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凰起飞的地方
2021-12-23抒情散文康乔华
在凤凰起飞的地方康乔华一三街是灵川的千年古城,它地处漓江边上。2200年前,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旧时北来物质溯湘江而上,经灵渠入漓江,往南可达桂林、梧州、广州乃至入于南海,水道又将南来的物质经此运往湖南转达中原。三街镇一……
在凤凰起飞的地方康乔华
一
三街是灵川的千年古城,它地处漓江边上。2200年前,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旧时北来物质溯湘江而上,经灵渠入漓江,往南可达桂林、梧州、广州乃至入于南海,水道又将南来的物质经此运往湖南转达中原。三街镇一直是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地。经济发达带来了文化的发达,孕育了三街的人文景观,形成了许多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站在古城的绝高点,古老的城郭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青灰色的老房子与高高耸立的现代建筑相互映衬,呈T字形的三条街分别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延伸至城郭以外的阡陌间。古城确实是古城,千年后的它与我在这里相遇,却像是一只凤凰,呈T字形的东街、南街和北街这三条街便是凤凰欲飞的身体,东街是凤凰的头部,南街和北街是它的双翅。街巷里那些老墙,木门,宅院,天井,飞檐和雕花木格窗便成了它的羽毛,呈现生命的纹路。我带着对凤凰的美好感觉,在三条街徜徉,不时还遇到来往的行人,只是不多,有脚步却少有响动。一些老者悠闲地坐在自家老屋的门槛前,一些妇女领着孩童蹒跚学步,偶有几条小狗围在门前嬉戏。我在这里和每一座老建筑对话,和每一口老井聊天,说着上千年的沧桑巨变,说着三街的温馨的历史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街有浓浓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与街巷里老旧的砖墙屋瓦融合起来,就更显出街巷里历史的悠远程度。我依偎着古城,看眼前一片恬淡的市井烟火,我几乎可以从那些砖墙屋瓦的缝隙里,闻到古城灵川风情熟悉的气息。这时,我的生活节奏开始变得慢起来,慢时光里,天空澄澈辽阔,阳光亮灿灿的,洁净的街巷显得几分寂静。这样的古城,这样的街巷,宛如一坛陈年老酒,散发出岁月的醇香。它们历经时光涤荡,与现时的风,阳光和天空刻画了一种深邃的味道,又支撑起古城街巷的立体感。我就被这种立体感深深吸引,置身在街巷里,感觉到自己身体在街巷里飞翔,那种感觉让我很是舒爽,仿佛飞翔在自己纯洁的人生里。而眼前的场景和感受,却让我感到惊讶,惊讶街巷深处的历史文化源头,它们摒弃凡尘俗世的喧嚣浮躁,还留下这么一片让人洗净心灵之地。沉浸在街巷的文化氛围里,那些古韵明澈的物象,把这世俗的尘埃过滤干净,我的周身就通透明亮,一种安逸弥漫开来。因这种安逸,古城灵川散发出来的恬淡舒雅,就有一种纯朴归真。
二
三街的建筑是美的,更美的是这里的世道人心。我喜欢三街的老街巷,因为它们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屐痕,记录了昨天的美好的故事。三街是有文化的,文化的深处就是仁义善良。眼前的这些老屋、老墙以及老屋里的窗,引我进入了街巷的另一个境界,它们是在向我传递伟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暖。在这里,我看到了三街这只凤凰托起来的庙宇祠堂,巷井,以及三道城门等景观。一些毫宅院门挂着几代人为官的牌匾,宅院内全都是三间二大进,天井宽阔明亮,浸在幽深的岁月里。我猜想,在那个明清年代,灵川古城定是沾染了这里宅院辐射出来的福气,才会崇文尚德,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于是,就有了古城里经商成功的富人爱扶贫救济,寒窗苦读的功名者频频迭出。据史载,陈云祥原来是县衙里面的医官,他家里既有很多的田地,也同时经商,但是金钱没有冲昏他的头脑,更没有动摇他做人的底线,他为人乐善好施,爱救济穷人和灾民。1946闹饥荒的时候,他曾经施粥,煮粥给饥民来吃。而且在三街他还做了很多公益事情,比如耍龙灯,他就出钱,当时三街的街面上流传着童谣“云祥老先生,出钱耍龙灯”。
