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古槐志
2021-12-23叙事散文剑梅楼主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56 编辑
宁津古槐志乙未年初冬,应宁津县政协之约,禹城市作协一行四人赴宁津采风。周六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踏上了旅程,到达宁津县城时,已近十点。在文化艺术中心……
宁津古槐志乙未年初冬,应宁津县政协之约,禹城市作协一行四人赴宁津采风。周六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踏上了旅程,到达宁津县城时,已近十点。在文化艺术中心……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56 编辑 <br /><br /> 宁津古槐志
乙未年初冬,应宁津县政协之约,禹城市作协一行四人赴宁津采风。
周六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踏上了旅程,到达宁津县城时,已近十点。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我们同德城区的两位美女作家和一位挎着长焦距镜头的帅哥汇合,在宁津县作协高主席的带领下开始了寻访古树名木之旅。
顶风冒雨来到保店乡黄家镇村,远远地就看到村中央一棵古树傲然挺立。神奇的是沿树身向上寻望,古树有大的树干5个,3荣2枯。枯者为杨,位置居中且较为粗大;荣者为2杨1槐,居外围环绕,枝叶繁茂。根脉居中处是一株不知何年枯槁的最粗大挺拔的主树干,其木质仍坚实完好;树干表面经漫长岁月雨浸日晒,其色泽恰似古铜雕塑!
目睹这满目沧桑的古树,我不禁想到:不知多少年之前,有一对喜鹊在大杨树上垒窝筑巢,年复一年,风沙积淀于树洞之中,喜鹊的粪便落入洞中,树洞中便形成了一方沃土。后来喜鹊衔来槐豆一颗,弃于沃土之上,来年便有一棵小槐树破土而出,从而黄家镇也就有了这棵奇异之树————“杨抱槐”。
同来的美女作家苏艳望着古树说:这多像一个继母抱着继子啊!不是自己的血脉,但还是辛勤养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啊!看着眼前这繁茂的杨抱槐树,我不禁感慨万千,我祝福着杨抱槐,敬仰着这个养育者。
继续前行,在泥泞的乡间土路上,我们又陆续寻访了几棵古树名木,有唐槐、汉槐、汉酸枣树等。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柴胡店镇崔杨村,有一棵远近闻名的千年奇树“槐抱槐”。两株槐树长在一起,一枯一荣,宛若一位参透枯荣的隐者,又好像一位母亲抱着幼子。老槐盘根错节,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胸径在4米左右。母槐一侧的子槐,胸径大约1.5米,昂首云天,枝叶茂盛;母槐腹空,环抱子槐;母槐树身之上,两枝树丫,分开西倾。
走近细看,老槐树的树干南侧已经腐蚀成洞,如今生长在母亲怀抱里的子槐,越长越旺,枝条依然繁茂,叶片十分浓密,厚厚的树冠郁郁葱葱,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仿佛要努力用旺盛的生命力长成栋梁,来回报母亲的爱。
每当看到古树时,我心里都会萌生一种亲切感。每当面对古树,总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仿佛面对一位历经风雨、缄默不语的老者。古树名木是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文物、活化石;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记载;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研、生态、旅游、经济和科普等多元性价值。古树名木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身上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印迹,它们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
阴雨霏霏,道路泥泞,我们继续艰难地前行,终于到达了柴胡店镇西街的柴胡店小学。学校已经新建搬迁,只有大门遗址犹在,门匾上方镶嵌一枚闪闪发光的五角星,下面部分仍保留原貌。
校园内一棵千年古槐拔地而起,只见它虬枝苍苍,翠盖覆荫,老枝新叶,蕴涵着无限生机。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弯屈伸展达四五米,主干需四人方能合抱,郁郁葱葱,苍劲有力,威风凛凛,从远处看,整棵树好似一条巨龙卧在地上挺胸长啸,当地人称千年龙槐。
这棵古槐历千年而不衰,枝繁叶茂,树冠如盖。更为奇特的是,古槐右上方有一枯枝向上突兀着,显示着雷击的痕迹,但它虽枯犹荣,历经沧桑而愈加葱郁茂盛,斑驳的树身上隐隐约约地有一带角的龙首,形象逼真,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龙槐历经千年风雨,就像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一直矗立在柴胡店古镇地盘上,见证着古镇的发展历程。相传一条丈八长青龙蛇经常出没于古槐树洞之间,故而此地又得名“青龙镇”。
