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2021-12-23叙事散文苇岸-弦歌
梯形的房顶,矩形的墙,中间竖起长方形的门,两边开着正方形的窗,教儿子认几何图形时,几条直线即可搭起座房子。儿子说窗最好看,跟门前池塘边的田一样。窗的确是装饰性比较强的建筑元素,自古人们在窗牖上动起心思来,便有了各式各样的花格窗。田字形的窗简……
梯形的房顶,矩形的墙,中间竖起长方形的门,两边开着正方形的窗,教儿子认几何图形时,几条直线即可搭起座房子。儿子说窗最好看,跟门前池塘边的田一样。窗的确是装饰性比较强的建筑元素,自古人们在窗牖上动起心思来,便有了各式各样的花格窗。田字形的窗简约,扇形的疏朗,梅花形的精致,嵌入万字花格也好,海棠花格的也不错,人字花格的更妙,不借窗外景,单是窗子本身就是一扇好风景。这些倒还在其次,关键是窗采光时,把四季也采回家了。菜花和燕子镶上窗框是一幅春光,荷花蝉鸣嵌入窗棂是一卷夏季,稻田与芦花对着轩窗在叙述那部秋史,北风雪花被关在窗外也朗诵着那首冬天。人不必出去,待在房子里,也能与季节对坐,窗是牵引四季的手,窗还是人看四季的眼。
儿子看看简笔画的房子,再看看自家房子的窗,发现墙上的窗跟门一样也是长方形的,张口就问为什么不叫门而叫窗?门是用来给人出进房子的,窗是为了让天光进出房子的。这样的答案不知能不能安抚儿子好奇的心?若要论起门跟人的关系,莫若说是门跟脚的关系,交情似乎不浅,门槛就是脚与门离别和相逢的信物。窗和人眼的感情达到知己同心的程度,所以连耳和鼻也沾了不少光,鸟语花香就是它们经常受赠的礼物。
在人们的意识里,似乎所有的房子都要有窗,但鄂伦春族的“仙人柱”有门没有窗,他们好像不介意有没有天光进入窝棚。早先半坡人的房子是没有窗的,在地上挖半截坑,在坑上面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再盖上棚顶,即可入住。初民有了房,就能遮风,挡雨,避野兽,可后来他们觉出了房子黑咕隆咚,还不通风,住着挺不舒服。不知哪一位初民像有巢氏那样脑子活泛,受了门的启发,或是洞启发了他,破天荒在墙上开个窗孔,把天逗引进来了。有了窗,能够通光透气,房子里的人仿佛多了只眼,住在房子里更舒适,更方便。以现在人的思维而论,窗是房的必须品,没有窗的房子不能叫房子,而初民时代窗的诞生无疑是欲望的产物,窗满足了人的追求舒适,算得上是奢侈品,不过归根到底窗应是文明带给人们的曙光。摩梭女子花楼上的窗除了采光通风,还有给丈夫晚上翻窗入室的功能。不管窗有没有让人进出房子的资格,小偷入室行窃,首选爬窗而非走门。现在流行的玻璃门,无论开着还是关上,光都可以大大方方地进出。所以那个关于门窗之别的答案明显不准确,那就近似地理解门和窗吧。想到外面去可以走门,让自己成为自然里一株行走的树,若门被反锁了,才会翻窗出去。皖南有句方言,把吃早饭叫“吃天光”,不见得天一亮就得吃早饭,外面天大亮着,总不能在家点上灯吃早饭吧,可见白天屋里也要有天光关照才行,墙上开了窗,天光就可以进来了。假若人的腿脚受了伤,出不了门去,又向往着房子外面明媚的大自然,只有靠窗把大自然引进来。不想到外面去,因为有窗,人待在家里,也能与自然相融。春光飞进窗来,人在南窗下接住春花;夏风吹进来,人在北窗下拥住凉爽。秋声传进来,屋里留住一夜心静,冬寒侵进来,人攒下一冬的意志。
印象里的窗多数是由远处朝窗看到的模样,不知有没有人像我,脑袋里最早的那幅画是一座房子。白天,门外阳光普照,窗前燕子穿柳,烟囱冒出炊烟的信号时,我知道母亲在家做饭了。晚上,一拨小孩在月亮底下玩耍,玩到月上中天,我才往家赶,远远地双眼被那扇透着灯光的窗牵住了,母亲还在灯下纳鞋底呢。家是我们的目的地,房子里有牵挂的父母,窗是房子的眼睛,更是家的灵魂,跟我们的灵魂心心相印。忽然想起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变作一座土地庙,牙齿变成门扇,眼睛变成窗棂。身怀七十二变法术的孙悟空变庙宇太容易了,而吴承恩将孙悟空的眼睛和庙宇的眼睛重合相应才是大智慧。