走进三街的历史里,与三街的历史贤达相遇,对当代人是有益的熏陶。康熙54年的知县楼俨在全家巷的北端建了个济留仓,目的是赈灾济贫救难,看来封建社会的官员也是会为百姓着想的。通过采访三街的老人,让我感动的是民国年间富人主动赈济穷人的事。而这之后,中国著名摄影家陈亚江的父亲和他的叔叔也是三街最大的地主和富商之一,他们两兄弟主动捐出了土地,于民国十七年在郭家井旁创办了贫民普济大仓,每到青黄不接之际,他们就帮助缺粮人家解决吃饭问题,赈济饥民。普济义仓另一个目的就是助学,供穷苦人家的学生免费上学。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东街还有“乡贤祠”,这个祠堂就是人们对灵川本地做官很有功德的人的塑像摆在里面敬奉,可见,做官并且为百姓做了好事的人,百姓是不会忘记他们的。有功德的不仅是历史人物,还有现代人,“美国科技教育协会”(旅美华侨民间团体)副会长吴章铨发起并联系美籍华人张艾、黄光明、吴幼燕、叶玉铉等人士捐赠6000美元,建成了“三街镇爱华图书馆”,这样的义举令三街人念念不忘。 三
如果将古城三街比作成一部厚厚的史书的话,北街的这些长短宽窄不一,分布走向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巷道,就是这部史书里浓墨重彩的章节。三街的巷子多,井多,巷子是人居集结地的通道,每条巷道里都建着很有考究价值的水井,这些井的井沿上的绳痕似乎都在与我们诉说着她们的年龄和曾经的岁月。徘徊在三街的街巷里,犹如读一部丰厚的史书,千百年前的旧景在眼前恍惚,雕栏花窗今犹在,物是人已非。看那些青灰色的老宅鳞次栉比,与其间耸立起来的现代楼房形成鲜明对比,呈现一个古城的记忆。这里老旧的木格花窗随街可见,它们有的已经糟烂了,可那些规格依然还在。窗户之内,庭院深深,每一根建筑组合的木头,仿佛都透过窗户向我叙说着曾经的往事。窗内的历史破败不堪,窗外的世界日新月异。在这里,窗户就是街巷的眼睛,哪怕它们已经散乱,沦陷在大地的内部,依然能感受到它们的明亮。那些凹陷的老墙,立在街巷两旁,像两排被风吹翻倒侧的波浪,它们互相簇拥,在无声的汹涌里加深了古城的寂寥与空远。三街的老房子尽管结实耐久,凡是建筑都会有陈旧坍塌的时候,但是三街人济贫救难的传统,耕读勤俭的传家宝和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锐气一直都在,永远不会消失。
任何文明都可以从教育上找出源头,三街保存了古老中国的传统文明,文明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重视教育,三街自古重视教育,在文庙的西面至今还保存着一方珍贵的明代嘉靖皇帝特制的《敬一箴碑》。三街的东街有文庙,又叫县学宫,是明清之前灵川县唯一开办的一所官办学校,也是灵川最早的一座官办学校,元朝的时候从大象山迁到东街。古时文庙周围环境优美,犹如南方园林般气派,许多人来这里学习成了名宦和名人。1908年在此还创办了“灵川简易师范”,简易师范的学生还在这里的戏台上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后来北伐,李宗仁的北伐队伍从这里过,东街的全惠淑跟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她们都在这戏台做北伐宣传。古城于1937年又在这里创办了“灵川县立国民中学”,也就是现在灵川县城的灵川中学,远在兴安、临桂、阳朔的学生都到这里来求读。东街东门口有灵川县高、初两所女子学校,还有个培英小学和小南门旁边的“竟择学校”(灵川县立贫民补习夜校),富人的孩子可以读书,穷人的孩子也可以读书,历朝历代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还有历史悠久的三街中心校,办学有108年的历史,在这所学校,上世纪30年代初有中共党员和进步教师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传播革命思想,对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解放后,在该校校友中,属师级以上军政人员就有12人。
