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哲学笔记 二十九、三十

2020-09-17抒情散文李灿
二十九、没理解意思就去批判要不得最近,我和我们县诗词学会的同仁们交流。我告诉他们,我们湖北有一个叫刘南陔的老诗人,在《九州诗词》上发表了一篇《平水韵中有哪些“赖子”》。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近体诗(律诗、律绝、长律)和词是讲
   二十九、没理解意思就去批判要不得   最近,我和我们县诗词学会的同仁们交流。我告诉他们,我们湖北有一个叫刘南陔的老诗人,在《九州诗词》上发表了一篇《平水韵中有哪些“赖子”》。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近体诗(律诗、律绝、长律)和词是讲究平仄的,关键位置,字的平仄是不能错的。可是,偏偏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平水韵中,有的字有平、仄两种读音,意思却是一样的。秘书长姚永辉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当然很高兴,建议我把这篇文章找出来发到群里面,让大家学习。谁知,这篇文章发给大家看后,有个诗人说:“我觉得刘先生这篇文章举的例子不对。‘笼’作名词(笼子)是平声,作动词(笼罩)才是仄声。刘先生却说这个字有平、仄两种读音,意思不变。”听到这位先生的话,我感到又可气又可笑。刘先生说得很清楚,他讲的是这些字在平水韵中的读音,也就是古代的读音,并不是今天普通话中的读音。这个人根本就没读懂这篇文章,却在这里批判别人,这不荒唐吗?一个写旧体诗的人,连平水韵和今韵都分不清,这不是无知是什么呢?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要告诉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别人的话是什么意思,才有资格去评论。不理解意思,盲目地去批评别人,那是要不得的。具体的事物是这样,哲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事物,更是如此。   孔子曾经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这两句话本身是说,我难道是匏瓜吗?怎么能挂在那里不让人吃?王充写过一篇《问孔》,批评孔子说:“孔子当官就是为了吃俸禄,这种思想要不得啊!”原来,他曲解了孔子的原意。他把这里两句话理解成了什么呢?我难道是匏瓜吗?怎么能挂着不吃饭呢?这么一曲解,原来两句奋发有为的话,就变成了很庸俗的话了。王充反对人们迷信孔子,这种思想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举这个例子就不妥了。他没有弄懂孔子话的意思就去批评孔子,这就要不得了。   还比如,我们翻译黑格尔的一句话“存在即合理”。有人批评说:“黑格尔这话要不得,难道所有的东西都是合理的吗?”其实,黑格尔的原话是什么呢?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存在的,凡是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黑格尔作为唯心主义思想家,思想自然有其局限性,但是但就这句话而言,我们不能说它全错了。这里的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并不是说事物一定是正确的。事物能存在下来,自然合乎某种规律,有它存在的原因。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搞清楚的是,有的人故意把这句话曲解成任何事物都是正确的、不能反对的,这才是要批判的,但我们不能直接说黑格尔的话本身就错了。别人本身不是那个意思,是我们翻译中处出了问题,人们很容易曲解成另外的意思。   一个人要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然而我们批判一个事物时一定要先弄清楚这个事物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去主观臆断、胡乱批评,那不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十、哲学在发展中也会有倒退   我前面曾经说过,不能认为历史一直都是进步的。历史总体上在进步,但不可否认,偶尔在某些方面也会有倒退。同样,在历史中产生的哲学,也会有倒退。   例如,就中国的儒家学说而言,就存在这个情况。本来,孔子就是“不语怪力乱神”的。我们固然不能说孔子是唯物主义者,可是他教育人们多关注现实的事物,不要陷入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这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到了孟子的时候,明确地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则明确地提出了很多唯物主义的观点。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到了西汉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董仲舒,他按照说也了不起。汉武帝就是听了他的建议,才是儒家成了封建社会的主题思想。在儒学的发展史上,董仲舒当然功不可没。可是,董仲舒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也起了很多负面的作用。真可谓“成也仲舒,败也仲舒”。我们前面讲到他的天人感应理论,就是明显的例子。这套理论一方面强调君权神授,等级森严,不可逾越;另一方面则宣传迷信思想,说天在影响着皇帝的统治。这两方面都是消极的。强调等级、纲常,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比起来,就是明显的倒退。另外,用迷信思想来愚民,远不如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更不如荀子的唯物主义了。即使说这套理论对皇帝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那也是有限的,而且靠迷信来使皇帝心存敬畏这本来就有点痴人说梦的味道。可以说,董仲舒开了一个恶例,他颠覆了儒家学说的优秀传统,增加了很多的糟粕。董仲舒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后来的程朱理学了。儒家思想就是这些人歪曲的,他们给儒学增加了很多糟粕,去掉了很多精华。   我们再说说中国的道家。道家本来是主张清静无为的,一切都是辩证的。老子的思想就有很多辩证法的元素。例如,有和无、福和祸、生和死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而且可以相互转化。老子还说:“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可见,老子对死看得很淡然,不畏惧死。庄子也继承了这套辩证法。小虫朝生暮死,而彭祖却很长寿,其实本质上都没什么区别。庄子对死也看得很淡,妻子死了还鼓盆而歌。后来的道教起源于道家,却严重歪曲了道家的思想。我们说了,生和死都是对立统一的,道家对死看得很淡的。道教却拼命地追求如何长生不老,炼制丹药,希望得道成仙,这不是对道家的歪曲吗?这不是倒退吗?   我们再顺便说说西方哲学。我们都知道,西方哲学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是闪耀着光芒的,名家辈出。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提出过很多很有意义的哲学观点。可惜,后来西方普遍接受基督教后,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就消失了,哲学成了神学的奴仆,人们称那段漫长的时期为“黑暗的中世纪”。直到后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活动兴起,这样的局面才慢慢改观。   可见,无论是中西方,哲学的发展都是曲折的。哲学总体上是进步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确实有过倒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这一点,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后出现的观点一定比先出现的正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