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语黄山——第一道:黄山云雾
2021-12-23叙事散文冷若秋水
茶语黄山
文/冷若秋水老舍曾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我对茶的喜好,也是因为钟情那细细品咂的过程,以及在苦后回甘的味觉转变中获得的内心安宁。有很多时候,喝茶,已不仅仅是在喝茶。因为这样的喜好,所以格外留意各地的茶,每有机会……
茶语黄山
文/冷若秋水
老舍曾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我对茶的喜好,也是因为钟情那细细品咂的过程,以及在苦后回甘的味觉转变中获得的内心安宁。有很多时候,喝茶,已不仅仅是在喝茶。因为这样的喜好,所以格外留意各地的茶,每有机会出门,遇到产茶地,都要捎一点回来尝尝新鲜。这次黄山归来,带回三样茶:高山云雾,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企望着能在日后品茶的时光里,一点一滴回味黄山。
第一道:黄山云雾
红尘之中,谁能数得清有多少风景?谁又能把那些风景一一走遍,次次看透?很多时候,我们去阅读风景,怀揣着异乎寻常的虔诚,可转了一个圈回到原地,依然会觉得两手空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大凡去过黄山的人,都会感同这句话,它就像一句广告词,被口口相传,蛊惑着还没去过的人。我也没能免俗,因了这句话,一直在思慕黄山。可除了这句话,我却对她一无所知。直到黄山归来,我也像携着黄山云雾似的,许多感受描摹不清。
青山绿水,自黄山脚下带回的绿茶。茶店老板推荐时,说是叫高山云雾,导游说那就是小苦丁,我更倾向于称它黄山云雾。这茶,算是黄山野茶,显然够不上黄山茶的精品,可我要说,它独特的茶姿和味道,会让你挪不开脚步。
滚烫的水倒下去,刚才还是蜷缩的暗绿色茶丝,一瞬间就舒展成肥硕的叶片,嫩绿嫩绿的,轻盈饱满。那茶色,是从未见过的新鲜,像藏不住的春天。贴近杯口,深吸一口气,淡淡的涩香,冲腻去俗。品咂起来,先是白开水的味道,继而,渐深的苦涩顺着味蕾蔓延至咽喉,最后满口荡起清新之气,直入心脾。那感觉,真像是深吸了一口黄山上的云雾。
沏一盏云雾茶,水落的瞬间,叶片上下翻腾,也顿时冲开了记忆的滞塞。仿佛又站在了那个山巅,倚栏远望。南方的山,是披了裙纱的,那是蘸了水的绿。绿意葱茏的层峦在阳光普照下,格外俊朗。远处,水平视线之下,云雾铺排,如海潮般,缓缓向眼前涌来。高处的云雾,被气流拉扯着,瞬息万变,忽而是骏马,忽而是雄狮,忽而又像是哪位英雄遗落的斗篷,长襟飘逸。数不清的峰岭,隐约在云涛雪浪间,时而像孤岛,时而又如舟摇。来到近处的云雾,好像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亲近它的柔软,可是伸手一捉,却是一把凉润,以及落到心底的一丝微妙。
黄山,因云雾如海而别称“黄海”,中央为天海,四方区域划分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我们从偏东海方向入山,经过北海,再路过西海,到天海,自南海下山。这一程黄山里的游走,时常被云雾缭绕,真像是驾一叶仙舟在周游四海。在这样的高度和宽度里,再看同行人的面庞,个个挂着从容和满足,亦是脱了俗尘的样子。若是在这清凉界里修炼些时日,不说成仙,添得几分仙风道骨是不成问题的。 “心旷神怡的感受来自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字明明刻在石头上,我却听到那声音在空谷回荡。站定在那里,背后是矗立了上亿年的苍山,眼前是无界无限的云海,忽然间有了一种被抱在怀里渐渐消融的感觉。
那一处较为宽敞的观景平台,曾是电视广告“一品黄山”取景处。能在那一刻观赏到云海的浩瀚,还要归功于前一夜的雷雨。同样,也正是因为前一夜的雷雨,使我们为凌晨看日出所做的一切准备,全部泡汤。
凌晨三点爬起来,在山风飕飕的黑暗中摸索前行时,我们还在彼此安慰,天亮就好了,天亮一定可以看到日出。其实,我们自己心里也在打鼓,昨日傍晚,丹霞峰上落入眼底的那些云,还横在心头呢,它们会不会来遮挡今天的日出?那么些虔诚的守候,都没能让太阳从云层后露出金面来。倒是那些散发着玉质光芒的霞云能体谅人们的焦渴,幻化出几款模样,抚慰远道而来的守候。那么,今晨的我们,会遇见谁的抚慰呢?