看天,看地,看房子外面的故事,不出门也行,立在窗前,拿眼往窗外望去,也能一目了然。看窗,为的是看窗里的人,通常是在晚上,观者不仅用眼还用心往自家的窗望去,或者是把目光投向情人的窗,再有除了访客外,别人家的窗也吸引不了你的目光。而窗里的人都不想被窥,所以古人在窗格上糊绢糊纸,现代人拉上窗帘更省事。窗里的人不想被看,也不想看外面,拉上窗帘,房子闭上眼,窗里的人也闭上眼。其实不用眼,用心也能看想见的,思念、不舍、远方、梦想,一一蹑足而来。
儿子说的简笔画房子上窗最好看,这“好看”二字无非指田字框的窗棂比构成门、墙和房顶的线条组合得耐看,其实儿童眼里的好看不是线条本身的美观,更多的成分是好看与喜欢等价。曾经有位母亲问她的儿子,她和儿子两个小伙伴的母亲,三人中谁最好看,小孩答的是那位相貌平平的母亲,因为她总是蹲下来和颜悦色地跟小朋友交谈。所以孩子没选最漂亮的,也没选他的母亲,而是选了他最喜欢的那一位,可见那位中选的母亲是一扇多么美丽的窗啊。小孩子朝这扇窗望去,里面的天地有信任、公平、爱心、高尚、幸福、自由……有时候一扇窗能给人莫大的鼓舞,当饥寒的人夜行时,看到远处窗子里透出的那团黄晕的灯光,心里就洋溢着温暖,浑身充满着力量。
从民居的发展变化来看,窗越来越大了,反射出人们向文明的投奔越来越快。很多窗其实就是一堵玻璃墙,拉开窗帘,房子特敞亮,可惜住在落地窗里的人的心灵之窗没有与时俱进,相对而言狭小又紧闭不开。现在登门拜访的事越来越少了,非要见面往往找个公共场所,人们见了面只谈事而不交心。每个人的那扇心窗,总拉上窗帘,心便瞎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的窗口向我们打开,我们当欣然接受社会繁荣的曙光,深呼吸文明发达的空气,还要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与自然与社会对视,与生活与他人肝胆相照。
---------[ 本帖最后由 苇岸-弦歌 于 2013-11-9 13:41 编辑 ]
儿子看看简笔画的房子,再看看自家房子的窗,发现墙上的窗跟门一样也是长方形的,张口就问为什么不叫门而叫窗?门是用来给人出进房子的,窗是为了让天光进出房子的。这样的答案不知能不能安抚儿子好奇的心?若要论起门跟人的关系,莫若说是门跟脚的关系,交情似乎不浅,门槛就是脚与门离别和相逢的信物。窗和人眼的感情达到知己同心的程度,所以连耳和鼻也沾了不少光,鸟语花香就是它们经常受赠的礼物。
在人们的意识里,似乎所有的房子都要有窗,但鄂伦春族的“仙人柱”有门没有窗,他们好像不介意有没有天光进入窝棚。早先半坡人的房子是没有窗的,在地上挖半截坑,在坑上面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再盖上棚顶,即可入住。初民有了房,就能遮风,挡雨,避野兽,可后来他们觉出了房子黑咕隆咚,还不通风,住着挺不舒服。不知哪一位初民像有巢氏那样脑子活泛,受了门的启发,或是洞启发了他,破天荒在墙上开个窗孔,把天逗引进来了。有了窗,能够通光透气,房子里的人仿佛多了只眼,住在房子里更舒适,更方便。以现在人的思维而论,窗是房的必须品,没有窗的房子不能叫房子,而初民时代窗的诞生无疑是欲望的产物,窗满足了人的追求舒适,算得上是奢侈品,不过归根到底窗应是文明带给人们的曙光。摩梭女子花楼上的窗除了采光通风,还有给丈夫晚上翻窗入室的功能。