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三街古驿道

2021-12-23叙事散文康乔华
三街古驿道康乔华一那条蜿蜒在乡间的道路,有的部分横亘在田地和河流边显得窄小,路面上的片石鹅卵石还依稀可见,或许是为了行路方便,村民们在碎石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泥沙,整段路面就显得相对平整。通向村庄的另一部分道路,有的已经刚刚被水泥硬化了,光滑……

三街古驿道 康乔华 一 那条蜿蜒在乡间的道路,有的部分横亘在田地和河流边显得窄小,路面上的片石鹅卵石还依稀可见,或许是为了行路方便,村民们在碎石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泥沙,整段路面就显得相对平整。通向村庄的另一部分道路,有的已经刚刚被水泥硬化了,光滑整洁的路面看上去很是舒适,有的虽然被水泥硬化,但因硬化的时间久远,水泥路面被损坏,破损严重的地方,就露出了路面下原先的老路,老路上的片石和鹅卵石就大块大块地凸现出来。这样的地方裸露得多了,你就会发现,水泥路面下其实埋藏着一条很深厚古老的路,它蜿蜒途经很多个村庄,给这些村庄带来了古文明——这条路就是灵川古城三街的一条古驿道,它默默地穿行在被水泥钢筋包裹的尘世里,现代人已经把它删改得面目全非,很少能看到当年留下来的遗迹。

在当今,沿着这条古驿道行走,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自秦始皇开通灵渠,沟通湘江和珠江水系后,从桂林到达湖南,灵川都是必经之地,三街古驿道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沟通岭南两地的重要通道。在古驿道周围萦绕的村庄、楼房、田地和山峦叠峰已经不再让人感到那种远古和幽深,呈现出来更多的是充满活力和蓬勃的现代气息。而它本身在这股现代气息里却始终保持着一种静与净的境界,反衬出现代农村里淡泊、闲适的生活。我在这种生活里寻访,看到了古时一个个朝代逐渐暗淡的背影,可以说,这条三街古驿道见证着古城灵川的历史兴衰,它让一个个朝代为之倾目,一定有它的不寻常处。 驿道上,没有跫跫足音,曾经繁华喧嚷的会馆、店铺以及戏楼,还有生意人的豪宅小院,如今只有在一个名叫上南流的古村落还依稀可见。我现在就在这个村子里,看村巷两旁遗留下来的老房子全都是砖墙瓦屋。一些老屋的清水墙,封火墙头,飞檐翘角,显得气派又古朴。另一些老屋还保留着阁楼,开天窗,没有推拉式的门,都是一块一块的门板,门整天都敞开着。村子里清洁可爱,有的门窗直对屋顶,更为讲究,格棂漆蓝,贴纸黄、红、绿、白,上有窗花,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千姿百态。窗子是房子的眼,透眼一看,主人的家景,主人的心境便楚楚然了。 连绵四十华里的古驿道横亘在灵川古城境内,它使得很多空间和时间变得简洁。踅过三街的风,会感到顺畅多了,它吹拂过的村庄、田园以及白墙灰瓦,不再零乱得一盘散沙,而是沿着这条驿道很有规划地排列,它们被人们有意识的精心打造了。置身其间,我沉浸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令人遐想的氛围之中。村巷里的路面大部分被水泥硬化了,仅有的两三条村巷子还留有青石铺就的路面。或许是出于对古民居的保护,村子里对一些破损的老屋子进行了修缮,白墙黑瓦,古朴典雅,亮丽清新。它们与村中那段已经被水泥硬化的古驿道,和谐并存,显得娴静、舒坦。徜徉在这段古驿道上,我本能地觉得生活的节奏放慢了,在慢时间里,我仿佛找到了可以栖息心灵的一块净土。 二 我在古驿道上遇见了一位老人,他六十九岁了,留半头白发,向后梳着,戴一副硬脚圆片镜,他正凝神地用刀削开架在木架子上的一根毛竹,毛竹在他的刀下被迅速分解成十几根细长的毛竹片子,老人表情自然,每刻一刀,眉眼一凑,皱纹就爬满了鼻梁。我们攀谈起来,老人很健谈也很热心,他告诉我,那些毛竹片子是用来编织竹篮子用的,编好的竹蓝可以拿到三街圩上去卖。他说,他从小就跟着父亲从湖南那边过来这里生活,编织竹篮子这活儿很小就学会了,当时古驿道途经的上南流村两边都是商铺、客栈,还有一些茶馆,老人的父亲就是在这里开商铺的。商铺里主要卖的是各种各样的竹篮子。随后,他说起古驿道的历史,说起自己的往事,说起父亲的生意经,像是在搬运自己屋里的旧家什,可以说如数家珍,对于政府为争取资金帮助村民们保护和修缮古民居,不辞劳苦,他更是赞不绝口。 