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客•稀客•贵客
2021-12-23叙事散文尹承勇
我是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农村人,回忆起童年,只有两种记忆,一种是累,一种是苦。春天来了,昆虫飞舞,捉老麻虫喂鸡是孩子的常活。每天下午放学后,父母塞给一个瓶子,就把我们这些孩子轰到田野去捉老麻虫。老麻虫傍晚时分从土里钻出来,飞上树枝,栉次鳞比,就……
我是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农村人,回忆起童年,只有两种记忆,一种是累,一种是苦。
春天来了,昆虫飞舞,捉老麻虫喂鸡是孩子的常活。每天下午放学后,父母塞给一个瓶子,就把我们这些孩子轰到田野去捉老麻虫。老麻虫傍晚时分从土里钻出来,飞上树枝,栉次鳞比,就像树上冒出的榆钱,排成一串。我们就像捋榆钱一样,一捋一把,攥在手里,然后再小心翼翼地灌入瓶子里,便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这样的喜悦却是凤毛麟角,因为老麻虫是飞行昆虫,多数时候则是手刚刚抓住树枝,它们就不约而同地飞向天空,最终一无所获。我们也就常常在月亮挂在东天、炊烟弥漫村庄时,才怏怏不乐地回家。有时也会受到父母的斥责,因为鸡喂不饱,就不会准时下蛋;鸡蛋攒不够,那我们的书费就成了问题。
夏天到了,野草遍地,割草喂猪、拔菜养羊、捕鱼喂鸭成了孩子的常活。每天早晨,天还未亮,我们就会在睡梦里被唤醒,怀着一肚子恐惧走向田野。田野是那样的苍茫,天空是黑暗,更何况还有大大小小、参差错落的坟堆,心里不由得就会冒出可怕的念头。听伙伴们说,当害怕的时候唱支歌就不害怕了。我如法炮制,却仍然害怕。尤其是被惊醒的野兔突然窜出来,飞奔而去,就会吓出一身冷汗。也有心情镇静的时候,那就是月亮还没有落下,把整个大地照得亮堂堂的,四周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因此每逢之时就想,如果每天早晨都有月光多好,又为梦想不能实现而痛苦。
秋天,草木干枯,霜降叶落,砍柴、扫树叶是孩子的常活。秋风一来,树叶铺天盖地地洒落,的确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气势。身穿单衣的我在秋风的威逼下瑟瑟颤抖,然而一想到一日三餐的燃料,就鼓足了劲头,耙子一动起来,身子也就温暖起来了。砍柴是在无风的天气里,田野里那些不被猪羊欢迎的杂草,是带刺的苍籽棵和蒺藜秧,夏天不会被人割掉,因此就长得特别大,特别长;到了秋天就成了灶下的柴草,成了我们孩子争抢的好东西。有时虽然扎破了手也不会惧怕,毕竟五六棵就能做一顿饭。
冬天,冻风凛冽,扫碱土是孩子的常活。庄稼收完了,柴草砍尽,田野里一片空旷。寒风就无所阻挡地扫荡,因此也就特别寒冷。我无可逃避地来到田野,找到那些荒地,哪里白得耀眼,哪里就是我们的劳动场所。一手拿笤帚,一手拿簸箕,将碱土堆成堆,再撮进口袋。碱土里有一种东西叫硝,把碱土熬过,会分离出来。这东西熟皮用,可以卖钱。尽管冻得手发麻,脚发疼,也没有罢工的想法。因为碱土里有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啊!
