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鸟瞰

2021-12-23叙事散文敬一兵
鸟 瞰敬一兵一有时候人做事情会很绝情。说出这句话并不是我冲动,恰恰是我冷静下来的结果。对一只麻雀来说,人做过的事情确实很绝情。我们在农作物上撒农药,在空气中施放化学气味,在土壤中埋入垃圾,在麻雀出没的地方砍掉树木,从麻雀窝里掏鸟蛋,到处设置……
         鸟 瞰

                 敬一兵

  一

  有时候人做事情会很绝情。说出这句话并不是我冲动,恰恰是我冷静下来的结果。对一只麻雀来说,人做过的事情确实很绝情。我们在农作物上撒农药,在空气中施放化学气味,在土壤中埋入垃圾,在麻雀出没的地方砍掉树木,从麻雀窝里掏鸟蛋,到处设置捕捉的机关或者圈套,在麻雀栖息和飞翔中频频用高压气枪或弹弓袭击……手段的形式从里到外都泄露出了对鸟类赶尽杀绝一扫而空的气势。早已熟悉了的天空和大地不再属于麻雀了,甚至连麻雀的一根羽毛和一声啁啾也不肯收留。麻雀已经有二十来年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眼帘中,也没有用它们的声音问候过我们的农作物,更没有告诉我们麻雀在悲鸣中飞向了何方?飞翔中麻雀的鸟瞰视野里出现了怎样的惊心动魄景象?它们是如何擦干血迹梳理好羽毛后,又在惴惴不安中孵化出它们的下一代?

  麻雀的流血经历和惊心动魄的鸟瞰结果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秘密,无人知晓,也没有太多人愿意知晓。麻雀的这些秘密来自于它们的疑惑、彷徨、惊恐和疼痛的难言之隐,跟人的隐私一样因为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而在守口如瓶的行为上显得如此惊人地相似。事实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阳光永远无法照射到的,充满了秘密的阴暗地窖。除非人有鸟瞰的视觉,否则这些秘密永远都无法让人彻底释怀。

  麻雀消失的二十多年中,我只能用自己的记忆向麻雀致敬。我记忆中的麻雀,一大早就把叽叽喳喳的叫声留在我的窗户外面。窗台上残存的水迹,还能够隐隐约约映现出阳光,成了它们眼中最为安详也最为熟悉的景致。几只胆大的麻雀悄然降落在水迹边,跳来跳去梳羽抖毛的同时不断把警惕的目光投向窗内。发现我还躺在床上,麻雀才稍稍放下了悬在嗓子处戒备森严的一颗心开始嬉戏,欢快的情形简直就像它们从这片水迹中捕捉到了温暖捕捉到了滋润。透过玻璃窗麻雀只要看见我起床朝它们走过去,它们立即双足用力一蹬就带着叽叽喳喳的叫声和鸟瞰的视觉飞跑了。它们把自己的身子隐遁起来,让我在它们面前变成了一个没有鸟瞰感觉的瞎子。我确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心灵窗户不仅被麻雀关闭了,连眼睛也被白内障蒙住了。也是在那一刻,我才明白了荷马为什么要闭上自己的眼睛让自己成为一个瞎子——这倒不是因为荷马失去了鸟瞰的感觉,而是满目苍夷或者危机四伏的境况肆掠他的感官,让他无法获得鸟瞰的感觉。

  现在重新出现在我们眼睛里的麻雀早就不同于二十多年前了。羽毛还是栗色的,黑色的喙还在,叽叽喳喳的叫声也没有变化,在鳄鱼和人身上找不到的翅膀依旧舒展自如。但是,从它们灵活甚至诡异的飞翔姿势上可以看出,它们拒绝圈养的秉性更突出了,对人的警惕性也更高了。麻雀拍翅飞翔时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让我觉得天空因为它们的飞翔而有了高度有了诗意。天空的高度和诗意已经被高楼大厦瓦解了。然而,麻雀在飞翔中不断鸟瞰人、树木、河流以及搜寻落脚点或者食物的视觉角度,依旧令我向往令我想入非非。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如果真有神灵或者上帝存在的话,神灵或者上帝注视我们的视觉就是鸟瞰。

  二

  我不能像麻雀那样在背上插上双翅用飞翔来获得鸟瞰的感觉,我只能通过爬山来获得。西南地区山川绵延河流纵横,特别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地貌纵横交贯,呈现出了海拔上的巨大反差。人只要走进西南地区,就相当于是走进了从云端悬垂下来的世界中。我从山谷往山顶上走,树木在减少,飞鸟在减少,就连空气中的尘埃和水分也在减少。物质数量和种类的减少,好像专门是为我的注意力腾出来的空间。我在这个腾出来的空间里发现我往山坡上攀爬的过程,就是从夏天进入秋天的过程,就是从尘世进入天堂的过程。温度由高到低的变化简直如同山上流淌下来的溪水,喜跃抃舞神怿气愉。这个时候,我特别想念曾经出现在我窗台上的麻雀。人有恐高症,麻雀没有。恐高症成了人类鸟瞰视觉上的白内障。从这个角度来说,悬崖上的人很多时候还不如窗台上的一只麻雀。随了海拔的增高和与之相适应的感觉增强,我的心安静下来了,视觉的开阔度和深度也提高了,我甚至能够从想念的那些麻雀身上,看见自己冰凉的影子。冰凉来自于我沉重的肉身不能像麻雀那样起飞,也来自于我在太阳下、雨水中或者寒冷里感觉到的欲望都是可想而不可及的。麻雀从我的头顶掠过时,我就成了麻雀翅膀下丢失了鸟瞰视觉的独行人。

