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2020-09-17叙事散文东方欲晓
年味,在各种人群中有不同形式的载体,你是城市白领,你想的就是有一场放松,和现时同仁旧时同学酣畅一场,既是在故人里收拾些昔日的情谊,也是在同仁的扶持里和着一杯酒下肚,为了后期联谊更上一层楼;你若是打工一族,必是归心似箭,扒火车登地铁,以跋涉回
年味,在各种人群中有不同形式的载体,你是城市白领,你想的就是有一场放松,和现时同仁旧时同学酣畅一场,既是在故人里收拾些昔日的情谊,也是在同仁的扶持里和着一杯酒下肚,为了后期联谊更上一层楼;你若是打工一族,必是归心似箭,扒火车登地铁,以跋涉回乡之路为己任;再者,多数各色人等均以旅游出行为潇洒走一回。我想,那酒桌、那地铁抑或那风景是否就是他们的载体。
不少人也许忘记了、承载真正年味的,其实还是一家人在一起,相互需要,相互陪伴的温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出现在家门口,拍着满身的雪花,被家人一把拉进屋里,团在一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或许是年的滋味。
现在,看着商场里的大红灯笼早早就挂起来,听着促销的喇叭一遍又一遍,年味被提交后载在采购车里,形色匆匆。这年味,到底是什么味儿呢?儿时的年味,是看着挂在墙上的那一本厚厚的日历,每天不断地撕,就盼望着赶快地撕完,撕一张少一张,眼瞅着年越来越近。父亲换了一本挂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听姑奶奶说,旧时家乡过年,首先是办年货。那可是种类繁多,猪、牛、羊肉、肉;鸡、鸭、鱼肉、多种多样,制作方法有蒸、炸、焖、炖等等,各种烹饪方法做出的菜品,从外形到口感都不一样。那可是色香味形俱全,酸甜咸辣总汇。总之,过年食物充足,储存丰富。日子火红,时光美好,过着幸福的生活。姑奶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所教会中学的校长,那天一面绣着花,一面和我聊起的,(那年他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家里有很多亩地的果园,有梨树枣树,栗子树,果子收得再多,也从来不卖。快要到年根,就吩咐家里的下人用胆子挑着往工人家里送,那些漂亮的花灯都是家里人自己扎的。过年要“祭灶”,拜灶王爷。这是在中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司命灶君”,把他写在红纸上,两旁贴着“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报佑全家老少平安、健康、如意。拜完“灶王爷”后,就祭“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爷”。要点上蜡烛,插上香,摆满一桌的菜肴,恭请“土地爷”到来。让“土地爷”吃饱喝足,保佑新年风调雨顺,让粮食丰收,家畜兴旺,免灾免难,保佑一家人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中午,是“祭祖”的时候,宗族的长辈聚集一起,把家里的美味佳肴、美酒佳酿奉上,摆满若干“八仙桌”。酒菜形形色色,丰富多味,包括各种各样的水果。由于人多户杂,祭祖的时间一般较长。人们放鞭炮放烟花,烧金纸银纸,合掌叩头,礼拜祖先。人们聚在一起,互道恭喜发财,讨个口彩。真是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一派过年的喜庆、团聚和节日的吉祥。晚饭,也就是年夜饭。这是最后的晚餐,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会餐。家家户户都摆上了丰盛的饭菜,放上了好酒。大家可以尽情地大口吃肉,放肆地大晚喝酒,喝着上好的白酒或自酿的葡萄美酒。以吃吃喝喝的形式,全家人聚在一块,喜气洋洋,一起庆祝过年,一起共度一年一次的好日子,一起欢颜笑语,预祝来年过得更好,日子更加丰裕。也许那就是姑奶奶说的旧时的年味。
年味是嗅觉,是满屋飘着珍馐佳肴的油香味,是爆竹的火药味,也是姐姐头上洗发水的味,年味是视觉,是那本新挂历,是走亲访友的高朋满座,也是那高高挂着的大红灯笼、门上的对联、和窗子上的窗花。年味更是感觉,你感觉到一下子大家都联络了,感觉请柬多了,父母的唠叨多了,逼婚的逼嫁的话听得耳朵长茧了。
解放初期,我的童年是由家乡那个大宅院变成了市府大院,过的是住机关,吃食堂的集体生活,尽管市府大院是我童年的伊甸园,可是父亲在第三伙房就餐,做老师的母亲带着姐姐和我在第六伙房吃饭。就凭这点,可想而知,我对家庭的温暖是感受肤浅的,一直还为母亲抱不平。记忆中,只有一次,父亲带着我一个人去参加他的新年聚会,只听到他的同事们说,哟,这是你大公子啊,今后一定会有大出息,我就十分反感。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想着母亲和两个姐姐是怎么过年的,在第六伙房,就算菜肴也丰富,气氛也热闹,哪有一家人聚在一起更温馨?从那时就对过年有种莫名排斥。
长大后,自己也成了家,有了孩子。就想着,过年要有个过年的样子,妻子是比较传统,懂得些民风民俗,也会做些家乡的菜肴,尤其是香菜,就是在秋后,大家在腌菜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拿整颗的白菜去腌,而是要选出菜心,洗净晾干后,切成一寸来长,两三分宽的条状,再晾晒一个太阳,疲软后,开始腌制,用精盐搓揉后一层一层地往坛子里码放,每码一层就撒上适量的五香粉,蒜泥,直到封顶,将其密封。到过年的时候,取出来,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年味在许多大鱼大肉之后,大块朵颐油腻膏脂之中,居然还有这么一道精致美味可口的细菜。这年味原来也是可以做到如此精细的。
孩子要放鞭炮,我额外买了些烟花,过年的那几天,孩子在院子里开心地放着烟花爆竹,既害怕又喜欢,看着那无穷变化的烟花,像个大望花筒,这就是孩子的年味,他恪守每天燃放的数量,也不多放,也许知道凡事皆有度,也许留着热情慢慢地释放,我以为,其实这就像是一种仪式感,入学了、毕业了、成人了,结婚了,人的一生有多少仪式须得遵守,这过年一样得有个仪式须得遵守的。很多的仪式是你告别过去,接受未来的仪式,过年就是迎新辞旧的仪式。
有人说现在的年味不浓了,因为物资极大的丰富,平时要吃什么都不是什么事,有钱天天年,玩也不成问题,说走就走的一场旅行也是很多人的不用费劲的事情,游乐场所,嘉年华里的摩天轮,过山车,甚至是登山、蹦极什么时候想玩都行,吃喝玩乐排满了全年的节假日,过年还有什么味道?于是有人就说了,辛苦一年赶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是就那几天,老板还等着你回去上班,为了生计你也不想耽误。菜场一过了初一就开门买菜了,现在的市场不是在商家而在消费者手里,你不买他还急着卖,那些卖菜的大多数在我们附近小区买了房,有了南京市绿卡,他们也没有过年的概念,年的味道渐渐淡忘。即便想着回家过年,也没有过去的年味,只是走程序而已,回家过年已经变成了假装过年。
刚接到信息,在自己家的那个群里,亲家是前天才从西班牙回到杭州的家,隔天又飞到日本去看望女儿女婿,夜里到家,休息一天昨天又新春三日行、出门去草津温泉旅游了。也许这过年的味道,就伴着自驾游那浓郁的汽油味和雪花的清凉吧。年味真的没有载体,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是对这种千百年沿袭下来的民俗的一种仪式感和敬畏之心,代代相传。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