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三味
2021-12-23叙事散文张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29 编辑
农家三味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我的印象里,农家在饮食方面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吃食叫什么至……
农家三味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我的印象里,农家在饮食方面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吃食叫什么至……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29 编辑 <br /><br /> 农家三味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我的印象里,农家在饮食方面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吃食叫什么至今我还含糊不清呢,但最让我称道最让我迷恋的却是罐罐茶、截截面和搅团。
罐罐茶
农村人喝茶大都习惯喝罐罐茶。罐罐茶又分为清茶和炒茶两种。清茶煮法简单,方便易行,就是所谓的用开水煮茶。习惯喝茶的人都知道,泡茶不如煮茶,用别的器具煮清茶又不如煮罐罐清茶——那个口感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煮罐罐炒茶却不简单,不但操作过程繁杂,且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就算是炒作方法如出一辙,可一个人煮的是一个味,十个人煮的是十个味。这其中的缘由其实是“火候”的把握和配料的比重。炒茶的秘诀主要在一个“炒”字上。炒的时候,先把佐料准备好,等到茶罐煨热了,放入适量的清油,等油熟了后,放入核桃仁或花生仁等,待炒出香味了,再放入花椒,姜片,大香和食盐等调味料,炒一小会儿,再放进适量的面粉,并反复地搅拌,直到油把面粉完全吃透,能闻出油面扑鼻的香味了,这时便可放入适量的茶叶,再和油面一块搅拌,搅好后,把油面压贴在茶罐壁的内侧,注入水,等水沸开了,就可以喝到香喷喷的炒茶了。
我最爱喝母亲煮的炒茶了。母亲煮的炒茶香味是最纯正的,能香到人的五脏六腑里。
我也最爱看母亲慢条斯理地炒炒茶了,尤其是在寒假里。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贴满了晶莹的霜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炭火盆烧得很旺的炕头上,懒洋洋地眯着眼睛,看母亲娴熟地炒罐罐茶,那种惬意到现在都让我无法释怀。不一会,满屋子就氤氲着令人迷醉的香气,我们都伸直脖子,像一只只馋嘴的鸭子,用嘴巴和鼻子贪婪地吸吮着......母亲看到我们的馋相,就乐呵呵地笑。当我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炒茶,那茶杯的温度会通过手指迅速传遍我的全身。当嘴唇触到茶杯上时,那浓郁的香味便首先注满了我的鼻孔,还没有喝到嘴里,我的心已坠入到这馨香的汪洋中了......
要是家中来了客人,煨罐罐茶便是农家最热情的待客之礼。和客人促膝坐在炕沿子上,闲话桑麻,品味着香喷喷的罐罐茶,其乐融融的氛围自不待言。
凡是喝过罐罐茶的人无不为它独特的香味而倾倒。
截截面
农村人有“食五谷杂粮,保身体强壮”的说法,而截截面正应了这句俗话。所谓“截截面”就是一种杂粮做成的面食,其中的成分主要是小麦面、玉米面和荞麦面等,面粉的比例可根据食客的口味儿定。要是再添加一定量的黄豆面或是小豆面,那个入口的感觉更有柔嫩爽滑的劲道。
做截截面说起来简单,但要做得大家吃完后都交口称快,那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我的记忆里,我姥姥做的截截面才会有这种口碑。每次到姥姥家去,我平时最爱挑食的父亲首先要求做截截面吃。这时,我们一帮子孩子都一起雀跃着声援父亲,姥姥便边用围裙擦着手边会心慈爱地点点头。
姥姥做饭的时候,我习惯在一旁打下手。姥姥把几种面粉倒入大面盆里,然后用温开水,把面搅拌和勻,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一指厚的圆盘形,随后用刀切成长条状。面做好后,姥姥便开始炝酸菜。炝酸菜时需要大蒜、干红辣椒等作佐料。等清油温热后,姥姥先把这些佐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食盐,略一搅动,就放入准备好的生酸菜,也不搅动就盖上了锅盖。我问姥姥干嘛不搅一搅呢?姥姥冲我笑一笑说,等煮熟了再搅动,要不然酸菜就不香了。我伸直了脖子,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炝好酸菜后,等到水沸开了,姥姥把准备好的土豆块先投进锅里,等土豆块七成熟时,才把擀好的面投进沸水里。面煮熟后,除去多余的面汤,便将炝好的酸菜倒入锅里,调上适量的食盐,搅匀后,就可以出锅食用了。
看着碗里热气腾腾的截截面,我的食欲就大开了。那满碗的哪是什么面呀,简直活脱脱一碗黄里透白的条条鱼。嘴馋的我再调一些红红的油辣子,看起来就色彩斑斓了,吃起来那个酸辣香甜的味道真令人大快朵颐。每次,我总要吃得肚皮滚圆,活像一个小地瓜。姥姥也总是用那双青筋遍布的老皱手慈爱地轻抚我的小脑袋,笑说:“吃差不多了,吃差不多了!”