劳动出力还不算是最苦的,最苦的是人们的饭食。红薯面窝头是常客,一日三餐常拜访。那个年代生产技术落后,劳动方式又抹杀了人们的积极性。俗语有言,干的不如不干的,不干的不如捣蛋的。远远望去,田地里草高苗稀,坡沟壕沿杂草丛,农业收入少的寥寥无几。人们不肯出力,却异想天开地想高产。据说红薯是高产作物,一亩地可以收五六千斤,因此全国各地大面积的种植。红薯就成了人们的主食。红薯属于瓜果类,鲜红薯吃不多长时间,储存不好,就会烂掉,于是人们又把它切瓜分片晒成干。红薯干就成了人们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食物,煮着吃干,磨碎吃面。食品样式也不少,红薯面窝头、红薯粉条、红薯面饼、红薯煎饼、红薯面条……但毕竟都是红薯。第一顿吃味道甜,第二顿吃胃反酸,第三顿吃难下咽,更何况是顿顿吃。这样的饭食令人发怵,每顿吃饭都是硬着头皮,屏住呼吸,粗粗地嚼,伸长脖子瞪着眼吞咽。
劳动成果没成为人们的美食,大自然却给了人们无私的馈赠。野生的枸杞果、茅草蒂、茅草根、酸菜果却成了我们孩子的美味。夏天,沟渠边茅草绿油油一片,顶端生长出芽孢。我们这群孩子成群结队来了,一边拔草,一边采摘着茅草蒂。摘够一把,坐在一起,咀嚼着。茅草蒂柔软香甜,比吃红薯味道要好的多。有时也用铲挖茅草根,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枸杞果是生长在坟墓边,一个人不敢去摘,人多的时候,就成了争抢的美味,也常常因此被扎破了手,但吃枸杞果感觉很美,将红红圆圆的枸杞果放在嘴边,用手一捏,嗞的一声,枸杞汁就喷在嘴里,顿时一股酸甜的味道灌满口腔。还有一种草,叫酸菜,叶子绿绿的,吃起来牙酸得好一阵没感觉,但果实是又好看好吃,形状是又长又圆,像一支支纺锤,嚼起来味道甘甜,还有一缕清香。
玉米面饼子是稀客,偶尔也会出现在餐桌。因为玉米产量低,种植面积也是很小的。每隔半月,就有一次机会吃到它。它驳杂地散落在红薯面窝头里,十分稀少,黄灿灿的,十分显眼。开饭了,我盯着它,总想伸手抓起来,吃个尽兴,然而那是不可能的。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拼命地吞咽红薯面窝头,然后打饱嗝,父亲也会笑着掰下一块玉米面饼子,递给我,说道:“打打尖!”那块玉米面饼子实在太小了,也就是整个饼子的五分之一。我接过来,仔细地咀嚼着,不肯一口把它吃光,好像嚼的时间越长,味道越多。
小麦面馒头是贵客,逢年过节才能有幸吃到。一家人劳动一年,也只能分到一口袋小麦,吃起来格外地计较。只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才能吃到。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吃得肚子圆圆的,一顿好像要吃出一天的。每次打起饱嗝,也舍不得那香气飘得太远,总在嘴里憋上一阵,让它变了味道,才呼出口外。这种美好的感觉久久难忘,于是天天掰着指头盼过年。
