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豆花香
2021-12-23抒情散文何足道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5 编辑
那时豆花香年关近了,忽然想起那时的豆花来了。那时,人们的生活大都很贫困,很多的东西,只有在年节的时候才能见到。做豆腐,吃豆花,在农村就属于……
那时豆花香年关近了,忽然想起那时的豆花来了。那时,人们的生活大都很贫困,很多的东西,只有在年节的时候才能见到。做豆腐,吃豆花,在农村就属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5 编辑 <br /><br /> 那时豆花香
年关近了,忽然想起那时的豆花来了。
那时,人们的生活大都很贫困,很多的东西,只有在年节的时候才能见到。做豆腐,吃豆花,在农村就属于不常见的食物。由于豆腐不易储存,平常的节日也是不做的,只有进了冬季才会做。过年,家家户户是一定要做一锅豆腐的。
在我的家乡,过年做豆腐,就像撒年糕,蒸豆包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都属于“年货”的一种。
大雪一封山,男人们就进入了冬闲的时光,躲在热乎乎的火炕上,舒展着劳累了大半年的筋骨,为下一年储存能量。进了腊月门,女人们则开始忙年,里里外外张罗着,进入了过年的节奏。家家户户把平时素日用不着的坛坛罐罐,锅碗瓢盆都拿出来,涮洗干净,准备盛装为过年而准备的食物。辛辛苦苦了一年,也勤勤俭俭了一年,大人、孩子早已经饥肠辘辘,很早就盼望着年的到来。那时,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年不仅仅是一年的结束与开始,是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离开了很久的燕子,很快就会回来。更主要的是过年,可以有新衣服,可以放鞭炮,可以有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食物。
家里的坛坛罐罐都会被装得盆满钵满,人们忍耐了一年的饥肠也会充盈、圆润。年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过年,最高兴的恐怕就是孩子们了。
屋里屋外,房前房后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积攒了一年污垢,连同心中积郁的种种不快与艰辛,统统和灶王老爷一块送上了西天。该清理的清理了,该留下的重新安置。快乐的心情和希望的种子,伴随着年的足音,一步一步走来。
一粒粒黄灿灿的豆子被洗得干干净净,泡进了瓦盆或者小缸里。这些在仓里储藏了一个冬天的黄豆,就是为过年而准备的。它们在明亮的屋子里,在温暖的瓦盆或者缸里,尽情吸吮水分,一颗一颗鼓胀起来,圆圆的、润润的,像孩子们越来越膨胀的欲望。
男人们早已经把闲置了一年的磨盘搬出来,用清水清洗干净,安放在厨房中央。大大小小的盆和缸也准备停当,精精神神地张开大嘴,准备接纳磨好的豆浆。
磨豆腐的磨盘与磨米面的磨盘相比,精致了不少。架在厨房里,并不占什么地方,却无形中让人感受到了年的气氛。磨盘是由上下两块石盘组成。下面的石盘中间有一个“轴”,上面石盘中间则有一个“凹槽”坐在下面的轴上,顺时针转动,就可以磨出豆浆了。上面石盘的结构稍微复杂一点,除了中间的凹槽,一侧要安一个把手,用来转动磨盘;另一侧,则凿了一个洞,通透的,装黄豆,也用来不断添水。
磨豆腐不需要什么技术,需要力气与足够的耐心。有时候几锅豆浆磨下来,累得腰酸背痛,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候就需要大人孩子齐上阵,轮流转动那个小小的磨盘,就像是转动着一个个数不清的日子。磨盘在一圈一圈转动,磨盘上的黄豆一粒粒从洞中掉下去,似乎掉进了岁月深处。在隆隆的岁月行走中,不断被挤压,不断被粉碎,和着一勺一勺的清水,变成了乳白色的豆浆。又被一圈一圈挤出来,汲汲沥沥,撒落在磨盘底下那些等待的瓦盆或者小缸里,填满了一年的空虚。
坐在磨盘旁边,不停转动石磨,看黄豆一粒粒陷进洞里,在石磨一圈一圈的琢磨下,粉身碎骨,成了汲汲沥沥的汁液,就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不断转动的石磨,岂不就是日月轮回?不知碾碎了多少日日夜夜,碾碎了多少年少的和年老的梦,颗颗黄豆被碾成了滴滴豆浆,我们也渐渐长大了。
