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四个光棍的快乐旅行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1
  汽车滑过一道弯,木子说,碛口到了。我问,在哪儿?他说,对面就是。碛口灰沓沓地躺在黄河东岸,与我想象中的惊艳如此不同,此时已入黄昏。木子有些遗憾地说,如果早来半个小时,就可以看到碛口晚照了。我的心情顿然黯淡了下来。在碛口镇,我们遇到了堵车,连绵不断的拉煤车从狭窄的沿黄公路经过,而这里由于长假旅游车辆增多,将路塞得水泄不通。碛口就在脚下,而我们的脚却无法着地,黄河近在咫尺,我们却不能跳到岸上戏水,心比车还堵得无奈。碛口没有交警,我的朋友丁二在交通部门上班,职业使得他有义务在异地值勤。交通疏通时,幕色沉沉,碛口昏黄的灯无法划开夜幕,百年沉寂仍布满这里的角角落落。木子六年前来过一次,他带领丁二、木叉和我寻找六年前的那个农家乐,然而我们走遍这里的大街小巷还是无法找到,街上到处是客栈招牌,还有背着相机和画板的艺术青年,碛口的暗街阴道吞吐着每一个揣着想法的人。
  木子的倔劲终于被辘辘的肠胃和众人的怨言耗损殆尽了,我们七里八拐在一家门前歇了下来,谈好价钱,包房一晚一百,恰好旁边有农家饭店。木子不止一次跟我们回忆起那年他在那家农家饭店免费吃饭的事情,主人好客好热闹,聊着聊着就上了他们的酒桌,吃自家做的菜,喝客人自带的酒,完了,主人说什么也不收钱,说,我喝了你们的酒,饭钱顶了。木子这次来寻旧家,不是为了再沾便宜,是为了叙旧答谢。然而六年了,物是人非,那家或许关门谢业、人走房空了吧。
  对于碛口我其实知道的并不多,最早是木子跟我咬耳朵,说如何如何好,有点煸风点火的意思,后来在网上看过图片,也粗略读过一些关于它的往事,后来又从电视片《说唱碛口》中了解到碛口的说书,于是对这个地方逐渐产生了兴趣。今年十一长假,木子找我,咱们出去走走吧。我说,行!他说,到哪儿?我说碛口。于是便同丁二商量,他没问题,后来他又叫上了木叉。这次来我有两个目的,一是醉酒,一是听书。由于吃饭的氛围不佳,酒没多喝,于是将希望寄托于听书上。恰巧我们的住处有一面“张树元说书处”的横幅,知道这就是那位著名的说书艺人,忙向摆杂货摊的女摊主打听老先生。回答,去年病故了。之前我知道他已是八十好几的人了,希望这次能够最后听他一次说唱,没想到来迟了。
  正当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摊主补充说,如果想听的话,可以给你们叫一位来,是他的徒弟。既然来了,听不到师傅的,徒弟也行。几分钟后,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儿独自搬着凳子拎着三弦坐到了路边。我们借了凳子,半围着他。老头儿自我介绍,他并不是本地人,祖籍山东,自小就落户这里,就有那个女摊主咬木子的耳朵,这是他的老公,父母包办的。似乎为自己的命运叫屈。老头也不问我们来自何方,姓甚名谁,就直奔主题,拿出节目单让我们点曲目。我们本是纯属凑热闹,不懂说唱,更听不懂本地方言的说书,便随口说,就唱唱冯彩云吧。立即弦声、板声、铜镲声响了起来,随即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一个老男人的嘴里发出来。稀里糊涂,懵懵懂懂,故事听不完整,就注意音乐,说实在的,这位艺人的水平真不敢恭维,之前我通过影像听过他师傅的说唱,师傅的滑腔、和声他一处也没学到,嘴里吐出的是一只只秃尾巴山鸡。说唱没有了余韵,自然只剩下哼哼叽叽的呻吟。路上不时来往过客,并没有对他的说唱产生兴趣,我们也很败兴,似乎成了几个毛头傻小子,便匆匆给了五十元钱了事。说书人虽然不是盲人,估计也是弱视,拿着钱,借着路灯一直在手里摸,分不清面额,又不懂盲文。身边有一位对他说,五十元。我怕他嫌少,旁边的人跟话,不少了,不少了。