记得有一年,参军的表哥回家探亲。我看着他神采奕奕地样子,就偷偷问母亲:“娘,当兵都吃是嘛饭?”母亲看了我一眼,笑着说:“馍馍蛋子,猪肉片子!”我羡慕地看了一眼表哥,心里产生了一种愿望——长大后,我也要当兵。馍馍蛋子不多见,猪肉片子更是难以尝到。自己家也养羊喂猪,但从来不杀猪宰羊,而是卖掉,用钱籴统销粮。鸡蛋鸭蛋只有感冒了,干咳的厉害,父母才会用棉油炒个鸡蛋止咳。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待遇,于是就盼着多感冒几次,能享受吃鸡蛋乐趣。尽管冬天穿着薄衣,说也奇怪,却也没有感冒的机遇。除此之外,卖鸡蛋的钱就都做了我的学费。扫碱土卖的钱是一家人穿衣服的费用,一年一身新衣服,需要替换,就穿旧衣服;要么换季时,把棉袄的套子揭下来,当单衣穿。这样的工作经常在夜晚做,我们钻进被窝,母亲在油灯下开始了拆衣、揭棉絮、再把外皮缝制好。第二天就穿上了单衣。如果不小心挂破了衣服,就会受到父母的埋怨。
劳动艰苦,饭食艰苦,但那时的我们也会苦中作乐。一块胶泥在我们手里一过就成了泥哨;一根柳枝在我们手里一拧就成了柳哨;一片树叶放进嘴里就成了口哨;一支麻花用嘴一吸就发出乐音……正值酷暑天气,割草拔菜热了,我们也会在蓖麻棵下纳凉;捕鱼累了,我们也会玩抽水。这种游戏非常有趣,用泥巴围成一个小池,在靠水的一边安上蓖麻杆,用两只手往小池里撩水,看水从蓖麻杆里流出,再流向河里。阴天下雨成了最享受的时刻。大人不用下田劳动,就在家睡觉;小孩就可以聚在一起玩耍。玩的花样也很多:摔四角,抽木游,撇筹,驱瓦,弹玻璃球,捉迷藏,摸迷糊,敲制钱……
我上初中时,已经是七十年代末。那年春节后,父亲去县里开了三天会,带回一个消息,要分地。母亲担忧起来,疑惑地问道:“分了地,没牛没犁,咋种地?”父亲说:“队长说可以贷款,买牛买犁,秋后连本带息一起还。”母亲没有吱声,但她的忧虑挂在脸上。
牛买来了,犁买来了。父亲带着一家人整天泡在地里。春天来了,父亲种二亩棉花,一家人间苗、锄草、浇水、耘地。一个月后,远望田野,棉苗整整齐齐的,蓬蓬勃勃的,杂草连一席之地都没有,全成了棉苗的领地。夏天来了,父亲又种了三亩玉米,又种了一亩红薯。还种了半亩谷子,半亩红薯。
秋天到了,我们家收了一院子玉米。站在屋门一望,就像一座座金山;收了一院子棉花,站在屋门一望,就像一座座银山;还收了一堆红薯,一堆谷子。整个院落到处耸立着小丘,俨然成了一个群山连绵的世界。棉柴垛、谷草垛一字排开,昂首挺立;玉米秸被扔上房顶,也堆成了垛;红薯秧被搭在墙上,把院墙都盖严了。算起来,我们一家六口一年的收入比整个生产队还多。父亲又请人抹了十几个水泥缸,把玉米、谷子储存起来。还剩三只缸,我不解地问:“爹,怎么还闲着几个?”父亲笑着说:“傻孩子,明年收了麦子往哪里放?”父亲又挖了地窖,让红薯转入地下。又把棉花送到棉站,我们家见到了那些年罕见的人民币。父亲一边边数着,脸上笑开了花。那年秋天,我们玉米面饼子就成了饭桌上的常客,红薯退居二线,成了配角。玉米秸、谷草、红薯秧就成了猪牛羊的食料,结束了人畜争食的时代,再也不用拔菜割草了;棉柴成了烧火做饭的燃料,扫树叶的劳动也就成为了历史。有了这样的收入,我的学费、书费、一家人的油盐酱醋、穿衣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这年秋分,父亲又种了一地小麦。第二年夏天,我家又收了五缸麦子。于是白面馒头成了饭桌上常客,玉米面饼子又成了稀客。连续几年的丰收,我家有了余粮,红薯再也无缘光顾饭桌了。
有一年,父亲突然说:“我们再蒸点红薯面窝头吃!”一家人都反对,父亲没有说话,这事就搁下了。事隔一个月,父亲又提起此事。这年我已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渐渐懂得父亲心思,他有恋旧情怀。于是我就谎称我也想吃红薯面窝头,央劝母亲再蒸一次,母亲答应了。
