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刀锋一样寒冷的记忆 散文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像刀锋一样寒冷的记忆 散文 孟澄海
——只有个体的记忆属于历史
在晚风中摇曳的村庄
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株风尘仆仆的植物。站在故乡的河岸,是向日葵,是灯盏花,或者是芦苇和芨芨草,孤独,荒寒,满身披拂着岁月的露水与秋霜。我能看见自己的影子,面对并不遥远的雪山、白云,像不断坍缩的湖泊,最终干枯或陷落,成为一抹凝结着青铜般沉重、幽古的蓝色光影。2008年秋风白露过后,我就真实地站在河边。不是梦境。梦境中出现的岸,一般都横亘于秋天的某个早晨,平阔,辽远,上面铺展着晶亮的白霜和落叶,有火红的狐狸蹀躞而过,还有野鸽与乌鸦,它们摇摆着翅膀,宛若开放在寂寥的河岸。现在,梦境中的那些场景和事物早已消逝或飘零,我看到的只是消瘦的流水以及在水波间沉浮的垃圾、草叶、白色的塑料袋,稍远处,则可以发现在冷风里沉默的白杨,枝头上坠着零星的黄叶,不见了麻雀和喜鹊,那些隔年的窝巢蒙着厚厚的灰土,瑟缩摇动,如被岁月风干的心脏。
风吹过来,风里飘荡着深秋的霜花和雪霰,白杨树不停地摇曳,落叶纷纷。幻觉中,我甚至感到整个村庄也随西风摇曳,仿佛一片苍老的雪,迎着残阳飞翔舞动。这种幻觉来自我童年的记忆。那时候,我喜欢骑着一匹绯红的儿马沿河岸奔跑,马带着风声,鬃毛向后飘扬。黄昏或黎明的天光下,我觉得马蹄腾起的烟雾就像一块幕布,遮盖了天地山河。在儿马飞奔的当儿,流水急速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树和草,天穹与白云,还有村庄、鸟群以及落满白雪的山岗,都在我的眼前飘扬、摇曳。我相信摇曳是一种命运的姿势。一棵树,一片叶子,一株野草在摇曳之后,会出现出短暂的宁静与安谧,而在这时,我看见了时光的身影,他悄然地来到那些事物跟前,用生满铁锈的手掌笼罩着它们的面孔,或者一点一点地剥蚀浸润,让它们呈现出本来的宿命。譬如遗留在河岸边的一间磨坊、几处垣墙,散落的羊骨、锈迹斑斑的马掌,枯死的芦苇与冰草,零落成泥的花朵,它们也曾在往昔的岁月中,有过充满激情的飘舞与摇曳,而此刻却安静了,安静得像被时光覆盖的虚无。
村庄默然无语。我的村庄,二十年前只有黄土夯筑的院墙和窑洞。窑洞的窗口面对天空,坐在炕上,能清楚地仰望到白云和星群。鸟儿飞过,把美妙的歌声洒落下来,一直种植于童年的心灵。窗前挂着如丝如缕的蛛网,当亮光移开之后,就能看见那些透明的网格,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张开来,宛如一个盛满阳光的金色漏斗。就连那些磨损的边缘,也露出银色的斑点,像星星般美丽。我的祖母就盘腿坐在那里,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霍去病征西的传奇,一遍一遍地讲,从傍晚一直讲到星光月色照亮窑洞的窗棂。而我的母亲,半蹲在灶头前烧饭,手里拉着风箱,嘴里哼唱着山野的民歌小调。炊烟袅袅从一排排窑洞里升起,又被晚风吹散,沿着宽阔的河岸扩散,最后融入淡蓝色的雾岚。村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生产队的打麦场上,唱一段秦腔,或说几个荤段子,笑闹声夹杂着方言土语,久久地回荡在夜空。而夜幕下,随时都可以遇到狐狸和土狼,它们并不伤人,慢悠悠地踱着梅花碎步,在河岸上、村舍前,在野地里、麦垛旁,亮着嗓门嗥叫,似乎也在回应人们的欢闹。二十年过去。二十年的岁月摇落风霜雨雪,慢慢地覆盖了我的村庄。如今,那些密密麻麻窑洞已经坍塌、倾圮,作为时光流逝的物证,留下的只是一些残垣断壁,天窗前的石磨、犁铧、粪叉、马鞍子,以及斑驳的青苔和地衣荒草。当年的铁匠铺成了一堆土丘,祭祀山神的庙宇长满了野燕麦,而曾经红火热闹的打麦场也被人改做了坟场,夜深人静后,到处闪动着令人恐怖的点点鬼火。
我在河滩上看见了一匹马。白马。黄昏的晚风里,它的雪一样的尾巴轻轻拂动。白马的背景就是河岸,河岸上摇曳苍凉的芨芨草,再远,便是祁连山,那里的云岫沉寂,峰峦上塔松点点。这样的背景衬托着白马,使它有了一种地老天荒的孤独。白马并不认生,当我走进它时,它抬起头来,朝我看了一眼,然后就低下头,静静地凝视着河水。我发现白马的影子就映在水里,被波浪摇曳开来,像一朵不停地凋落的白色菊花。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坐在不远的地方玩耍,也许他们就是这匹马的主人,但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走到跟前,跟他们闲聊几句,才知道俩孩子姓王,是王三爷的后代。王家原本是我们村大户,在生产队时,一共有八十六个男女,还考取过大学生和中专生,走出了几个所谓的脱产干部,一度显赫乡邻,风光无限,而俩孩子却说,现在的王氏家族,大多移民县城,其中的后人,有的捡破烂,有的开馆子,都赚了钱,成了大款。我发现,他们在说话时,目光会越过白马的身体,朝向远方,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兴奋,还掺杂着一种淡淡的迷茫。
