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都张耳(完)布信之都
2021-12-23叙事散文yangyizhuo
十四 布信之都说到信都,不能不提一个人物叫做赵成侯,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国君。这人颇有雄心壮志,要约会天下诸侯,就修了一个高台,叫做檀台。台子很高,很华丽,耸入云雾,尽览周边奇丽。因为这个台子修在邢地,所以又叫做邢台。而修这个台子,会盟诸侯……
十四 布信之都
说到信都,不能不提一个人物叫做赵成侯,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国君。这人颇有雄心壮志,要约会天下诸侯,就修了一个高台,叫做檀台。台子很高,很华丽,耸入云雾,尽览周边奇丽。因为这个台子修在邢地,所以又叫做邢台。而修这个台子,会盟诸侯,免不了就要签立条约。为了表示自己“言必信,行必果”,赵成侯把邢台更名为信都。这就是信都最早的来历。当时属赵国,是赵国的陪都,行政地位仅次于国都邯郸。 后来,秦灭六国,实行郡县制,曾置信都县,属巨鹿郡。陈涉起事,天下再次分崩。张耳随武臣入河北,在邯郸复立赵国。再后,李良攻入邯郸,张耳带着赵王歇在信都称王,这时候,信都是赵国的国都。再后来,赵国又几次易手,多次分割合并。汉初时,张耳王于赵国,治所就在信都。这时的信都还是指邢台。
到后来,东汉,及以后很长时间内,信都已经不再指邢台,而于更北方的一个地方联系起来。很长时间内,信都指现在的冀州一带(关于期间这一段历史也有不少学者在研究,其中包括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文涛《关于汉代“信都”的几个问题》)。此种说法在宋代已有不少人认同,曾修有张耳祠,据说下有张耳墓。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此墓进行发掘,但据专家考证,并非张耳墓。
那么,信都本来源于邢台,后来,怎么又与冀州联系到一起了呢?这里就不能不说一下冀州的历史。我们知道大禹治水,天下分为九州,冀州为首。所谓的“冀”就是希望,按古籍的说法“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冀州在中华历史上有着发源发祥的意义,不可替代。当然,那时候的冀州要大的多,含黄河以北所有重要文明地域。随着时间推移,冀州的概念慢慢浓缩,到战国后期,冀州属于赵国。到汉代时成为北方州郡的治所。到这时候,我们就发现,冀州——赵国——信都这几个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历史原因,这几个概念都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经根深蒂固,又因地域上紧密联系,于是,有的时候就可以相互代指。就像信都可以代指赵国,赵国又在原来大冀州的范围内。再后来,信都与冀州竟然合二为一,西汉至宋代,冀州的治所大多设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所以将这一阶段称之为“信都冀州”。这也不难理解。说到底,还是地域使然,文化底蕴相通的缘故。
考证求实,是专家的工作。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可能更在意的是故事和传说。往大里说是一种历史文化,历史情感。历史上许多人物也未必就如史书记录的一般无二,即便《史记》这样公认的史学巨著也还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有人把历史分为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前者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客观事实。时间是一唯性的,已经发生过,再没有见到的可能;我们只能从一些相关的史学记录来了解,也就是后者,所谓第二历史。至于故事和传说,差不多就是第三第四历史。这些离真实的史实已经越来越远,但是却于人们的公共情感越来越近。因为前世的故事,后来愿意传说,必然要加入了自己喜恶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也就是综合了社会因素,时代因素的产物。那么,说到根底上,我们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文化,就仅仅是为了还原,为了求证吗?也不是。因为我们还是要立足当下,走到今后。于是,个人好恶的那些故事传说也就更多了文人意义。因为,古来的基于史实的人文情感,包括那些故事、传说、文学,都可以理解为人类文明的基因。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展。
信都到底在哪里?不仅邢台,冀州,远在云南,也有个信都镇。这听起来,好像有些奇怪。但“言必信,行必果”,不是所有人们都愿意推重的吗?或者说,古今中外,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信都在。这并不奇怪。
说到这里,我们又回到张耳的话题。这人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历经战国、秦朝,汉初几个时段。在中国的这段历史,无疑是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年代。比较起刘项陈涉等,他可能算不上太过耀眼。但也在浩渺史籍中留下自己的几笔,而这几笔又勾连起一个大的时局画面。留给世人几多感慨。张耳当年在信陵君那里做门客,天下都知道他的贤名。到底贤在哪里呢?史书中正面写他“贤”的文字并不多见。但我们可以从许多个侧面有些了解。信陵君天下大贤,恰好就占了一个“信”字。张耳称赵王,也在信都称治。在这段故事的最后,我们还是再讲一段信义的故事:
那时,张耳已经过世,他的儿子张敖已经娶了鲁元主公,继承赵王。因为刘邦过赵国,对张敖极其鲁慢无礼,于是,激起赵丞相贯高和赵午的不满。他们瞒着赵王张敖,暗中组织武士埋伏在柏人县,打算刺杀刘邦。结果被刘邦发现把贯高一干人等拘拿下狱。
当时一看刺杀行动暴露,功败垂成。赵午几人马上就要抽刀自杀。这时候贯高几句话就骂醒了他们:你们这样做不是坑害我们赵王吗?这人件事,本来与我们赵王无干,都是我们自己的主意。今天我们就这样自杀了,皇上肯定会抓到我们赵王。那样的话,谁来为我们赵王辩白?谁来还原事实真相呢?