不管窗有没有让人进出房子的资格,小偷入室行窃,首选爬窗而非走门。现在流行的玻璃门,无论开着还是关上,光都可以大大方方地进出。所以那个关于门窗之别的答案明显不准确,那就近似地理解门和窗吧。想到外面去可以走门,让自己成为自然里一株行走的树,若门被反锁了,才会翻窗出去。皖南有句方言,把吃早饭叫“吃天光”,不见得天一亮就得吃早饭,外面天大亮着,总不能在家点上灯吃早饭吧,可见白天屋里也要有天光关照才行,墙上开了窗,天光就可以进来了。假若人的腿脚受了伤,出不了门去,又向往着房子外面明媚的大自然,只有靠窗把大自然引进来。不想到外面去,因为有窗,人待在家里,也能与自然相融。春光飞进窗来,人在南窗下接住春花;夏风吹进来,人在北窗下拥住凉爽。秋声传进来,屋里留住一夜心静,冬寒侵进来,人攒下一冬的意志。
印象里的窗多数是由远处朝窗看到的模样,不知有没有人像我,脑袋里最早的那幅画是一座房子。白天,门外阳光普照,窗前燕子穿柳,烟囱冒出炊烟的信号时,我知道母亲在家做饭了。晚上,一拨小孩在月亮底下玩耍,玩到月上中天,我才往家赶,远远地双眼被那扇透着灯光的窗牵住了,母亲还在灯下纳鞋底呢。家是我们的目的地,房子里有牵挂的父母,窗是房子的眼睛,更是家的灵魂,跟我们的灵魂心心相印。忽然想起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变作一座土地庙,牙齿变成门扇,眼睛变成窗棂。身怀七十二变法术的孙悟空变庙宇太容易了,而吴承恩将孙悟空的眼睛和庙宇的眼睛重合相应才是大智慧。
看天,看地,看房子外面的故事,不出门也行,立在窗前,拿眼往窗外望去,也能一目了然。看窗,为的是看窗里的人,通常是在晚上,观者不仅用眼还用心往自家的窗望去,或者是把目光投向情人的窗,再有除了访客外,别人家的窗也吸引不了你的目光。而窗里的人都不想被窥,所以古人在窗格上糊绢糊纸,现代人拉上窗帘更省事。窗里的人不想被看,也不想看外面,拉上窗帘,房子闭上眼,窗里的人也闭上眼。其实不用眼,用心也能看想见的,思念、不舍、远方、梦想,一一蹑足而来。
儿子说的简笔画房子上窗最好看,这“好看”二字无非指田字框的窗棂比构成门、墙和房顶的线条组合得耐看,其实儿童眼里的好看不是线条本身的美观,更多的成分是好看与喜欢等价。曾经有位母亲问她的儿子,她和儿子两个小伙伴的母亲,三人中谁最好看,小孩答的是那位相貌平平的母亲,因为她总是蹲下来和颜悦色地跟小朋友交谈。所以孩子没选最漂亮的,也没选他的母亲,而是选了他最喜欢的那一位,可见那位中选的母亲是一扇多么美丽的窗啊。小孩子朝这扇窗望去,里面的天地有信任、公平、爱心、高尚、幸福、自由……有时候一扇窗能给人莫大的鼓舞,当饥寒的人夜行时,看到远处窗子里透出的那团黄晕的灯光,心里就洋溢着温暖,浑身充满着力量。
从民居的发展变化来看,窗越来越大了,反射出人们向文明的投奔越来越快。很多窗其实就是一堵玻璃墙,拉开窗帘,房子特敞亮,可惜住在落地窗里的人的心灵之窗没有与时俱进,相对而言狭小又紧闭不开。现在登门拜访的事越来越少了,非要见面往往找个公共场所,人们见了面只谈事而不交心。每个人的那扇心窗,总拉上窗帘,心便瞎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的窗口向我们打开,我们当欣然接受社会繁荣的曙光,深呼吸文明发达的空气,还要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与自然与社会对视,与生活与他人肝胆相照。
---------[ 本帖最后由 苇岸-弦歌 于 2013-11-9 13:41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