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谷草与豆叶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繁华得让人避之不及的盛夏就这样过去。当初避之不及,但现在的心境又证明盛夏的离去是那样的难以挽留,亦如我无法推拒又难以挽留的简约之秋。光阴荏苒,在时空的广野里,我真的曾经是一个庸庸碌碌的亲历者,也是一个百无聊赖的看客。
       连续半月的高温天气在一场声势浩大的暴雨之后成为强弩之末,而夏天,也因此恍然如昨——的确成昨。我在那个夏天是怎样度过的,现在一切好像都需要开始考证了。亲历,然后,其中的一些再也记不得。时光对人记忆的刷新竟是这样的迅捷而彻底,我就不得不坚定信念在有情的人间振奋精神好好活着。
       一日三餐晨昏更替。遍地雏菊盛开一样浪漫得让我激动不已的日子又沉落到梦一样的昨日时光里去。真是雏菊吗?但不是我种的,也不在我的园中,再说,我也没有一方供我私情恣肆的小园。那么,那一朵雏菊只能存身于最浪漫的夏日之梦里了。那一场梦,有些自寻烦恼的味道。正处于梦中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人生快要走进念想中的桃源了。如今光阴已老,那个海市蜃楼一样的桃源烟消云散或者归于原处不可再现,属于我的光阴必须再次萌发,以便让我更多的梦显得年轻一些。
       是谁那样无情地将痛苦地打起褶皱的日子轻轻抹平了呢?是谁?其实我本不想在峻厉的城市中与任何人发生关于奇货的纷争,是谁,让我变得如此脆弱,才想起自己曾经少年多病,才想起曾经懵懵懂懂忧心忡忡!
我在铺天盖地的爱情游戏小品之外苦苦搜寻我所独爱的秋水伊人,是的,秋水,以及秋水之滨的伊人。其实我很清楚,我一直珍藏着一个离奇古怪而无比美好的梦。
       好像路途依然遥远,而我的出发地点遍布豆叶与谷草,简单得有些匮乏,爽朗得有些空洞。它们都在爽朗而明快的风中发出明丽的哗响。
       越走越远了,当初被放得很大的风景也就变得越来越小,我所恋念不舍的秋天也逃去如奔;想象出来的伊人当然不曾衰老,依然浪笑在我胆大妄为的年龄。那个年龄,我常听到割倒的谷草在秋风中哗然作响,也常看到散落的豆叶像坠落于冷露中的蝴蝶一样战战兢兢,似乎很像再次飞升。痴心妄想到疲惫的时候又提醒自己,还是不要为梦境一样缥缈的爱情殚思极虑吧,其实自己早就知道,真实之外再无至真。
       转眼之间又是秋分。黄叶飘零时,石屋顶上的炊烟迫不及待流入雨后的晚风,夕阳的余晖照耀着拾草晚归的人。好像只是剪影,根本不辨面容,但凭身形和行走的姿势也能知道是谁了。求学归来,捡拾猪草的人和四壁透风的石屋全都不在,所见尽是楼宇方正的盛景,炊烟在塑胶管中逃去如奔——出嫁了吧,然后,简陋的闺房被拆除了吧。门上的喜庆对联红里透白或者白里透红。
       过去的秋天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我上次的回家事件中,我发觉自己已经衰老得默不作声。有人忠告,你好像不知道,许多人都与你生活在同一座城,他们原本都属于这个小村。那么,应该包括我独恋幽草一般不舍的伊人。隔岸,回头,我总看到横搭在大河之上的那一大片平流雾。放下一种执着,在我居然需要三年时间,未知其太长,还是太短。
       我告诉忠告者,不必提说旧事了,剩下的时光,大家都有各自要忙的事情。
       但我对秋天一直都寄予厚望,仿佛唯在秋天我的眼睛才能看到更远,我的心绪才能由躁动变得平静。在平静之中,另一种激情得以孕育,然后开始涌动。我感到我所喜欢的繁华就要来了,那种繁华是在别人的繁华退场之后才飘然而至的。我再次看到的秋天比我想象到的更加动人。
       我的忙碌仿佛正是那样的秋天为我注定的命运:我一直在秋天里负重而行。行走在雨中,那时候那雨好像一声永不到头的哀叹,又好像那时候的日子必然浸泡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太潮了,汗气和水气在路上一并蒸腾。