站在古槐树下,不禁深思,日升日落、春去春来,多少岁月、过眼云烟,只有这株古槐,巍然屹立,冷眼旁观世人醉生梦死……不知多少年后,还会不会有人也这样悄然立于树下,痴痴凝望古槐发古人之幽思,猜想数百年层叠岁月里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民间有一俗语:“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在这里人们把槐树誉为招财进宝的吉祥之树。中国人将槐树誉为吉祥的化身,源于首先将它视为神灵的栖息之所。如果追根溯源,当起源于周朝。
据记载,中国人植槐最早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社坛立树”。 《周礼·地官·大司徒》载:“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名其社与其野。”说明树是社的标志。而槐树是西周时的社树之一。 在《尚书·逸篇》载:“大社唯松,东社唯柏、南社唯梓、西社唯栗,北社唯槐。”这里的槐指的是国槐。国槐不同于洋槐,国槐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树种,而洋槐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刺槐”,开白花,是从外国引进的。
《太公金匮》中记载:“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 太公说道:“ 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入,无益者拒之。” 这里讲的是周武王与姜太公关于祭祀神灵的一段对话。武王对姜太公说:天下来的神很多,我们将如何安排他们歇息呢?姜太公答道:请在王宫门内栽植槐树,社神就有了栖息之处。
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说的就是山西移民的历史。
民国《洪洞县志》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徙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置员,发给凭照、川资。因历久远,槐树无存,亦发贡于兵燹。” 这里说的是元末山西洪洞县城北广济寺旁驿道边有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明初鉴于长年战乱,中原荒芜,朝廷多次组织将山西之民移往冀鲁豫皖等地。当时洪洞县人口稠密,地处交通要道,故移民尤多。每次移民多在深秋,官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凡移民都要集中在这里登记造册,“发给凭照、川资”,后由这里编队迁送。
据说当时明朝官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日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拖家带口、熙熙攘攘,纷纭赶往古槐树下。到第三天,大槐树下聚集了十几万人。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百姓,一位官员宣布了大明皇帝的敕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官吏们一律将所迁之民反绑双手,登记造册,告之迁往何处。官兵害怕人们逃跑,将移民每人小脚趾剪上一刀,以作记号。所以,凡从大槐树底下迁来的,都有两个小指甲盖。由于是强迫性移民,所以移民们在这里登上了离乡背井的征程,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悲伤哭啼,频频回首,渐行渐远,亲人的面孔逐渐模糊。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在官兵的呵斥与驱使下,人们一步一回头离开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息的故土。大人对孩子说,你看,槐树上有个老鸹窝,记住,这就是故乡,这就是老家。为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据考证,洪洞古大槐树移民分布在全国11个省市的227个县。槐树也就成了移民们怀祖的寄托,所以移民们到达新地建村立庄时,多在村中最显要的地方,如十字路口、丁字路口或村口种植上一棵槐树,以此表达对移民活动的纪念和对故土祖先的怀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幼槐成了古槐,古槐就成了故乡、祖先的象征。
宁津的古槐就像神州大地上的千千万万棵古槐一样,已经升华成为一种图腾,寄托着我们的乡愁,抚慰着我们的乡思。
乙未年初冬,应宁津县政协之约,禹城市作协一行四人赴宁津采风。
周六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踏上了旅程,到达宁津县城时,已近十点。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我们同德城区的两位美女作家和一位挎着长焦距镜头的帅哥汇合,在宁津县作协高主席的带领下开始了寻访古树名木之旅。
顶风冒雨来到保店乡黄家镇村,远远地就看到村中央一棵古树傲然挺立。神奇的是沿树身向上寻望,古树有大的树干5个,3荣2枯。枯者为杨,位置居中且较为粗大;荣者为2杨1槐,居外围环绕,枝叶繁茂。根脉居中处是一株不知何年枯槁的最粗大挺拔的主树干,其木质仍坚实完好;树干表面经漫长岁月雨浸日晒,其色泽恰似古铜雕塑!
