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山南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注西藏的人极容易忽略山南,但山南是不容忽略的。忽略的原因很简单,山南拿不起像珠峰、雅江大峡谷那样的拳头景点;不容忽略的原因同样简单,山南是藏族文明的发祥地,是藏传佛教的第一站,是吐蕃王国的兴盛之地。在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之前,山南是西藏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山南,就是山之南,在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脉以南的大片沃土,因为海拔相对较低、气候温润、降水丰沛,而成为西藏的粮仓。雅鲁藏布江贯穿山南中部。如同得道的高僧,雅江也有诸多化身。它在日喀则地区洪流汹涌,经仁布到尼木一段,两岸高山峭拔,河道逼仄,风光盖过闻名天下的长江三峡;它在林芝地区激荡跌宕,撇开大峡谷,林芝的雅江如洞庭之浩淼,而其水势奔跃,浊浪排空,再无可出其右者。唯独在山南境内,雅江大部分时候悠缓舒曼,急性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日喀则和林芝的雅江,有若鬼斧神工,适合炮制风景;而在山南的雅江,自有灵心慧质,更擅长创造文化。如果我们只到珠峰和林芝去看风景,不到山南来学点文化,那就有负雅江的良苦用心了。
泽当是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狭义的山南就指泽当,这个地方有时还叫乃东。泽当是藏族的“伊甸园”。藏民族就是在这块不起眼的地方“创世纪”的。藏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很值得人类学家重视。我认为,在世界各民族的人类起源传说中,藏族的说法最科学,最接近真理。
欧洲人说,人是上帝用泥巴捏的,捏了一个亚当,再从亚当身上抽出一根肋骨做成夏娃。只要不是弱智,谁心里都清楚,这纯粹是胡说。汉族人聪明的地方在于会装糊涂,他们一个劲地鼓噪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人是怎么来的,他们却讳莫如深,好像天地都开了,不愁没得人。后来,达尔文研究人的进化,得出一个伟大的结论,人类的祖先是猴子。虽然也有一些异议,但基本上获得全世界各族、各色、各洲人民的广泛认同。实际上,最早认为人的起源与猴子有关的是藏族人民。而且,他们讲得比达尔文先生更为生动具体,更具可信度。
现在我们来听藏族同胞讲这个故事。话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只长得很帅的猴子正在修行,不料被岩罗刹魔女看见了。魔女正值青春期,看见帅猴哪能不心动神驰,便上前跟猴调情。帅猴修行多年,一时间不为所动。当时森林里有很多野兽,魔女便思忖,狮子太自私,只想着自己的王位;黑熊太丑陋,提不起兴致;野猪鼾声大,晚上睡不着;老虎太威猛,怕自己吃不消;豺狼没修养,怕出现家庭暴力;兔子太矮小,又经不起自己的折腾……想来想去,她最中意的还是猴子。可恼的是,猴子竟然要修行,弄得呆头呆脑像个熊样。魔女可不是吃素的,她一天到晚围着帅猴转。猴子本来好色,哪里经得起魔女的软磨硬泡,待魔女转到第七天,帅猴的数年修行便毁于一旦。为了名正言顺和魔女结婚,他出了一趟远差,到普陀山观世音那里领到了结婚证明。魔女不久怀孕,令她和帅猴大吃一惊的是,她生下来的东西既不像猴,也不像魔,除了头发,身上没一根毛,脸色红红的。这就是最初的“人”。
我为什么说,藏族关于人起源的传说最接近真理呢?理由有三,其一,上面讲过,藏族是最早看到人与猴子这一传承关系的;其二,藏族是最早懂得优生学的。猴子与魔女杂交诞生人类,这种想象力洋溢着科学与智慧的光芒。达尔文的进化论说人是由猴子变的,首先有了直立行走,再如何如何。这些也许都没错,但猴子在变成人的漫长过程中,难道没有一点罗曼蒂克的外力助推?比如,猴子是在和某种动物杂交后加速了由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进度,或者因此突然蜕去了茂密的体毛呢。我觉得完全可能。其三,藏族关于人起源的传说有着伦理学的萌芽。上帝造人说赋予了上帝太大的权力,他想造就造,想抽根肋骨就抽,想把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就把他们赶跑了,这种虚构太明显,太没有道理。而在藏族传说中,猴子必须不远万里,求得观音的同意才和魔女结婚。我敢说,这种两性文化在当时绝对是最为先进的。
这个传说也透露了关于藏族人的三点信息,第一,藏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与汉族一样,他们的文化同样博大精深;第二,藏族是一个严谨、讲求秩序的民族;第三,藏族天生是一个有着强烈信仰的民族。
