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座山(之三)
2021-12-23抒情散文剑熔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13 编辑
父亲是座山(之三)
三在农村不久,也就是一九五八年,父亲招工来到了铜川矿务局,被分配到焦坪煤矿露天采剥队。在当时的陕西,焦坪煤矿是铜川矿务局和省内最大的……
父亲是座山(之三)
三在农村不久,也就是一九五八年,父亲招工来到了铜川矿务局,被分配到焦坪煤矿露天采剥队。在当时的陕西,焦坪煤矿是铜川矿务局和省内最大的……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13 编辑 <br /><br />父亲是座山(之三)
三
在农村不久,也就是一九五八年,父亲招工来到了铜川矿务局,被分配到焦坪煤矿露天采剥队。在当时的陕西,焦坪煤矿是铜川矿务局和省内最大的矿井,分平峒、永红井口和露天采剥队,实行三级管理单位。父亲到矿就分到了露天采剥队。不久,矿上组织人员去东北学习培训,父亲也去了。那次培训用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东北学艺。东北学艺,名字好听,这好听的名字背后包含了多少艰苦和心血。我写过一篇散文《父亲出行》,在这篇散文里我写到:
听父亲说:那时的东北,非常的 荒凉,风也特别的大,困难也特别的多,往往是饿着肚子在干活。他们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到了东北的一个大露天矿,就被安排在一排简易的房子里,第二天便跟着师傅上了电铲。
一天晚上,我的父亲感冒发烧,躺在床上浑身无力,一晚上迷迷糊糊的,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父亲又硬是支撑着起了床。
同行的工友一见他那个样子,都劝他休息一天。
父亲却强打着个精神说:“咱们从铜川来,不能在这里丢了西北人的脸!咱是来干啥的,是学习的!这个机会难的啊!”
父亲起来,只是到隔壁的卫生点拿了点感冒退烧的药,端起头天晚上没有喝完的凉水,把药喝了下去,追着工友的影子到工地去了。
一天,天下着大雨,他们和师傅从料库领了配件,走到半路上,车子实在是动不了了。配件回不去,工地上的电铲工作不了,如果长时间耽误下去,会拉下任务和进度的。几个人在雨中的那个急啊没法说。忽然,只听师傅喊了句:“给我扛!”
声音刚落,只见几个人扛的扛,抬的抬,在泥里水里滚来爬去,硬是用一个多小时把配件运到了工地上。
从东北学习归来,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在老家农村,人们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为吃饱肚子想办法。我家住在老城下,好在有我姨妈和三原的一个伯父接济些粮食,加上父亲在煤矿省下的,全家人的生活免强过得去。再说,父亲那时在煤矿,千方百计省吃俭用,连续几年也不买一件衣服,只是穿省下的工作服,而且洗的发白,缝了又縫。那时,煤矿作为一个国有企业,一两年要发劳保用品的,父亲便把穿烂了的工作服舍不得拋,自已用针线缝了又缝接着穿。