目睹这满目沧桑的古树,我不禁想到:不知多少年之前,有一对喜鹊在大杨树上垒窝筑巢,年复一年,风沙积淀于树洞之中,喜鹊的粪便落入洞中,树洞中便形成了一方沃土。后来喜鹊衔来槐豆一颗,弃于沃土之上,来年便有一棵小槐树破土而出,从而黄家镇也就有了这棵奇异之树————“杨抱槐”。
同来的美女作家苏艳望着古树说:这多像一个继母抱着继子啊!不是自己的血脉,但还是辛勤养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无私的母爱啊!看着眼前这繁茂的杨抱槐树,我不禁感慨万千,我祝福着杨抱槐,敬仰着这个养育者。
继续前行,在泥泞的乡间土路上,我们又陆续寻访了几棵古树名木,有唐槐、汉槐、汉酸枣树等。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柴胡店镇崔杨村,有一棵远近闻名的千年奇树“槐抱槐”。两株槐树长在一起,一枯一荣,宛若一位参透枯荣的隐者,又好像一位母亲抱着幼子。老槐盘根错节,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胸径在4米左右。母槐一侧的子槐,胸径大约1.5米,昂首云天,枝叶茂盛;母槐腹空,环抱子槐;母槐树身之上,两枝树丫,分开西倾。
走近细看,老槐树的树干南侧已经腐蚀成洞,如今生长在母亲怀抱里的子槐,越长越旺,枝条依然繁茂,叶片十分浓密,厚厚的树冠郁郁葱葱,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仿佛要努力用旺盛的生命力长成栋梁,来回报母亲的爱。
每当看到古树时,我心里都会萌生一种亲切感。每当面对古树,总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仿佛面对一位历经风雨、缄默不语的老者。古树名木是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文物、活化石;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记载;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研、生态、旅游、经济和科普等多元性价值。古树名木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身上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印迹,它们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
阴雨霏霏,道路泥泞,我们继续艰难地前行,终于到达了柴胡店镇西街的柴胡店小学。学校已经新建搬迁,只有大门遗址犹在,门匾上方镶嵌一枚闪闪发光的五角星,下面部分仍保留原貌。
校园内一棵千年古槐拔地而起,只见它虬枝苍苍,翠盖覆荫,老枝新叶,蕴涵着无限生机。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弯屈伸展达四五米,主干需四人方能合抱,郁郁葱葱,苍劲有力,威风凛凛,从远处看,整棵树好似一条巨龙卧在地上挺胸长啸,当地人称千年龙槐。
这棵古槐历千年而不衰,枝繁叶茂,树冠如盖。更为奇特的是,古槐右上方有一枯枝向上突兀着,显示着雷击的痕迹,但它虽枯犹荣,历经沧桑而愈加葱郁茂盛,斑驳的树身上隐隐约约地有一带角的龙首,形象逼真,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龙槐历经千年风雨,就像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一直矗立在柴胡店古镇地盘上,见证着古镇的发展历程。相传一条丈八长青龙蛇经常出没于古槐树洞之间,故而此地又得名“青龙镇”。
站在古槐树下,不禁深思,日升日落、春去春来,多少岁月、过眼云烟,只有这株古槐,巍然屹立,冷眼旁观世人醉生梦死……不知多少年后,还会不会有人也这样悄然立于树下,痴痴凝望古槐发古人之幽思,猜想数百年层叠岁月里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民间有一俗语:“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在这里人们把槐树誉为招财进宝的吉祥之树。中国人将槐树誉为吉祥的化身,源于首先将它视为神灵的栖息之所。如果追根溯源,当起源于周朝。
据记载,中国人植槐最早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社坛立树”。 《周礼·地官·大司徒》载:“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名其社与其野。”说明树是社的标志。而槐树是西周时的社树之一。 在《尚书·逸篇》载:“大社唯松,东社唯柏、南社唯梓、西社唯栗,北社唯槐。”这里的槐指的是国槐。国槐不同于洋槐,国槐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树种,而洋槐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刺槐”,开白花,是从外国引进的。
《太公金匮》中记载:“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 太公说道:“ 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入,无益者拒之。” 这里讲的是周武王与姜太公关于祭祀神灵的一段对话。武王对姜太公说:天下来的神很多,我们将如何安排他们歇息呢?姜太公答道:请在王宫门内栽植槐树,社神就有了栖息之处。
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说的就是山西移民的历史。
民国《洪洞县志》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徙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置员,发给凭照、川资。因历久远,槐树无存,亦发贡于兵燹。” 这里说的是元末山西洪洞县城北广济寺旁驿道边有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明初鉴于长年战乱,中原荒芜,朝廷多次组织将山西之民移往冀鲁豫皖等地。当时洪洞县人口稠密,地处交通要道,故移民尤多。每次移民多在深秋,官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凡移民都要集中在这里登记造册,“发给凭照、川资”,后由这里编队迁送。
据说当时明朝官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日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拖家带口、熙熙攘攘,纷纭赶往古槐树下。到第三天,大槐树下聚集了十几万人。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的百姓,一位官员宣布了大明皇帝的敕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官吏们一律将所迁之民反绑双手,登记造册,告之迁往何处。官兵害怕人们逃跑,将移民每人小脚趾剪上一刀,以作记号。所以,凡从大槐树底下迁来的,都有两个小指甲盖。由于是强迫性移民,所以移民们在这里登上了离乡背井的征程,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悲伤哭啼,频频回首,渐行渐远,亲人的面孔逐渐模糊。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在官兵的呵斥与驱使下,人们一步一回头离开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息的故土。大人对孩子说,你看,槐树上有个老鸹窝,记住,这就是故乡,这就是老家。为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据考证,洪洞古大槐树移民分布在全国11个省市的227个县。槐树也就成了移民们怀祖的寄托,所以移民们到达新地建村立庄时,多在村中最显要的地方,如十字路口、丁字路口或村口种植上一棵槐树,以此表达对移民活动的纪念和对故土祖先的怀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幼槐成了古槐,古槐就成了故乡、祖先的象征。
宁津的古槐就像神州大地上的千千万万棵古槐一样,已经升华成为一种图腾,寄托着我们的乡愁,抚慰着我们的乡思。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