一大锅水早已经烧开,翻滚着,冒出腾腾热气,把年的气氛烘托得更加热烈了。一个大大的豆腐包,高高悬在锅上边的房梁上,像一个张开的网,准备打捞年的饥饿。一桶一桶已经磨好的豆浆倒进豆腐包里,一个壮年汉字站在灶台上,手把着豆腐包,来来回回左左右右地摇晃,极有韵致的。像是在摇晃一个婴儿的摇篮,也像是在摇晃一个个惬意的日子。在这一摇一晃中,豆浆不断被过滤、被分离。细腻的,落入锅里,成为豆腐;粗糙的,被隔离在豆腐包里,成为豆腐渣,只能充当牲口的饲料。
颗颗黄豆被石磨磨成豆浆,又被过滤到锅里的沸水中,由植物变成了食物。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经过千百次的碾磨,经过翻来覆去的煎熬,才能够完成。我想到了蚕。蚕蜕变为蛹,蛹羽化为蝶,每一步都极其艰难痛苦,每一步都是脱胎换骨,每一步又都是升华。目睹了自然界的这些变化,我不禁感慨良多。
豆浆落入沸腾的水里,就要马上“点”卤水。这是一个技术活,是豆腐好坏的关键。做出的豆腐太“老”或者太“嫩”都不好,全在于点卤水人的手中。一边点卤水,一边不断搅动,把锅里的水舀起来在泼下去,这样不断重复着,以便使锅里的豆浆与卤水更加均匀地融合。渐渐的,在卤水的作用下,豆浆不断向一起靠拢、聚集。慢慢的,锅里的清水与豆浆分离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物质。豆浆聚集在一起,一团一团的,浮在水中。像蓝天里飘游的云朵,像水中浮动的莲花。那是豆浆被卤水凝聚在一起,宛然盛开在锅里的一朵朵豆花啊。
啊,那就是盼望了一年的豆花啊,在寒冷的腊月里,在沸腾的锅里,一朵一朵盛开了。那飘着浓浓豆香的花儿,开在孩子们的眼眸里,也盛开在孩子们的心里。
孩子们早已眼巴巴地守在锅旁边,手里拿着很大很大的碗,早已攥出了汗。大人们笑着把豆花从锅里舀出来,倒进孩子们的碗里。那些乳白滑嫩的豆花,又盛开在孩子们的碗里了。孩子们端着碗,跑进里屋,倒上点酱油,就大口大口吃起来。那种滑润、那种细腻而富有弹性的口感,那种清香而又绵长的味道,是任何东西都难以替代的。回味悠长,久久难忘。
不知是那个年代难得吃一回,让人久久回味;还是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愿意用那种传统手工的技艺来制作豆腐、豆花而失去了原有的风味。现在,在大街小巷的风味小吃店里,是再难寻找到原汁原味的豆花了。在我的记忆中,已经多少年没有吃的那时的豆花。那时的豆花香,只能向记忆里寻找了。
从黄豆到豆腐,豆花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就像从蓓蕾到果实,花开只是一个过程。但谁能否认,“开花”是一个最为完美,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环节呢?豆花也是如此。
难忘那时豆花香。也许不仅仅是怀念一种小吃,可能也是对岁月的一种追忆罢。
年关近了,忽然想起那时的豆花来了。
那时,人们的生活大都很贫困,很多的东西,只有在年节的时候才能见到。做豆腐,吃豆花,在农村就属于不常见的食物。由于豆腐不易储存,平常的节日也是不做的,只有进了冬季才会做。过年,家家户户是一定要做一锅豆腐的。
在我的家乡,过年做豆腐,就像撒年糕,蒸豆包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都属于“年货”的一种。
大雪一封山,男人们就进入了冬闲的时光,躲在热乎乎的火炕上,舒展着劳累了大半年的筋骨,为下一年储存能量。进了腊月门,女人们则开始忙年,里里外外张罗着,进入了过年的节奏。家家户户把平时素日用不着的坛坛罐罐,锅碗瓢盆都拿出来,涮洗干净,准备盛装为过年而准备的食物。辛辛苦苦了一年,也勤勤俭俭了一年,大人、孩子早已经饥肠辘辘,很早就盼望着年的到来。那时,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年不仅仅是一年的结束与开始,是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离开了很久的燕子,很快就会回来。更主要的是过年,可以有新衣服,可以放鞭炮,可以有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食物。
家里的坛坛罐罐都会被装得盆满钵满,人们忍耐了一年的饥肠也会充盈、圆润。年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过年,最高兴的恐怕就是孩子们了。
屋里屋外,房前房后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积攒了一年污垢,连同心中积郁的种种不快与艰辛,统统和灶王老爷一块送上了西天。该清理的清理了,该留下的重新安置。快乐的心情和希望的种子,伴随着年的足音,一步一步走来。