老人的言谈举止间,除了那份从容与自信外,更多地流露出对当地政府的一片感激之情。老人还希望我常来,把他们村宣扬出去,得到外界更多人的关注。从老人的聊天中得知,离这里不远的河口渡是驿道在古灵川城区段的起点和终点,古时代南来北往经过三街古驿道的客商,在这里不是由陆路转入水路就是由水路转入陆路。我曾经去过那个地方,那里有一个名叫小溶江的村子,它是古驿道在古灵川区域内穿行的第一个村落。如今,因为漓江补水工程的修建,小溶江古村已经消失了,但它的历史文化不会消失,它让水库的底蕴变得丰厚起来。在这里,水文化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成就了漓江上游一道独特而韵味深长的风景。不久的将来,小溶江水库将是一个人们休闲旅游的绿色胜地。面对这片美好的情景,我要特别提提小溶江村中一口名叫道乡泉的井,现在因为水库的修建,这口井已经看不见了,但它的历史人文非常悠久,在当时也非常有名,古人还在此建有楼亭台阁、驿铺,古驿道就从泉旁而过。历史上很多做官的达人经过这里时,都喜欢在这里休憩投宿,或赋诗作文。文人还为它立了一块碑,叫做道乡泉碑。 我所知道的历史上为道乡泉作诗感怀的官人,有王洵、邹浩、胡舜陟三位。王洵(字仁仲)是在宋哲宗紹圣年间(1094——1097)任灵川县令,为道乡泉作诗“滑石铺泉轩”。当时江苏武进人邹浩,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四品)。因正直敢于进言,得罪朝廷,曾两次被贬官到岭南,官复原职后,又两次回京路过道乡泉,在此小憩的他,都有感而发,表达自己在回归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悟。他的两首诗分别为:“长官心事古人前,碧玉峰峦碧玉泉,洗出北归烟瘴眼,光明欣睹太平年。”和“马头今日过严关,十九年前去复还,惟有流泉声似旧,凭阑重听响潺潺”。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回归途中的心境是舒适、惬意的,也从侧面反衬出那个朝代的繁荣太平的景象。后来的官人胡舜陟途经此地,也留下了诗篇:“奔走尘沙五十程,泉声今夜响涔涔,明朝画鼓催征骑,不使行人仔细听”。除了这三位官人途经此地外,我不知道,那个朝代究竟还有多少官人走过这条驿道,经过这个道乡泉,或许他们因了与道乡泉结缘,成为古驿道上特殊的风景,正是这一批批的人过往古驿道,才为岭南文明增加了光彩。 后来到了明代万历年间,任灵川知县的蒋一葵,将他同乡邹浩的诗留记,撰文刻了“道乡泉”碑记,攘在泉边“道乡楼”墙壁上。清代石碑裂损,当时小溶江村在贵州平远任知州的易凤廷和村人易教敏又重刻了这两块碑立于道乡楼,并请陈继昌书“道乡楼”三字刻石而立。“道乡泉”碑历经几朝,宋人留字,明人刻碑,清代村人重刻,非常传奇,为世人罕见,实为珍贵。如今,这些历史遗痕,将被小溶江水库的建设吞没,也即将被淹埋在水底下,那些村中清冷的门庭,空置的店铺,淡白的门楣,朽去的雕栏,倾倒的土墙,也一起沉到了水里,像是一片凋零的樱花。就这样,小溶江古村落消失了,不管你是文化人、现代人,都只留想象在那里。我想,它在令人感到惋惜的同时,也是欣慰的。因为它的牺牲和付出,水库引水工程的成功修筑,保护了我们的母亲河漓江,秀美了生态桂林。于是,三街古驿道因了这个壮举,它将被人们永远铭记。
三 我来到了紧邻着古驿道的千秋峡河谷,它是百里漓江第一峡,离漓江的起点只有六里路程。这里的水湛绿,平静,凝重,即使被船激出的那些白生生的水花,也如怒放的昙花,瞬间复归为不张扬的自然形态。我知道眼下载船的水早已不是唐宋明清时期的水,但水脉的传承是一脉相承的,似乎比人更充满持守的信念。千秋峡之水让三街古驿道有了更多的灵动,在地域和时空的变幻里,它们共同演绎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山水情趣。于是,在它的上游便呈现一个晚渡的银江,一个“晚”字,把银江渡口的景观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银江的秀色就更为集中和突出了。清代诗人袁枚曾两次途经这里,那个时候,他在这里看到了漓江山水更为精华的部分,可以这么说,当他看到千秋峡的景色时,立马就有了“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的欣叹。