  古镇夜静,碛口并不如此,我们睡在百年老屋的炕头,丁二心眼儿多,先占了一张床,剩余三人睡炕。赶了一天路,实在有点乏了,又喝了几杯酒,倒有点昏昏欲睡,然而睡眠并不顺利,旁边的木叉鼾声如蛙,有时候又很不顺畅,使人总担心下一声只有应声没有回声,另一侧的木子切切磨牙,似乎准备一把剁人的菜刀,还有床上的那位,梦语连篇,简直是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睡在这样的屋里,门外又是黑黢黢的百年老店,街死寂的沉,黄河水声只能穿过沿路车嘈的缝隙以及他们的魔幻曲躲躲闪闪地进入我的耳朵。终于盼来黎明,我迫不及待地逃出了屋子。
  碛口原本是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五六百年前,这里或许杂草萋萋,岩石嶙峋,人迹罕至。后来有一个船工沿黄河源头荡舟而下,来到了这里。碛口水域开阔,水流平缓,再往下走,河道骤窄,水流湍急,无法行舟,于是艄公将船停靠在这里,湫水河由东向西汇入此地,一个上好的渡口哟。有了第一便有第二,紧随其后,这里成了千帆竞住的渡口,北内蒙,西陕西,东山西,热闹码头,水上枢纽。二三百年前,碛口陡然崛起,挺立成千尺峭壁,碛口卧在黄河东岸的一面坡里,炊烟薰热了人们的日子,烟花暖热了生意人的被窝,财主们躺在炕头就着灯火吸大烟,土匪掳来一个个惊魂未定的妖冶女子。生意春前草,财源雨后泉,何止泉,是滔滔黄河呀,那气势,气吞山河如虎。
  走在古街上,从周围的房屋建筑和门前陈设中,我似乎能够捕捉到游弋于某个旮旯儿里的明清旋风。碛口几乎在一夜间暴发,又几乎在一夜间沉寂,民国初年,由于陆路和铁路交流的发达,水路被淘汰,碛口便归于自然,然而眼前的一切表明,两百年来,碛口似乎一直沉睡不起,或许等待再兴的时日。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一片片木板牌匾,都完好无损,似乎兴衰只在须臾,碛口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来。
  由于碛口背靠高坡,挡住了朝阳,天亮得晚,早晨七点,除了操着外地口音的几个游人看新鲜,本地人都还在鼾睡中。碛口有座黑龙庙,庙门紧闭,庙前有一女清洁工,她用本地话告诉我脚下就是湫水河。湫水河水如细练,懒懒地汇入噪噪黄河。汤汤黄河拐了过来,进入这片开阔水域,由于水流平缓,挟来的沙砾平滩起来,远望是一匹流动的绢。对岸是陕西的吴堡县,没有发现与之相对的大型村落,吴堡县城在下游很远的地方,昨日途中经过,建在峭壁上,像个马蜂窝。沿乡村公路绕到镇子身后,站在一人家的房顶,那家院子里有一个拿着相机的摄影师,长长的镜头像炮筒,他侧、倾、蹲、踮、仆,从不同角度记录古镇碛口,蓦然,对岸一个山丘被晨霭围得只剩下一个尖儿,霭气在动,山尖也在动,似乎要被拥着逃离那里。搜寻那位摄影师,却遗憾地发现他已背着相机隐于枣林中了。好景因有缘,西贝不会摄影,只好将景装在心里,不知这是不是反而成了好事?炊烟四起,古镇碛口醒了,这时电话铃响了,狐朋狗友鸡飞猫跳,喊我吃饭启程呢。返回住处的路上,与一水井不期而遇,是由一口古井修葺而成,井水不是泉水叮咚,而是石缝涓流,它身后的山顶上,有一个蓄水池,我怀疑那里动了手脚。一位老人提着一个装过色拉油的空壶打水,说,这水好吃,矿泉水。可恨我天生一副贱舌头,尝不出碛口泉水的妙处。