       那种秋天里的风,好像隔三差五要从村子里经过的乞丐那样又陌生又熟悉,是他们,把村子里永不到头的哀叹无意带走了一小部分。
       但多数时候还是在阳光下负重而行。那种阳光好像增加了我背上的负重,让我喘息,让我燥热,让我焦虑,让我愤懑,让我一路都在寻求摆脱负重的途径,虽然实际上根本没有可能。
       生活的马车行进得并不平稳,我因此就忘记了套在身上的缰绳;生活节奏刻板到死气沉沉的地步了,又发现曾经在秋天感到即使有所负重也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习惯了,所有的幽怨都像微尘一样从自己身上自由地滑落下去,后来,那些微尘又在晚风中反而嘲笑我:你太天真,也太多情。可是,我为什么曾经把它们放大了,大到让我感到微尘的沉重而必然盼望在秋天有人愿意帮我赶快卸去,然后求得一份轻松。
       自己去卸吧,最后一定产生这样的结局。从石屋顶上刮来的秋风吹响了干透的豆叶,那些豆叶被晾晒在石屋顶上和没有围墙的院子里。而远处,有一大片带状的平流雾,像一座桥那样搭在浊浪翻滚的河上。干透的豆叶很快要回潮了,因为连绵的秋雨即将来临。那时候秋意已经很浓很浓。石屋上空长风不止,后来又有了谷草发出的沙沙声。傍晚的炊烟无法在石屋顶上直起腰来,被风撕碎了,像遍地的豆叶和谷草一样被吹得七零八落,一样发出沙沙的声音。
       秋天的面容改换了几十次了吧,浓墨重彩的,或者素面朝天的,但我独独记住了谷草和豆叶,一者是靓丽的金黄色,一者是灰暗的土黄色。那时候,我也像一棵干草那样常常被风吹得无处可去,或者在墙角,或者在石头后面,或者在盘旋弯曲的树根下面,瑟瑟发抖。也有被风吹得颠沛流离的,顺着巷子翻卷到大路,再从大路翻卷到河里。那条河的上面,悬着,并且总是悬着一大片带状的平流雾,仿佛一堵高墙把曾经肆虐的夏天隔离到另一边,而潮湿的秋天,一旦来临从来都没有很快就走的意思。
       很快,豆叶和谷草都没有了,响声没有了。简陋的玩具和我的玩耍也不能再有了——大人说我长大了,应该到离开村子的时候了。
       我搭上村里的手扶拖拉机独自上路。到县城,再到另一座更大的城,在那里和许多陌生人一起读书。当我和他们正处得如胶似漆情同手足的时候,我们又要分开了,仿佛许多的豆叶或谷草,发出难分难舍的沙沙声,按照各自选定的风向四散而去。
       我回到村子里,却不能再走进石屋,甚至我也无法再走进那一条巷子。都翻新了,从材质到形式。
       村子像干透的谷草和豆叶那样脆弱。一直留在地里的豆叶和谷草朽腐之后让土地变得更加肥沃,次年,地里还能长出更加旺盛的大豆和谷子。村子太脆弱,人就像鸟一样离巢而去,我的归来纯属例外,我好像是被偶然的逆风吹进村子里来的,来到以后,一直往前飘着,样子好像是要飘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我所居住的城市就在很远处,与村子相距几十里的很远处!那种远,更多的时候看来居然是远不可及的!我明白了,我和村子之间,早就搭着一片平流雾,我看不见那头的人,那头的人也看不见我。
       我的晚辈们又开始了与我当初一样的人生旅程,他们想出去,却不知该到何处去;我想回来,但不知怎样才能回来。我感到自己很难穿越几十里路的间隔,因为这种间隔并不仅仅是空间上的。
       有人背着一背篼碧绿的豆叶从街上走过,这种情景在城市里是极为罕见的,但还有,因为那些种大豆种谷子的人以及他们的土地是被日渐长大的城市慢慢吞噬了的。吞噬了,非但不至于死,而且一定要想方设法在城市的肚皮里用另一种方法活着。现在还看不见豆荚,但正在大豆即将收割的时候,那些豆秧上面竟然还有隐约的豆花——也许因此才被连根拔掉的吧。那些豆叶再无干透的机会了。
