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炊烟
2021-12-23叙事散文微微言
远去的炊烟城郊路边有许多土灶小院,院墙是碗口粗的竹子劈开成两半,染上墨绿的颜色,墙外种了几丛修竹,清风淡影,一种乡野的情调原生原味,在大饭店吃刁了嘴的,都会来此改口味。饭后一边看着烟囱上袅袅的炊烟,神情恍惚,若有所思,深情地赞叹,还是土灶做……
远去的炊烟
城郊路边有许多土灶小院,院墙是碗口粗的竹子劈开成两半,染上墨绿的颜色,墙外种了几丛修竹,清风淡影,一种乡野的情调原生原味,在大饭店吃刁了嘴的,都会来此改口味。饭后一边看着烟囱上袅袅的炊烟,神情恍惚,若有所思,深情地赞叹,还是土灶做的饭菜香。
这些话总会让我回到过去,回到锅屋上盘绕着炊烟的老去的时光。
我也看过一些朋友写炊烟的文字,虽然那些炊烟经过时间的过滤,成了故乡的象征和心灵温暖的家园,成为远离故乡游子心中的结,莲一样植入心底。被乡思的心泉浸着,时时开放,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可在我的心里却总是回忆起过去作为乡下母亲苦涩的滋味。
那时家家都是土灶,在土墙草顶的院子前方的锅屋的东南角,用泥土掺着麦糠和泥,垒的土灶。北边和过道用高粱杆围住,只在过道处留一人高的门,里外都涂上泥巴防风。煤油灯昏暗着,像一粒发霉的黄豆,怎么也擦不亮。整个锅屋几乎没有窗户,因为那时还没有玻璃和塑料布等,只在锅的上方朝南,留有两指见方的洞,晴好的天气就开着,落雨和冬天就用芦苇的花堵上,不管白天或夜里,锅屋都是暗淡的。
由于都是草屋,定期要修理,当时的麦草是很珍贵的,不像现在到处烧。不能每一家每年都能更换新麦草。一到下雨,堂屋和锅屋都漏着,本来都是晒干的柴草,都饱饱地吸足空气中的水汽,或漏下来的水,不发火。火柴也是很难点着。所以每到下雨天,母亲就把火柴装到最贴身的口袋里。
下雨的日子,锅底下还回烟,晴好的天气烟都顺溜地沿着烟囱升上高空,袅袅地飘浮着,像云像雾,盘绕着。落雨的日子,烟像个顽皮的孩子,在锅屋里与母亲捉迷藏。具体原因是原来的烟囱都很小,壁里面也是积满了灰,下雨了,灰随雨水下落,堵住了后面的烟道。那时不懂。只知道母亲在锅屋里,四周被烟包围着,鼻涕眼泪一大把。经常用嘴去吹锅底的火。
盛放柴火的地面和墙角也起潮,甚至经常有潮虫子爬出来,让孩子看着害怕,但是母亲不怕,她也来不及害怕
每每回到故乡,看到那些渐渐上了年岁的农村老妇人,眼睛都时不时地流出水来,我就想到她们年轻时烧锅的情景。
几乎家家都是六七个孩子,孩子大了,结婚了,作为奶奶,家里的一日三餐几乎都要靠她们来打理,天天都要围着锅台转,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从来不间断。
有柴烧还是好的,那时最怕没柴烧,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盐酱醋茶。柴是排在第一位的。农村的热心人邀请别人来家做客,总是说,凉水变热水也好,也是一片心意。可见在乡人的心里,柴是多么重要。
那时可以烧火的柴火真多,但平均分下来也真少。因为家家都烧。
麦草不能烧,要留着给队里喂牲口,还要给屋漏得厉害的换草。有冬天新生的婴儿也要按量按程序给一些麦草取暖。玉米杆也要喂牲口。
烧的有麦草根,豆杆,树叶。树林里的杂树条子。由于是平原,都是粮食产地,很难有大的树林。
记忆最深的是寒冷的日子,和伙伴们提着篮子和蛇皮袋,去麦苗地或油菜地捡拾各种树叶。比如被风吹得很远的柳树叶,杨树叶等。那时没有手套也没有护手霜,整个冬天,手都肿得像红萝卜一样,大口子套着小口子,都是裂口子,晚上,用热水洗,都是钻心的痛。
时间过去多少年了,手上的伤口好了,心上的口子却依然在。
所以煤炉时兴时就鼓励身边的朋友给母亲买了炉子。液化灶时兴时也给母亲换了,然后是微波炉电磁炉。
我婆婆家里是几种做饭工具并存。地灶锅也在。我们兄弟姐妹们回家,就用地灶锅,还有平时蒸馍用。炒菜做饭就用液化灶。剩饭菜就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冬天烧煤炉,加一个管道把煤气通到外面,用热水和取暖一举两得。
发现周围和婆婆年岁差不多的,都和我家差不多。反正家里宽敞,用起来得手。再年轻一些的,地灶锅和煤炉都没了,只有液化灶和电磁炉,平时以用液化灶为主,请客人吃饭或别的忙不开时,几种厨房用具同时用。
回乡下老家,我发现婆婆这一代人的眼睛相对奶奶那一辈,显得亮多了,也精神多了。
眼前竹林中的地灶锅只是城市或乡村的一股怀旧风,一种淡淡的乡愁,是都市的小清新。再说烧的都是上好的木柴,加了鼓风机和换气扇,房子是钢筋水泥结构同,夜晚亮得像白天,锅也是隔热砖和水泥构成。怎么也不是原来的“土生土长”的老地灶了。
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让农村的母亲们从烟熏火火燎中解放出来,抽油烟机让厨房生活更上一层楼,无烟厨房是主妇们工作之外的一种人间烟火享受,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像一种精神和肉体的苦苦修行。
