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
2021-12-23抒情散文李华新
李华新昔日的水缸,是居家生活的必备物品。那个时候,家里的用水都是需要有水缸的,那个时候,挺羡慕那些住楼房的同学,只是他回家是不用担水的,而且是用水也是比较方便的。那时,家里的院子里没有通自来水,要吃水就需要到街道的一个有自来水龙头的地方去担……
李华新
昔日的水缸,是居家生活的必备物品。那个时候,家里的用水都是需要有水缸的,那个时候,挺羡慕那些住楼房的同学,只是他回家是不用担水的,而且是用水也是比较方便的。那时,家里的院子里没有通自来水,要吃水就需要到街道的一个有自来水龙头的地方去担水。而那时街道上的自来水,有段时间是要有专门的人来管理的。那些自来水水龙头,不是简单的竖立安装上一个水龙头就可以了。它需要有下水道,要砌上一个水池子。还需要再在水龙头四周外边,修建起一个类似长方形的水泥板做成的箱子,上面开口,露出水龙头来。在冬天的时候,往里面填上一些保暖的材料,以免冬天把水管冻上。
那个时候,街上的居委会和街道的干部会主动来做这样的事情的,而且人们也是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离得水管近的人家,也就纷纷担起了这个责任。那时建得这些户外的水管,是要定点开放的。平时上锁。因此那个拿钥匙的人,就有点“特权”了。那个时候,给孩子洗褯子,在家里初洗之后,往往是要到水管子处洗涮的。可是那个时候,有时会因为忙孩子过了水管子开启的时间,就会到管钥匙的大娘那里去说一声,然后不停地说感谢的话,抓紧时间吧褯子和一大堆药洗的衣物洗完,在担上一挑子水,提着洗好的褯子衣物回来。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是太多,因为你必须遵守时间。
这样的用水方式尽管不习惯,可是也没有办法改变。后来院子里也通上了自来水,可是按在那个地方也费了周折,最后是在院子的影壁墙的那个地方,就是一进大门的地方。这样一来也就方便多了。
后来那些水管子进了院子,往往是在哪里建水管就成为一个要面对的事情。不过都愿意用水方便,但是谁也不愿意把水龙头安装在自己的家门口。不过毕竟是自来水进了院子,也就省去了好大的麻烦。
不过,水管子在院子里,管理也是个问题,一是水池里的一些杂物,需要清理,而且是到了冬天,也需要给水管子报上保暖的材料。这些事情往往也是需要哪些有责任心的人来做得。而那几年也是因为天比较冷,即使是这样,也无法确保水管子一拧开就有水流出来。在这时候,就需要先烧开一壶热水,然后是把热水浇在上面,往往身上一壶热水浇下去,谁就会流出来。而有的时候,则是一壶不行,还要继续烧热水的。见到此种情形,院子里的各家都是纷纷抢着在家里的蜂窝炉上抓紧烧水。
自然也有时候,以为天气不冷,可是那水管子是照样被冻住的,没了水,自然就无法烧水浇烫水管的,因此,人们就只好蓄水存放。至少早晨做饭还是有水吃的。
后来不用到街上去担水了,自然就省去了不少的负担。妻子现在就说,当年她是家里的老大,十几岁就担水,而同是姊妹的那些妹妹,就是现在也不会体会到当大姐的那份辛劳。担水吃,还需要把所担回来的水,再倒到街上的下水道里,后来有了自来水在院子里,有些脏水是可以直接倒到水池子里,而更多的时候,还是要把那些泔水用桶倒出去的。
那个时候,家家都是要备着水缸的,这个水缸要占家里的一个特殊的地方,一是要倒水方便,再就是还不能轻易挪动。而水缸还不能太大。房子又小,水缸太大就放不下。记得那个时候,博山出的水缸有一种是比较瘦溜的,可是上下一般粗细,盛水多,大概能盛两担水,做饭用水是足够了。而洗衣服,那是就到济南剪子巷花墙子街,那里墙里就是紧靠着济南的七十二名泉的趵突泉,满街都有泉水流出。洗衣物也很方便。或是再往东走走就是东流水,也是泉水淙流,满街上都是洗衣服的女人。
后来,泉水也是越来越小,那些本应是必须随时取用的泉水,都被圈了起来,成为了公园的一部分。在泉边洗涤衣服,似乎也就成为一种回忆,也是就成为了一种奢望了。
后来,我住上了单位分的房子,自然吃喝拉撒就在自己居住的单元房里了。但是,对于水缸的那个情感却是一直存在的。因此,那个水缸就一直保留着,尽管是挺占地方,但是却是觉着它在,那种在大院里用自来水的感觉就会一直存在不会消失的。
水缸不过上一个很普通的物件,可是在过去的岁月里,却是和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物什,而那些水缸做得如何。审美一定不是最重要的,还是以是否好用或是盛水多有最直接的联系。
水缸,在记忆的深处,现在想想,你成长的最需要的水,就是在这里存放着的用了这些水,滋润着你养活着你,养活着全家。有着你和这个家的全部记忆。这就是知道现在依然被保留着的不能“撼动”的理由。
这样的一个情结,是不会动的,也不会变更。尽管它只是很冷落地被放在阳台的一角,里面只是盛放了一些杂物,可是无法舍弃。这是灵魂的一部分,不是价值几何的问题,更不是审美的层次问题,而是和人生记忆有关的问题。
(济南李华新)
[ 本帖最后由 李华新 于 2013-11-13 14:1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