雍布拉康是山南的标志,就像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一样。当山南旅游局邱林局长和诗人高山雪鹰带着我来到她面前时,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我应当下拜。微微闭上眼睛,在烈日下,我的心拜倒在她的跟前。对于这样一座在风雨中挺立了2200多年的建筑,你望她一眼,都会感觉有一种神性的光辉笼罩全身。
两千多年前,西藏虽然有原始宗教苯教,有游牧部落,却没有统一的王国。也就是说,当时的西藏不是由人来统治,而是由自然来统治。藏民害怕自然的威力,就虚构出各种鬼神来吓自己。越这样吓自己,自然的威力就越大。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心智极不成熟的藏民这时需要有人来拯救他们。公元前237年某天,一个雄姿英发的青年突然出现在赞唐廊西山,人们觉得很奇怪,问他从哪里来。他不做声,用手指指着天上。盼领袖都盼疯了的人们大喜过望,认为他是天神之子,就用脖子架着他下山,请他当国王。他成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位吐蕃王聂赤赞普。
王宫是王权的象征。于是,聂赤赞普在扎西次日山上修建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或许是生产力还很不发达,国力太弱;或许是国王和宫廷还没有学会铺张,雍布拉康建得很节制。她可能是世界上规模最小的宫殿之一。但她的气势和气质有着难以言说的壮美,连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都要让她三分。
雍布拉康开创了西藏把宫殿建在山顶的先河,开创了融宫殿、寺庙、碉堡、民居于一体的藏式建筑风格,以后的布达拉宫和江孜宗山堡全是沿袭她的风貌。我甚至怀疑,欧洲中世纪城堡,尤其是哥特式建筑,都可能从雍布拉康身上得到过灵感和启示。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二楼后面竟有一个带天井的回廊,极富江南民居的韵致。古代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可能是我们现在不可想象的。
站在雍布拉康的碉楼上,雅砻河谷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农田仿佛一幅巨大的织锦。无论浩茫天宇,还是绵延远山,以及沧桑的河谷和宁静的村落,都无不妥贴地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每一种颜色,包括每一种颜色中不同的层次,都是那么生动活泼而又安分守己,明艳的、朴素的,飞扬的、深沉的,嘹亮的、低调的……共同构成了一种天地无言的大美。我最庆幸的是,我不是一名画家,否则,望到这样的景象,我只有掷笔兴叹。
据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只过了十年幸福生活,便因年老色衰而失宠。挚爱着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没有采取胡搅蛮缠、河东狮吼的泼妇策略,而是理性地退隐到山南。她在松赞干布起家的地方,怀念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岁月。她就住在雍布拉康这座狭小、陈旧的宫殿里,把曾经风光、美貌、聪慧的一个传奇女子慢慢地收卷起来。文成公主呵,你是西藏,乃至中国历史上永不褪色的一轴画卷。
雍布拉康脚下,有西藏有史以来的第一块农田和第一座村庄,说明西藏由游牧民族向农耕社会过渡是从这里开始的。而山南,也是藏传佛教的第一站。刚才说聂赤赞普因为不开口说话,以手指天就成了吐蕃国第一代赞普。转眼到了第27代赞普,叫拉妥妥日年赞。
有一天,拉妥妥日年赞正在雍布拉康的屋顶上午休,传报有人来访。来的是一个印度人罗桑措,他本是来西藏传教的,但因为语言不通,苯教横行,罗桑措深为失望,准备回国,他想把随身携带的东西留在西藏。这是些什么东西呢?一部密宗经典,一座舍利宝塔,一件密宗修习的法教轨则,另一样便是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拉妥妥日年赞看不懂这些东西,但他是个有敬畏心的人,他不仅接纳,而且把它们供奉起来。奇迹发生了!年过八旬、心力日竭的拉妥妥日年赞竟然又长头发,又生牙齿,恢复了自己的青春,他一口气活到了120岁。“玄秘之物”显灵使得佛教在西藏扎下了根。公元7世纪,睿智的松赞干布派人到印度学习梵文,然后在梵文基础上创制藏文,这些玄秘之物才真相大白,原来它们是传入西藏的第一批佛教经典。 藏族以游牧为主,识字的人极少,读得懂经典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他们就想了两个好办法,一是把经文写在幡上,把经幡扎在屋顶山坡、路口桥头,风一吹,经幡猎猎,多像念经,藏民们把念经的任务就交给风了。但完全交给风显得太偷懒,再不识字,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好在罗桑措早就给他们带来了六字真言。第二个办法是只要诵念六字真言,便可在死后免入地狱,获得极乐。我们不要笑藏族同胞,汉人比他们更懒,我们只要念四个字“阿弥陀佛”,人家好歹念了六个字。而且我们那四个字多顺口,人家那六个字像绕口令,不下点功夫是练不出来的。