我想到的是,若干年后,故乡的这一匹白马也许会死去,化作一堆枯骨,然后腐朽成灰,随着一股风慢慢飘散。
飘逝的窗口
我还记得那扇窗户,木质的框架,有老式雕花,上面糊了一层报纸,由于年深日久,报纸上的文字早已漫漶不清,经过风雨的浸湿,窗户的四周布满白色的霉斑,还有鸟粪的痕迹看上去显得格外老旧和肮脏。
每天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一只手就在窗棂上摸索,迟缓,笨重,像受伤的兔子,胆战心惊地盘桓,犹豫不决。这样大概过几分钟,那扇窗户就被推开了一道缝儿,接着完全打开,一张脸便整个地镶嵌在窗口中间了。
那是一张女人的脸。我用“镶嵌”一词描述,意在说明她的脸没有任何动态表情,呆板、苍白、病态,像一块多年埋藏于地下的瓦片,或者更像霉变发烂的白菜叶子。当那张脸朝向阳光的时候,我能清晰地看见鼻翼两边的褐色斑点,甚至连那些细细的汗毛,似乎也在明亮的光线里变得暗淡。脸一动不动,而阳光却在游弋、闪耀,同飞扬的尘土颗粒慢悠悠地离开窗户,渐渐远去。到了午后,那张脸就完全被阴影笼罩,剩下了一个模糊的轮廓。
跟那扇窗户相对应,窗台下是一株硕大的野玫瑰,每年四五月份,枝头上就会绽放开粉红色的花朵,鲜艳,美丽,而且有几分妖冶。花朵周围不时地盘旋着蝴蝶,天蓝的,月白的,淡黄的翅膀在那里交替闪现,如梦似幻。风吹过来,还能看见许多蜜蜂和气色瓢虫,它们绕着花朵飘舞,发出一种嗡嗡嘤嘤的鸣叫。再过一些时日,玫瑰开始凋落,枝叶扶疏,黄昏的天光里,便到处落满蝴蝶们的尸骸,那些美丽的翅膀也纷纷化为尘土。
而那一株玫瑰上面的窗口始终洞开着,那张苍白的脸依旧镶嵌在里面,忧伤、落寞,愁容惨淡。也有村人走进那个窗口,小声地跟她说几句什么,然后再转身离开,但女人的脸最终还是一动不动,仿佛是一个遗落于尘世的石雕,永远无声无息。那张脸上,只有一双眼睛在动,黑漆般的眸子,偶尔左转,偶尔右移,目光从清澈如水的晶体中流出来,一点一滴地洒落在花朵上面,停留在蝴蝶和蜜蜂的翅膀中间。当太阳的光斑在那株玫瑰上跳跃、闪动的时候,那张脸就会掠过一丝微微的笑容,但很快又会消失,停在两腮和嘴唇间的表情依然是冷漠、黯然。
那张脸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名叫菊花的姑娘。村子里的人都喊她菊妞。是一个瘫子,从生下来就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不会走路,也没有语言功能。她的父亲是木匠,一年四季都在外面做活,家里只有母亲,还有一个妹妹。我上小学时,跟她的妹妹同学,两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坐同一张桌子。她的妹妹活泼、飘亮,最重要的是有着一个高挑、健美的身材,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舞蹈比赛,还得过大奖。打我懂事起,从来就没有见过菊妞外出活动的身影,她的胳膊,她的腰腿,她的双脚,是何等模样,只能付诸猜想,而这种猜想大多也是从她的妹妹身上得来的。有时候,看着那张苍白冷漠的脸,我就会无端产生一种想象,如果菊妞能拥有妹妹的一双细长的腿子,也许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
少女的梦,少女的一切就这样秘密隐匿于窗口后面,不断被岁月折叠、磨损,成为青葱生命的咒语。对我而言,一张笼罩着死灰般暗淡的脸,仿佛仅仅是一个虚幻的影像。在那个影像中,我看到的是永远无法治愈的暗疾,是心灵的伤疤与疼痛的划痕。我甚至感到,那一个很平常的窗口,实际上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它囚禁着少女的肉体与灵魂,使她的一生都浸泡在悲凉之中,幻化成为时间的灰烬。
我曾经暗暗地向菊花的妹妹打听过一些她姐姐的生活细节,但她老是一言不发,以沉默来拒绝我的唠叨。看来,在一个病痛的生命背后总会隐藏着亲人的无奈与伤心,或者说,许多不便与外人叙述的事情,其实蕴含了刻骨铭心的隐痛。真相一旦说破,无疑又是在伤口上撒盐,使疼痛加剧,触及灵魂。
我高中毕业那年,菊花离开了人间,她的死如同一粒灰尘掉进水塘,无声无息。那一夜,菊花家的院子里多了一口杨木棺材,再就是一个白纸糊的魂幡,孤独地立于墙角,被冷风吹得瑟瑟作响。入殓时已是夜阑人静,没有悲啼,也没有平常人家丧事葬礼的喧嚣与热闹。那张脸从窗户前摘下来,被人静静地放进了棺材。菊花埋入山坳的第七天,据说她的坟墓被人掘开了一个大洞,村民猜测是本地的一个光棍老汉所为。后来果然不出大家的预料,光棍在一次酒醉时道出了真相∶他一辈子没有要过女人,想看看女人的那里到底跟男人有啥两样………