他由此而钟情于漓江山水,在山水间找到了自己的性灵,丰富了自己“性灵派”诗歌的创作成就。 而在更早之前,宋朝诗人秦观就曾途经三街古驿道,来到了灵川,但他并非是“潇洒走一回”的旅游,而是近似囚徒般的流徙。我想,那时的他心境一定很荒凉和迷芒,他当时受地方官的约束,不得自由行动。他在灵川过了一年的谪居生活,令他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让他陶醉不已,山水淡化了他的荣辱盈亏,尘世污浊。在这里,他像当地人一样爱上了喝茶,他常因茶而感叹不已:“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芳得馥”。后来清代诗人罗辰在读到他的诗时,因其流露出的卒章显志和高尚品格,而不襟感怀称赞:“我读少游诗,尘心涤香茗。”还有,明代官人汪必东,曾坐着八抬大轿颤颤悠悠于古驿道上,连留于山水之间,风情万种,诗兴勃发,不禁联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场景:“人家多隔树,疑是武陵行”。可以说,灵川古城千年的厚重史迹大部分都留在了这条驿道上。一路上的奇山秀水,遍布灵川古城的周围,吸引了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切的疲惫、忧烦、离愁都暂时隐退,目光里盈满春的笑意。于是更多地有了张秉铨、李熙桓、解缙的足迹。就这样,来往的行人多了,驿站邮舍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大小客栈饭馆茶亭遍及了古城四周,古驿道两边的村落也客舍云集,可想当时三街古驿道的兴盛情景。
四 在离千秋峡西边的不远处,就是古驿道上一条名叫“神岭”的支脉,这里有一个著名的三街景点,叫做神岭瀑布。它并不是某一道瀑布的称谓,而是一个景区的概称。景区内不但有层峦叠翠的群峰、古木森森的原始森林以及大大小小的天然瀑布等自然景色,还有古民居、古驿道、瑶人遗址、二战航标塔遗址等人文景观。据村人的老人蒋定厚介绍,原先的二战航标,在解放之初还能看见它的架架,后来或许由于时间久远,航标腐烂,倒了下去,再也没受到世人的关注,如今只留下一个坪坪在那里了。 我在这个景区的门前,看到一间小房的墙上贴出一张神岭瀑布景区的游览示意图,发现古驿道蜿蜒在三街境内,串联起来的景点和村落都很多,它们就像古驿道上缀染的一连串迷人的符号,这些符号从神岭瀑布开始延伸,一直到古灵邑八大景观中的六景“北障霁雪”、“千秋文笔”、“银江晚渡”、“赤壁象蹲”、“黄岗狮拱”、“西峰夕照”。再到凉风桥、甘奢铺、留田村、龙门驿、西关外、五里排等相关村落街巷。可以说,古城灵川便是三街古驿道上的这些符号叠加起来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景象。这些符号以自己独有的魅力把千年古城涌动出的现代朝气一一卷收起来,禅师般打坐。它们静守着古驿道,又用亘古的风度,观风,观云,观花开花落,观世世代代走过的人,还有碾过的那些事。它们如同雕像,生动了古城千年时光。 我在这条古驿道上穿梭流连,任眼睛去扑捉前后左右的时空符号,去捡拾那些珍奇的细微陈迹,品咂千年古城三街散落在这条驿道上的古朴味道。走进甘奢铺村,我看见村中古樟树颇多,街道古朴,“铺边”、“店门前”这些地名,让人仿佛看到昔日门庭若市的热闹。过甘奢铺来到留田村,村里古树密集,千客坟、汉墓群、古道稀散的旧屋、古迹。印证这里秦汉时期已有人居。根据史料,可以想象,古代有多少中原人为修筑灵渠,开发岭南在此埋骨。留田村的前面是一片广阔的良田,这里是古代灵川的粮仓。田垌的面端就是灵川古县城,距此四华里。在古时,站在这里,隐约可见西关外的门楼和县城北门,再往前行走一里,就出现一座小桥,因桥离北城门三里而叫“三里桥”。古驿道在此开始分成两条岔路,一条直通西关外,另一条经龙门驿到达城北门。