当脚步把黑夜丈量成黎明,我们终于看清,那微弱的光亮是费尽了力气,穿透云雾来与我们会面的。它只能被称作亮,却无法承载光的闪耀使命。在光明顶,那块最佳观日出的平台上,影影绰绰晃动的是早来的人。难道还有人比我们起的更早吗?从黑暗中钻出来,站在海拔1860米,我无法拨云见日,也来不及慨叹自己的登高而招,就硬生生被冷峻的山风灌了个透心凉。找出所有能够盖体的物件,一层又一层裹紧自己,等吧,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姿势。 天越来越亮了,浑厚的云雾上下翻涌,也将我们这群渴盼的人团团紧裹。我不知道,要跳出多高的距离才能冲破这雾团,总之以目前的高度,看到日出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可平台上,还有数不清的人在痴心翘首,不肯错目。这个时候,虔诚无须注解。
5时19分,钟表在这个时刻滑过多时了,人们才逐渐散去,就这样还频频回首,直到看见太阳跳出三竿以外,美滋滋地晾在一块净蓝的大布上,才不得不安心。太阳是真的出来了,时间是6时22分,可这还算日出吗? “没看到日出,都因为这云雾”,有人在抱怨。而被雨洗过,有雾缭绕的黄山,静悄悄,清凉凉,水润润,径自秀丽。日出和云雾,在黄山的巅峰,人们是这样无力取舍。遗憾?不遗憾!想想古往今来,那些探访黄山一次又一次,从未厌倦的人们,不正是因为这遗憾的牵引吗?没有遗憾,怎会有深刻?就这样下山吧,深深吸一口这山间的云雾,拓成心底的印刻,以后再来!
对着阳光,举起透明的茶杯,杯中的黄山云雾已经泡过了三道,茶叶还是那样新鲜饱满,茶汤浅淡,折射着远道而来的光线,杯侧竟映出了彩虹的色调。捧着这喜人的小苦丁,再次品咂,此时甘润已经盖过了苦涩。鲁迅说过:“什么是好茶?小苦微甘即好茶!”我以为,这小苦丁虽是野茶,却也够得上先生那好茶的标准了。
青山绿水,来自青山,舒展于清水,始终新绿,这该是小苦丁学名的由来吧。正是有了高山云雾的滋养,它才会绽放出如此持久的清纯,同时还拥有云开雾散的味道。捧着这杯黄山云雾,就像捧着一个永恒的希望,那云雾浓郁是景,飘渺是景,最终消融也是景,那后面,一直是灿烂的阳光,它深蕴着彩虹的斑斓!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冷若秋水 于 2014-2-27 20:46 编辑 ]
老舍曾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我对茶的喜好,也是因为钟情那细细品咂的过程,以及在苦后回甘的味觉转变中获得的内心安宁。有很多时候,喝茶,已不仅仅是在喝茶。因为这样的喜好,所以格外留意各地的茶,每有机会出门,遇到产茶地,都要捎一点回来尝尝新鲜。这次黄山归来,带回三样茶:高山云雾,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企望着能在日后品茶的时光里,一点一滴回味黄山。
第一道:黄山云雾
红尘之中,谁能数得清有多少风景?谁又能把那些风景一一走遍,次次看透?很多时候,我们去阅读风景,怀揣着异乎寻常的虔诚,可转了一个圈回到原地,依然会觉得两手空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大凡去过黄山的人,都会感同这句话,它就像一句广告词,被口口相传,蛊惑着还没去过的人。我也没能免俗,因了这句话,一直在思慕黄山。可除了这句话,我却对她一无所知。直到黄山归来,我也像携着黄山云雾似的,许多感受描摹不清。
青山绿水,自黄山脚下带回的绿茶。茶店老板推荐时,说是叫高山云雾,导游说那就是小苦丁,我更倾向于称它黄山云雾。这茶,算是黄山野茶,显然够不上黄山茶的精品,可我要说,它独特的茶姿和味道,会让你挪不开脚步。
滚烫的水倒下去,刚才还是蜷缩的暗绿色茶丝,一瞬间就舒展成肥硕的叶片,嫩绿嫩绿的,轻盈饱满。那茶色,是从未见过的新鲜,像藏不住的春天。贴近杯口,深吸一口气,淡淡的涩香,冲腻去俗。品咂起来,先是白开水的味道,继而,渐深的苦涩顺着味蕾蔓延至咽喉,最后满口荡起清新之气,直入心脾。那感觉,真像是深吸了一口黄山上的云雾。