我从来没有去过菊花的坟地,想象中,那里应该是一片朝阳的山坡,石头,野草,鼠洞虫穴,只有山风,只有雨雪。那天经过她家院门,我发现那个窗口已经更换了样式,崭新的木框上刷了一层红色的油漆,窗扇中间有了明亮的玻璃,还贴上了剪纸窗花。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忘记了过去,只有在梦中,还依稀看见那个破旧的窗口,还有镶嵌在窗口上的脸。
落叶般纷飞的亡灵
香火燃烧,青烟袅袅升腾,潮湿阴冷的北风中纷飞着黑色的纸灰。一弯弦月挂在天际。弦月下是静默的村庄、树的影子、草垛的幽光和落叶的梦呓……
阴历十月初一,鬼节的身影降临我的故乡。没有谁能讲清楚这个节日的来龙去脉,在村人的眼里,它代表着神圣与诡谲,或者说,这个纸灰飘舞的时刻,有一个具象化的幽灵会从天飘落,它是一只死去的鸟、牲畜,也可能是一个早已离世的乡亲。有时候还仅仅是一声鸱枭和乌鸦的鸣叫,是一阵来去无踪的旋风。
家家门前都摆设着祭坛:一张古旧的条桌,几只白色的蜡烛,柏树枝条,黄裱咒符,还有冥币和供品。人们围住祭坛跪拜,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祝福,诉苦、喊冤,把平生的幸福和痛苦、悲凉与无奈,全部托付给屡屡香火,而那么多虔诚的目光穿过夜晚,消失在另一片神秘的天穹。
淡蓝色的月华静静地笼罩着村庄,树影婆娑,河边的水气掺和着香烟,在沙沟、坝子、田野间弥散。村里的老人说,每年的鬼节,最先来到寨子里的亡灵是那个叫豁嘴的老汉。他是一个羊倌,从十岁时就开始给生产队放羊,一直到了六十岁,还跟着羊群在山坡上转悠。他没有家,一年四季都居住在生产队的饲养室里,所有的家当不过是几件毡棉袄,五六个放羊的皮鞭。我小时常到饲养室里去,听豁嘴老汉讲鬼的故事。他圪蹴在火抗上,一边说话,一边抽旱烟,时而发出喀喀的咳嗽声。那些苦涩辛辣的烟雾从嘴里吐出来,顺着上唇的豁口,慢悠悠地钻进鼻孔。烟雾徐徐地升腾、弥漫,将他的脸湮没,看上去就像一个老朽的木桩,不断地燃烧、熄灭,然后寂寞地向四下里飘散。豁嘴羊倌死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谁也不晓得他患了什么病,那天,他赶着羊上了山,睡在树影里纳凉,睡着后就没有醒来,最终把自己睡成了一堆骨头。
有人曾言之凿凿地叙述豁嘴老汉死后的一些蹊跷事件,说是生产队的羊群里多了一只银耳朵山羊,每天晚上都立在饲养室门前哀鸣,那嘶哑含混的嗓音跟豁嘴老汉一模一样。有人甚至说亲眼看见了他的背影,一个人穿着毡袄,拿着长长的牧羊鞭在山坳里溜达,时不时还唱几声山歌。
豁嘴老汉的亡灵仿佛真的就飘浮在村庄的上空。
那个夜晚,善良的女人会用废旧的报纸,剪裁好羊羔,山羊,绵羊,黑羊,白羊,公羊,母羊,一大群纸羊被放上祭坛,之后再投进香火,让它们慢慢燃烧起来,变成黑色的灰烬。而在女人们的心中,豁嘴老汉的亡灵正走进铺满星月的乡村小道,重新赶着属于他的羊群,摇摇晃晃地离开村庄。
乡亲们最敬畏的亡灵是一个黄胡子老人。据说他是我们村公认的先祖,做过土匪,但一直杀富济贫,名震江湖。我爷爷说,黄胡子有一把青铜宝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只要剑刃触及到的地方,全部可以变成碎屑,随风飘逝。他的宝剑还能斩断恶鬼的胳膊和头颅,使他们永不祸及乡邻。每逢鬼节,我跟家人跪在祭祀的地方,总是闭着眼想象,想他的白衣飘飘,想他的剑气如虹,然而,那个黄胡子老人从来没有完整地进入过我的想象。更多的时候,在我脑海中映现的是一些无法连贯的时光碎片,比如一把剑,一个苍老的背影,一块陈年羊皮般破损的脸庞。夜很黑,古陶般幽深的夜,人们把最多的纸币扔进熊熊燃烧的火堆,祈求黄胡子老人飘然降临,用那把宝剑除去人世的不平与仇雠。
在我的故乡,还有一个叫麦花的女人,她生前风流成性,死后成了村人最为厌恶的鬼魂。我在多年前曾以麦花为原型,写过一篇小说,故事基本符合她的真实生活:十八岁从外乡出发,嫁给村上的一个瘸子,后来两人感情不合,她就跟瘸子的弟弟有了瓜葛,有一次在生产队的草垛里野合,被人抓奸后服农药自杀。其实,她的那段生活象小说一样庸俗无聊,没有任何波诡云谲之处,奇怪的是她死后却有了更多的传奇,有人说,麦花的亡灵一直缠着瘸子的弟弟,到了十月初一夜晚,她会按时从河那边的树林里出来,悄悄拉着那个她深爱着的汉子,朝着白杨树林走去……
我上大学的时候,每次回家,都要参加鬼节的祭祀仪式。那年月,村子里还有几个巫婆,她们会在祭祀亡灵前,精心缝制好一个布娃娃,在它的眼睛里差上铁针之类,然后进行焚烧,借此来驱逐麦花的亡灵。跳神活动开始之后,大家都屏声敛气,闭目祈祷,而只有我,睁大眼睛凝视那些猩红灿烂的焰火,那一刻,我恍惚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女子,她穿着一件蓝底红格的衬衣,围着一条月白色的纱巾,静静地站在村口,眺望她前生来世的爱情。
