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芦荡巷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芦荡巷是明城墙内一条颇为普通的巷子,北接南院门,南连五岳庙门街,长约三百多米。它在古旧书店西侧。巷子不宽,许是仅能容得一辆车通行。有几家单位的老院子分布在巷内两侧,住户亦不如现今高层人多,因而幽静。

芦荡巷原来是称作卢进士巷的,说是明清时有位姓卢的进士在此居住,因而就有了这个巷名。但又有说是此为唐时的事,此处本为唐皇城太常寺所在地,唐末了,兵乱缩城,平民便居住了,于是就有了卢进士巷。实际上都较难考证。而卢进士巷更名为芦荡巷,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据说与流行剧《芦荡火种》相关。那个年代人性燥热,好多巷子都是重新换了名字的,也不奇怪。

我对这条巷子有着特殊的记忆。也是近三十年了,那时,一位朋友的小姨,在巷子北口开了家干洗店,朋友常去帮着守店。我们关系好,自然是店里的常客,经常去他那里玩。有一段时间,他谈了位女朋友,我认识,在店里也会偶尔遇到。但没多久,就发生了一件事,是夏天的一个傍晚,他去路对过的公厕方便,被三个陌生人长刀砍背,白衬衣亦为鲜血洗染,背部在医院缝了好多针。后来才知道,是这位女孩,原本就谈着男朋友,劈腿,才酿成了这起事件。当然后来的情节是,我的这位朋友,军人血性,冲到了人家居处,寻仇,直至与这位女孩分手,才得终结。

这都是陈年旧事,倘若放至现在,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满街的摄像头,人也不由得变得文明起来了。好些年了,干洗店已不在,公厕亦是不在了。当然,我们亦是在岁月中行走,都老了。不在的还有一家凉皮店,很有秦镇的风味,每每酒后,会专程过去,吃一碗凉皮解解酒,冬天亦如此。不过古旧书店总是在的,虽说搬过一回,却仍然还在。

还在的还有芦荡巷南口的一户老院落,姚家大院。是一座有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关中老院子,建于清晚期、民国时期,分南院、北院。民国时一位姓姚的商人购买了这座院落,他的后人现在还生活在此处。这个院子原本很大,前院在文革时期被充了公,于是成了现在的规模。上世纪八十年代城改,要拆了的,当时有专家实地考察后出来说话,终于免遭劫难。再后来,政府主导古建修复,才较好地留存了下来。这样的院落,在偌大的长安城中,亦是不多见的。

这个院子,单独进去过几次,印象深的是一个午后,秋天里,阳光洒落在身上,暖暖的,坐在院中,抽支烟,在烟雾中看着树叶变黄,看着树叶沉落,真是莫大的享受。可惜后来,是再也没有这样的感觉了。这样的情景,只是留在了记忆深处。

现在的芦荡巷,已不太想走进去,有它过去的映象,就觉得很富足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