沏一盏云雾茶,水落的瞬间,叶片上下翻腾,也顿时冲开了记忆的滞塞。仿佛又站在了那个山巅,倚栏远望。南方的山,是披了裙纱的,那是蘸了水的绿。绿意葱茏的层峦在阳光普照下,格外俊朗。远处,水平视线之下,云雾铺排,如海潮般,缓缓向眼前涌来。高处的云雾,被气流拉扯着,瞬息万变,忽而是骏马,忽而是雄狮,忽而又像是哪位英雄遗落的斗篷,长襟飘逸。数不清的峰岭,隐约在云涛雪浪间,时而像孤岛,时而又如舟摇。来到近处的云雾,好像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亲近它的柔软,可是伸手一捉,却是一把凉润,以及落到心底的一丝微妙。
黄山,因云雾如海而别称“黄海”,中央为天海,四方区域划分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我们从偏东海方向入山,经过北海,再路过西海,到天海,自南海下山。这一程黄山里的游走,时常被云雾缭绕,真像是驾一叶仙舟在周游四海。在这样的高度和宽度里,再看同行人的面庞,个个挂着从容和满足,亦是脱了俗尘的样子。若是在这清凉界里修炼些时日,不说成仙,添得几分仙风道骨是不成问题的。 “心旷神怡的感受来自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字明明刻在石头上,我却听到那声音在空谷回荡。站定在那里,背后是矗立了上亿年的苍山,眼前是无界无限的云海,忽然间有了一种被抱在怀里渐渐消融的感觉。
那一处较为宽敞的观景平台,曾是电视广告“一品黄山”取景处。能在那一刻观赏到云海的浩瀚,还要归功于前一夜的雷雨。同样,也正是因为前一夜的雷雨,使我们为凌晨看日出所做的一切准备,全部泡汤。
凌晨三点爬起来,在山风飕飕的黑暗中摸索前行时,我们还在彼此安慰,天亮就好了,天亮一定可以看到日出。其实,我们自己心里也在打鼓,昨日傍晚,丹霞峰上落入眼底的那些云,还横在心头呢,它们会不会来遮挡今天的日出?那么些虔诚的守候,都没能让太阳从云层后露出金面来。倒是那些散发着玉质光芒的霞云能体谅人们的焦渴,幻化出几款模样,抚慰远道而来的守候。那么,今晨的我们,会遇见谁的抚慰呢?
当脚步把黑夜丈量成黎明,我们终于看清,那微弱的光亮是费尽了力气,穿透云雾来与我们会面的。它只能被称作亮,却无法承载光的闪耀使命。在光明顶,那块最佳观日出的平台上,影影绰绰晃动的是早来的人。难道还有人比我们起的更早吗?从黑暗中钻出来,站在海拔1860米,我无法拨云见日,也来不及慨叹自己的登高而招,就硬生生被冷峻的山风灌了个透心凉。找出所有能够盖体的物件,一层又一层裹紧自己,等吧,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姿势。 天越来越亮了,浑厚的云雾上下翻涌,也将我们这群渴盼的人团团紧裹。我不知道,要跳出多高的距离才能冲破这雾团,总之以目前的高度,看到日出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可平台上,还有数不清的人在痴心翘首,不肯错目。这个时候,虔诚无须注解。
5时19分,钟表在这个时刻滑过多时了,人们才逐渐散去,就这样还频频回首,直到看见太阳跳出三竿以外,美滋滋地晾在一块净蓝的大布上,才不得不安心。太阳是真的出来了,时间是6时22分,可这还算日出吗? “没看到日出,都因为这云雾”,有人在抱怨。而被雨洗过,有雾缭绕的黄山,静悄悄,清凉凉,水润润,径自秀丽。日出和云雾,在黄山的巅峰,人们是这样无力取舍。遗憾?不遗憾!想想古往今来,那些探访黄山一次又一次,从未厌倦的人们,不正是因为这遗憾的牵引吗?没有遗憾,怎会有深刻?就这样下山吧,深深吸一口这山间的云雾,拓成心底的印刻,以后再来!
对着阳光,举起透明的茶杯,杯中的黄山云雾已经泡过了三道,茶叶还是那样新鲜饱满,茶汤浅淡,折射着远道而来的光线,杯侧竟映出了彩虹的色调。捧着这喜人的小苦丁,再次品咂,此时甘润已经盖过了苦涩。鲁迅说过:“什么是好茶?小苦微甘即好茶!”我以为,这小苦丁虽是野茶,却也够得上先生那好茶的标准了。
青山绿水,来自青山,舒展于清水,始终新绿,这该是小苦丁学名的由来吧。正是有了高山云雾的滋养,它才会绽放出如此持久的清纯,同时还拥有云开雾散的味道。捧着这杯黄山云雾,就像捧着一个永恒的希望,那云雾浓郁是景,飘渺是景,最终消融也是景,那后面,一直是灿烂的阳光,它深蕴着彩虹的斑斓!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冷若秋水 于 2014-2-27 20:46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