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情怀
2021-12-23叙事散文孙光利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44 编辑
历经这么多年,时间终于成了一个冷面杀手,让一些承载着自己成长的记忆都毫无征兆地消弭于时光之中。那天晚上,我匆匆走过新华书店时,看见它对面广场上的电影……
历经这么多年,时间终于成了一个冷面杀手,让一些承载着自己成长的记忆都毫无征兆地消弭于时光之中。那天晚上,我匆匆走过新华书店时,看见它对面广场上的电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44 编辑 <br /><br /> 历经这么多年,时间终于成了一个冷面杀手,让一些承载着自己成长的记忆都毫无征兆地消弭于时光之中。那天晚上,我匆匆走过新华书店时,看见它对面广场上的电影还没有演完。观者稀疏寥落,很有些自娱自乐的味道。我走过去看了看,演得还是一部从前的老电影。我忽地就想起了少时在乡下看的那些电影来。中国向来是一个有着浓厚的第一情节的国度,因此,我亦不例外,也想沿着时光回返,回忆一下我第一次看电影时的情形。这一回想,我竟吃惊地发现,别说是一些温馨的小细节了,就是那些粗枝大叶般的记忆也都是了无印痕了。当然了,那时我还小,尚在母亲的怀抱之中。
当我说起那时看电影的往事时,今天的孩子一定感到奇怪。犹如当面聆听父亲讲述他的过往经历时我的嗤之以鼻一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在那节点处是可以产生错综交叉的脉络的。可是,那节点之外的,就泾渭分明,独属各自的那一代了。你看,今天的孩子们整天泡在手机上,连电视都懒得看了。我不知道是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是这个社会时风日下,已经没落了。我想,这在当下还是不要急于下什么定论的好,不妨再走走看。
我童年时,别说电视了,连电都还没有呢。一部洋戏匣子就足以让我们享受的了。若是村里要放电影,那动静,好比过节一般。天没黑下来,电影场上早已是人满为患了。在尚未开演之前,大家都说说笑笑,真是热闹非凡。
孩子们聚在一起一点儿也不安分。站好了位置,坐下来安静不了一会儿,就开始骚动起来。一会儿你出去溜一圈,等你回来了,我再出去溜一圈。有时,你回来后说是看到某某了,咱是不是去教训教训他?走!去教训他一下,某某,当然是前几天与你打过架的了,而你又吃了亏。所谓的教训,也不过是偷偷地绕到他身后踢他一脚、拍一下他的脑瓜,吐他一口吐沫而已。随即,就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某某找不着人,顶多就骂几句。电影终于开演了,我们算是安稳了下来。
我们看电影的村庄也无非是林家、陈家、贾家、电店子街、于、董、杲这几个村。那时的电影也不像现在拍得这么多、这么快,就那么几部,一个乡里来回放,有时演重了,或者是不愿看的,未免有些扫兴,也就早早退场。
我们看电影去的最远的村子是另一个乡镇的大班村,有十多里路。就为了看《少林寺》。电影场上的盛况忘了,只记得电影本身的精彩。回来后的第二天,大家都模仿着觉远和尚的动作耍着玩。有一次,店子街打会,不知褔才从那里听来的消息,说是演《少林寺弟子》。自习课上,他坐在紧挨着办公室门口的后面隔一会就说一遍今晚演《少林寺弟子》。终于,孟老师铁青着脸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他走过去扯着褔才的耳朵就上了讲台狠批一通。末了,又讽刺褔才说,你只知道咋呼,可这几个字你会写几个呢?可怜的褔才,只写出了少、林、子这三个字。不过,那晚我们确实看上了《少林寺弟子》。精彩的武打镜头显然让褔才忘记了白天的不快。
当然,也有不愿意看的时候了。有一次去杲家看电影,演的是《七十二家房客》。影片是黑白的,好像有些泼妇骂街的意味。又不武打又不枪战又不抓特务的,枯燥无味。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是被电影散场时的叫喊声吵醒的。我睁开迷瞪的眼睛看了看四周,才发觉一起来的伙伴们都已经走了。我心下大急,晚上又黑,杲家村我也不识得路。幸好遇见了同村的保田哥,我才不至于落单,独自摸黑寻路。