销声匿迹数年的红薯面窝头又来到我家饭桌,它成了我家的贵客。
父亲吃得很慢,好像不是在咀嚼食物,而是在咀嚼一种味道,一种生活,一段历史。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山东省夏津县第六中学教研室 尹承勇 邮编:253200
电话:13953452359 邮箱:ylj_mm@163.com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4-20 21:58 编辑 ]
春天来了,昆虫飞舞,捉老麻虫喂鸡是孩子的常活。每天下午放学后,父母塞给一个瓶子,就把我们这些孩子轰到田野去捉老麻虫。老麻虫傍晚时分从土里钻出来,飞上树枝,栉次鳞比,就像树上冒出的榆钱,排成一串。我们就像捋榆钱一样,一捋一把,攥在手里,然后再小心翼翼地灌入瓶子里,便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这样的喜悦却是凤毛麟角,因为老麻虫是飞行昆虫,多数时候则是手刚刚抓住树枝,它们就不约而同地飞向天空,最终一无所获。我们也就常常在月亮挂在东天、炊烟弥漫村庄时,才怏怏不乐地回家。有时也会受到父母的斥责,因为鸡喂不饱,就不会准时下蛋;鸡蛋攒不够,那我们的书费就成了问题。
夏天到了,野草遍地,割草喂猪、拔菜养羊、捕鱼喂鸭成了孩子的常活。每天早晨,天还未亮,我们就会在睡梦里被唤醒,怀着一肚子恐惧走向田野。田野是那样的苍茫,天空是黑暗,更何况还有大大小小、参差错落的坟堆,心里不由得就会冒出可怕的念头。听伙伴们说,当害怕的时候唱支歌就不害怕了。我如法炮制,却仍然害怕。尤其是被惊醒的野兔突然窜出来,飞奔而去,就会吓出一身冷汗。也有心情镇静的时候,那就是月亮还没有落下,把整个大地照得亮堂堂的,四周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因此每逢之时就想,如果每天早晨都有月光多好,又为梦想不能实现而痛苦。
秋天,草木干枯,霜降叶落,砍柴、扫树叶是孩子的常活。秋风一来,树叶铺天盖地地洒落,的确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气势。身穿单衣的我在秋风的威逼下瑟瑟颤抖,然而一想到一日三餐的燃料,就鼓足了劲头,耙子一动起来,身子也就温暖起来了。砍柴是在无风的天气里,田野里那些不被猪羊欢迎的杂草,是带刺的苍籽棵和蒺藜秧,夏天不会被人割掉,因此就长得特别大,特别长;到了秋天就成了灶下的柴草,成了我们孩子争抢的好东西。有时虽然扎破了手也不会惧怕,毕竟五六棵就能做一顿饭。
冬天,冻风凛冽,扫碱土是孩子的常活。庄稼收完了,柴草砍尽,田野里一片空旷。寒风就无所阻挡地扫荡,因此也就特别寒冷。我无可逃避地来到田野,找到那些荒地,哪里白得耀眼,哪里就是我们的劳动场所。一手拿笤帚,一手拿簸箕,将碱土堆成堆,再撮进口袋。碱土里有一种东西叫硝,把碱土熬过,会分离出来。这东西熟皮用,可以卖钱。尽管冻得手发麻,脚发疼,也没有罢工的想法。因为碱土里有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啊!