  告别碛口我们追逐下一个目标了。说有目标,其实没有,只是凭木子在地图上点。前几次我们就是这样瞎撞,比如去年十一长假,木子驾车带着我和木叉顺着大运高速一直往南,路旁的风景区标识牌成了我们的导游,一路走下去,还真有意外收获,后来成了木子的旅行经验。下一个短期目标是陕西佳县,佳县有个香炉寺,木子写诗,他想起了李白,尽管此香炉非彼香炉,地图上并没有公路,我们于是大胆地顺沿黄公路而上,虽然是县乡公路,但比想像得好走很多。车里有人问,请问李白的老婆叫什么?其实大家都知道他的答案是照香炉,有人偏回答,是不是紫烟。越往深处走,路边的枣树越多,许多枣子仍没有下树,血红如珍珠玛瑙,耀得木子心里像猫抓,永和、临县一代红枣有名,路边常常看到红枣加工厂,为了弄点枣子,他准备了几个塑料袋子,来之前一定以临县红枣向老婆弥补亏欠,结果我们看出端倪,任凭他对着路边的枣子高唱赞美辞而不为所动。有许多时间我们顺着黄河行车,透过车窗,可以看到涌涌黄河水,两岸时而陡峭时而略缓,黄河忽左忽右,忽宽忽窄,像舞女的飘带,窄处急流汹涌,宽处缓流汤汤,有冲积的沙洲,有吐着浓烟的沙船,望着对岸,想到冰封的黄河,我突发奇想,说如果将黄河盖上水泥板如何?车里的空气活泛起来。后来我又信口开河:黄河在宋朝以前不叫黄河。木子随口便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木叉接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众人哄笑。
  佳县的香炉寺并没看到,只看到建于峭壁的一座大殿,似乎随时都会因想不开跳下水里去。绕过狭窄的城区街道,我们直奔榆林,就在刚才,木子宣布了今日的终点——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是个神往的地方,如云的牛羊,无际的草原,温暖的羊毛衫。车到榆林,吃了碗回味无穷的羊肉面,便上了高速。越行越远,视野越旷,黄土不见了,果树不见了,村庄不见了,出现在视野的是低矮的沙丘,一座两座,连绵不绝,成千上万,触目惊心,似乎沙漠沙沙地蚕食着我的心叶,于是无边的忧愁来了,忧愁之下思考治沙的最佳办法,最后的结论是用油布,找一块硕大无朋的油布将沙漠裹起来,使它不再流动,丁二他们为我天真的想法惊叹不已。车在沙丘间行驶,大地仿佛一张揉皱的纸,在这里被无形的大手抚了几下,有几次我恳求于二停下车来,希望切身感受一下异域景象,尽管事先有所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热血沸腾。车到高速服务区,服务区的二层楼藏在一个沙丘后面,方圆百里,这座沙丘是一个制高点,其实只有几米高,如果是黄土,几步就可以踏上去,但沙柔,流性强,踩上去就像与太极较劲,你越使劲儿,它越化解你的脚力,费了很大的劲方才上去,沙丘布着没膝的植物,尖细的针叶,相互牵扯着,似乎手挽着挽。目力所及全是这样子,风像爽朗的女子毫无顾忌地逗你开心,野而不糙,我似乎听到了金戈铁马的嘶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漠,百里没人烟,无法看到千年之前的景象,没有长河,黄河已离我远去了,眺望四周寻不到它的方位,只有一轮红日,比家乡的好像圆了一些,大了一些,血红了一些,似乎被猎猎沙风鼓圆的,被浓重腥臊薰大的,被长长马鞭鞭红的。