       我四处打听现在有没有人还在种谷子,我指的是那种可以碾出小米来的那种谷子。谷子,只需合理密植,在极其干旱的土地上也能有所收成;如果风调雨顺,有一种穗头特别大的“猫爪谷”,曾为父老们甚为宝爱。在青黄不接的当口,他们会咽着口水大肆宣扬“猫爪谷”碾出的小米熬出来的粥上面会漂着一层油的,那就叫“米油”。割过穗头的谷草乱糟糟地立在地里,很黄,黄得又温暖又可爱。经过霜雪以后,谷草渐渐变白了,干缩了,但筋骨似乎更加强健精神更加矍铄,在风里沙沙沙地响着,却也都像一个个醉汉一样东倒西歪的。直到次年“谷雨”前后,那些谷草又被犁铧翻进土里。谷草,也有些被割取之后带回村子倚墙而立,喂牲口,当烧柴,但在未被牲口嚼食,未被点燃、焚烧之前,它们在风中发出的沙沙响声颇有冷意——打听不到,也就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种植谷子。
       多年以后,我还能看见自己和一干模样相当的人倒卧在谷草堆中,像惨淡的冬阳那样艰难地笑着,而笑意本身却是天真无邪的。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将来我会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我们中的多数,依然在村子里拨弄土地。现在常常想起,我和他们在谷草堆中一直没有长大,直到现在也没有长大。但他们的子女全都像鸟儿一样远走高飞了,据说是循着我们这一代人中优秀者的足迹走出去的。
       我竟然在暗暗之中变成过别人的楷模!我的心里确有冷颤,那些冷颤让远去的夏天去得更远。
收割大豆。那些叶子多数被丢弃在地里,只有一小部分被人带回家去,晒干,碾碎,有时候直接用手搓揉成糠粉,作为饲料填充家畜的辘辘肚皮。
       我为什么老在盯着豆叶和谷草而不是别的呢?为什么总在秋风吹起的时候?这个连我自己都说不出所以然来。刚才见到的碧绿的豆叶和背背篼的人很快就不见了,可见城市无比强大的吞噬能力,背背篼的人和他背上的豆叶,仿佛只是来过我的梦里。
       就在当日,有个朋友送给我一袋小米。我很惊奇现在还真有人在种谷子!朋友一笑,说,也是朋友送的,来自陕西的绥德,有点名气,就分给我一些。
        一场虚惊。当晚我就熬了一锅小米粥——我早就料到,不会是那个滋味儿。果然不是。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你听说过吗?绥德的汉子为什么有名?就是这小米吃的!”
       我暗自发笑:再怎么说,我和这位朋友都不会变成绥德的汉子了,因为我们只是象征性地吃一两顿小米粥,况且小米是不是绥德的也很难证实。而真正的绥德人,他们把那种小米吃了几千年。
       我忽然很想问他现在是否喜食豆腐和其他豆制品,但话到嘴边又收回了,因为我并不知道哪里的大豆最好并且好到能与绥德的小米相媲美,手头也无现成的豆类制品可以奉送,说了也白说问了也白问。再说了,城市是一个万类俱全的所在,想吃什么有什么,有人关心出处,虽然更多的人图的只是现成和方便。
       严厉的夏天让我的智商严重走低,记忆力也大幅减退。秋日伊始,我首先想起了豆叶和谷草,很奇怪的。顺着长风,我又看见割谷子和拔黄豆苗的人了,他们长得都像大豆和谷子。
       时光逃去如奔,唯独秋天以及秋天里的谷子和大豆常驻我心。我疑心这是一种病,姑且称作为“恋物癖”。我知道自己可能病得不轻,我又不想遍告他人,因为我估计并没有多少“同病相怜”者,我的故事没有人愿意耐心聆听。我住在城市,但不完全属于城市。我也看出,许多人与我有极其相似的处境,但我们都在保持沉默,因为城市不接纳脱离时尚的人和事物,包括我和那一少部分人。现在我终于看出来了,我们都没有到达想去的地方,也没有找到想找的人,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地变换自己行走的姿势,不断地改换自己的叫声。
       也好,我原本就是追求独处与安静的,现在我完全有理由、有可能也有条件在别人的繁华之外尽情享受另一种繁华。我在其间并没有衰老。年复一年,金风按时吹起,我还能想起豆叶和谷草。我常庆幸自己没有被城市完全淹没,尤其在我年年想起豆叶和谷草的时候。

       2015-8-14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