一粒粒黄灿灿的豆子被洗得干干净净,泡进了瓦盆或者小缸里。这些在仓里储藏了一个冬天的黄豆,就是为过年而准备的。它们在明亮的屋子里,在温暖的瓦盆或者缸里,尽情吸吮水分,一颗一颗鼓胀起来,圆圆的、润润的,像孩子们越来越膨胀的欲望。
男人们早已经把闲置了一年的磨盘搬出来,用清水清洗干净,安放在厨房中央。大大小小的盆和缸也准备停当,精精神神地张开大嘴,准备接纳磨好的豆浆。
磨豆腐的磨盘与磨米面的磨盘相比,精致了不少。架在厨房里,并不占什么地方,却无形中让人感受到了年的气氛。磨盘是由上下两块石盘组成。下面的石盘中间有一个“轴”,上面石盘中间则有一个“凹槽”坐在下面的轴上,顺时针转动,就可以磨出豆浆了。上面石盘的结构稍微复杂一点,除了中间的凹槽,一侧要安一个把手,用来转动磨盘;另一侧,则凿了一个洞,通透的,装黄豆,也用来不断添水。
磨豆腐不需要什么技术,需要力气与足够的耐心。有时候几锅豆浆磨下来,累得腰酸背痛,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候就需要大人孩子齐上阵,轮流转动那个小小的磨盘,就像是转动着一个个数不清的日子。磨盘在一圈一圈转动,磨盘上的黄豆一粒粒从洞中掉下去,似乎掉进了岁月深处。在隆隆的岁月行走中,不断被挤压,不断被粉碎,和着一勺一勺的清水,变成了乳白色的豆浆。又被一圈一圈挤出来,汲汲沥沥,撒落在磨盘底下那些等待的瓦盆或者小缸里,填满了一年的空虚。
坐在磨盘旁边,不停转动石磨,看黄豆一粒粒陷进洞里,在石磨一圈一圈的琢磨下,粉身碎骨,成了汲汲沥沥的汁液,就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不断转动的石磨,岂不就是日月轮回?不知碾碎了多少日日夜夜,碾碎了多少年少的和年老的梦,颗颗黄豆被碾成了滴滴豆浆,我们也渐渐长大了。
一大锅水早已经烧开,翻滚着,冒出腾腾热气,把年的气氛烘托得更加热烈了。一个大大的豆腐包,高高悬在锅上边的房梁上,像一个张开的网,准备打捞年的饥饿。一桶一桶已经磨好的豆浆倒进豆腐包里,一个壮年汉字站在灶台上,手把着豆腐包,来来回回左左右右地摇晃,极有韵致的。像是在摇晃一个婴儿的摇篮,也像是在摇晃一个个惬意的日子。在这一摇一晃中,豆浆不断被过滤、被分离。细腻的,落入锅里,成为豆腐;粗糙的,被隔离在豆腐包里,成为豆腐渣,只能充当牲口的饲料。
颗颗黄豆被石磨磨成豆浆,又被过滤到锅里的沸水中,由植物变成了食物。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经过千百次的碾磨,经过翻来覆去的煎熬,才能够完成。我想到了蚕。蚕蜕变为蛹,蛹羽化为蝶,每一步都极其艰难痛苦,每一步都是脱胎换骨,每一步又都是升华。目睹了自然界的这些变化,我不禁感慨良多。
豆浆落入沸腾的水里,就要马上“点”卤水。这是一个技术活,是豆腐好坏的关键。做出的豆腐太“老”或者太“嫩”都不好,全在于点卤水人的手中。一边点卤水,一边不断搅动,把锅里的水舀起来在泼下去,这样不断重复着,以便使锅里的豆浆与卤水更加均匀地融合。渐渐的,在卤水的作用下,豆浆不断向一起靠拢、聚集。慢慢的,锅里的清水与豆浆分离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物质。豆浆聚集在一起,一团一团的,浮在水中。像蓝天里飘游的云朵,像水中浮动的莲花。那是豆浆被卤水凝聚在一起,宛然盛开在锅里的一朵朵豆花啊。
啊,那就是盼望了一年的豆花啊,在寒冷的腊月里,在沸腾的锅里,一朵一朵盛开了。那飘着浓浓豆香的花儿,开在孩子们的眼眸里,也盛开在孩子们的心里。
孩子们早已眼巴巴地守在锅旁边,手里拿着很大很大的碗,早已攥出了汗。大人们笑着把豆花从锅里舀出来,倒进孩子们的碗里。那些乳白滑嫩的豆花,又盛开在孩子们的碗里了。孩子们端着碗,跑进里屋,倒上点酱油,就大口大口吃起来。那种滑润、那种细腻而富有弹性的口感,那种清香而又绵长的味道,是任何东西都难以替代的。回味悠长,久久难忘。
不知是那个年代难得吃一回,让人久久回味;还是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愿意用那种传统手工的技艺来制作豆腐、豆花而失去了原有的风味。现在,在大街小巷的风味小吃店里,是再难寻找到原汁原味的豆花了。在我的记忆中,已经多少年没有吃的那时的豆花。那时的豆花香,只能向记忆里寻找了。
从黄豆到豆腐,豆花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就像从蓓蕾到果实,花开只是一个过程。但谁能否认,“开花”是一个最为完美,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环节呢?豆花也是如此。
难忘那时豆花香。也许不仅仅是怀念一种小吃,可能也是对岁月的一种追忆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