  进入内蒙古境内,沙丘神奇地不见了,像是被内蒙风吹跑了,展现在眼前的是我理解中的内蒙古高原风光,视野很开阔,但坡长了,大了,几十里一个起伏,远远地看见雪白的风车,通天似的矗着,高原的风的确放荡,丁二从车窗伸出手去,他用指尖体味摸女人奶头的感觉。他说,六十公里一种感觉,六十到八十公里一种,八十公里以上是最刺激的一种,速度越高奶头越鲜,不信你闭上眼睛感觉感觉。便有几只不害臊的手揸开手指伸出去。路旁见不到村落,只是散落着一两座房子,建在干枯的河道畔,山凹里,居然通有电线。院子里垛着刚掰下的玉米,金黄金黄的,不远处是束起来的堆在地里的谷子,在褐色的地里像一坨一坨的牛粪。突然看到成吉思汗陵墓的路标,我有些讶异,在西贝的脑海里,成吉思汗陵应该在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怎么会出现在刚刚进入内蒙古的地方?然而眼睛告诉我,这里的确就是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座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规模尽管不大,但还是给人以震撼。披着内蒙的霞光,顶着内蒙的野风,我们参拜了这座陵墓,雄伟的金柱,穹圆的陵顶,英武的塑像,珍贵的文物,华奢的贡台。导游告诉我们,成吉思汗埋在这里并非偶然,那一年大汗出征时,在这里掉了马鞭,随从去捡,大汗止住了,他望着这片丰腴的草地,说,等我死后将我葬在这里。大汗死后,陵车经过这里,车陷入泥淖无法行进,将士们方想起大汗曾经的遗言,于是将他葬在这里。其实,这只是一段美丽的杜撰,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只是一座衣冠冢。成吉思汗不仅是内蒙古民族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甚至是全世界的英雄。对于这样的人物,葬于何处并不重要,我们膜拜的是他的精神。返身出来,残阳将没,木叉突然冒出来一句:青青河边草,我随口跟了一句:成陵就是好!欢笑中我们告别了这方美丽圣土。我们的大英雄的灵魂仍旧托付在帐蓬模样的陵墓里。广场上,一匹等待拍照的蒙古马落寞而沉思;高空中,一只展翅的雄鹰咻咻嘶鸣。
  内蒙高速简洁的提示牌让丁二和木子很不适应,他俩牢骚满腹。一路上我们的确没有看到鄂尔多斯的标示牌,已是晚八点多了,木子有些急躁,压线行驶,坐在副驾的丁二不时提醒,木子发了犟,丁二便不敢吭声了,后面的木叉却叫上劲儿来,骂木子臭把式不识说,开不了换人!木子骂他是一个开车不敢上高速的死家伙,也难为了木子和丁二,四人中,我俩虽然也有驾照,然而木叉驾车没上过高速,我开车没出过县城,不能算数,就这还常常讥笑他们把式差劲,笑话他们的驾本不值钱(他们考驾本时缴钱比我们少)。好容易遇到一个路牌,一看,距呼市仅有九十多公里,大家都傻了眼。无意走下去,一合计,就近下高速往回返。反正今年高速免费(不收发卡),我们作孽似地频繁上下高速,到准格尔旗时已是晚上九点,安顿停当,就近找了饭店。内蒙在我的最初印象中与酒联系在一起,内蒙古民族豪放喜饮,西贝曾不止一次假想,醉卧草原一定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今晚虽然不在草原,但已经闻到青草的气息,来两瓶河套王,我与木子一人一瓶。像胡人一样大块吃肉,大杯喝酒。不但醉了,而且酩酊,不知道何时睡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同木子睡在一个房间(之前我选择了丁二),睡是睡痛快了,一觉醒来已是天明,木子还在梦中咬牙切齿呢。