三街有很多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争,大多古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三街的东街现存的古宅大院大多青砖、青瓦、清水墙,封火墙头、飞檐翘角,多有近人高的料石基墙,显示得坚固、美观、古朴。大多门廊都由青石铺构,整条石带头斗的门槛遍及普通民居。木质门头雕有不同字体的“福”,“寿”及八卦等图案。门额上多有图案精美的窗轩。上世纪中期“文魁”、“武魁”、“举人”、“进士”及商号的牌匾随处可见。北街的娘娘庙和城隍庙是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庙内设有戏台,常有戏曲演出,还有比武、跳神、祭祀等活动,这是灵川古城人以这样的方式来祈祷自己水上劳作平安的一种寄托。还有街巷里的那九口井,零星分散在三条街巷子里,它们成为古城浓墨重彩的点饰。这时,南街、东街和北街成为灵川古城的独特元素,以它们蜿蜒的姿态流露出灵川古城的厚重和深远。那些市井气息,晨曦和暮色勾勒出这三条街巷的线条和轮廓,所有变迁的细节都在脚下的这块土地留下遗痕。 四
我在三街古城文明里漫步,发现与三条街巷连通的那三道城门,已经残破不堪,沿着城门两边舒展开来的是一片残垣断墙。城门外是田地、河流以及连绵峰峦,初夏里的绿浪一波一波汹涌而来,澎湃着城门外的世界。曾经兵荒战乱已经被眼前的这一大片绿浪埋葬了,突兀出现的三道城门并不惹眼,就独独的矗立在古城的边缘,或许,多少年间,作为城门的使命淡去之后它便大隐于市,又隐藏于陌巷市井之间。如今,时光远去,一个又一个的深宅大院次第呈现在我的眼前,砖墙黑瓦、飞檐屋脊、柱础石雕以及布满青苔的墙脚,弥漫着平淡与安宁。徘徊在巷道里,我一直被街巷里的古遗迹古建筑吸引着,仿如穿越在历史的隧道中。这里还遍布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巷道,见证了岁月喧嚣与沉寂,处处都有人世间的冷暖和悲喜。东街的西头临近老县署大门,街头的上坡处原来有九级石台阶,当时设计者的意思是,上了这九级台阶就能够做一番事业,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沿着这个坡走,粘一下东街的文化才气。 老房子倒了,再盖起来,正如人的生命,老年人走了,中年人顶上,中年人又老了,更年轻的顶上。在这种文化相承的突出色彩里,三条街巷阴柔和简约的那种曲线格外美艳。不远处,漓江和潞江环拥着它们,以自己柔软简约的性情给这三条街巷注入水的灵性和光泽,让古城里的生活声色斑斓起来,三街古城是属于昨天的,更是属于今天和明天的,明天的古城一定会更美好。
[ 本帖最后由 康乔华 于 2014-5-22 19:38 编辑 ]
一
三街是灵川的千年古城,它地处漓江边上。2200年前,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旧时北来物质溯湘江而上,经灵渠入漓江,往南可达桂林、梧州、广州乃至入于南海,水道又将南来的物质经此运往湖南转达中原。三街镇一直是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地。经济发达带来了文化的发达,孕育了三街的人文景观,形成了许多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站在古城的绝高点,古老的城郭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青灰色的老房子与高高耸立的现代建筑相互映衬,呈T字形的三条街分别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延伸至城郭以外的阡陌间。古城确实是古城,千年后的它与我在这里相遇,却像是一只凤凰,呈T字形的东街、南街和北街这三条街便是凤凰欲飞的身体,东街是凤凰的头部,南街和北街是它的双翅。街巷里那些老墙,木门,宅院,天井,飞檐和雕花木格窗便成了它的羽毛,呈现生命的纹路。我带着对凤凰的美好感觉,在三条街徜徉,不时还遇到来往的行人,只是不多,有脚步却少有响动。一些老者悠闲地坐在自家老屋的门槛前,一些妇女领着孩童蹒跚学步,偶有几条小狗围在门前嬉戏。我在这里和每一座老建筑对话,和每一口老井聊天,说着上千年的沧桑巨变,说着三街的温馨的历史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街有浓浓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与街巷里老旧的砖墙屋瓦融合起来,就更显出街巷里历史的悠远程度。我依偎着古城,看眼前一片恬淡的市井烟火,我几乎可以从那些砖墙屋瓦的缝隙里,闻到古城灵川风情熟悉的气息。