如今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那时看电影的情节,无非是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与追忆,而那电影本身反倒黯淡了许多。几年前,在哥的建议下,我也曾试着在网上搜看那时看过的老电影,比如《少林寺》、《少林小子》、《自古英雄出少年》等。无论是摄影技术还是故事情节本身都远不如今天的电影好看了。看后,总是心怀淡淡的失望。可是,在网上看时下那些所谓的大片,尽管剧情的精彩程度、摄影技术的先进都是那时的电影自叹弗如的。只是,在看后的惊叹之余却又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攒动的人头、嘈杂的人声,这些当年万人盛况的场景是我们今天独居一室的自娱自乐所无可比拟的,再加之对久远往事的回忆等等都加剧了我们对老电影那份情有独钟的缅怀。是的,看电影不仅仅包括电影本身的精彩,还要有热闹宜人的环境气氛才行。
忽地想起前几年流行的一句话——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电影也是的。有一年,也是在店子街,演的是吕剧《姊妹易嫁》和木偶剧《西瓜炮》。那是在冬天,我坐在地上冻得直搓耳朵直跺脚。坐在我后边的书童见了,就把他的棉帽子摘下来戴我头上了。当时的感觉我忘了,但现在一想起来,就觉得有一股温暖流进心里。原来,我对电影的怀念早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怀念一场电影,更是在怀念一份难得的友情。而这友情,毕竟是以那场电影做背景的。也正是因为电影本身与电影之外的一些情愫的叠加才使得当时的电影大多灼灼生辉难忘。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排除电影本身的精彩。有一次,是在陈家看电影。去的时候,就发觉天不大好,担心会有雨,把电影给搅了。那晚演的是《白莲花》。看着看着,雨就开始下了,刷刷刷,雨线长长的、斜斜的,在荧光灯下格外清晰。大家都被精彩的镜头吸引了,不愿散去。可雨越下越大,电影终究没能演完。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一步一回头地往回走着。身上也湿淋淋的了。心里有失落,却不觉得冷,这就是电影本身的魅力。
最浪漫的一次看电影是在姥姥家发生的。那天,是麻店集。姥姥村的爱国约我去赶集,姥姥就给了我十块钱和一个瓶子,叫我买一瓶子敌敌畏闹蚊子用,剩下的钱随便花。还没到集上,爱国就商量着去县城里看电影。我说还得买一瓶敌敌畏呢。他看了看我,就把那瓶子拿过去扔草丛里了。等到了县城,我们在影院门口一人买了一杯冰激凌外加三毛钱的影票就进去了。嗬,外面的太阳照得让人直晃眼,这屋里怎么弄得比黑天还黑呢,黑得让人什么也看不清,一节股一节股的台阶陡着呢,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踩空了摔倒。好不容易对号入座了,我们的心才安稳下来。那天的电影是《夜半歌声》,我并不怎么喜欢,但毕竟是在电影院里看的,立体效果很强,与那些露天电影比就是不一样的感觉。回去后,对姥姥说了,她疼着我呢,并没有责怪我,只说我人长大了心就野了。想来,这也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了。
那之后不久,村里就通了电。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的狂热,相对的则是电影的冷场、被边缘化,最终就是退场。1998年,侄女出生,我在老家花150块钱雇了一场电影,也算是给孩子的一个见面礼吧。电影是在我家午后的空场上放的。时至深冬。天寒。人少。冷清复冷清,的的确确的冷场。好在侄女的出生给我们一家带来的是大喜的事,所以,一场电影的清冷与否也就不那么在意了。
如今,我在小城定居也有近二十年的时光了。刚来时,小城的电影院,也就是我当年看《夜半歌声》的那里,还在着,只是已很少演电影了。它的前街上已经成了一条小吃街。天热了,懒得做饭,就去那里吃碗拉面喝杯扎啤。那街上人山人海、嘈杂声不断,正好与影院里的漆黑、孤凉相映成趣。白天,从那里路过时,看见电影院的门上挂了个xx打火机厂的牌子。里面还搞过服装、家具之类的展出。后来,又成了武校,我曾领着儿子在电影院里的空场上看过一些孩子练武。