  10月3日的终点站是山西境内的黄河老牛湾。如何走,连我们的向导木子心里也没谱,只能凭感觉了,反正他一直骄傲于自己的感觉。然而在准格尔旗,我们的车狼奔豕突,找不到出路,我骂他鼻子下面长的是屁眼!终于向路上张开了嘴,然而却错了,路人指了一条绕道。从准格尔到偏关,经过漫漫高原,丘是累累石头堆积而成的,石是褐色碎石,丘上覆着稀疏低矮的草木,高原很少看到树,等到眼前景致单调到打瞌睡的时候,在山凹里看到花一样的树,三三两两聚在一处,似乎窃窃私语,又似乎因为害怕狼而挤挨起来,有时看到卿卿我我的两株,有时是三株,一家人似的,父母加独生子女,大的护两边,小的站中间。时令十月,白杨树成了金杨树,看来这里的树时兴染发,有的刚从染发店出来,鲜灵灵的金黄,有的时间长了,不太纯净了,又有点篷乱,在家乡,我还真没看到杨树叶子会黄成金子的色泽,叶子柔软得像绢做的。看到这些,我的胃也好受些了,昨夜酗酒,今天犹如吞了鼠药,翻江倒海,欲吐还休,要便又无。坐在副驾的木子则直嚷左肋下疼痛,担心饮酒过度所致,我旁边的木叉则闭目打座,他信佛,恰逢南怀谨先生刚刚故去,他为先生祈祷,也为身体的莫名紫伤祈祷。只有丁二一个人嘿嘿傻笑,问他何故,他卖关子,我们骂他是不是吃错了药!终于憋不住了,主动坦白昨夜发生的暴力事件。原来是我一手造成的,我也不知道自己酒后竟会使用暴力。我想,自己平时有些压抑,好容易彻底放松,就像野驴尥蹶子,他们躲闪不及,正好被我击了,丁二清醒,他没有受到我的掐、打,并且把我闪到了地板上。
  走了许久,可以看到岭了,尽管仍是秃秃的,但凸现巍峨,已不再是原来的地貌,路牌告诉我们,已入山西界了。沉默已久的木子突然兴奋地指着远处,看!明长城。我们都欠起身子,天际,我们的所向之处,果然有许多忽隐忽现的烽火台。木叉问,为什么那时候要烧狼粪?木子答,因为狼烟不为风动,烧出的烟是直的,更容易发现目标。这是科学,寡味。我要加一点儿佐料,便接过话头,因为过去狼多。众人笑翻。想起在黄河岸边行走时看到一头毛驴,木叉疑惑,为什么把驴叫毛驴?我信口加了一句,因为有秃驴。没等觉醒,他们已捂着肚子大笑不止,因为四人中我是秃顶。于是便又笑了一回。去老牛湾绕道万家寨,途中有血红爬山虎沿于石壁,丁二说那是山的处女红,我们抓住话头戏谑他一番,过了一回嘴嫖瘾。万家寨武警把守,我们无法进去,只能趴着路边的护墙看水坝如雪的泄水,可以感受到水粉身碎骨之后的切切欢乐。
  路旁有一座烽火台,我们停车走上前去。台子用土夯的,圆锥体,有三丈来高,土壁光滑,有一道自上而下的缝隙,我们猜测那是旧时士兵攀登的台阶,几百年来被风雨蚀成了这个样子,台顶长着矮树,我想想探究一下上面倒底是平台还是凹面,顺着缝隙登了一丈来高,身子到底笨了,只好放弃。进老牛湾要过一道关隘,刚好过来一出租车,司机招呼我们停车,手里捏着一张名片,问我们是否准备食宿农家?他告诉我们一个姓常的电话,说进门时拔通这个电话门票可以打六折。果然。站在山梁俯瞰黄河,黄河在这里来了一个急转弯,像浪里的滑板来的一个急转身。“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梁上耸石柱,可爱的木叉将“天成地造”读成了“成天造地”,引起了游客的哄笑,我们更是幸灾乐祸,很不得将他的老脸皮剥掉一层。将车驻于常家大院,常老板拿着一把菜刀欢迎我们,刀上粘着血丝和鱼鳞。村里有一个打谷场,一家三口,父亲朝天直直地躺在谷堆上,儿子又直直地躺在他的两腿间,长得一个模子刻出的,母亲则坐在碌碡上,顶着一个花花头巾,三人同时看着路人。触景生情,不由得勾起了我们打麦场的童年往事。去黄河坐船吧,七人合租一艇,水花翻卷,艇声如吼,老牛湾只可远观,近处除了峭壁便是秃岭,没看头儿,倒不如我们刚才在山梁看到的游艇后面带起的一带白水好看。河里的风是阴的,风中带着水气,不时有浪花溅到脸上,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万家寨,千尺绝壁间架着一条索桥,供人游览,船客对着桥上人喊,下来吧,下来吧!桥上的人略微不悦后接过话头,上来吧,上来吧!黄河东岸有明长城遗址,高高的烽火台拖一截长城隐于河中,丁二断定这是明朝官员的形象工程,你说把长城建在这里有什么实质作用?百年往事,天时,地利,人和均有所改变,以今比昔,人心谁知?