这时,我的生活节奏开始变得慢起来,慢时光里,天空澄澈辽阔,阳光亮灿灿的,洁净的街巷显得几分寂静。这样的古城,这样的街巷,宛如一坛陈年老酒,散发出岁月的醇香。它们历经时光涤荡,与现时的风,阳光和天空刻画了一种深邃的味道,又支撑起古城街巷的立体感。我就被这种立体感深深吸引,置身在街巷里,感觉到自己身体在街巷里飞翔,那种感觉让我很是舒爽,仿佛飞翔在自己纯洁的人生里。而眼前的场景和感受,却让我感到惊讶,惊讶街巷深处的历史文化源头,它们摒弃凡尘俗世的喧嚣浮躁,还留下这么一片让人洗净心灵之地。沉浸在街巷的文化氛围里,那些古韵明澈的物象,把这世俗的尘埃过滤干净,我的周身就通透明亮,一种安逸弥漫开来。因这种安逸,古城灵川散发出来的恬淡舒雅,就有一种纯朴归真。
二
三街的建筑是美的,更美的是这里的世道人心。我喜欢三街的老街巷,因为它们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屐痕,记录了昨天的美好的故事。三街是有文化的,文化的深处就是仁义善良。眼前的这些老屋、老墙以及老屋里的窗,引我进入了街巷的另一个境界,它们是在向我传递伟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暖。在这里,我看到了三街这只凤凰托起来的庙宇祠堂,巷井,以及三道城门等景观。一些毫宅院门挂着几代人为官的牌匾,宅院内全都是三间二大进,天井宽阔明亮,浸在幽深的岁月里。我猜想,在那个明清年代,灵川古城定是沾染了这里宅院辐射出来的福气,才会崇文尚德,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于是,就有了古城里经商成功的富人爱扶贫救济,寒窗苦读的功名者频频迭出。据史载,陈云祥原来是县衙里面的医官,他家里既有很多的田地,也同时经商,但是金钱没有冲昏他的头脑,更没有动摇他做人的底线,他为人乐善好施,爱救济穷人和灾民。1946闹饥荒的时候,他曾经施粥,煮粥给饥民来吃。而且在三街他还做了很多公益事情,比如耍龙灯,他就出钱,当时三街的街面上流传着童谣“云祥老先生,出钱耍龙灯”。
走进三街的历史里,与三街的历史贤达相遇,对当代人是有益的熏陶。康熙54年的知县楼俨在全家巷的北端建了个济留仓,目的是赈灾济贫救难,看来封建社会的官员也是会为百姓着想的。通过采访三街的老人,让我感动的是民国年间富人主动赈济穷人的事。而这之后,中国著名摄影家陈亚江的父亲和他的叔叔也是三街最大的地主和富商之一,他们两兄弟主动捐出了土地,于民国十七年在郭家井旁创办了贫民普济大仓,每到青黄不接之际,他们就帮助缺粮人家解决吃饭问题,赈济饥民。普济义仓另一个目的就是助学,供穷苦人家的学生免费上学。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东街还有“乡贤祠”,这个祠堂就是人们对灵川本地做官很有功德的人的塑像摆在里面敬奉,可见,做官并且为百姓做了好事的人,百姓是不会忘记他们的。有功德的不仅是历史人物,还有现代人,“美国科技教育协会”(旅美华侨民间团体)副会长吴章铨发起并联系美籍华人张艾、黄光明、吴幼燕、叶玉铉等人士捐赠6000美元,建成了“三街镇爱华图书馆”,这样的义举令三街人念念不忘。 三
如果将古城三街比作成一部厚厚的史书的话,北街的这些长短宽窄不一,分布走向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巷道,就是这部史书里浓墨重彩的章节。三街的巷子多,井多,巷子是人居集结地的通道,每条巷道里都建着很有考究价值的水井,这些井的井沿上的绳痕似乎都在与我们诉说着她们的年龄和曾经的岁月。徘徊在三街的街巷里,犹如读一部丰厚的史书,千百年前的旧景在眼前恍惚,雕栏花窗今犹在,物是人已非。看那些青灰色的老宅鳞次栉比,与其间耸立起来的现代楼房形成鲜明对比,呈现一个古城的记忆。这里老旧的木格花窗随街可见,它们有的已经糟烂了,可那些规格依然还在。窗户之内,庭院深深,每一根建筑组合的木头,仿佛都透过窗户向我叙说着曾经的往事。窗内的历史破败不堪,窗外的世界日新月异。在这里,窗户就是街巷的眼睛,哪怕它们已经散乱,沦陷在大地的内部,依然能感受到它们的明亮。那些凹陷的老墙,立在街巷两旁,像两排被风吹翻倒侧的波浪,它们互相簇拥,在无声的汹涌里加深了古城的寂寥与空远。三街的老房子尽管结实耐久,凡是建筑都会有陈旧坍塌的时候,但是三街人济贫救难的传统,耕读勤俭的传家宝和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锐气一直都在,永远不会消失。