龙门驿的东边是沙滩和漓江,它离古城北门一华里路。我原先并不知道要在那里获得一点什么,只是后来参加了三街古城的采风活动,得到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我在无意中看到了明孝宗年间任广西左面政使,右副都御使的徐问经过龙门驿时写的一首诗:“险仄漓江峡,龙门驿路通,军麾沙水上,春色瘴烟中,深树埋豺虎,穷荒绝雁鸿,天山勋亦壮,吾欲挂雕弓”。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灵川的偏僻荒远,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战争平息,迎接太平盛世的心愿。西关外是明景泰二年(1451年)起义军韦朝天攻桂林,知县张显任期内所修建的城池。从此,驿道改从城外的“西关外”这条街通过,街在城的西门外,出叫北门背。这里的街道不长,但曾经商铺、客栈云集,还住有不少的歌舞妓。行人、车马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一首传唱的歌谣:“西门外,半边街,两头都是供神台,街中有个娇娥妹,清早烧茶等客来”。唱出了当时西关外的人文地理特征和一派繁华的景象。如今这里的名胜古迹已不复存在,它们被高速公路、铁路及康密劳等现代代的大型企业所取代。
我之前翻看过古城的相关资料,得知离西关外不远处的五里排村,现在还留有普济庵、古井、石柱和诰封碑等遗迹。普济庵是在清朝时期咸丰十年建起的,主要目的是给附近的老百姓求平安,它当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一些富人、做生意的捐起款到普济庵来救济这里的穷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普济庵改为学校,现在为村上公用的场所。村子里的那口古井是当时灵川以北一带最好的一口井,冬暖夏凉,水又是甜的。因此,从这里路过古驿道去往古城的人,都喜欢在这口井边歇脚、饮水。如今,井边却多了些摆着的零散的石柱,雕物精美,据资料记载,这些石柱就是用来建筑贞洁牌坊的,这块贞洁牌坊立在普济庵的南面街上,上世纪中期已被毁掉了。另外,村中遗留的那块诰封碑高2.4米,宽80厘米,是清代皇上封赐的。咸丰年间村人庾文昌为朝廷平乱,功勋卓著,历任桂林营游击思恩府参将,署龙胜协和副将相。(从二品)等武职,朝廷封其母张氏、李氏均为淑人,而御赐各一块诰封碑,还封赐其父庾如贵从三品武翼都尉碑一块,三块碑一样高大,碑额都有精美的龙形雕塑,碑身字体大而工整,下方两旁有缠枝花纹。三块诰封碑原立在村边诰封岭上,可惜后来有两块碑上部被盗墓者裁掉,主体被损成几块。如今村中的这块碑是村人抬回村上保护的其母张氏的诰封碑。 在一个暮色茫茫的黄昏,我终于来到了五里排村,这个村子不大,新楼与老屋融杂在一起,显得半旧半新。这时,村口站着一个老人,老人的相貌高古,让我疑惑,他好像是个古人?我走过去询问他,村中所遗留古迹的具体地置,老人详细地告诉我后,脸上只是浅浅地笑笑,也没多说什么,就告辞我快步走进了巷道,再也没有了踪影。那种神情就好像有什么不值得告人的秘密一样。我想,这种情形,或许是他们不愿多和陌生人说话的缘故吧。 这里的巷道很窄,却被水泥硬化得光滑平整,两边的房子高低错落,有的是新建的楼房,有的则是粉刷一新的老屋。整个村子里氤氲着一股现代化农新村建设浓厚的氛围。我所置身的这条巷道,蜿蜒曲折地穿过整个村子,它就是三街古驿道的一部分,如今,它和所有途经过的地方一样,都已经变换模样了,不再给人以沧桑与幽远的感觉。在这里,或许是受到村子里的现代风貌的感染,我根本就没再有那种怀古思幽的感触。我遁着原先老人指点的方位,寻找村中遗留的几处古迹,但每到一处我都感觉不出那里就是古迹,它们被村中的白墙灰瓦映衬得面目全新了。从它们现在的装点中似乎找不到曾经的沧桑深沉,反而因了它们的存在,村子里变得有了几分神秘。我呆呆地站在这些遗迹面前,心情不知是兴奋还是失落。我原本是来寻古的,古迹虽是寻着了,可古时的意境不在,看到的全是现代化的新型装饰,它们被现代化的氛围渲染之后,感觉连味儿也变了。它们留在村子里,却成了村民们刻意摆设的装扮物。
面对这些情景,我的心情又是复杂的,或许,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一些新的产生必定就有一些旧的要灭亡,谁也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如今,村子里有了大的发展,村民的生活火红起来,那种祥和与娴适的氛围,让我感到当今农村里的深刻变化,可以说它是随着村民生活质量的变化而渐次发生变化的。在五里排村,看到村子邻山邻水,又有很多田园,它就像是一块福地,我在这块福地里徜徉,人变得心清目爽,羡慕起这里的农家生活来。在这里,我感觉整个村庄都快没有了农村的影子,它在被人们不断改变,甚至消亡。我知道,只有这种状态,才是中国农村走向富强的出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