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悬浮人(外一篇)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size=3]                                            
悬浮人
  
  这些年,我太像是一棵被生活频繁移植的树。
  水北山南,我试图与生活这只有力的手展开对抗,并试图在一个包括地理、气候、温度、水分和光照都相对适中的地点安顿下来,用生命不长的时间去生根、发芽,感受短暂的踏实与宁静。真的不需要太多,只要允许我偶尔在风中轻轻歌唱,再容许我在黄昏中偶然的悲伤。
  我还是从家乡的版图上一点一点远离。暮色中,车在高速路上行驶,尽管笼罩下来的黑多么的枯燥、生硬,也是按压不住车的去向的。车窗外,有太多的树与我擦身而过,彼此感知,但我们互不相识。不需要太长时间,星星就长到天上去了,我仰头去看它们,这些悬浮的光凝聚成的点在云层中游移变换,以致于我不能很好的对某一颗星星进行准确跟踪,哪怕是瞬间的也不能,毕竟我在车体里疾驰。在隧道内暖色灯光的包围里行驶,让我知道我可以是那么的小,蜡黄的光把车影照在地上,而我的影子已被车影重复,车体的整个影子在某座大山的体内移动,无论隧道有多长,路有多么远,我用一个名字就喊出了它的具体位置。我发短信告知妻子,我在某处时,我知道妻子已在大脑的地理方位上搜索目标,并能迅速根据经验锁定我的所在。辽阔的世界里,我们都被一个小小的名字概括得那么具体。一如故乡,相隔再远,我喊它的名字时,它被我千百遍描摹过样子,就赫然矗立。那么明朗。
  丽水是陌生的。这种陌生在一个租客身上一再放大。从灯塔小区、白云小区,再到丽东二村,我分别在中介那里看到了促成交易在城市里可以是一种赚取生活资本的工具,我很难将这种把价格放在初始谈话内容中的交流方式理解成服务。后来,我在房主那里看到了身份隔膜的恐惧。太太房主牵着细毛犬从楼梯上下来,倚着油漆刷黑的坚实铁门一角说,房租一千,水电费自负,电费按每度一块三统收,租不起就不上楼看房了。说毕,她牵着细毛犬小步向屋内走去,我被大铁门隔在了外面。我知道,凭借她老练的直觉,我的穿着打扮和举止气息早已将自己的贫穷出卖。我反复地问自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隔膜?我深知,我们已在不同的文化认知和各异的精神价值中形成了对立。这种对立,让城市和乡村更加平行。
  在陌生的城市里,我时常往更陌生的地方徒步而行。我看到括苍路以北的民工棚被拆得一片狼藉,这种衰败并没有丝毫理想中废墟的宁静。借助猜想,我努力还原着这里的情景:日落以后,他们回家了,身上沾着干燥的水泥或油漆。从闹市中退了出来,闹市中的一切就都与他们没有什么相干了的,他们一下子住进自己的专属国里。他们的妻子在薄薄的租金下租赁来的菜地上收拾蔬菜,茄子、毛豆,不时也能摘个金黄金黄的南瓜回家。被日光晒得和他们父亲一样黝黑的孩子,总是喜欢从菜地这头那头间来回嬉戏,累了,就在高坡上的地头坐下来,等着妈妈一起回家。天更黑了起来,借助微弱的灯光,他们围着低矮的桌子进行着他们简单的晚餐。他们不麻将,不泡脚,不休闲、不健身,能多把疲倦的身子静静安放在狭窄窝棚一角的木床上,对于他们,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他们满足于这么一点小小的需要。
  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当然,与他们从不相识的我,并不可能有他们任何人的消息。但是,我总感觉陌生的他们离我很近,这种近削弱了我的孤独感,这种近好像也在告诉我,我们一路同行。我反倒忽然觉得,漂泊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归属感啊。我甚至开始怀疑,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漂泊了,那么我将无依无靠。
  从丽阳街折返回来的路上,钟楼醒目的指针指向告诉了我时间。除了时间,我并没有注意去看与之相邻建筑的高低、属于哪一种风格,也没有去看建筑内商场无序进出的顾客。这个夜晚,我需要静一会。于是,我在路边的长椅上毫无保留地躺了下来。躺椅的背后,是一棵我喊不出名字的树。这个时候,我能想起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海上远远归来的船,比如小镇上终年不亮灯的那扇窗,比如家乡向阳坡上吃草的羊群,再比如一列远远慢行的火车。如果可以,我多想从生活的侧面攀援而上,进入不断膨胀、扩散的城市所不容易警觉,并且不被干扰的那一片空地呀。可是今夜的事实是这样的:我沿着路灯照亮的路,毫不费力地辨别出了租所的方向,我一个人长长地、缓慢地走着走着。我并不急切的想知道,哪一天我会走出这其实并不存在人世。
                           