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如今又到了鬼节。走进熟悉的村子,往往听到的是有关死亡的事件。苗长贵死了,杨宝年死了,乔大奶死了,张秀菊死了……死者的名字层层叠叠,沙尘般掩埋着我的回忆与思念。我知道人死不可复生,所谓亡灵也不过是一种臆想和谵妄,然而,我又多么想,能在鬼节的这个晚上,看见那些孤独贫寒的亡灵乘风归来,在故乡的天空里,如落叶般纷纷扬扬。
谁能说出饥饿之痛
除开记忆,没有什么可以连接那个遥远的年代。
现在想起来,那些人和事,那些悲惨而充满泪水的场景,仿佛就是一个黑白默片,从头至尾,缓慢地转动、滑行、摇摆,呈现出诸多蜡黄消瘦、绝望痛苦的面容,而镜头最后却定格于一个村庄:雪山,荒滩,干涸的河岸,萧条的树林……
1970年。对故乡的人来说,1970年就是一个岸,只要泅渡过饥饿蔓延的死亡之水,就能看见蓝天和白云,就能听到那悦耳动听的鸟鸣,就能活下来并且走进充满希望的田野。1970年,饥饿不是一个词。饥饿是一颗子弹,从远处呼啸而来,击中了贫穷的农民。饥饿残忍地将人杀戮,却没有留下血的痕迹。
回溯。上世纪六十年代,故乡连年旱灾,庄稼没有收成,土地被毒辣的太阳烤制成焦土,就连耐旱性极强的野燕麦也很少发芽、吐穗,甚至刚长出新芽便被热风吹走。尽管政府每年派发救济粮,但依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村民的生存问题。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或奔赴新疆挖煤,或去了青海乞讨。到了1970年,整个山村渐渐少了炊烟,家鸽迁徙,萧萧的西风中只能听到芨芨草发出干涩凄凉的鸣声。
那是我的童年。童年唯有的记忆就是饥饿。钻心的饥饿。疼痛的饥饿。空空荡荡的饥饿。两眼冒着金星的饥饿。不想活下去的饥饿。饥饿铺天盖地滔滔不绝。饥饿渗入了每一个毛孔、每一滴血液。那时我上一年级,从早晨返校到下午回家,要走十多里山路。因为饥饿,背着书包时就像背着一座大山,两腿发软、抽筋、颤抖。在上学的路上,我跟几个小伙伴逮蚂蚱,捉蜥蜴,或者弄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昆虫,放火烧考,然后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塞进嘴巴。为了争抢一只蚂蚱大腿,甚至不顾同窗友情,大打出手,喊爹叫娘,几乎每天都有人鼻青脸肿,血污满面。要想活下去,就得填饱肚子,而肚子里仅仅是一些昆虫的尸骸,所以每个孩子都成了骷髅的样子,眼睛深陷,皮肤浮肿,看上去有着玻璃的颜色。那年月,我们曾合谋偷窃过生产队喂马的油渣,那种褐色坚硬的物质,放到嘴里有香油的味道。我们把那东西偷出来后就藏在自己的书包里,从不敢一次享用,而是等到最饥饿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放在舌尖上,慢慢地吮吸几下,咬下一点儿吞进去,而将大半继续留在那里,等待下一次饥饿的到来。
1970年,我梦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就是小麦:金黄的穗儿,挑着露水的麦芒,细长油绿的叶片,叶片上缓慢爬行的七彩瓢虫……麦子黄了,饱满的颗粒在太阳下闪着光芒,然后就被磨成面粉,母亲将面粉倒进盆子,来回地搓揉,蒸馒头,做面条……拿着一个馒头,我能看见自己印在上面的指纹,有时是箩箩,有时是簸箕……
童年的梦往往被母亲的几声叹息惊醒,当我睁开眼睛后,发现母亲就坐在灶火前,有气无力地拉着风箱,灶膛里的火焰窜出来,舔着母亲因饥饿而变型的脸,还有鬓间的丝丝白发。母亲的锅里没有粮食,沸腾的水面上只漂浮着几片野菜的叶子。而就是那些苦涩的叶子,也只能留给为全家挣工分的父亲。
饥饿宛若长满利齿的饕餮,不停地撕咬和吞噬着每一个人的肉体与灵魂。
村里的年轻女人,每天晚上都要去山那边的煤场,用肉体交换挖煤汉子的土豆和炒面,她们已经忘记了尊严,只要有人送来食物,哪怕是一升豌豆或青稞,她们也会解开自己的裤带。我曾听说村里有个媳妇,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换来粮食,跟煤窑里的几个男人发生关系,每睡一次,就能得到一到两颗土豆,尽管这样,她的一个孩子还是被饥饿夺取了生命。后来,那个媳妇发疯了,她把所有的土豆都种在了孩子的坟墓旁边,而第二年春天,那些土豆竟然在干旱的土地里生根发芽,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
还有一个女人,十五岁就远嫁青海,她的全部聘礼是一麻袋青稞。那时候,这么多粮食可以救活一家人的生命,但奇怪的是,她的家人从没有动过麻袋里的青稞,知道她爷爷去世,家人才把无比金贵的粮食倒入一口棺材。她的父亲说,或者的人还有吃饭的时日,而死去的人就永远没有希望了。他不忍心自己的亲爹做一个饿鬼,所以只能让亡灵带着青稞上路。若干年后,我才知道那个姑娘嫁给了一个傻子,她的婚姻压根没有幸福,仅仅是为了一个亡灵的饥饿,她竟然拿自己的青春交换了一麻袋粮食。
1970年,故乡在饥饿中颤抖。
