是物质的悲哀,也是精神的悲哀,可惜大多数人没有领会到这样的深入骨髓的悲哀。
新散文观察论坛发表原创散文,有两个平台,一是散文百家(美文、随笔、杂谈),一事一议,便可成为文字,写作和点评,总是便当一些,所以很多写者喜欢 在这个栏目交流。另一个栏目就是新散文作品(自由、个性、跨界),到这里来的人少,大致上觉得“新散文”从内容到表现形式有难度吧。其实,“散文百家”也可以写的自由酣畅的,而“新散文作品”也可以用传统的方式来表达。散文高低上下,生命力在于质,而不是别的什么。
前不久从《红岩》上读到了周晓枫的《浮世绘》,与我过去读过她的飘逸散文有所不同(成熟的作家可以用多种风格写作),《浮世绘》既是为世人和世事画像,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在叙述策略上,不再以回忆和描写为主,而是进行自言自语的议论。记得清末民初。有一本书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著),揭示的是那个年代的世风日下,人情悲凉。七八十年过去了,中国已步入现代化,正如周晓枫在文中展现的:有手机以及微信、有电视广告、高速公路、轿车……这些物质并没有给现代人带来幸福感,反而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伤害。萨特的存在主义曾经揭示“他人即地狱”,周晓枫也在文中揭示了现代人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文本的第六节的小题目是《灵魂何用,拯救何来?》对当下现实是彻底的失望。治疗的方法在何处?作者自己回答,“我们要沉默地等待下去,濒于绝望,依然怀有信任。”作者并没有点明社会怪现象存在于哪个阶层,可能是社会各阶层都程度不同地被污染了吧。
我觉得周晓枫先生已经身体力行地告诉了我们怎样处理好新散文和传统散写作的关系,难度不是这样吗?
2018年9月于西山书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