  老牛湾并不大的村子里,家家办农家乐,大红灯笼,窗明几净,农家小炕,被褥洁净。老常的家里更不例外,他是县城某单位的退休干部,曾任过村里的支书,如今成了一个勤快利落的生意人,我们到时虽在下午四点来钟,但客已满了,后来有几人退房走了,才给我们腾出了一间屋子。老常态度甚好,但让话不让钱,黄河鲤鱼一斤八十,肉炒土豆一盘三十。由于前夕饮酒过度,西贝以茶代替。三人拼命将我,我是王八吃秤砣,见我不为所动,便将矛头指向我,轮流臭批我的文字,木子说,你的文章越写越不好看了,匠气越来越重了,尤其那个小麻雀,倒不如放开手脚,快乐写作,不要写得太累。木子与我高中同学时就是文友,至今阅读不懈。丁二劝我想办法尽早出名,否则只能像曹雪芹了,又说,写文章要如何?不就是名利么?杜甫又能如何了?都不得要领。好在游客们都在老常的餐厅里用饭,否则丢人显眼,贻笑大方。后来木子担心我闹情绪,便动情地面对丁二,这次出来叫你主要是用你的车,我那破车不能跑远路。哈哈,他刹那间觉出了口误,但话已收不回来了。都是兄弟,丁二倒不尴尬,他转向木叉,这次叫上木叉我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AA制,四人比三人节约不少开支。木叉佯怒了,抵赖说,这次不出钱,谁叫我谁出。老牛湾有篝火晚会,木子说一个姓李的搞的一个沙龙,此人是内蒙人,喜好绘画,弄了一班画家朋友搞大排当,丁二和木叉回来后跟我们喜滋滋地汇报,摆了一圈烤箱,虾,鱿鱼,羊肉,土豆条,小黄鱼,反正能烤的几乎都有,买了自己烤,烤了自己吃,人很多,一对一对的,一家一家的,外地游客占百分之八十,年轻人又占百分之八十,也有老的,搞艺术的,长发头,浓胡子,走廊挂的全是画儿。于是心里打鼓,既想去凑凑热闹,又担心天气凉闹肚子,最后还是缩进了被窝里。躺在炕上,丁二很兴奋,刚才他和木叉的艳遇梦虽然落空了,但却大谈起经济来,用经济学的角度给我们三人阐述他改良社会的思路,言之凿凿,无懈可击,连从事金融工作的木子也心服口服,差点赤着身子起来跪拜了。时至午夜仍谈兴不减,以至于半夜里连梦话都是经济话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杏花村其实非杜牧笔下的杏花村,但山西汾阳杏花村则比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名气大得很,这里出产的汾酒是中国白酒清香型的代表,毫无疑问,我们来到了酒都,十里长街,公路两旁几乎全是批零汾酒的店铺。我们一路栉风沐雨来到这里,其时已夜色如墨,又赶上了杏花村修路,泥浆足有半尺厚。在木子的提议下,我们徒步泥泞去杏花村酒厂的食堂吃饭。为的是白喝两壶汾酒,一壶原浆,一壶自选。然而偌大的饭厅人满为患,难怪吃饭须得订餐。好说歹说,抛过来冰冷的三个字,对不起。于是只好趔趔趄趄重新返回,住处不远找得饭馆,喝酒的雅兴已磨损了八分。
  躺在床上,回望这一天的经历,就像风一样飘摇,从老牛湾到朔州,经太原再汾阳再杏花村,车不停歇一走十二个小时,两位司机累得够呛。我们原本计划在老牛湾吃过早饭的,然后悠悠往回返,然而计划不如变化,老牛湾,天下了半夜雨。清晨,乌云依旧很浓,一团一团堆积着,撑不住了,眼看就要掉进黄河里了。路况不熟,担心堵车,我们便逃似地驾车离开了。一路无话,只有雨刮器扑扑地打破着沉闷的空气。老牛湾到朔州没有高速,有一段路我们在搓板似的路面行驶,丁二和木子商议将天下公路用铁水浇铸的大事,我则享受着汽车老牛速度的乐趣,木叉闭目打坐,也许为几天来死于档风玻璃上的昆虫超度。雨下下歇歇,路并没有丁二所顾虑的堵车。朔州用了午饭便上高速直奔太原,高速忽而大雨如注,忽而雨雾蒙蒙,我们都担心高速封锁,木子又发神经,如果高速上面架起蔽雨长廊多好?众人各怀心思,出门三天,木叉有些吃架不住了,直嚷着回家,老婆孩子电话不断,像有什么大事急需他亲自解决。我们于是提及他讲述过的趣事,有一次他与单位同事出外旅游,返城途中,同事打电话给家里,儿子接的电话,于是叮嘱儿子,让你妈洗个澡,爸爸一会儿就回去了。我们照搬过来,督促他给老婆电话。按原计划,车经太原不下高速直接回洪洞,然而丁二丈母娘翌日生日,想借道去看看,难得姑爷的这份孝心,我们便护送他来到他丈母娘住处门口。木叉想起了家中的小棉袄,想为她买件礼物,我们又费尽周折找超市,我也想起了小儿,儿子不喜读书,喜欢玩具,他属狗,我便给他买了一个电子狗,虽然是玩具,也可以借助它来学习。重新返回车时,木子、木叉和我手里多了东西,都是为儿女买的,谁都没人想到自己劳苦功高的父母,都不好意思地打哈哈,人啊,还是往下亲。丁二女儿大了,哭笑着摊着空手,真不知道该买什么。由于等人和购物浪费了时间,时已近六时,太原距洪洞二百多公里,驾车两个小时肯定回去了,但司机们有些疲劳,便由木子做主,入驻杏花村。