进藏前,听说桑耶寺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寺庙,昌珠寺也是第一。我就想要弄明白一下,到底谁是第一。到山南终于搞清楚了,昌珠寺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婚那年(公元641年)就建了的,只是当时规模很小,仅一间佛堂。桑耶寺建成于775年,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从建筑时间来看,昌珠寺显然是第一;但从寺庙角度来说,桑耶寺应该说是后来居上。 昌珠寺的结构极似大昭寺。但不能说是大昭寺抄袭了昌珠寺,而是昌珠寺仿制了大昭寺,因为昌珠寺能有现在的样子,至少是在14世纪以后。之所以后人要把昌珠寺扩建成大昭寺的样子,我想,主要还是为了纪念那个神一样的女人——文成公主。
大昭寺呈示着了文成公主的聪明才智,而文成公主随松赞干布去拉萨后,仍然喜欢回到雅砻河谷,住在昌珠寺,和这里的民众们一起耕织、游玩。当地有一首民歌:“青春俊俏的大姐,打扮得像朵奇葩,带来宝石的人啊,是阿姐嘉萨。”阿姐嘉萨是藏民们对文成公主的昵称。文成公主去世对藏族同胞是一个沉重打击,这样好的女人也会死,这大大动摇了藏民的生命信念,也让他们更加相信佛教。他们为公主立庙,千方百计把她的遗物留下来,昌珠寺就留下了她洗脸化妆时用的铜盆,而且把这个铜盆放在观音殿内,也体现了藏民对文成公主的高度肯定。昌珠寺还留有文成公主亲自绣织的唐卡。我在西藏各地,没听说哪个物件是松赞干布用过的,但随处皆有文成公主用过的,大昭寺就有公主坐过的石凳,林芝还有公主亲手栽的树,等等。西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贡献是记在心里的,对一位美丽女神的怀想是真切而永恒的。
昌珠寺的另一个主题是观音。寺内的第一宝贝便是“藏宝级”文物观音唐卡。这个唐卡是元末明初时期,由乃东王后出资制作的一幅观音休憩图。唐卡上的观音像用29927颗小珍珠镶嵌而成。我最感兴趣的不是它的工艺,而是它的内容,这个内容真是太让我震撼了,我由此更加认定藏族是一个比汉族更可爱的民族。请大家不要急,听我分析。
我一直在想,同是佛教,藏传佛教与中原(汉传)佛教有什么不同?它们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得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不是宗教研究专家,我只是作为一个对宗教感兴趣的书生,来感受它,体会它。我以为,藏传佛教最大的特点是,它是更富有理想化的宗教,生死轮回是它的核心思想,轻今世而重来生,奉行苦修主义,薄资财而贵灵性,一般藏族家庭都没有积蓄,钱财全部捐给寺庙,因此,藏传佛教更具宗教的本原意义。与之相比,中原佛教则要现实得多,信徒拜佛烧香叩头目的性极为明确,求发财升官保平安生儿子,连做点慈善事业都追求回报,因果报应是中原佛教的核心思想,轻来生而重今世,一般奉行落袋为安的享乐主义,更具有功利特点。
但两者仍有一个共同点,都把观音菩萨看得重。很奇怪,观音在印度的佛教体系里,是一个不起眼的男性菩萨;但一到了中国,观音不仅被实施变性,成了女神,而且地位扶摇直上,甚至大有架空如来佛之势。观音在西藏的地位我估计还是深受中原的影响,这也是西藏与内地一体化的最好注释。但观音在内地真个是辛苦呵,那时还没有解放军和现代管理部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处理交通事故、计划生育、考察干部、惩善扬善、社会福利等,全靠一个观音铁肩担道义,妙手除奸邪。虽说观音是神不是人,可神也要休息呵,何况人家还是个变了性的女神呢。汉人的自私,或者说不可爱就在这里,为贪图自己平安富贵,让人家观音累死累活,如果运气好,把俗人的愿望达成了,人家还来还愿一下;要是运气不太好,或者忙不过来,谁的愿望没有达成,不到你脸上画个叉才怪。
可是,藏民们把观音接过去,待遇就不一样了。他们不需要观音去管那些细枝末节的事,你老人家就坐着,要不站着也可以,让我们好好供奉你。这辈子受苦受难我们认了,这辈子等于是我们的高考时间,请您监考,考完后不要把我们录到恶道和地狱去就行。他们考虑到考生太多,观音既要监考,还要阅卷,还要负责录取工作,任务太多,工作太辛苦,所以千方百计让她有机会休息。这幅观音休憩唐卡,我们看到,观音表情欢快,姿势优雅,身形活泼,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那双妩媚的大眼睛总是看着你。
我相信,真正的观音就是这个样子。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