父亲吃饭在职工食堂,每月是有定量的,不能超过。每月除了主食票,也分细粮和粗粮,还有菜票。到了吃饭的时间,父亲和人们拿了碗筷向三食堂走去。三食堂在窑洞的西边,下一道崎岖的山坡就到了平峒井口。三食堂的餐厅很大,每到开饭时人很多,父亲手拿碗筷和大家一起排队,到了跟前要了素菜、馒头、稀饭,找到空位子吃了起来。那个年代,尤其到了夏天,单身宿舍里面闷热,父亲和工友们会去不远的毛老鼠山乘凉,或者去远一点的玉华宫。玉华宫是一座官殿遗址,分西宫、正宫、东宫。据《旧唐书· 高祖》载仁智宫五月孟动工,六月建成,高祖在这一年六月、七月、十一月、十二月曾先后四次到仁智宫,并在那里处理国家大事,一度成为这位皇帝的离宫。凤凰谷的玉华殿俗称正宫,内有沿山凿成的石室今仍存在,这个宫殿群,有名字可查的六处正殿叫玉华殿,其北为排云殿,再北是庆云殿,这是一组建筑。另一宫殿叫庆福殿,正殿宫门为南风门,其东边是皇太子居住的晖和殿,宫门日嘉礼门,这是一组建筑。凤凰谷西北的兰芝谷,还建有别殿肃成殿,后改肃成。东北的珊瑚谷还建有别殿。整个玉华山东西十多里的三个山谷中,共修了九座巍峨的宫殿,五个高大、华丽的宫门,中间有桥和雨道接连,总称玉华宫。玄奘僧徒从显庆五年年正月一日开始在玉华寺翻译梵本共二十万颂的《大般若经》,至龙朔三年年冬月二十三日完成,历时三年整。玉华宫自然景观以雄秀、奇丽、清幽为特征,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嶂,林木竞秀,飞瀑长泻,山势雄伟壁立,山体外柔内刚。阳春山花遍野,争奇斗艳;入夏浓荫蔽日,气候凉爽宜人;深秋红叶灿漫,如火如荼;朔冬群山银装,棵棵“玉树”枝枝“梨花”。父亲和工友们沿着羊肠小路攀上西宫石窟寺,在这个享有避署胜地的地方欣赏美风光。石窟外瀑布飞溅,鸟呜声声,松涛阵阵,父亲和工友们站在这曾经是皇帝的避署游玩处,想到的应该是好多好多。如今的玉华宫己经开发了旅游,成为国家AAAA级景点,迎接着天南地北的游人。当父亲调到下石节矿,我听人说玉华宫开发的很美,要带父亲去看看,父亲却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去过了。
父亲东北学艺回到矿上不久,就被安排在露天挖掘连七号电铲工作。到了1964年,党中央向全国工业战线发出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这一运动主要是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父亲所在的七号电铲机组,响应号召,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为楷模,高举吃苦耐劳,公而忘私旗帜,领着机组人员苦干加实干,节约学大庆,夏天冒着太阳烘烤的高温,利用矿车里的存水,将毛巾湿透,搭在肩上进入操作室,轮换作业,时间一长也热的受不了。整个工地上空荡荡的,没有一棵绿树,更谈不上找荫凉的地方。天空无一丝云,太阳射下来火辣辣的,地表的温度在不断上升。为了完成生产任务,父亲他们也想尽了办法,先是跑到山上,折一些树枝叶下来放在架子上遮阳,可没一晌午,树叶被晒的干干的,加上大风一吹,仅剩下树枝“光杆司令”。父亲他们一看不行,决定采用长久的办法,在休班时间上山砍来胳膊粗的树身,扛下山,搭起棚,横下梁,再从剥离的山体上取下石板盖在架子上,一个遮阳棚就这样诞生了。別的组一看效果很好,也效仿起来,一时间成了一道风景。这样以来,大家休息好了,干劲也足了。那年冬天,第一场雪就给他们来了个吓马威。那天他们上的是八点班,西北风夹着鹅毛大雪落下,时间不长地上落了厚厚的一层雪。见状,下班后父亲径直从工地去了山上,到山上砍了捆树条艰难地背下山,谁知在父亲刚编了两个荆笆后,同班的几个人背着条子回来了,见状,几个人寒酸了一阵子后,分了班干起来。几个人编的编,扎的扎,待天黑之前那个温暖的小屋盖了起来。別说这个简易的小屋,在煤火的烘烤下,还挺暖和的,工地上除了炮声、风声,就是小屋里暖暖的笑声。那年代,上班是要带餐的,父亲的餐很简单,饭盒里常见的是炒土豆片、炒豆角、炒豆腐等,外加两个馍。到了工地,检查的检查,打眼的打眼,干活的干活,谁都在以十分责任干一份工作,到了饭点,大家走进小屋,先倒上开水,然后将馍放在火堆旁不停翻烤,饭盒紧邻火堆,待馍烤的金黃时,莱也热了。这时候也是大家开玩笑最多的时间。用父亲的话说:大家都很自觉,谁先吃完谁就到了岗位,晚一点的也紧扒两口去了岗位。那个年代动不动就是各种活动,什么“开门红”、“大战红五月”、“十一献礼”,而且每项活动在七号机组里都有着实效。那一年,父亲所在的电铲组以剥荒土方量最多,被评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先进班组。父亲也是一个热心人,別看平时对自己很克克,工友谁家有事急着用钱,他都会借给的。
