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炉
2021-12-23抒情散文北原白杨
取暖炉文:北原白杨寒风凛冽三九天,村里条件好的农户都燃起煤火炉,浓烟从屋脊烟囱袅袅地散开,空气中散发着很重的燃煤味儿。我和外婆的取暖问题一直还没有解决,衣着单薄,我被冻的鼻青脸肿浑身直打颤。从小就与外婆一起生活,在外婆村里的小学上学,为了供……
取暖炉
文:北原白杨
寒风凛冽三九天,村里条件好的农户都燃起煤火炉,浓烟从屋脊烟囱袅袅地散开,空气中散发着很重的燃煤味儿。
我和外婆的取暖问题一直还没有解决,衣着单薄,我被冻的鼻青脸肿浑身直打颤。从小就与外婆一起生活,在外婆村里的小学上学,为了供我读书,外婆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村里有个笔粉厂,为了增加一点收入,晚上外婆在豆粒大的灯火下糊粉笔盒儿,也只能勉强度日。为了免受严寒之苦,外婆不得不省钱买了些煤粉。为了节省和便于点燃,外婆吩咐我从野外挑来大红粘土,与煤粉掺在一起,加入适量水掺和均匀。我不顾冰冷刺骨,用小手把煤粉做成一个个小煤球,或把掺的好煤粉平摊在地面,用铁锨在上面深划出一个个“井”字。
取暖炉的制作更为简单。外婆的弟弟是木工,为我们做成一个四方木架。用废旧铁水桶作炉子的外壳,铁棍截段作炉底,大红粘土和泥糊在铁桶中间就是炉膛,一铁圈用泥巴粘在上面是炉口。将两块青砖横立放在木架底部的横梁,铁桶安放青砖之上,这样,炉子算是大功告成了。
我和外婆住在两间相通的土坯正房里。外婆说,一九五八年黄河闹洪灾,全村的房子大部分被冲垮,这两件房子是在相亲们的帮助下,费尽艰辛重建起来的。我和外婆就睡这两间屋子西面一间,紧挨在南墙窗子下面的土炕上,北墙贴放一只放被褥和衣物的木箱子。一个大瓷瓮紧贴南墙中间大粗房梁下面。一张三根腿的八仙桌,紧挨东面一间北墙,两把简陋的椅子各放桌子东西两边。这算是“客厅”。取暖炉就放在屋子东墙一角。
由于这种炉子没有烟囱,为了预防煤气中毒,要事先在院子里点燃,等炉火旺起来才能搬到屋里。即使这样,煤火不旺的时候,屋子里常常煤烟滚滚,呛得人眼泪鼻涕一齐流。外婆常给我讲,以前寒冬腊月天气再冷,也没有条件燃煤取暖,老外公在世的时候,三九天寒冷难熬,只好把干秫秸放在屋里点火取暖。我常为此难过唏嘘感叹。屋里有取暖的炉子御寒,外婆在炉火上做饭。虽不富裕,我却知足,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温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承包到户,人们在责任田里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日子逐渐好起来,村里先后盖起了四合院砖瓦房。我家的房子也重修一新。并购买了崭新的取暖炉具。一家人在暖和的新房子欢声笑语,和乐融融。原来用的取暖炉早弃之一隅,但我一直没有舍得扔掉,是它驱走严寒,陪我们一步步走过那些艰苦难熬的岁月。
我和妻子婚后一直靠种植蔬菜为生,每年除去两个孩子的学费及日用开支,没有多少结余。为了能节省一点,我把取暖的炉子一直放在外婆屋里。二十多年来,不管天气多么严寒,我和妻子都睡在冷屋里。防止晚上口渴,睡前我常倒一碗白开水放在床前。三九严寒零下十几度。晨起,碗里的白开水和便盆里常结一层冰。
也许是越年老御寒能力差,在外婆去世前后几年,即使有取暖炉外婆常说冷,二零零八年我用一百八十元买了一个新“返火炉”,因为这种炉具体积比较大,是用铁板做成,传热快。屋里的温度提高了不少。外婆有时还是说冷,我让外婆坐在炉子旁边,把热水袋用毛巾裹起来,让外婆握在手里。二零一二年农历六月初九,外婆九十岁不幸去世。也许是她清苦忠贞的一生感动上天,她无病无痛像睡眠一样安然离去。
外婆去世后,我不安于在一个小村子里度过一生。为了离人生的理想更近一些。二零一三年春天,我用自己多年的一点积蓄和亲友借款,在县城购买了一处二手楼房,终于有了自己的立锥之地。
冬天来了,天气逐渐冷了。不忍心让妻子女儿挨冻,我咬牙交了供暖费。取暖炉我将不再使用,有生以来第一次住进供暖的楼房,我却心怀忐忑。
我没能在外婆有生之年让她享用上有暖气、空调的住房,甚感失落悲痛。