劳动出力还不算是最苦的,最苦的是人们的饭食。红薯面窝头是常客,一日三餐常拜访。那个年代生产技术落后,劳动方式又抹杀了人们的积极性。俗语有言,干的不如不干的,不干的不如捣蛋的。远远望去,田地里草高苗稀,坡沟壕沿杂草丛,农业收入少的寥寥无几。人们不肯出力,却异想天开地想高产。据说红薯是高产作物,一亩地可以收五六千斤,因此全国各地大面积的种植。红薯就成了人们的主食。红薯属于瓜果类,鲜红薯吃不多长时间,储存不好,就会烂掉,于是人们又把它切瓜分片晒成干。红薯干就成了人们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食物,煮着吃干,磨碎吃面。食品样式也不少,红薯面窝头、红薯粉条、红薯面饼、红薯煎饼、红薯面条……但毕竟都是红薯。第一顿吃味道甜,第二顿吃胃反酸,第三顿吃难下咽,更何况是顿顿吃。这样的饭食令人发怵,每顿吃饭都是硬着头皮,屏住呼吸,粗粗地嚼,伸长脖子瞪着眼吞咽。
劳动成果没成为人们的美食,大自然却给了人们无私的馈赠。野生的枸杞果、茅草蒂、茅草根、酸菜果却成了我们孩子的美味。夏天,沟渠边茅草绿油油一片,顶端生长出芽孢。我们这群孩子成群结队来了,一边拔草,一边采摘着茅草蒂。摘够一把,坐在一起,咀嚼着。茅草蒂柔软香甜,比吃红薯味道要好的多。有时也用铲挖茅草根,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枸杞果是生长在坟墓边,一个人不敢去摘,人多的时候,就成了争抢的美味,也常常因此被扎破了手,但吃枸杞果感觉很美,将红红圆圆的枸杞果放在嘴边,用手一捏,嗞的一声,枸杞汁就喷在嘴里,顿时一股酸甜的味道灌满口腔。还有一种草,叫酸菜,叶子绿绿的,吃起来牙酸得好一阵没感觉,但果实是又好看好吃,形状是又长又圆,像一支支纺锤,嚼起来味道甘甜,还有一缕清香。
玉米面饼子是稀客,偶尔也会出现在餐桌。因为玉米产量低,种植面积也是很小的。每隔半月,就有一次机会吃到它。它驳杂地散落在红薯面窝头里,十分稀少,黄灿灿的,十分显眼。开饭了,我盯着它,总想伸手抓起来,吃个尽兴,然而那是不可能的。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拼命地吞咽红薯面窝头,然后打饱嗝,父亲也会笑着掰下一块玉米面饼子,递给我,说道:“打打尖!”那块玉米面饼子实在太小了,也就是整个饼子的五分之一。我接过来,仔细地咀嚼着,不肯一口把它吃光,好像嚼的时间越长,味道越多。
小麦面馒头是贵客,逢年过节才能有幸吃到。一家人劳动一年,也只能分到一口袋小麦,吃起来格外地计较。只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才能吃到。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吃得肚子圆圆的,一顿好像要吃出一天的。每次打起饱嗝,也舍不得那香气飘得太远,总在嘴里憋上一阵,让它变了味道,才呼出口外。这种美好的感觉久久难忘,于是天天掰着指头盼过年。
记得有一年,参军的表哥回家探亲。我看着他神采奕奕地样子,就偷偷问母亲:“娘,当兵都吃是嘛饭?”母亲看了我一眼,笑着说:“馍馍蛋子,猪肉片子!”我羡慕地看了一眼表哥,心里产生了一种愿望——长大后,我也要当兵。馍馍蛋子不多见,猪肉片子更是难以尝到。自己家也养羊喂猪,但从来不杀猪宰羊,而是卖掉,用钱籴统销粮。鸡蛋鸭蛋只有感冒了,干咳的厉害,父母才会用棉油炒个鸡蛋止咳。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待遇,于是就盼着多感冒几次,能享受吃鸡蛋乐趣。尽管冬天穿着薄衣,说也奇怪,却也没有感冒的机遇。除此之外,卖鸡蛋的钱就都做了我的学费。扫碱土卖的钱是一家人穿衣服的费用,一年一身新衣服,需要替换,就穿旧衣服;要么换季时,把棉袄的套子揭下来,当单衣穿。这样的工作经常在夜晚做,我们钻进被窝,母亲在油灯下开始了拆衣、揭棉絮、再把外皮缝制好。第二天就穿上了单衣。如果不小心挂破了衣服,就会受到父母的埋怨。