三
在农村不久,也就是一九五八年,父亲招工来到了铜川矿务局,被分配到焦坪煤矿露天采剥队。在当时的陕西,焦坪煤矿是铜川矿务局和省内最大的矿井,分平峒、永红井口和露天采剥队,实行三级管理单位。父亲到矿就分到了露天采剥队。不久,矿上组织人员去东北学习培训,父亲也去了。那次培训用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东北学艺。东北学艺,名字好听,这好听的名字背后包含了多少艰苦和心血。我写过一篇散文《父亲出行》,在这篇散文里我写到:
听父亲说:那时的东北,非常的 荒凉,风也特别的大,困难也特别的多,往往是饿着肚子在干活。他们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到了东北的一个大露天矿,就被安排在一排简易的房子里,第二天便跟着师傅上了电铲。
一天晚上,我的父亲感冒发烧,躺在床上浑身无力,一晚上迷迷糊糊的,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父亲又硬是支撑着起了床。
同行的工友一见他那个样子,都劝他休息一天。
父亲却强打着个精神说:“咱们从铜川来,不能在这里丢了西北人的脸!咱是来干啥的,是学习的!这个机会难的啊!”
父亲起来,只是到隔壁的卫生点拿了点感冒退烧的药,端起头天晚上没有喝完的凉水,把药喝了下去,追着工友的影子到工地去了。
一天,天下着大雨,他们和师傅从料库领了配件,走到半路上,车子实在是动不了了。配件回不去,工地上的电铲工作不了,如果长时间耽误下去,会拉下任务和进度的。几个人在雨中的那个急啊没法说。忽然,只听师傅喊了句:“给我扛!”
声音刚落,只见几个人扛的扛,抬的抬,在泥里水里滚来爬去,硬是用一个多小时把配件运到了工地上。
从东北学习归来,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在老家农村,人们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整天为吃饱肚子想办法。我家住在老城下,好在有我姨妈和三原的一个伯父接济些粮食,加上父亲在煤矿省下的,全家人的生活免强过得去。再说,父亲那时在煤矿,千方百计省吃俭用,连续几年也不买一件衣服,只是穿省下的工作服,而且洗的发白,缝了又縫。那时,煤矿作为一个国有企业,一两年要发劳保用品的,父亲便把穿烂了的工作服舍不得拋,自已用针线缝了又缝接着穿。
父亲吃饭在职工食堂,每月是有定量的,不能超过。每月除了主食票,也分细粮和粗粮,还有菜票。到了吃饭的时间,父亲和人们拿了碗筷向三食堂走去。三食堂在窑洞的西边,下一道崎岖的山坡就到了平峒井口。三食堂的餐厅很大,每到开饭时人很多,父亲手拿碗筷和大家一起排队,到了跟前要了素菜、馒头、稀饭,找到空位子吃了起来。那个年代,尤其到了夏天,单身宿舍里面闷热,父亲和工友们会去不远的毛老鼠山乘凉,或者去远一点的玉华宫。玉华宫是一座官殿遗址,分西宫、正宫、东宫。据《旧唐书· 高祖》载仁智宫五月孟动工,六月建成,高祖在这一年六月、七月、十一月、十二月曾先后四次到仁智宫,并在那里处理国家大事,一度成为这位皇帝的离宫。凤凰谷的玉华殿俗称正宫,内有沿山凿成的石室今仍存在,这个宫殿群,有名字可查的六处正殿叫玉华殿,其北为排云殿,再北是庆云殿,这是一组建筑。另一宫殿叫庆福殿,正殿宫门为南风门,其东边是皇太子居住的晖和殿,宫门日嘉礼门,这是一组建筑。凤凰谷西北的兰芝谷,还建有别殿肃成殿,后改肃成。东北的珊瑚谷还建有别殿。