  一夜无话,第二天,杏花村酒厂前,我们吃了油饼加老豆腐。木子提议参观一下杏花村酒厂(好在现在这里成了AAAA景区,只要掏钱,游客就可以走进车间,踱步酒坊)。租了观光车,要了导游员。我们人模狗样地跟在导游屁股后头点头如啄,笑容如僵。杏花村里杏花多,杏花树下唱酒歌。导游小姐向我们描述繁花似锦的三月,硕果累累的六月,木子发誓那时节一定带着儿子沐着杏雨,就着杏子喝酒,将自己的酒嗜传给儿子。我说,杏花杏雨时节带二奶去的是诗人,带儿子去的是傻子。望着如龙似蛇的输酒管道,木子犯了酒痴,如果家家能装一个酒龙头多好,酒瘾来了,衔着龙头咕嘟咕嘟,不要浪费,龙头装上酒表。我不愧为诗人,木子的想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充满着人文情怀。
  四人中,木叉年龄最小,然而他最尿频,每每停车,最先下来,一定左顾右盼,不必猜,找厕所。而这两天又加了情节,便秘,每到一处,必然攥一大卷卫生纸,唧唧吭吭,一刻钟不见屁股下面有动静,脸已憋成了猪肝。杏花村小院里,导游小姐实在等不及了,左右打转转,以为木叉转迷了路,丁二解释说,盖章去了。导游一脸疑惑,我们憋得直哼哼。一圈儿转下来,似乎什么都看了,似乎什么都没看,只记住了汾酒历史悠久,制酒工艺是茅台的祖师爷;汾酒分为四个品种:汾酒、竹叶青、白玉兰、玫瑰红。在汾酒会展厅(其实是景点销售),我毫不客气地品尝了原浆酒和白玉酒,夸张的咂着舌头,那三人居然不为所动,尤其木子,其实我知道他的肠子都气青了,因为他当天要驾车拉夫人去临汾,不得不留下遗憾。白玉酒对胃好,所以我喝了一盅儿。其实品酒之意不在品,在乎卖酒也,主人知道,客人也知道,我们并没有要买的意思,卖酒姑娘和导游小姐倒也厚道,白白让我喝两小盅出了门。导游小姐跟我们再见的时候说,谢谢到此一游,出了厂门,你们就完了。她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的口误,有些尴尬,丁二反应快,立马接过话头,不能不能,我们这位还有许多章要盖呢!众人大笑。
  中午时分,我们四人在洪洞县城一家偏僻饭馆吃散伙饭,席间,丁二大发感慨,认为这次旅行的最大快乐是在车里,在诨话上。这一路,丁二的汽车成了魔方匣子,只要一钻入,所有人就满嘴昏话,胡言乱语,连念佛的木叉也造不少口业,随便一个话题,只用一个过渡句就自然地转入下半身。丁二最甚,直接说到土里(死人),可谓下流之下流。他说,平时大家都忙,很少有这么长的交流,而旅行下的状态是彻底放松的,无拘无束的,所以谈论中才会爆发出个体的智慧和幽默,以及拙劣,总之真实再现了自己。丁二说得对,污言秽语解乏、有趣,是快乐之源泉,可惜这些诨段子和下流语无法照实记录下来。看来真正的好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大概也是书面语言不如口头语言的缺憾。木叉点头默许。木子则当场写了一首打油诗《长假行》,其中有一部分写得尤其精彩,抄录如下:
十一假期,余与西贝、丁二、木叉长行碛口、佳县、榆林、成陵、准格尔、老牛湾、杏花村,沿途黄河滔滔、大漠茫茫、国道多损,高速雨淋,至杏花村,酒罐酒缸林立,输酒管道纵横,遂凑成“五大工程”,模仿长城贴瓷砖,珠峰架电梯之类……
黄河盖盖板,天上之水地下流,开发土地好盖楼。
沙漠铺油布,瞬间固沙工程优,官员政绩真好牛。
国道浇铁水,大车超载怕个毬,一劳永逸不用修。
高速架廊桥,天气多变不用愁,风雨雪雾从此休。
汾酒输管道,嘴把龙头饮不够,酒国人才好风流。
  是为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