这几年的夏天,天一热,在我居所附近的新华书店对面总要放一段时间的老电影。只是观者寥寥。台阶上面多是些领着孩子的老人,他们坐在那里,边摇着蒲扇边看电影边哄孩子,看他们的样子倒像是在重温一段难以释怀的旧事。时间一长,自家的孩子就吵起来,不肯在那里玩了。无奈,就得抬起腚拿起马扎摇着蒲扇领着孩子回家或再去别处走走。是啊,于那些懵懵懂懂的孩子来说,这老电影有什么看头呢?比奥特曼、光头强差远了。台阶下面多是些年轻人,他们行色匆匆,在这里稍停片刻,只是惊鸿一瞥,就走。这电影,或许没有进入他们内心就转瞬即逝了。我也曾在饭后与妻儿来过这里,才坐下来不长时间,妻子就说,这有什么看头,都好长时间不出来转转了,陪我去买件衣服。儿子一听,随即就高兴地站起来。那就走吧。此时,那电影场上的人已经比先前少多了,但那电影依旧在演着。那屏幕内的角色更是不被屏幕之外的冷清所动,他们依旧沉浸在一个久远的故事里不能自拔。
当我说起那时看电影的往事时,今天的孩子一定感到奇怪。犹如当面聆听父亲讲述他的过往经历时我的嗤之以鼻一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在那节点处是可以产生错综交叉的脉络的。可是,那节点之外的,就泾渭分明,独属各自的那一代了。你看,今天的孩子们整天泡在手机上,连电视都懒得看了。我不知道是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是这个社会时风日下,已经没落了。我想,这在当下还是不要急于下什么定论的好,不妨再走走看。
我童年时,别说电视了,连电都还没有呢。一部洋戏匣子就足以让我们享受的了。若是村里要放电影,那动静,好比过节一般。天没黑下来,电影场上早已是人满为患了。在尚未开演之前,大家都说说笑笑,真是热闹非凡。
孩子们聚在一起一点儿也不安分。站好了位置,坐下来安静不了一会儿,就开始骚动起来。一会儿你出去溜一圈,等你回来了,我再出去溜一圈。有时,你回来后说是看到某某了,咱是不是去教训教训他?走!去教训他一下,某某,当然是前几天与你打过架的了,而你又吃了亏。所谓的教训,也不过是偷偷地绕到他身后踢他一脚、拍一下他的脑瓜,吐他一口吐沫而已。随即,就挤进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某某找不着人,顶多就骂几句。电影终于开演了,我们算是安稳了下来。
我们看电影的村庄也无非是林家、陈家、贾家、电店子街、于、董、杲这几个村。那时的电影也不像现在拍得这么多、这么快,就那么几部,一个乡里来回放,有时演重了,或者是不愿看的,未免有些扫兴,也就早早退场。
我们看电影去的最远的村子是另一个乡镇的大班村,有十多里路。就为了看《少林寺》。电影场上的盛况忘了,只记得电影本身的精彩。回来后的第二天,大家都模仿着觉远和尚的动作耍着玩。有一次,店子街打会,不知褔才从那里听来的消息,说是演《少林寺弟子》。自习课上,他坐在紧挨着办公室门口的后面隔一会就说一遍今晚演《少林寺弟子》。终于,孟老师铁青着脸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他走过去扯着褔才的耳朵就上了讲台狠批一通。末了,又讽刺褔才说,你只知道咋呼,可这几个字你会写几个呢?可怜的褔才,只写出了少、林、子这三个字。不过,那晚我们确实看上了《少林寺弟子》。精彩的武打镜头显然让褔才忘记了白天的不快。
当然,也有不愿意看的时候了。有一次去杲家看电影,演的是《七十二家房客》。影片是黑白的,好像有些泼妇骂街的意味。又不武打又不枪战又不抓特务的,枯燥无味。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是被电影散场时的叫喊声吵醒的。我睁开迷瞪的眼睛看了看四周,才发觉一起来的伙伴们都已经走了。我心下大急,晚上又黑,杲家村我也不识得路。幸好遇见了同村的保田哥,我才不至于落单,独自摸黑寻路。
如今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那时看电影的情节,无非是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与追忆,而那电影本身反倒黯淡了许多。几年前,在哥的建议下,我也曾试着在网上搜看那时看过的老电影,比如《少林寺》、《少林小子》、《自古英雄出少年》等。无论是摄影技术还是故事情节本身都远不如今天的电影好看了。看后,总是心怀淡淡的失望。可是,在网上看时下那些所谓的大片,尽管剧情的精彩程度、摄影技术的先进都是那时的电影自叹弗如的。只是,在看后的惊叹之余却又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攒动的人头、嘈杂的人声,这些当年万人盛况的场景是我们今天独居一室的自娱自乐所无可比拟的,再加之对久远往事的回忆等等都加剧了我们对老电影那份情有独钟的缅怀。是的,看电影不仅仅包括电影本身的精彩,还要有热闹宜人的环境气氛才行。