现在,姥姥已经离开人世好多年了,但每每想起她老人家,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让人齿颊留香的截截面,那种特别的香味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让人无法释怀。
搅团
所谓“搅团”顾名思义就是把面粉搅成团的意思。所用的面粉一般是玉米面,当然也有用小麦面和荞麦面做的。搅团的做法很简单,但就是很费气力。想起来做法刚好和打浆糊相反。
首先,把水烧开。等水开了,右手便拿搅团木叉左手往锅里撒玉米面,边撒边搅动木叉,而且面粉要撒得均匀,要不然做成的搅团就有小疙瘩,吃起来影响口感。我总是喜欢看母亲做搅团时,边往锅里撒面边徐缓地搅动木叉的娴熟动作。母亲撒面的那只手悬在升腾的水蒸气中,五只手指像是在柔美地舞蹈,影影绰绰,最容易让我想起那些在缭绕的云雾中散花的“飞天”。尤其是在冬天,我坐在锅灶前努力地烧着火,橘红的火苗蹿上来舔舐着乌黑的锅底,我的脸被火烤得红扑扑暖烘烘的。抬头看母亲,她正在专注着“喧闹”的锅里,我时不时能听见玉米面受热膨胀后产生的气泡的爆裂声——扑通扑通地,杂乱无章却节奏明快,空气中弥漫着玉米面的清香,我便不知不觉被一种莫名的温暖紧紧地包围了......
等搅团做好后,我分明看见母亲额头上沁出的密密细汗。母亲边招呼全家人吃饭边轻轻地擦拭着汗水,我的心里滋生了丝丝缕缕由衷地感激。
吃搅团要有调味菜,根据不同的喜好可选择酸菜和炒菜。我最喜欢酸菜和炒菜混合的吃法,酸中有香,爽滑可口,味道很独特。
搅团做好后,趁未团稠,还能用小漏筛漏成面鱼。盛一盆清水,把搅团舀进漏筛里,随着小漏筛的抖动,那细长的面鱼便从漏筛底迅速地钻进水中,活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儿啊!吃起面鱼来,喉咙还没有动,面鱼就自动溜进了肚子里,真是爽快又惬意。
后来,一次回老家,嚷嚷着央求母亲做搅团。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搅团里有些许的小面疙瘩。我不解地询问母亲。母亲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神情怯怯的......
然后,她转身去了厨房。望着母亲的背影,我猛然发现母亲的背弯了,黑发里隐约夹杂了好些银丝。岁月悠悠,我操劳一生的母亲老了。这时,我才明白搅团里为何有许多小面疙瘩。想着,我的泪就下来了。我送到嘴里的搅团竟有了千百种难言的滋味。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碗搅团是我今生最难以下咽的饭。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我的印象里,农家在饮食方面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吃食叫什么至今我还含糊不清呢,但最让我称道最让我迷恋的却是罐罐茶、截截面和搅团。
罐罐茶
农村人喝茶大都习惯喝罐罐茶。罐罐茶又分为清茶和炒茶两种。清茶煮法简单,方便易行,就是所谓的用开水煮茶。习惯喝茶的人都知道,泡茶不如煮茶,用别的器具煮清茶又不如煮罐罐清茶——那个口感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煮罐罐炒茶却不简单,不但操作过程繁杂,且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就算是炒作方法如出一辙,可一个人煮的是一个味,十个人煮的是十个味。这其中的缘由其实是“火候”的把握和配料的比重。炒茶的秘诀主要在一个“炒”字上。炒的时候,先把佐料准备好,等到茶罐煨热了,放入适量的清油,等油熟了后,放入核桃仁或花生仁等,待炒出香味了,再放入花椒,姜片,大香和食盐等调味料,炒一小会儿,再放进适量的面粉,并反复地搅拌,直到油把面粉完全吃透,能闻出油面扑鼻的香味了,这时便可放入适量的茶叶,再和油面一块搅拌,搅好后,把油面压贴在茶罐壁的内侧,注入水,等水沸开了,就可以喝到香喷喷的炒茶了。
我最爱喝母亲煮的炒茶了。母亲煮的炒茶香味是最纯正的,能香到人的五脏六腑里。
我也最爱看母亲慢条斯理地炒炒茶了,尤其是在寒假里。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贴满了晶莹的霜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炭火盆烧得很旺的炕头上,懒洋洋地眯着眼睛,看母亲娴熟地炒罐罐茶,那种惬意到现在都让我无法释怀。不一会,满屋子就氤氲着令人迷醉的香气,我们都伸直脖子,像一只只馋嘴的鸭子,用嘴巴和鼻子贪婪地吸吮着......母亲看到我们的馋相,就乐呵呵地笑。当我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炒茶,那茶杯的温度会通过手指迅速传遍我的全身。当嘴唇触到茶杯上时,那浓郁的香味便首先注满了我的鼻孔,还没有喝到嘴里,我的心已坠入到这馨香的汪洋中了......