饥饿的人。饥饿的村庄。饥饿的牲畜。饥饿的土地。饥饿的草木。饥饿的天空大地。饥饿的肉体灵魂。当岁月流逝之后,再回首,我依然能看见饥饿的魔影,盘桓着,疯狂地吞噬着一切。时光中,人性的神殿在饥饿面前毁弃坍塌,但从未有人说出它的痛。
[
——只有个体的记忆属于历史
在晚风中摇曳的村庄
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株风尘仆仆的植物。站在故乡的河岸,是向日葵,是灯盏花,或者是芦苇和芨芨草,孤独,荒寒,满身披拂着岁月的露水与秋霜。我能看见自己的影子,面对并不遥远的雪山、白云,像不断坍缩的湖泊,最终干枯或陷落,成为一抹凝结着青铜般沉重、幽古的蓝色光影。2008年秋风白露过后,我就真实地站在河边。不是梦境。梦境中出现的岸,一般都横亘于秋天的某个早晨,平阔,辽远,上面铺展着晶亮的白霜和落叶,有火红的狐狸蹀躞而过,还有野鸽与乌鸦,它们摇摆着翅膀,宛若开放在寂寥的河岸。现在,梦境中的那些场景和事物早已消逝或飘零,我看到的只是消瘦的流水以及在水波间沉浮的垃圾、草叶、白色的塑料袋,稍远处,则可以发现在冷风里沉默的白杨,枝头上坠着零星的黄叶,不见了麻雀和喜鹊,那些隔年的窝巢蒙着厚厚的灰土,瑟缩摇动,如被岁月风干的心脏。
风吹过来,风里飘荡着深秋的霜花和雪霰,白杨树不停地摇曳,落叶纷纷。幻觉中,我甚至感到整个村庄也随西风摇曳,仿佛一片苍老的雪,迎着残阳飞翔舞动。这种幻觉来自我童年的记忆。那时候,我喜欢骑着一匹绯红的儿马沿河岸奔跑,马带着风声,鬃毛向后飘扬。黄昏或黎明的天光下,我觉得马蹄腾起的烟雾就像一块幕布,遮盖了天地山河。在儿马飞奔的当儿,流水急速地朝相反的方向移动,树和草,天穹与白云,还有村庄、鸟群以及落满白雪的山岗,都在我的眼前飘扬、摇曳。我相信摇曳是一种命运的姿势。一棵树,一片叶子,一株野草在摇曳之后,会出现出短暂的宁静与安谧,而在这时,我看见了时光的身影,他悄然地来到那些事物跟前,用生满铁锈的手掌笼罩着它们的面孔,或者一点一点地剥蚀浸润,让它们呈现出本来的宿命。譬如遗留在河岸边的一间磨坊、几处垣墙,散落的羊骨、锈迹斑斑的马掌,枯死的芦苇与冰草,零落成泥的花朵,它们也曾在往昔的岁月中,有过充满激情的飘舞与摇曳,而此刻却安静了,安静得像被时光覆盖的虚无。
村庄默然无语。我的村庄,二十年前只有黄土夯筑的院墙和窑洞。窑洞的窗口面对天空,坐在炕上,能清楚地仰望到白云和星群。鸟儿飞过,把美妙的歌声洒落下来,一直种植于童年的心灵。窗前挂着如丝如缕的蛛网,当亮光移开之后,就能看见那些透明的网格,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张开来,宛如一个盛满阳光的金色漏斗。就连那些磨损的边缘,也露出银色的斑点,像星星般美丽。我的祖母就盘腿坐在那里,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霍去病征西的传奇,一遍一遍地讲,从傍晚一直讲到星光月色照亮窑洞的窗棂。而我的母亲,半蹲在灶头前烧饭,手里拉着风箱,嘴里哼唱着山野的民歌小调。炊烟袅袅从一排排窑洞里升起,又被晚风吹散,沿着宽阔的河岸扩散,最后融入淡蓝色的雾岚。村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生产队的打麦场上,唱一段秦腔,或说几个荤段子,笑闹声夹杂着方言土语,久久地回荡在夜空。而夜幕下,随时都可以遇到狐狸和土狼,它们并不伤人,慢悠悠地踱着梅花碎步,在河岸上、村舍前,在野地里、麦垛旁,亮着嗓门嗥叫,似乎也在回应人们的欢闹。二十年过去。二十年的岁月摇落风霜雨雪,慢慢地覆盖了我的村庄。如今,那些密密麻麻窑洞已经坍塌、倾圮,作为时光流逝的物证,留下的只是一些残垣断壁,天窗前的石磨、犁铧、粪叉、马鞍子,以及斑驳的青苔和地衣荒草。当年的铁匠铺成了一堆土丘,祭祀山神的庙宇长满了野燕麦,而曾经红火热闹的打麦场也被人改做了坟场,夜深人静后,到处闪动着令人恐怖的点点鬼火。
我在河滩上看见了一匹马。白马。黄昏的晚风里,它的雪一样的尾巴轻轻拂动。白马的背景就是河岸,河岸上摇曳苍凉的芨芨草,再远,便是祁连山,那里的云岫沉寂,峰峦上塔松点点。这样的背景衬托着白马,使它有了一种地老天荒的孤独。白马并不认生,当我走进它时,它抬起头来,朝我看了一眼,然后就低下头,静静地凝视着河水。我发现白马的影子就映在水里,被波浪摇曳开来,像一朵不停地凋落的白色菊花。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坐在不远的地方玩耍,也许他们就是这匹马的主人,但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走到跟前,跟他们闲聊几句,才知道俩孩子姓王,是王三爷的后代。王家原本是我们村大户,在生产队时,一共有八十六个男女,还考取过大学生和中专生,走出了几个所谓的脱产干部,一度显赫乡邻,风光无限,而俩孩子却说,现在的王氏家族,大多移民县城,其中的后人,有的捡破烂,有的开馆子,都赚了钱,成了大款。我发现,他们在说话时,目光会越过白马的身体,朝向远方,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兴奋,还掺杂着一种淡淡的迷茫。