整个玉华山东西十多里的三个山谷中,共修了九座巍峨的宫殿,五个高大、华丽的宫门,中间有桥和雨道接连,总称玉华宫。玄奘僧徒从显庆五年年正月一日开始在玉华寺翻译梵本共二十万颂的《大般若经》,至龙朔三年年冬月二十三日完成,历时三年整。玉华宫自然景观以雄秀、奇丽、清幽为特征,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嶂,林木竞秀,飞瀑长泻,山势雄伟壁立,山体外柔内刚。阳春山花遍野,争奇斗艳;入夏浓荫蔽日,气候凉爽宜人;深秋红叶灿漫,如火如荼;朔冬群山银装,棵棵“玉树”枝枝“梨花”。父亲和工友们沿着羊肠小路攀上西宫石窟寺,在这个享有避署胜地的地方欣赏美风光。石窟外瀑布飞溅,鸟呜声声,松涛阵阵,父亲和工友们站在这曾经是皇帝的避署游玩处,想到的应该是好多好多。如今的玉华宫己经开发了旅游,成为国家AAAA级景点,迎接着天南地北的游人。当父亲调到下石节矿,我听人说玉华宫开发的很美,要带父亲去看看,父亲却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去过了。
父亲东北学艺回到矿上不久,就被安排在露天挖掘连七号电铲工作。到了1964年,党中央向全国工业战线发出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这一运动主要是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父亲所在的七号电铲机组,响应号召,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为楷模,高举吃苦耐劳,公而忘私旗帜,领着机组人员苦干加实干,节约学大庆,夏天冒着太阳烘烤的高温,利用矿车里的存水,将毛巾湿透,搭在肩上进入操作室,轮换作业,时间一长也热的受不了。整个工地上空荡荡的,没有一棵绿树,更谈不上找荫凉的地方。天空无一丝云,太阳射下来火辣辣的,地表的温度在不断上升。为了完成生产任务,父亲他们也想尽了办法,先是跑到山上,折一些树枝叶下来放在架子上遮阳,可没一晌午,树叶被晒的干干的,加上大风一吹,仅剩下树枝“光杆司令”。父亲他们一看不行,决定采用长久的办法,在休班时间上山砍来胳膊粗的树身,扛下山,搭起棚,横下梁,再从剥离的山体上取下石板盖在架子上,一个遮阳棚就这样诞生了。別的组一看效果很好,也效仿起来,一时间成了一道风景。这样以来,大家休息好了,干劲也足了。那年冬天,第一场雪就给他们来了个吓马威。那天他们上的是八点班,西北风夹着鹅毛大雪落下,时间不长地上落了厚厚的一层雪。见状,下班后父亲径直从工地去了山上,到山上砍了捆树条艰难地背下山,谁知在父亲刚编了两个荆笆后,同班的几个人背着条子回来了,见状,几个人寒酸了一阵子后,分了班干起来。几个人编的编,扎的扎,待天黑之前那个温暖的小屋盖了起来。別说这个简易的小屋,在煤火的烘烤下,还挺暖和的,工地上除了炮声、风声,就是小屋里暖暖的笑声。那年代,上班是要带餐的,父亲的餐很简单,饭盒里常见的是炒土豆片、炒豆角、炒豆腐等,外加两个馍。到了工地,检查的检查,打眼的打眼,干活的干活,谁都在以十分责任干一份工作,到了饭点,大家走进小屋,先倒上开水,然后将馍放在火堆旁不停翻烤,饭盒紧邻火堆,待馍烤的金黃时,莱也热了。这时候也是大家开玩笑最多的时间。用父亲的话说:大家都很自觉,谁先吃完谁就到了岗位,晚一点的也紧扒两口去了岗位。那个年代动不动就是各种活动,什么“开门红”、“大战红五月”、“十一献礼”,而且每项活动在七号机组里都有着实效。那一年,父亲所在的电铲组以剥荒土方量最多,被评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先进班组。父亲也是一个热心人,別看平时对自己很克克,工友谁家有事急着用钱,他都会借给的。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