任何文明都可以从教育上找出源头,三街保存了古老中国的传统文明,文明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重视教育,三街自古重视教育,在文庙的西面至今还保存着一方珍贵的明代嘉靖皇帝特制的《敬一箴碑》。三街的东街有文庙,又叫县学宫,是明清之前灵川县唯一开办的一所官办学校,也是灵川最早的一座官办学校,元朝的时候从大象山迁到东街。古时文庙周围环境优美,犹如南方园林般气派,许多人来这里学习成了名宦和名人。1908年在此还创办了“灵川简易师范”,简易师范的学生还在这里的戏台上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后来北伐,李宗仁的北伐队伍从这里过,东街的全惠淑跟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洁她们都在这戏台做北伐宣传。古城于1937年又在这里创办了“灵川县立国民中学”,也就是现在灵川县城的灵川中学,远在兴安、临桂、阳朔的学生都到这里来求读。东街东门口有灵川县高、初两所女子学校,还有个培英小学和小南门旁边的“竟择学校”(灵川县立贫民补习夜校),富人的孩子可以读书,穷人的孩子也可以读书,历朝历代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还有历史悠久的三街中心校,办学有108年的历史,在这所学校,上世纪30年代初有中共党员和进步教师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传播革命思想,对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解放后,在该校校友中,属师级以上军政人员就有12人。
三街有很多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争,大多古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三街的东街现存的古宅大院大多青砖、青瓦、清水墙,封火墙头、飞檐翘角,多有近人高的料石基墙,显示得坚固、美观、古朴。大多门廊都由青石铺构,整条石带头斗的门槛遍及普通民居。木质门头雕有不同字体的“福”,“寿”及八卦等图案。门额上多有图案精美的窗轩。上世纪中期“文魁”、“武魁”、“举人”、“进士”及商号的牌匾随处可见。北街的娘娘庙和城隍庙是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庙内设有戏台,常有戏曲演出,还有比武、跳神、祭祀等活动,这是灵川古城人以这样的方式来祈祷自己水上劳作平安的一种寄托。还有街巷里的那九口井,零星分散在三条街巷子里,它们成为古城浓墨重彩的点饰。这时,南街、东街和北街成为灵川古城的独特元素,以它们蜿蜒的姿态流露出灵川古城的厚重和深远。那些市井气息,晨曦和暮色勾勒出这三条街巷的线条和轮廓,所有变迁的细节都在脚下的这块土地留下遗痕。 四
我在三街古城文明里漫步,发现与三条街巷连通的那三道城门,已经残破不堪,沿着城门两边舒展开来的是一片残垣断墙。城门外是田地、河流以及连绵峰峦,初夏里的绿浪一波一波汹涌而来,澎湃着城门外的世界。曾经兵荒战乱已经被眼前的这一大片绿浪埋葬了,突兀出现的三道城门并不惹眼,就独独的矗立在古城的边缘,或许,多少年间,作为城门的使命淡去之后它便大隐于市,又隐藏于陌巷市井之间。如今,时光远去,一个又一个的深宅大院次第呈现在我的眼前,砖墙黑瓦、飞檐屋脊、柱础石雕以及布满青苔的墙脚,弥漫着平淡与安宁。徘徊在巷道里,我一直被街巷里的古遗迹古建筑吸引着,仿如穿越在历史的隧道中。这里还遍布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巷道,见证了岁月喧嚣与沉寂,处处都有人世间的冷暖和悲喜。东街的西头临近老县署大门,街头的上坡处原来有九级石台阶,当时设计者的意思是,上了这九级台阶就能够做一番事业,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沿着这个坡走,粘一下东街的文化才气。 老房子倒了,再盖起来,正如人的生命,老年人走了,中年人顶上,中年人又老了,更年轻的顶上。在这种文化相承的突出色彩里,三条街巷阴柔和简约的那种曲线格外美艳。不远处,漓江和潞江环拥着它们,以自己柔软简约的性情给这三条街巷注入水的灵性和光泽,让古城里的生活声色斑斓起来,三街古城是属于昨天的,更是属于今天和明天的,明天的古城一定会更美好。
[ 本帖最后由 康乔华 于 2014-5-22 19:3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