我想到的是,若干年后,故乡的这一匹白马也许会死去,化作一堆枯骨,然后腐朽成灰,随着一股风慢慢飘散。
飘逝的窗口
我还记得那扇窗户,木质的框架,有老式雕花,上面糊了一层报纸,由于年深日久,报纸上的文字早已漫漶不清,经过风雨的浸湿,窗户的四周布满白色的霉斑,还有鸟粪的痕迹看上去显得格外老旧和肮脏。
每天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一只手就在窗棂上摸索,迟缓,笨重,像受伤的兔子,胆战心惊地盘桓,犹豫不决。这样大概过几分钟,那扇窗户就被推开了一道缝儿,接着完全打开,一张脸便整个地镶嵌在窗口中间了。
那是一张女人的脸。我用“镶嵌”一词描述,意在说明她的脸没有任何动态表情,呆板、苍白、病态,像一块多年埋藏于地下的瓦片,或者更像霉变发烂的白菜叶子。当那张脸朝向阳光的时候,我能清晰地看见鼻翼两边的褐色斑点,甚至连那些细细的汗毛,似乎也在明亮的光线里变得暗淡。脸一动不动,而阳光却在游弋、闪耀,同飞扬的尘土颗粒慢悠悠地离开窗户,渐渐远去。到了午后,那张脸就完全被阴影笼罩,剩下了一个模糊的轮廓。
跟那扇窗户相对应,窗台下是一株硕大的野玫瑰,每年四五月份,枝头上就会绽放开粉红色的花朵,鲜艳,美丽,而且有几分妖冶。花朵周围不时地盘旋着蝴蝶,天蓝的,月白的,淡黄的翅膀在那里交替闪现,如梦似幻。风吹过来,还能看见许多蜜蜂和气色瓢虫,它们绕着花朵飘舞,发出一种嗡嗡嘤嘤的鸣叫。再过一些时日,玫瑰开始凋落,枝叶扶疏,黄昏的天光里,便到处落满蝴蝶们的尸骸,那些美丽的翅膀也纷纷化为尘土。
而那一株玫瑰上面的窗口始终洞开着,那张苍白的脸依旧镶嵌在里面,忧伤、落寞,愁容惨淡。也有村人走进那个窗口,小声地跟她说几句什么,然后再转身离开,但女人的脸最终还是一动不动,仿佛是一个遗落于尘世的石雕,永远无声无息。那张脸上,只有一双眼睛在动,黑漆般的眸子,偶尔左转,偶尔右移,目光从清澈如水的晶体中流出来,一点一滴地洒落在花朵上面,停留在蝴蝶和蜜蜂的翅膀中间。当太阳的光斑在那株玫瑰上跳跃、闪动的时候,那张脸就会掠过一丝微微的笑容,但很快又会消失,停在两腮和嘴唇间的表情依然是冷漠、黯然。
那张脸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名叫菊花的姑娘。村子里的人都喊她菊妞。是一个瘫子,从生下来就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不会走路,也没有语言功能。她的父亲是木匠,一年四季都在外面做活,家里只有母亲,还有一个妹妹。我上小学时,跟她的妹妹同学,两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坐同一张桌子。她的妹妹活泼、飘亮,最重要的是有着一个高挑、健美的身材,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舞蹈比赛,还得过大奖。打我懂事起,从来就没有见过菊妞外出活动的身影,她的胳膊,她的腰腿,她的双脚,是何等模样,只能付诸猜想,而这种猜想大多也是从她的妹妹身上得来的。有时候,看着那张苍白冷漠的脸,我就会无端产生一种想象,如果菊妞能拥有妹妹的一双细长的腿子,也许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
少女的梦,少女的一切就这样秘密隐匿于窗口后面,不断被岁月折叠、磨损,成为青葱生命的咒语。对我而言,一张笼罩着死灰般暗淡的脸,仿佛仅仅是一个虚幻的影像。在那个影像中,我看到的是永远无法治愈的暗疾,是心灵的伤疤与疼痛的划痕。我甚至感到,那一个很平常的窗口,实际上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它囚禁着少女的肉体与灵魂,使她的一生都浸泡在悲凉之中,幻化成为时间的灰烬。
我曾经暗暗地向菊花的妹妹打听过一些她姐姐的生活细节,但她老是一言不发,以沉默来拒绝我的唠叨。看来,在一个病痛的生命背后总会隐藏着亲人的无奈与伤心,或者说,许多不便与外人叙述的事情,其实蕴含了刻骨铭心的隐痛。真相一旦说破,无疑又是在伤口上撒盐,使疼痛加剧,触及灵魂。
我高中毕业那年,菊花离开了人间,她的死如同一粒灰尘掉进水塘,无声无息。那一夜,菊花家的院子里多了一口杨木棺材,再就是一个白纸糊的魂幡,孤独地立于墙角,被冷风吹得瑟瑟作响。入殓时已是夜阑人静,没有悲啼,也没有平常人家丧事葬礼的喧嚣与热闹。那张脸从窗户前摘下来,被人静静地放进了棺材。菊花埋入山坳的第七天,据说她的坟墓被人掘开了一个大洞,村民猜测是本地的一个光棍老汉所为。后来果然不出大家的预料,光棍在一次酒醉时道出了真相∶他一辈子没有要过女人,想看看女人的那里到底跟男人有啥两样………
我从来没有去过菊花的坟地,想象中,那里应该是一片朝阳的山坡,石头,野草,鼠洞虫穴,只有山风,只有雨雪。那天经过她家院门,我发现那个窗口已经更换了样式,崭新的木框上刷了一层红色的油漆,窗扇中间有了明亮的玻璃,还贴上了剪纸窗花。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忘记了过去,只有在梦中,还依稀看见那个破旧的窗口,还有镶嵌在窗口上的脸。