看 天
  
  在我抬头去看天之前,我就已经为看天所需的宽松心境腾出了足够的空间。午后的天空异常明朗,太阳的光被云层挡去了部分,也就不显得多有热意了。落实好了时间和地点,我有心要把头顶的世界看个究竟。那样宽大的世界里都有些什么呢?从郊野小径的一头直径远看,就看见远方的路与天空相连接了,以此,我不得不相信再走远一些就能接近天空。在小路所经过的山坡上坐了下来,用身体挨近熟悉的泥土,深深地仰卧而下,我感知到土质的坚实和可靠。
  游云因风而有了生命。风急一些,它们急急移动,或相互靠拢。显然,我所遇见的情境并不是这样,风是柔和的,洁白而厚实的云,一朵一朵没有既定形状的云向着我缓慢移送来,没有参照物,我几乎无法辨别它们的速度。当然,这不是重要的。我试图通过这样的观察来给内心足够的安静,万物无所在无所有的这种虚空的情形下,天,一下子变得光滑透亮,透过天,仿佛能看到自己的前世:野外深山有木屋居所,所幸,也是读书人,书卷伴孤灯。今生前世,我想我都是躲不过孤独的,苍凉而细小的孤独由始至终贯彻着命运的里里外外。
  不难联想到父亲看天的情景。我们均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都喜好到寂静深处里去。父亲坐在田埂边的草垛上,他一袋一袋地抽烟,尽管是那样微弱的声响,还是让我给完整地抠了出来:吧嗒……呼……,吧嗒……呼……。烟气上升到不远处,就散淡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目光始终是对着天的,无限深远的天和他仿佛是亲近的,他们互相对白着一些什么,或许只有天知道。
  天空到底有什么呢?它空空荡荡的体内,住着我空荡荡的故乡。有的时候,天边的晚霞,红成村庄土墙的颜色,那种暗色的气息,让我失去对世事沧桑辩解的力气;有的时候,黄昏的天际有鸟儿划过,它离我不远,似乎离天也不远,它在我们之间划过一条线,那样细而短暂。我看到倒映在敞亮天空里的花草和羊群,牧羊人脚立天空,手执牧羊鞭,羊在天上吃草,一只紧跟随着另一只;我还看到天空中往来的人群,他们各奔东西、脚步轻盈,他们走失在各取所需的远方尽头。天空所见,不过人间俗世,年月节气无所不相雷同。只是它遥远一些,只是它深邃一些,只是它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触摸。它虚无,它空泛,这样一来,好像,天空就又真的一无所有了。海子说“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是啊,这句话出现得如此符合时宜,如此准确、恰当,致于我没有了过多的奢望索求和举证的言词。面对着天,我是不必在意今夕何夕、此处何处了的,即便我也曾私心这样去想过:无边际的蓝为我所用,辽阔的海一样的蓝,一些分给夜里的梦,一些分给流连的漂泊;万里的云为我所有,温暖的棉花一样的白,一些用以遮蔽生活的寒风冷雨,一些用以缝补故乡残旧的裂痕。
  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小就喜欢看天。躺在长长的木凳上看,仰在牛背上看,靠在村子河边的大柳树底下看,在远行的车厢里看。天空,它始终一如往常对我虔诚的行为不管不顾,也不做理睬。我轻轻地看,偷偷地看,也不免有光明正大在光天化日下看的时候,我享受着天空中目所能及的一切事物。这么多年来,潜移默化的,看天成了我生活中必须的一件事情,像我需要粮食和盐分一样,像我需要欢喜和悲伤一样。天,宽广的宇宙;天,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天空事物或真或假、或有或无都没有理由地存活于我诚挚的生命内外了,我时常会与妻子玩笑地说:天上有你,也有月亮。诚然,这于我于天,无不都是最为真实的那一部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