劳动艰苦,饭食艰苦,但那时的我们也会苦中作乐。一块胶泥在我们手里一过就成了泥哨;一根柳枝在我们手里一拧就成了柳哨;一片树叶放进嘴里就成了口哨;一支麻花用嘴一吸就发出乐音……正值酷暑天气,割草拔菜热了,我们也会在蓖麻棵下纳凉;捕鱼累了,我们也会玩抽水。这种游戏非常有趣,用泥巴围成一个小池,在靠水的一边安上蓖麻杆,用两只手往小池里撩水,看水从蓖麻杆里流出,再流向河里。阴天下雨成了最享受的时刻。大人不用下田劳动,就在家睡觉;小孩就可以聚在一起玩耍。玩的花样也很多:摔四角,抽木游,撇筹,驱瓦,弹玻璃球,捉迷藏,摸迷糊,敲制钱……
我上初中时,已经是七十年代末。那年春节后,父亲去县里开了三天会,带回一个消息,要分地。母亲担忧起来,疑惑地问道:“分了地,没牛没犁,咋种地?”父亲说:“队长说可以贷款,买牛买犁,秋后连本带息一起还。”母亲没有吱声,但她的忧虑挂在脸上。
牛买来了,犁买来了。父亲带着一家人整天泡在地里。春天来了,父亲种二亩棉花,一家人间苗、锄草、浇水、耘地。一个月后,远望田野,棉苗整整齐齐的,蓬蓬勃勃的,杂草连一席之地都没有,全成了棉苗的领地。夏天来了,父亲又种了三亩玉米,又种了一亩红薯。还种了半亩谷子,半亩红薯。
秋天到了,我们家收了一院子玉米。站在屋门一望,就像一座座金山;收了一院子棉花,站在屋门一望,就像一座座银山;还收了一堆红薯,一堆谷子。整个院落到处耸立着小丘,俨然成了一个群山连绵的世界。棉柴垛、谷草垛一字排开,昂首挺立;玉米秸被扔上房顶,也堆成了垛;红薯秧被搭在墙上,把院墙都盖严了。算起来,我们一家六口一年的收入比整个生产队还多。父亲又请人抹了十几个水泥缸,把玉米、谷子储存起来。还剩三只缸,我不解地问:“爹,怎么还闲着几个?”父亲笑着说:“傻孩子,明年收了麦子往哪里放?”父亲又挖了地窖,让红薯转入地下。又把棉花送到棉站,我们家见到了那些年罕见的人民币。父亲一边边数着,脸上笑开了花。那年秋天,我们玉米面饼子就成了饭桌上的常客,红薯退居二线,成了配角。玉米秸、谷草、红薯秧就成了猪牛羊的食料,结束了人畜争食的时代,再也不用拔菜割草了;棉柴成了烧火做饭的燃料,扫树叶的劳动也就成为了历史。有了这样的收入,我的学费、书费、一家人的油盐酱醋、穿衣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这年秋分,父亲又种了一地小麦。第二年夏天,我家又收了五缸麦子。于是白面馒头成了饭桌上常客,玉米面饼子又成了稀客。连续几年的丰收,我家有了余粮,红薯再也无缘光顾饭桌了。
有一年,父亲突然说:“我们再蒸点红薯面窝头吃!”一家人都反对,父亲没有说话,这事就搁下了。事隔一个月,父亲又提起此事。这年我已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渐渐懂得父亲心思,他有恋旧情怀。于是我就谎称我也想吃红薯面窝头,央劝母亲再蒸一次,母亲答应了。
销声匿迹数年的红薯面窝头又来到我家饭桌,它成了我家的贵客。
父亲吃得很慢,好像不是在咀嚼食物,而是在咀嚼一种味道,一种生活,一段历史。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山东省夏津县第六中学教研室 尹承勇 邮编:253200
电话:13953452359 邮箱:ylj_mm@163.com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4-20 21:5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