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秦始皇陵上的杂草
2020-09-17叙事散文卢江良
生长在秦始皇陵上的杂草
□卢江良距离浏览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已过去了漫长十五年。于我依稀的印象中,该处在西安众多景点里,也许是最不具看点的——一个偌大而空荡的园区,耸立着一个高大的土丘,除此再无别致的景观。然而,在这么多年里,我始终对此念念
生长在秦始皇陵上的杂草
□卢江良
距离浏览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已过去了漫长十五年。于我依稀的印象中,该处在西安众多景点里,也许是最不具看点的——一个偌大而空荡的园区,耸立着一个高大的土丘,除此再无别致的景观。
然而,在这么多年里,我始终对此念念不忘,也曾多次欲提笔书写。是记录它的神秘莫测,还是描绘它的雄伟壮丽?显然,都不是的。我只想写写覆盖其上的“封土”,以及生长于斯的“杂草”。
那么,何谓“封土”?其实,说破了就是“坟头”。不过,那只是针对普通百姓而言的。对于中国历代帝王,因其“坟头”庞大,且造得气派,为表示帝王之显赫地位,则专称为“封土”。
而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不乏“封土”的。在那个地方,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建都,光是帝王的陵墓,就有四十余座!
那么,为何我独“爱”秦始皇陵?这应该归“功”于秦始皇陵的“封土”。因为相对于其他帝陵,它是那样与众不同!
首先是高大,据《汉书•楚元王列传》载:“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换算成现在的尺寸,高115米,底部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次是坚固,据说是用方夯白灰、砂土、黄土掺合而成,又用糯米汤浇固,并加了铁钉。
当然,最特别的是,据当地流传的一种说法:秦始皇陵的“封土”,取自咸阳原上,是炒熟的!听一位家住秦始皇陵村的耄耋老人说,他小时候陵上只长不到1尺高的碎蒿蒿,再长不高,其他啥都不长了。
把“封土”炒熟?这听起来,是何等的不可思议。但想明白了,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为了让皇陵上寸草不长。可又为何不让皇陵上长草呢?这就是唯我独尊的秦始皇赢政,希望自己死后依然能“至高无上”吧。
显然,这不是妄自推断。赢政一统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就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他的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地位神圣化,还采取过一系列“尊君”措施。
可是,这一切不过是赢政的臆想罢了。
事实上,那座被嬴政及其儿子胡亥最多时用刑徒七十二万人、费时三十九年精心打造的陵墓,在嬴政下葬后才3年多,就被攻入关中的项羽大规模破坏;此后,在新莽末年、魏晋时期、唐代末年、五代时、清光绪年间、民国初年等不同时代,屡遭盗掘。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死后,秦二世胡亥仅当了三年皇帝,便被丞相赵高逼杀。随即,赵高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而那位所谓的“秦三世”,在位只有四十六天,就投降刘邦,后被项羽所杀。如此一来,赢政一手创建的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就灭亡了。
一个“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的暴君,以为把自己的陵墓打造得规模宏大、固若金汤、寸草不长,就可以让自己唯我独尊、至高无上,让自己所创建的政权世代相传?这正是赢政的愚昧荒诞之处。
“秦欲万世传,未及三世撤。”对于此,同样身为帝王的唐太宗李世民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而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则在其代表作《过秦论》中这样总结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确实,惟有施仁义于国民,才能长治久安。在这个方面,宋朝开拓者赵匡胤无疑是一个典范。他如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言“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宋朝虽二度倾覆,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亡于内乱的王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真正达到了“赵氏之祀安于泰山”。
行笔至此,我还想补充的是,那个时代运输能力不行,靠百姓穿着的大襟,把炒熟的土,我撩给你,你撩给他,传递到临潼,覆盖于秦始皇陵上的熟土,终究违背不了万物生长之自然规律,在我去浏览的当年,早已杂草丛生!
倘若赢政地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
自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这一切,对赢政来说,为时已晚;但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或者说对于我们的后人,不失为一种极妙的“借鉴”。
那一个高大的土丘呀,实在是一面历史的明镜!
2017.10.26于杭州复兴南苑
然而,在这么多年里,我始终对此念念不忘,也曾多次欲提笔书写。是记录它的神秘莫测,还是描绘它的雄伟壮丽?显然,都不是的。我只想写写覆盖其上的“封土”,以及生长于斯的“杂草”。
那么,何谓“封土”?其实,说破了就是“坟头”。不过,那只是针对普通百姓而言的。对于中国历代帝王,因其“坟头”庞大,且造得气派,为表示帝王之显赫地位,则专称为“封土”。
而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不乏“封土”的。在那个地方,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建都,光是帝王的陵墓,就有四十余座!
那么,为何我独“爱”秦始皇陵?这应该归“功”于秦始皇陵的“封土”。因为相对于其他帝陵,它是那样与众不同!
首先是高大,据《汉书•楚元王列传》载:“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换算成现在的尺寸,高115米,底部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次是坚固,据说是用方夯白灰、砂土、黄土掺合而成,又用糯米汤浇固,并加了铁钉。
当然,最特别的是,据当地流传的一种说法:秦始皇陵的“封土”,取自咸阳原上,是炒熟的!听一位家住秦始皇陵村的耄耋老人说,他小时候陵上只长不到1尺高的碎蒿蒿,再长不高,其他啥都不长了。
把“封土”炒熟?这听起来,是何等的不可思议。但想明白了,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为了让皇陵上寸草不长。可又为何不让皇陵上长草呢?这就是唯我独尊的秦始皇赢政,希望自己死后依然能“至高无上”吧。
显然,这不是妄自推断。赢政一统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就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他的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地位神圣化,还采取过一系列“尊君”措施。
可是,这一切不过是赢政的臆想罢了。
事实上,那座被嬴政及其儿子胡亥最多时用刑徒七十二万人、费时三十九年精心打造的陵墓,在嬴政下葬后才3年多,就被攻入关中的项羽大规模破坏;此后,在新莽末年、魏晋时期、唐代末年、五代时、清光绪年间、民国初年等不同时代,屡遭盗掘。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死后,秦二世胡亥仅当了三年皇帝,便被丞相赵高逼杀。随即,赵高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而那位所谓的“秦三世”,在位只有四十六天,就投降刘邦,后被项羽所杀。如此一来,赢政一手创建的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就灭亡了。
一个“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的暴君,以为把自己的陵墓打造得规模宏大、固若金汤、寸草不长,就可以让自己唯我独尊、至高无上,让自己所创建的政权世代相传?这正是赢政的愚昧荒诞之处。
“秦欲万世传,未及三世撤。”对于此,同样身为帝王的唐太宗李世民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而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则在其代表作《过秦论》中这样总结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确实,惟有施仁义于国民,才能长治久安。在这个方面,宋朝开拓者赵匡胤无疑是一个典范。他如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言“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宋朝虽二度倾覆,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亡于内乱的王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真正达到了“赵氏之祀安于泰山”。
行笔至此,我还想补充的是,那个时代运输能力不行,靠百姓穿着的大襟,把炒熟的土,我撩给你,你撩给他,传递到临潼,覆盖于秦始皇陵上的熟土,终究违背不了万物生长之自然规律,在我去浏览的当年,早已杂草丛生!
倘若赢政地下有知,又会作何感想?
自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这一切,对赢政来说,为时已晚;但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或者说对于我们的后人,不失为一种极妙的“借鉴”。
那一个高大的土丘呀,实在是一面历史的明镜!
2017.10.26于杭州复兴南苑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