落叶般纷飞的亡灵
香火燃烧,青烟袅袅升腾,潮湿阴冷的北风中纷飞着黑色的纸灰。一弯弦月挂在天际。弦月下是静默的村庄、树的影子、草垛的幽光和落叶的梦呓……
阴历十月初一,鬼节的身影降临我的故乡。没有谁能讲清楚这个节日的来龙去脉,在村人的眼里,它代表着神圣与诡谲,或者说,这个纸灰飘舞的时刻,有一个具象化的幽灵会从天飘落,它是一只死去的鸟、牲畜,也可能是一个早已离世的乡亲。有时候还仅仅是一声鸱枭和乌鸦的鸣叫,是一阵来去无踪的旋风。
家家门前都摆设着祭坛:一张古旧的条桌,几只白色的蜡烛,柏树枝条,黄裱咒符,还有冥币和供品。人们围住祭坛跪拜,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祝福,诉苦、喊冤,把平生的幸福和痛苦、悲凉与无奈,全部托付给屡屡香火,而那么多虔诚的目光穿过夜晚,消失在另一片神秘的天穹。
淡蓝色的月华静静地笼罩着村庄,树影婆娑,河边的水气掺和着香烟,在沙沟、坝子、田野间弥散。村里的老人说,每年的鬼节,最先来到寨子里的亡灵是那个叫豁嘴的老汉。他是一个羊倌,从十岁时就开始给生产队放羊,一直到了六十岁,还跟着羊群在山坡上转悠。他没有家,一年四季都居住在生产队的饲养室里,所有的家当不过是几件毡棉袄,五六个放羊的皮鞭。我小时常到饲养室里去,听豁嘴老汉讲鬼的故事。他圪蹴在火抗上,一边说话,一边抽旱烟,时而发出喀喀的咳嗽声。那些苦涩辛辣的烟雾从嘴里吐出来,顺着上唇的豁口,慢悠悠地钻进鼻孔。烟雾徐徐地升腾、弥漫,将他的脸湮没,看上去就像一个老朽的木桩,不断地燃烧、熄灭,然后寂寞地向四下里飘散。豁嘴羊倌死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谁也不晓得他患了什么病,那天,他赶着羊上了山,睡在树影里纳凉,睡着后就没有醒来,最终把自己睡成了一堆骨头。
有人曾言之凿凿地叙述豁嘴老汉死后的一些蹊跷事件,说是生产队的羊群里多了一只银耳朵山羊,每天晚上都立在饲养室门前哀鸣,那嘶哑含混的嗓音跟豁嘴老汉一模一样。有人甚至说亲眼看见了他的背影,一个人穿着毡袄,拿着长长的牧羊鞭在山坳里溜达,时不时还唱几声山歌。
豁嘴老汉的亡灵仿佛真的就飘浮在村庄的上空。
那个夜晚,善良的女人会用废旧的报纸,剪裁好羊羔,山羊,绵羊,黑羊,白羊,公羊,母羊,一大群纸羊被放上祭坛,之后再投进香火,让它们慢慢燃烧起来,变成黑色的灰烬。而在女人们的心中,豁嘴老汉的亡灵正走进铺满星月的乡村小道,重新赶着属于他的羊群,摇摇晃晃地离开村庄。
乡亲们最敬畏的亡灵是一个黄胡子老人。据说他是我们村公认的先祖,做过土匪,但一直杀富济贫,名震江湖。我爷爷说,黄胡子有一把青铜宝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只要剑刃触及到的地方,全部可以变成碎屑,随风飘逝。他的宝剑还能斩断恶鬼的胳膊和头颅,使他们永不祸及乡邻。每逢鬼节,我跟家人跪在祭祀的地方,总是闭着眼想象,想他的白衣飘飘,想他的剑气如虹,然而,那个黄胡子老人从来没有完整地进入过我的想象。更多的时候,在我脑海中映现的是一些无法连贯的时光碎片,比如一把剑,一个苍老的背影,一块陈年羊皮般破损的脸庞。夜很黑,古陶般幽深的夜,人们把最多的纸币扔进熊熊燃烧的火堆,祈求黄胡子老人飘然降临,用那把宝剑除去人世的不平与仇雠。
在我的故乡,还有一个叫麦花的女人,她生前风流成性,死后成了村人最为厌恶的鬼魂。我在多年前曾以麦花为原型,写过一篇小说,故事基本符合她的真实生活:十八岁从外乡出发,嫁给村上的一个瘸子,后来两人感情不合,她就跟瘸子的弟弟有了瓜葛,有一次在生产队的草垛里野合,被人抓奸后服农药自杀。其实,她的那段生活象小说一样庸俗无聊,没有任何波诡云谲之处,奇怪的是她死后却有了更多的传奇,有人说,麦花的亡灵一直缠着瘸子的弟弟,到了十月初一夜晚,她会按时从河那边的树林里出来,悄悄拉着那个她深爱着的汉子,朝着白杨树林走去……
我上大学的时候,每次回家,都要参加鬼节的祭祀仪式。那年月,村子里还有几个巫婆,她们会在祭祀亡灵前,精心缝制好一个布娃娃,在它的眼睛里差上铁针之类,然后进行焚烧,借此来驱逐麦花的亡灵。跳神活动开始之后,大家都屏声敛气,闭目祈祷,而只有我,睁大眼睛凝视那些猩红灿烂的焰火,那一刻,我恍惚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女子,她穿着一件蓝底红格的衬衣,围着一条月白色的纱巾,静静地站在村口,眺望她前生来世的爱情。
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如今又到了鬼节。走进熟悉的村子,往往听到的是有关死亡的事件。苗长贵死了,杨宝年死了,乔大奶死了,张秀菊死了……死者的名字层层叠叠,沙尘般掩埋着我的回忆与思念。我知道人死不可复生,所谓亡灵也不过是一种臆想和谵妄,然而,我又多么想,能在鬼节的这个晚上,看见那些孤独贫寒的亡灵乘风归来,在故乡的天空里,如落叶般纷纷扬扬。