独处中泪水不知不觉从腮边簌簌滑落。我向九泉下的外婆默默叩首谢罪。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1-26 09:52 编辑 ]
文:北原白杨
寒风凛冽三九天,村里条件好的农户都燃起煤火炉,浓烟从屋脊烟囱袅袅地散开,空气中散发着很重的燃煤味儿。
我和外婆的取暖问题一直还没有解决,衣着单薄,我被冻的鼻青脸肿浑身直打颤。从小就与外婆一起生活,在外婆村里的小学上学,为了供我读书,外婆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村里有个笔粉厂,为了增加一点收入,晚上外婆在豆粒大的灯火下糊粉笔盒儿,也只能勉强度日。为了免受严寒之苦,外婆不得不省钱买了些煤粉。为了节省和便于点燃,外婆吩咐我从野外挑来大红粘土,与煤粉掺在一起,加入适量水掺和均匀。我不顾冰冷刺骨,用小手把煤粉做成一个个小煤球,或把掺的好煤粉平摊在地面,用铁锨在上面深划出一个个“井”字。
取暖炉的制作更为简单。外婆的弟弟是木工,为我们做成一个四方木架。用废旧铁水桶作炉子的外壳,铁棍截段作炉底,大红粘土和泥糊在铁桶中间就是炉膛,一铁圈用泥巴粘在上面是炉口。将两块青砖横立放在木架底部的横梁,铁桶安放青砖之上,这样,炉子算是大功告成了。
我和外婆住在两间相通的土坯正房里。外婆说,一九五八年黄河闹洪灾,全村的房子大部分被冲垮,这两件房子是在相亲们的帮助下,费尽艰辛重建起来的。我和外婆就睡这两间屋子西面一间,紧挨在南墙窗子下面的土炕上,北墙贴放一只放被褥和衣物的木箱子。一个大瓷瓮紧贴南墙中间大粗房梁下面。一张三根腿的八仙桌,紧挨东面一间北墙,两把简陋的椅子各放桌子东西两边。这算是“客厅”。取暖炉就放在屋子东墙一角。
由于这种炉子没有烟囱,为了预防煤气中毒,要事先在院子里点燃,等炉火旺起来才能搬到屋里。即使这样,煤火不旺的时候,屋子里常常煤烟滚滚,呛得人眼泪鼻涕一齐流。外婆常给我讲,以前寒冬腊月天气再冷,也没有条件燃煤取暖,老外公在世的时候,三九天寒冷难熬,只好把干秫秸放在屋里点火取暖。我常为此难过唏嘘感叹。屋里有取暖的炉子御寒,外婆在炉火上做饭。虽不富裕,我却知足,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温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承包到户,人们在责任田里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日子逐渐好起来,村里先后盖起了四合院砖瓦房。我家的房子也重修一新。并购买了崭新的取暖炉具。一家人在暖和的新房子欢声笑语,和乐融融。原来用的取暖炉早弃之一隅,但我一直没有舍得扔掉,是它驱走严寒,陪我们一步步走过那些艰苦难熬的岁月。
我和妻子婚后一直靠种植蔬菜为生,每年除去两个孩子的学费及日用开支,没有多少结余。为了能节省一点,我把取暖的炉子一直放在外婆屋里。二十多年来,不管天气多么严寒,我和妻子都睡在冷屋里。防止晚上口渴,睡前我常倒一碗白开水放在床前。三九严寒零下十几度。晨起,碗里的白开水和便盆里常结一层冰。
也许是越年老御寒能力差,在外婆去世前后几年,即使有取暖炉外婆常说冷,二零零八年我用一百八十元买了一个新“返火炉”,因为这种炉具体积比较大,是用铁板做成,传热快。屋里的温度提高了不少。外婆有时还是说冷,我让外婆坐在炉子旁边,把热水袋用毛巾裹起来,让外婆握在手里。二零一二年农历六月初九,外婆九十岁不幸去世。也许是她清苦忠贞的一生感动上天,她无病无痛像睡眠一样安然离去。
外婆去世后,我不安于在一个小村子里度过一生。为了离人生的理想更近一些。二零一三年春天,我用自己多年的一点积蓄和亲友借款,在县城购买了一处二手楼房,终于有了自己的立锥之地。
冬天来了,天气逐渐冷了。不忍心让妻子女儿挨冻,我咬牙交了供暖费。取暖炉我将不再使用,有生以来第一次住进供暖的楼房,我却心怀忐忑。
我没能在外婆有生之年让她享用上有暖气、空调的住房,甚感失落悲痛。
独处中泪水不知不觉从腮边簌簌滑落。我向九泉下的外婆默默叩首谢罪。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4-1-26 09:5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