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只能默默祝福

2021-12-23抒情散文落拓书生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26 编辑

这是我第一次在文字中提到她,也许是,因为心底对她一直有着一份莫可名状的情愫。我已很多年没有见过她了,有关于她的往事在脑海里也已有些模糊,但每回恍惚……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26 编辑 <br /><br /> 这是我第一次在文字中提到她,也许是,因为心底对她一直有着一份莫可名状的情愫。
   我已很多年没有见过她了,有关于她的往事在脑海里也已有些模糊,但每回恍惚中想起初次见到她时的情景,我又常常觉得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现在我还清楚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8岁的我因为一个趔趄后推开她家院门,接着,见到13岁的她。当时她正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拿把小刀切剖柚子,双颊微红,阳光的映照下,她身上仿佛也散发着一层橙黄色的光晕,在我感到急促不安时,她忽然把大半个柚子塞进我手里,叫我吃点柚子。


   “姐……”我低着头怯生生地唤了一声,双手捏着衣角,不知所措。
   她忽然间又把一个完整的柚子塞进我怀里,劝我不要担心。还说,她家里还有很多柚子——便是这样,我和她认识了。中午时候,因为她的挽留,我第一次独自在一个陌生人家里吃了一顿午饭。她母亲是个很和善的中年妇女,她二哥却是一个沉默寡言的青年人,以致我有些怕他。
   饭后,我拍着圆得像个西瓜的肚子回到家里,母亲埋怨我上哪里玩了,都不知道回家吃午饭。我有些得意地跟母亲说,自己已在一个小姐姐家里吃午饭了。母亲甚是诧异,连忙问我:“在哪个小姐姐家吃的午饭?”我如实回答了,母亲摇头叹气,什么话都不说。我后来从父母及村里一些大人们口中知道她家里的一些情况,她有个大哥在四川成都大学读书,她父亲和奶奶同一天被村里的一个疯子拿斧头砍死,她正读小学二年级的二哥当天辍学不读书了。
   由于她父亲和奶奶是非自然死的,她家里显得颇为冷清,大人们也一而再地告诫我们小孩子不要去她家里玩,不然,晚上会做噩梦的。我当时算是胆大包天了,认识她后一个劲地往她家里跑,有时还背着书包。她家,对当时的我而言,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一样,充满着魅力。
   我大概是跑得太勤快了,讨得她母亲喜欢,以至在她家吃饭时她母亲常常夹菜给我,都是肉呢。幸好当时我没有因为去她家里玩了晚上做过噩梦,不然,我的童年要缺肉吃了。也是因为有她,我的童年才得以多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回首往事,发觉她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譬如:刷牙,系红领巾。三十年里,我从未牙疼过一次,多少有些是她的功劳。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我一年级系上红领巾后给烈士扫墓的事。头天晚上,她就已把我们两个人的饭菜炒好了,另外,还煎了几个鸡蛋。我是头一次去给烈士扫墓,开始还有些兴奋,可是走了十多里的路后我脚软了,她离开她们班,一面哄我,一面搀扶着我走路。二十多里的路程,在她细心的劝慰下,我不觉得漫长了。后来回家的路上,她也是一面哄着我,一面搀扶我走路。晚上,我照旧跑到她家里吃晚饭。而我二姐不论是去烈士陵园扫墓的路上,还是回家的路上,都不曾照顾过我一下。
   当我意识到男女有别时,她小学毕业了,踩着自行车去异乡读初中。我也就不怎么好意思再去她家玩了,她母亲因为和我母亲一起学骑自行车的缘故,常常叫我去家里玩。但我却不怎么去她家玩了,在我眼里,没有了她的身影,她家就像一潭死水,对我毫无吸引力。
   又过了些年月,我也小学毕业了,和她一样,踩着自行车去异乡读初中。我选择的是她就读的中学,她却已到更遥远的异乡打工了。据说,她不读高中的原因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起初周末回家拿生活费碰见她母亲都十分热情的打招呼,只是她母亲的反应出奇的冷淡,后来我才知原因,隐隐听到有人说哥哥和她谈恋爱,她母亲勃然大怒,不同意。显然她母亲也把怒气撒到我头上了。但我不知怎地,竟觉得十分英俊、人品并不差的哥哥配不上她。世界上,唯我一人配得上她。
   流年似水,我由少年长成青年,却渐渐地失去了她的消息。她家的老屋瓦房、小院也变成了两层楼房。很多次望着陌生的房子,我都感到深深的惆怅,对她更是满怀的思念。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有个亲戚打电话叫我去他家吃饭,她二哥也在,结婚八九年了她二哥始终没有子女,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酒至酣处,我想向她二哥打听她的境况,可是,嘴唇动了几次,我又放弃了。实在不知从何问起。
   第二年夏天,知了歌唱的季节,不知何故,她二嫂忽然跳下村里的一个水潭自杀身亡了。我也更害怕见到她的亲人了。她母亲,记忆中面色和善的那个中年妇女已头发花白,脚步蹒跚,尽显老态龙钟之状。我回家过年时,远远看见她母亲的话,就会慌忙躲避。实在不知跟她母亲说什么话为好,更不用说打听她的消息了。
   站在她家的巷口,遥望夕阳的余晖涂满她家的屋顶,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祝福她一切安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