几个人一听,真是这样。于是,大家束手就擒,直到长安向刘邦辩白。刘邦当然不会相信这几个人的话。那边已经把张敖全家缉拿入狱,就等着这几个人的口供。于是,皮鞭抽,烙铁烫,用钢针扎,把所有的酷刑都用了个遍。直把贯高打个体无完肤,身上已经没有可以下针的地方了。可他就是一口咬定,完全就是自己的主意,与赵王没有半点关系。当年几个人暗暗商定刺刘邦的时候,就说好:事情做成功了,是我们赵王的功劳。如果失败了,我们自己承当后果。——言必信,行毕果。
软硬兼施,又把贯高家人都押在那里。只要贯高肯承认是赵王主使,马上就是高官厚禄。如果再不承认,杀他全家。狱中的贯高,披刑带枷,皮开肉绽,但面对赵王派来的特使谈笑如常:我爱惜自己的家人的性命。但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
这种情况下,刘邦也信了贯高,命人把赵王释放,并且赞许贯高是忠诚信义之臣,希望他能为自己的效力。
可贯高说:我之所以被打成这样还拼命活下来,只是为着替赵王辩白。现在终于能够证明赵王是清白无罪的。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更何况,做为臣子刺杀君主,本来就大罪。即便皇帝不杀我,我也惭愧。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人间呢?于是仰起脖子,用自己脖子上戴的刑具自杀了。
张耳是信陵君的门客,贯高等就是张耳的门客。信,是一种传承和坚守。信,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种约定。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种信念吧。(完)
说到信都,不能不提一个人物叫做赵成侯,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国君。这人颇有雄心壮志,要约会天下诸侯,就修了一个高台,叫做檀台。台子很高,很华丽,耸入云雾,尽览周边奇丽。因为这个台子修在邢地,所以又叫做邢台。而修这个台子,会盟诸侯,免不了就要签立条约。为了表示自己“言必信,行必果”,赵成侯把邢台更名为信都。这就是信都最早的来历。当时属赵国,是赵国的陪都,行政地位仅次于国都邯郸。 后来,秦灭六国,实行郡县制,曾置信都县,属巨鹿郡。陈涉起事,天下再次分崩。张耳随武臣入河北,在邯郸复立赵国。再后,李良攻入邯郸,张耳带着赵王歇在信都称王,这时候,信都是赵国的国都。再后来,赵国又几次易手,多次分割合并。汉初时,张耳王于赵国,治所就在信都。这时的信都还是指邢台。
到后来,东汉,及以后很长时间内,信都已经不再指邢台,而于更北方的一个地方联系起来。很长时间内,信都指现在的冀州一带(关于期间这一段历史也有不少学者在研究,其中包括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文涛《关于汉代“信都”的几个问题》)。此种说法在宋代已有不少人认同,曾修有张耳祠,据说下有张耳墓。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此墓进行发掘,但据专家考证,并非张耳墓。
那么,信都本来源于邢台,后来,怎么又与冀州联系到一起了呢?这里就不能不说一下冀州的历史。我们知道大禹治水,天下分为九州,冀州为首。所谓的“冀”就是希望,按古籍的说法“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冀州在中华历史上有着发源发祥的意义,不可替代。当然,那时候的冀州要大的多,含黄河以北所有重要文明地域。随着时间推移,冀州的概念慢慢浓缩,到战国后期,冀州属于赵国。到汉代时成为北方州郡的治所。到这时候,我们就发现,冀州——赵国——信都这几个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历史原因,这几个概念都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经根深蒂固,又因地域上紧密联系,于是,有的时候就可以相互代指。就像信都可以代指赵国,赵国又在原来大冀州的范围内。再后来,信都与冀州竟然合二为一,西汉至宋代,冀州的治所大多设在信都(今冀州市旧城),所以将这一阶段称之为“信都冀州”。这也不难理解。说到底,还是地域使然,文化底蕴相通的缘故。