祝福我们的母亲,年轻的母亲们,还有我自己和现在的煮夫,都不再受厨房的烟熏火火燎,活到一百岁都有一双明亮的眼!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城郊路边有许多土灶小院,院墙是碗口粗的竹子劈开成两半,染上墨绿的颜色,墙外种了几丛修竹,清风淡影,一种乡野的情调原生原味,在大饭店吃刁了嘴的,都会来此改口味。饭后一边看着烟囱上袅袅的炊烟,神情恍惚,若有所思,深情地赞叹,还是土灶做的饭菜香。
这些话总会让我回到过去,回到锅屋上盘绕着炊烟的老去的时光。
我也看过一些朋友写炊烟的文字,虽然那些炊烟经过时间的过滤,成了故乡的象征和心灵温暖的家园,成为远离故乡游子心中的结,莲一样植入心底。被乡思的心泉浸着,时时开放,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可在我的心里却总是回忆起过去作为乡下母亲苦涩的滋味。
那时家家都是土灶,在土墙草顶的院子前方的锅屋的东南角,用泥土掺着麦糠和泥,垒的土灶。北边和过道用高粱杆围住,只在过道处留一人高的门,里外都涂上泥巴防风。煤油灯昏暗着,像一粒发霉的黄豆,怎么也擦不亮。整个锅屋几乎没有窗户,因为那时还没有玻璃和塑料布等,只在锅的上方朝南,留有两指见方的洞,晴好的天气就开着,落雨和冬天就用芦苇的花堵上,不管白天或夜里,锅屋都是暗淡的。
由于都是草屋,定期要修理,当时的麦草是很珍贵的,不像现在到处烧。不能每一家每年都能更换新麦草。一到下雨,堂屋和锅屋都漏着,本来都是晒干的柴草,都饱饱地吸足空气中的水汽,或漏下来的水,不发火。火柴也是很难点着。所以每到下雨天,母亲就把火柴装到最贴身的口袋里。
下雨的日子,锅底下还回烟,晴好的天气烟都顺溜地沿着烟囱升上高空,袅袅地飘浮着,像云像雾,盘绕着。落雨的日子,烟像个顽皮的孩子,在锅屋里与母亲捉迷藏。具体原因是原来的烟囱都很小,壁里面也是积满了灰,下雨了,灰随雨水下落,堵住了后面的烟道。那时不懂。只知道母亲在锅屋里,四周被烟包围着,鼻涕眼泪一大把。经常用嘴去吹锅底的火。
盛放柴火的地面和墙角也起潮,甚至经常有潮虫子爬出来,让孩子看着害怕,但是母亲不怕,她也来不及害怕
每每回到故乡,看到那些渐渐上了年岁的农村老妇人,眼睛都时不时地流出水来,我就想到她们年轻时烧锅的情景。
几乎家家都是六七个孩子,孩子大了,结婚了,作为奶奶,家里的一日三餐几乎都要靠她们来打理,天天都要围着锅台转,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从来不间断。
有柴烧还是好的,那时最怕没柴烧,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盐酱醋茶。柴是排在第一位的。农村的热心人邀请别人来家做客,总是说,凉水变热水也好,也是一片心意。可见在乡人的心里,柴是多么重要。
那时可以烧火的柴火真多,但平均分下来也真少。因为家家都烧。
麦草不能烧,要留着给队里喂牲口,还要给屋漏得厉害的换草。有冬天新生的婴儿也要按量按程序给一些麦草取暖。玉米杆也要喂牲口。
烧的有麦草根,豆杆,树叶。树林里的杂树条子。由于是平原,都是粮食产地,很难有大的树林。
记忆最深的是寒冷的日子,和伙伴们提着篮子和蛇皮袋,去麦苗地或油菜地捡拾各种树叶。比如被风吹得很远的柳树叶,杨树叶等。那时没有手套也没有护手霜,整个冬天,手都肿得像红萝卜一样,大口子套着小口子,都是裂口子,晚上,用热水洗,都是钻心的痛。
时间过去多少年了,手上的伤口好了,心上的口子却依然在。
所以煤炉时兴时就鼓励身边的朋友给母亲买了炉子。液化灶时兴时也给母亲换了,然后是微波炉电磁炉。
我婆婆家里是几种做饭工具并存。地灶锅也在。我们兄弟姐妹们回家,就用地灶锅,还有平时蒸馍用。炒菜做饭就用液化灶。剩饭菜就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冬天烧煤炉,加一个管道把煤气通到外面,用热水和取暖一举两得。
发现周围和婆婆年岁差不多的,都和我家差不多。反正家里宽敞,用起来得手。再年轻一些的,地灶锅和煤炉都没了,只有液化灶和电磁炉,平时以用液化灶为主,请客人吃饭或别的忙不开时,几种厨房用具同时用。
回乡下老家,我发现婆婆这一代人的眼睛相对奶奶那一辈,显得亮多了,也精神多了。
眼前竹林中的地灶锅只是城市或乡村的一股怀旧风,一种淡淡的乡愁,是都市的小清新。再说烧的都是上好的木柴,加了鼓风机和换气扇,房子是钢筋水泥结构同,夜晚亮得像白天,锅也是隔热砖和水泥构成。怎么也不是原来的“土生土长”的老地灶了。
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让农村的母亲们从烟熏火火燎中解放出来,抽油烟机让厨房生活更上一层楼,无烟厨房是主妇们工作之外的一种人间烟火享受,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像一种精神和肉体的苦苦修行。
祝福我们的母亲,年轻的母亲们,还有我自己和现在的煮夫,都不再受厨房的烟熏火火燎,活到一百岁都有一双明亮的眼!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