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我的出身我的童年

2021-12-23叙事散文辽河之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14 编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兰克在相当广泛的调研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一个人的未来最具决定意义的是他的出身,其次是运气,个人努力相比之下是最不重要的。 ……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14 编辑 <br /><br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兰克在相当广泛的调研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一个人的未来最具决定意义的是他的出身,其次是运气,个人努力相比之下是最不重要的。 这真是一个颠覆性的结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丑小鸭要变成白天鹅,其概率肯定比中500万彩票还低啊!于是我就在短暂的自卑之后有了长时间的心安理得以至洋洋得意。 上大学时学校让我填简历,在“出身”一栏我填上了“农民”,他们说应当填“学生”,我说我勉勉强强念完中学回村种了好几年的地,咋还是学生呢?他们说无论如何你都得填“学生”。从那以后我就觉得我们的组织人事部门的许多理念都是驴唇不对马嘴。 在《大地芬芳》一书的自我介绍上,我说自己生于“一国之巨野,一省之瀚流,一县之边陲”。那个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是中国最响当当的巨野,大风起时摇天撼地,青纱帐起波汹浪涌。正是这个大平原给了我视苦难视功名为无物的开阔胸襟。那条辽河是省内最大的河,也是中国第七大河,悠悠莽莽在东北大平原上一流就是亿万斯年,正是它的涛声浪影给了我不息的生命激情。那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村子就依河而居,是全县版图上最西的一个村落,虽穷困破败,但村风淳朴,民风彪悍。正是它常常提醒我别忘了自己姓什么是吃几碗干饭长大的。这就是我生命出发的地方,平凡而伟大。我的童年就泊在了那个地方。
童年给我留下来最深切的感觉一是饿二是馋。“口粮”是远远不够的,油腥更是很难吃到的。我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挎着小筐到辽河滩去采野菜了,打碗花根、婆婆丁、苣荬菜、柳蒿、苋菜、水芹……它们一起滋养了我的筋骨和皮肉。至今,我见到它们,常常会有见到母亲的感觉。与鼠争粮,与鸟争命则是我七八岁的事情了。一个鼠洞会有五六斤上好的粮食,于是就去挖,尽管锹比人高。往往是粮食和老鼠一起挖出,那老鼠却并不跑,围着人吱吱地叫,凄厉得很。这时我就会有泪下来,默默地留一半儿粮食给它或它们,再填上土,心里说“咱们都好好活着吧!”小时候,我是村里著名的“鸟人”,现在应该叫“捕鸟专家”,夹捕、套捕、笼捕、筐捕、网捕以及最缺德的药捕,所有技艺我无不炉火纯青。捕鸟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填肚子,更是为了解馋。那些年,什么串鸡、麻鹳、麦鸡、苏雀、三道眉、野鸭、大雁、大鵏……没有一种我没捕过吃过,所以我总觉得我这条命是它们的命换来的,对它们,我永远是负债累累。准确地说应当是血债累累。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做为长子,我似乎过早地理解了生存的艰难,八九岁便开始自觉地为父母分担劳苦,所以,童年给我留下的另一个最深的印象是累。三伏天,要到高粱地苞米地里去剜猪菜,庄稼叶子在胳膊上拉出道道血口子,闷热会使人一会儿就变成水人儿,但看到那克郎猪在一天天地慢慢长大,就感到生活充满了万道霞光。秋头儿打柴草要去西甸子,离村三四里。放了学就拎起镰刀带根麻绳直奔草甸。鞋是不敢穿的,三两天坏一双谁穿得起呢?只能光脚,踩在尖利的草茬上一开始当然是血肉模糊,待结了痂成了茧那脚板便是连刀子都敢踩了。打到10梱,就用绳子打成人字码儿,然后脑袋钻进去吭哧吭哧拱起来,一步一趔趄地向村里走,人小柴码大,几乎是看不到人的。左邻右舍看了就夸我能干,父亲听了,脸上的表情不是骄傲而是悲苦。
童年给我更多的还是快乐。没有小人书,没有所谓益智读物,但我有天,我有地,是它们开启了我的心智,它们是我一万辈子也读不完的鸿篇巨制、百科全书。没有变形金刚,没有玩具汽车,但我有弹弓,有木制的长枪,有风驰电掣的冰车,有野浴,有连续剧般地打群架。精力再有剩余,我可以和小草亲昵,可以向远山喊话,可以偷出队里的那匹鞑子马四处兜风。现在想起,那才叫快乐无边。那天看到小孙诺伊摆弄出满客厅的玩具,我突然想这可说不定是谁玩儿谁了。这想法我没对儿子说,因为说了他也不会懂。试想,今天的孩子还会有野马无缰的欢欣吗?还会有掏鸟蛋划破肚皮的酣畅淋漓的疼吗?时代的所谓进步正在把我们的儿童一点一点地拉出自然的怀抱,一个生命若没有天籁相伴该是何等可悲!由此说来,我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
现在,虽还不是残阳落照,但我的生命注走会不可阻挡地苍老下去,因为坦然,因为怡然,也就有了回望的心情。说到底,我为自己的出身感到骄傲,它是那么地高贵那么地堂皇,给了我藐视一切的勇气和力量。我也为自己的童年感到自豪,丰富多彩,快乐幸福,而且版权独有,不可复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