谁能说出饥饿之痛
除开记忆,没有什么可以连接那个遥远的年代。
现在想起来,那些人和事,那些悲惨而充满泪水的场景,仿佛就是一个黑白默片,从头至尾,缓慢地转动、滑行、摇摆,呈现出诸多蜡黄消瘦、绝望痛苦的面容,而镜头最后却定格于一个村庄:雪山,荒滩,干涸的河岸,萧条的树林……
1970年。对故乡的人来说,1970年就是一个岸,只要泅渡过饥饿蔓延的死亡之水,就能看见蓝天和白云,就能听到那悦耳动听的鸟鸣,就能活下来并且走进充满希望的田野。1970年,饥饿不是一个词。饥饿是一颗子弹,从远处呼啸而来,击中了贫穷的农民。饥饿残忍地将人杀戮,却没有留下血的痕迹。
回溯。上世纪六十年代,故乡连年旱灾,庄稼没有收成,土地被毒辣的太阳烤制成焦土,就连耐旱性极强的野燕麦也很少发芽、吐穗,甚至刚长出新芽便被热风吹走。尽管政府每年派发救济粮,但依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村民的生存问题。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或奔赴新疆挖煤,或去了青海乞讨。到了1970年,整个山村渐渐少了炊烟,家鸽迁徙,萧萧的西风中只能听到芨芨草发出干涩凄凉的鸣声。
那是我的童年。童年唯有的记忆就是饥饿。钻心的饥饿。疼痛的饥饿。空空荡荡的饥饿。两眼冒着金星的饥饿。不想活下去的饥饿。饥饿铺天盖地滔滔不绝。饥饿渗入了每一个毛孔、每一滴血液。那时我上一年级,从早晨返校到下午回家,要走十多里山路。因为饥饿,背着书包时就像背着一座大山,两腿发软、抽筋、颤抖。在上学的路上,我跟几个小伙伴逮蚂蚱,捉蜥蜴,或者弄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昆虫,放火烧考,然后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塞进嘴巴。为了争抢一只蚂蚱大腿,甚至不顾同窗友情,大打出手,喊爹叫娘,几乎每天都有人鼻青脸肿,血污满面。要想活下去,就得填饱肚子,而肚子里仅仅是一些昆虫的尸骸,所以每个孩子都成了骷髅的样子,眼睛深陷,皮肤浮肿,看上去有着玻璃的颜色。那年月,我们曾合谋偷窃过生产队喂马的油渣,那种褐色坚硬的物质,放到嘴里有香油的味道。我们把那东西偷出来后就藏在自己的书包里,从不敢一次享用,而是等到最饥饿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放在舌尖上,慢慢地吮吸几下,咬下一点儿吞进去,而将大半继续留在那里,等待下一次饥饿的到来。
1970年,我梦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就是小麦:金黄的穗儿,挑着露水的麦芒,细长油绿的叶片,叶片上缓慢爬行的七彩瓢虫……麦子黄了,饱满的颗粒在太阳下闪着光芒,然后就被磨成面粉,母亲将面粉倒进盆子,来回地搓揉,蒸馒头,做面条……拿着一个馒头,我能看见自己印在上面的指纹,有时是箩箩,有时是簸箕……
童年的梦往往被母亲的几声叹息惊醒,当我睁开眼睛后,发现母亲就坐在灶火前,有气无力地拉着风箱,灶膛里的火焰窜出来,舔着母亲因饥饿而变型的脸,还有鬓间的丝丝白发。母亲的锅里没有粮食,沸腾的水面上只漂浮着几片野菜的叶子。而就是那些苦涩的叶子,也只能留给为全家挣工分的父亲。
饥饿宛若长满利齿的饕餮,不停地撕咬和吞噬着每一个人的肉体与灵魂。
村里的年轻女人,每天晚上都要去山那边的煤场,用肉体交换挖煤汉子的土豆和炒面,她们已经忘记了尊严,只要有人送来食物,哪怕是一升豌豆或青稞,她们也会解开自己的裤带。我曾听说村里有个媳妇,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换来粮食,跟煤窑里的几个男人发生关系,每睡一次,就能得到一到两颗土豆,尽管这样,她的一个孩子还是被饥饿夺取了生命。后来,那个媳妇发疯了,她把所有的土豆都种在了孩子的坟墓旁边,而第二年春天,那些土豆竟然在干旱的土地里生根发芽,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
还有一个女人,十五岁就远嫁青海,她的全部聘礼是一麻袋青稞。那时候,这么多粮食可以救活一家人的生命,但奇怪的是,她的家人从没有动过麻袋里的青稞,知道她爷爷去世,家人才把无比金贵的粮食倒入一口棺材。她的父亲说,或者的人还有吃饭的时日,而死去的人就永远没有希望了。他不忍心自己的亲爹做一个饿鬼,所以只能让亡灵带着青稞上路。若干年后,我才知道那个姑娘嫁给了一个傻子,她的婚姻压根没有幸福,仅仅是为了一个亡灵的饥饿,她竟然拿自己的青春交换了一麻袋粮食。
1970年,故乡在饥饿中颤抖。
饥饿的人。饥饿的村庄。饥饿的牲畜。饥饿的土地。饥饿的草木。饥饿的天空大地。饥饿的肉体灵魂。当岁月流逝之后,再回首,我依然能看见饥饿的魔影,盘桓着,疯狂地吞噬着一切。时光中,人性的神殿在饥饿面前毁弃坍塌,但从未有人说出它的痛。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