忽地想起前几年流行的一句话——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电影也是的。有一年,也是在店子街,演的是吕剧《姊妹易嫁》和木偶剧《西瓜炮》。那是在冬天,我坐在地上冻得直搓耳朵直跺脚。坐在我后边的书童见了,就把他的棉帽子摘下来戴我头上了。当时的感觉我忘了,但现在一想起来,就觉得有一股温暖流进心里。原来,我对电影的怀念早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怀念一场电影,更是在怀念一份难得的友情。而这友情,毕竟是以那场电影做背景的。也正是因为电影本身与电影之外的一些情愫的叠加才使得当时的电影大多灼灼生辉难忘。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排除电影本身的精彩。有一次,是在陈家看电影。去的时候,就发觉天不大好,担心会有雨,把电影给搅了。那晚演的是《白莲花》。看着看着,雨就开始下了,刷刷刷,雨线长长的、斜斜的,在荧光灯下格外清晰。大家都被精彩的镜头吸引了,不愿散去。可雨越下越大,电影终究没能演完。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一步一回头地往回走着。身上也湿淋淋的了。心里有失落,却不觉得冷,这就是电影本身的魅力。
最浪漫的一次看电影是在姥姥家发生的。那天,是麻店集。姥姥村的爱国约我去赶集,姥姥就给了我十块钱和一个瓶子,叫我买一瓶子敌敌畏闹蚊子用,剩下的钱随便花。还没到集上,爱国就商量着去县城里看电影。我说还得买一瓶敌敌畏呢。他看了看我,就把那瓶子拿过去扔草丛里了。等到了县城,我们在影院门口一人买了一杯冰激凌外加三毛钱的影票就进去了。嗬,外面的太阳照得让人直晃眼,这屋里怎么弄得比黑天还黑呢,黑得让人什么也看不清,一节股一节股的台阶陡着呢,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踩空了摔倒。好不容易对号入座了,我们的心才安稳下来。那天的电影是《夜半歌声》,我并不怎么喜欢,但毕竟是在电影院里看的,立体效果很强,与那些露天电影比就是不一样的感觉。回去后,对姥姥说了,她疼着我呢,并没有责怪我,只说我人长大了心就野了。想来,这也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了。
那之后不久,村里就通了电。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的狂热,相对的则是电影的冷场、被边缘化,最终就是退场。1998年,侄女出生,我在老家花150块钱雇了一场电影,也算是给孩子的一个见面礼吧。电影是在我家午后的空场上放的。时至深冬。天寒。人少。冷清复冷清,的的确确的冷场。好在侄女的出生给我们一家带来的是大喜的事,所以,一场电影的清冷与否也就不那么在意了。
如今,我在小城定居也有近二十年的时光了。刚来时,小城的电影院,也就是我当年看《夜半歌声》的那里,还在着,只是已很少演电影了。它的前街上已经成了一条小吃街。天热了,懒得做饭,就去那里吃碗拉面喝杯扎啤。那街上人山人海、嘈杂声不断,正好与影院里的漆黑、孤凉相映成趣。白天,从那里路过时,看见电影院的门上挂了个xx打火机厂的牌子。里面还搞过服装、家具之类的展出。后来,又成了武校,我曾领着儿子在电影院里的空场上看过一些孩子练武。
这几年的夏天,天一热,在我居所附近的新华书店对面总要放一段时间的老电影。只是观者寥寥。台阶上面多是些领着孩子的老人,他们坐在那里,边摇着蒲扇边看电影边哄孩子,看他们的样子倒像是在重温一段难以释怀的旧事。时间一长,自家的孩子就吵起来,不肯在那里玩了。无奈,就得抬起腚拿起马扎摇着蒲扇领着孩子回家或再去别处走走。是啊,于那些懵懵懂懂的孩子来说,这老电影有什么看头呢?比奥特曼、光头强差远了。台阶下面多是些年轻人,他们行色匆匆,在这里稍停片刻,只是惊鸿一瞥,就走。这电影,或许没有进入他们内心就转瞬即逝了。我也曾在饭后与妻儿来过这里,才坐下来不长时间,妻子就说,这有什么看头,都好长时间不出来转转了,陪我去买件衣服。儿子一听,随即就高兴地站起来。那就走吧。此时,那电影场上的人已经比先前少多了,但那电影依旧在演着。那屏幕内的角色更是不被屏幕之外的冷清所动,他们依旧沉浸在一个久远的故事里不能自拔。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