考证求实,是专家的工作。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可能更在意的是故事和传说。往大里说是一种历史文化,历史情感。历史上许多人物也未必就如史书记录的一般无二,即便《史记》这样公认的史学巨著也还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有人把历史分为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前者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客观事实。时间是一唯性的,已经发生过,再没有见到的可能;我们只能从一些相关的史学记录来了解,也就是后者,所谓第二历史。至于故事和传说,差不多就是第三第四历史。这些离真实的史实已经越来越远,但是却于人们的公共情感越来越近。因为前世的故事,后来愿意传说,必然要加入了自己喜恶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也就是综合了社会因素,时代因素的产物。那么,说到根底上,我们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文化,就仅仅是为了还原,为了求证吗?也不是。因为我们还是要立足当下,走到今后。于是,个人好恶的那些故事传说也就更多了文人意义。因为,古来的基于史实的人文情感,包括那些故事、传说、文学,都可以理解为人类文明的基因。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展。
信都到底在哪里?不仅邢台,冀州,远在云南,也有个信都镇。这听起来,好像有些奇怪。但“言必信,行必果”,不是所有人们都愿意推重的吗?或者说,古今中外,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信都在。这并不奇怪。
说到这里,我们又回到张耳的话题。这人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历经战国、秦朝,汉初几个时段。在中国的这段历史,无疑是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年代。比较起刘项陈涉等,他可能算不上太过耀眼。但也在浩渺史籍中留下自己的几笔,而这几笔又勾连起一个大的时局画面。留给世人几多感慨。张耳当年在信陵君那里做门客,天下都知道他的贤名。到底贤在哪里呢?史书中正面写他“贤”的文字并不多见。但我们可以从许多个侧面有些了解。信陵君天下大贤,恰好就占了一个“信”字。张耳称赵王,也在信都称治。在这段故事的最后,我们还是再讲一段信义的故事:
那时,张耳已经过世,他的儿子张敖已经娶了鲁元主公,继承赵王。因为刘邦过赵国,对张敖极其鲁慢无礼,于是,激起赵丞相贯高和赵午的不满。他们瞒着赵王张敖,暗中组织武士埋伏在柏人县,打算刺杀刘邦。结果被刘邦发现把贯高一干人等拘拿下狱。
当时一看刺杀行动暴露,功败垂成。赵午几人马上就要抽刀自杀。这时候贯高几句话就骂醒了他们:你们这样做不是坑害我们赵王吗?这人件事,本来与我们赵王无干,都是我们自己的主意。今天我们就这样自杀了,皇上肯定会抓到我们赵王。那样的话,谁来为我们赵王辩白?谁来还原事实真相呢?
几个人一听,真是这样。于是,大家束手就擒,直到长安向刘邦辩白。刘邦当然不会相信这几个人的话。那边已经把张敖全家缉拿入狱,就等着这几个人的口供。于是,皮鞭抽,烙铁烫,用钢针扎,把所有的酷刑都用了个遍。直把贯高打个体无完肤,身上已经没有可以下针的地方了。可他就是一口咬定,完全就是自己的主意,与赵王没有半点关系。当年几个人暗暗商定刺刘邦的时候,就说好:事情做成功了,是我们赵王的功劳。如果失败了,我们自己承当后果。——言必信,行毕果。
软硬兼施,又把贯高家人都押在那里。只要贯高肯承认是赵王主使,马上就是高官厚禄。如果再不承认,杀他全家。狱中的贯高,披刑带枷,皮开肉绽,但面对赵王派来的特使谈笑如常:我爱惜自己的家人的性命。但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
这种情况下,刘邦也信了贯高,命人把赵王释放,并且赞许贯高是忠诚信义之臣,希望他能为自己的效力。
可贯高说:我之所以被打成这样还拼命活下来,只是为着替赵王辩白。现在终于能够证明赵王是清白无罪的。我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更何况,做为臣子刺杀君主,本来就大罪。即便皇帝不杀我,我也惭愧。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人间呢?于是仰起脖子,用自己脖子上戴的刑具自杀了。
张耳是信陵君的门客,贯高等就是张耳的门客。信,是一种传承和坚守。信,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种约定。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种信念吧。(完)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