要是家中来了客人,煨罐罐茶便是农家最热情的待客之礼。和客人促膝坐在炕沿子上,闲话桑麻,品味着香喷喷的罐罐茶,其乐融融的氛围自不待言。
凡是喝过罐罐茶的人无不为它独特的香味而倾倒。
截截面
农村人有“食五谷杂粮,保身体强壮”的说法,而截截面正应了这句俗话。所谓“截截面”就是一种杂粮做成的面食,其中的成分主要是小麦面、玉米面和荞麦面等,面粉的比例可根据食客的口味儿定。要是再添加一定量的黄豆面或是小豆面,那个入口的感觉更有柔嫩爽滑的劲道。
做截截面说起来简单,但要做得大家吃完后都交口称快,那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我的记忆里,我姥姥做的截截面才会有这种口碑。每次到姥姥家去,我平时最爱挑食的父亲首先要求做截截面吃。这时,我们一帮子孩子都一起雀跃着声援父亲,姥姥便边用围裙擦着手边会心慈爱地点点头。
姥姥做饭的时候,我习惯在一旁打下手。姥姥把几种面粉倒入大面盆里,然后用温开水,把面搅拌和勻,揉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一指厚的圆盘形,随后用刀切成长条状。面做好后,姥姥便开始炝酸菜。炝酸菜时需要大蒜、干红辣椒等作佐料。等清油温热后,姥姥先把这些佐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食盐,略一搅动,就放入准备好的生酸菜,也不搅动就盖上了锅盖。我问姥姥干嘛不搅一搅呢?姥姥冲我笑一笑说,等煮熟了再搅动,要不然酸菜就不香了。我伸直了脖子,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炝好酸菜后,等到水沸开了,姥姥把准备好的土豆块先投进锅里,等土豆块七成熟时,才把擀好的面投进沸水里。面煮熟后,除去多余的面汤,便将炝好的酸菜倒入锅里,调上适量的食盐,搅匀后,就可以出锅食用了。
看着碗里热气腾腾的截截面,我的食欲就大开了。那满碗的哪是什么面呀,简直活脱脱一碗黄里透白的条条鱼。嘴馋的我再调一些红红的油辣子,看起来就色彩斑斓了,吃起来那个酸辣香甜的味道真令人大快朵颐。每次,我总要吃得肚皮滚圆,活像一个小地瓜。姥姥也总是用那双青筋遍布的老皱手慈爱地轻抚我的小脑袋,笑说:“吃差不多了,吃差不多了!”
现在,姥姥已经离开人世好多年了,但每每想起她老人家,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让人齿颊留香的截截面,那种特别的香味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让人无法释怀。
搅团
所谓“搅团”顾名思义就是把面粉搅成团的意思。所用的面粉一般是玉米面,当然也有用小麦面和荞麦面做的。搅团的做法很简单,但就是很费气力。想起来做法刚好和打浆糊相反。
首先,把水烧开。等水开了,右手便拿搅团木叉左手往锅里撒玉米面,边撒边搅动木叉,而且面粉要撒得均匀,要不然做成的搅团就有小疙瘩,吃起来影响口感。我总是喜欢看母亲做搅团时,边往锅里撒面边徐缓地搅动木叉的娴熟动作。母亲撒面的那只手悬在升腾的水蒸气中,五只手指像是在柔美地舞蹈,影影绰绰,最容易让我想起那些在缭绕的云雾中散花的“飞天”。尤其是在冬天,我坐在锅灶前努力地烧着火,橘红的火苗蹿上来舔舐着乌黑的锅底,我的脸被火烤得红扑扑暖烘烘的。抬头看母亲,她正在专注着“喧闹”的锅里,我时不时能听见玉米面受热膨胀后产生的气泡的爆裂声——扑通扑通地,杂乱无章却节奏明快,空气中弥漫着玉米面的清香,我便不知不觉被一种莫名的温暖紧紧地包围了......
等搅团做好后,我分明看见母亲额头上沁出的密密细汗。母亲边招呼全家人吃饭边轻轻地擦拭着汗水,我的心里滋生了丝丝缕缕由衷地感激。
吃搅团要有调味菜,根据不同的喜好可选择酸菜和炒菜。我最喜欢酸菜和炒菜混合的吃法,酸中有香,爽滑可口,味道很独特。
搅团做好后,趁未团稠,还能用小漏筛漏成面鱼。盛一盆清水,把搅团舀进漏筛里,随着小漏筛的抖动,那细长的面鱼便从漏筛底迅速地钻进水中,活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儿啊!吃起面鱼来,喉咙还没有动,面鱼就自动溜进了肚子里,真是爽快又惬意。
后来,一次回老家,嚷嚷着央求母亲做搅团。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搅团里有些许的小面疙瘩。我不解地询问母亲。母亲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神情怯怯的......
然后,她转身去了厨房。望着母亲的背影,我猛然发现母亲的背弯了,黑发里隐约夹杂了好些银丝。岁月悠悠,我操劳一生的母亲老了。这时,我才明白搅团里为何有许多小面疙瘩。想着,我的泪就下来了。我送到嘴里的搅团竟有了千百种难言的滋味。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碗搅团是我今生最难以下咽的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