  山垭口像一扇窗户露出了鸟瞰视觉的轮廓。我从这个窗口望出去,群峰峭拔苍茫雄浑的大西南山地尽收眼底。波浪一样起伏跌宕的山峦与白云在天河中翻起的浪花相互贴合,彼此交融成了一种浩浩荡荡的行走姿势。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法,被白云和山峦演绎得淋漓尽致清澈如水。此刻我的鸟瞰焦点全部集中在横断山系的攀西大裂谷地区。它的西边部分已经被雅江边缘海和盐源丽江陆缘海的黛青色掩藏了,只有它的东边还带着板块挤压形成山脉裂谷的俯冲惯性裸露在我的眼前。皱褶、断裂带和凹陷的盆地构成了时间和空间的二维世界。金沙江像一把移动的刀锋线条,在峡谷中游刃有余地穿行,时而裸露在山峦的肌肤之外,时而隐没在苍茫深处,构成了攀西大裂谷的筋骨。随意而为的情形,正在细腻描述着大西南山地波澜不惊的平凡,温和细腻的柔情,以及深不可测的、既无许诺也无兑现的反复无常。在鸟瞰的视野里,时间和空间的二维世界是一曲上下求索的《离骚》的音符和音色,金沙江则是逶迤跌宕的旋律。有谁能够否认说,鸟瞰的视野不是一个故事一部小说呢?然而,当鸟瞰的视觉角度变成平视或者仰视的角度时,自然的物质制度、秩序和观念也就随之改变——每一片空间每一段时间上演的不再是音符音色而是人类战争、生活悲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污染环境这些社会历史的疼痛哑剧。金沙江也不再是大西南山地旋律的表演舞台和主角,而是变成了物质制度、秩序、观念与人性存在的相互制约、改造和毁灭性的瓦解舞台的配角。鸟瞰的视觉被平视或者仰视取代,对麻雀来说意味着不幸,也意味着在二十多年里麻雀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后,它们在不为人知的某个地方,把头埋在夕阳下的野草丛中苦苦觅食而心口不断流血的凄楚。鸟瞰的视觉具有洗涤剂的性质,可以让生理和心理的感官变清晰。我鸟瞰的机会不多,所以它的洗涤性质能不能够把我的一颗肮脏的心洗干净我说不清楚,我只晓得此刻我获得的鸟瞰视觉,都是向麻雀进行的忏悔。

  风走过峭壁上的灌丛枝条和沟堑溪水流淌的声音,把我的鸟瞰视觉引向了山峦合围的底部。那是一片地势微微隆起的开阔坝子,情形很像少女情窦初开时节的乳峰。各式各样的火柴盒似的房屋,仿佛漫不经心堆放在一起的鹅卵石,把如水一样从山顶流淌下来的黛青色彩掏成了大大小小的窟窿。我还能隐隐约约感受到窟窿里音符涌起的浪潮,但滋润的音色已经干枯。窟窿不是黑黝黝的,而是填满了石灰、覆盖了地膜的农田、燃烧稻草冒出来的滚滚青烟、星罗棋布的鱼塘和四下散落的垃圾制造出来的浅色调。这种浅色调不像周围的黛青色那样沉稳静谧,而是如同梦里才能遇到的画面那样轻盈、快感,随时都会一跃而起拍翅天空。黛青色成了这些浅色调的背景,静悄悄地折射出了浅色调肆无忌惮的走向。再远处的坝子地势更趋于平坦,浅色调的分布也更为宽阔,时不时还有类似于玻璃反射太阳的亮点在闪烁。我知道那片浅色调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所在地域。宽阔的浅色调应该就是城市密集楼宇的轮廓。山峦合围的底部无论远近,在我的鸟瞰视野里人都渺小得看不见身影。记不住是谁说过,人的灵魂和一只麻雀的重量差不多。我觉得说这句话的人是有过鸟瞰视觉体验的,只不过他的鸟瞰高度还不够,至少没有达到我此刻置身山垭口的高度。

  我对浅色调的城市很熟悉,毕竟我在这个浅色调的轮廓里蜉蝣般忙忙碌碌生活过。楼宇的粉红色、白色、黄色或者其它浅色的外墙和灰色的混凝土是城市的主色调。我晓得麻雀在我的眼帘中消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些浅色调就以牺牲农田、菜地、树木、自然景观和麻雀栖息场所的手段,侵占了植物和动物的领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浅色调帝国。帝国的疆界还在不断外延,版图也在不断扩大。色调上、形状上、物理性质上和化学上的差异制造的城市与自然间的离殇俨如鸿沟,瓦解了自然物质的存在顺序和麻雀的梦想,还瓦解了人身上的自然气息和对自然的敏感度。我也晓得老年妇女对今日城市逼仄拥堵不满的背后,蕴涵着一个村姑式的存在悖谬。越往城市的中心地带走,这样的情形就越加深刻和惨烈。就拿我这个老资格的市民来说,城市比蛛丝网还要复杂的街道走向和一如雨后春笋耸立起来的高楼大厦,也会让我迷失方向陷入陌生迷惘的境地中。虽然闯进我眼睛里来的依旧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繁忙景象,但飘忽不定的眼神和手上提着大包小包东西的行人,还是泄露出了过客的身份。路人把商场当成过道或者排解无聊的场所,酒鬼把长椅边的草坪当成了痰盂,恋人把茶庄舞厅酒吧当成了公园。只有到了清明节前后,才有大爷太婆和善男信女胳肢窝下夹了大把的香条,把市中心当成郊区,穿过楼群间的缝缝,去寺庙里烧香祭拜祖先。人以这样的方式习惯城市生活的时候,麻雀却凭借它们的鸟瞰视觉,早就洞悉到了一座日益膨胀的城市就是一具剥掉了肌肤掏掉了内脏,只剩一副光骨架的动物风干尸体了。

  世界再怎么辽阔,我的生活更多的还是在家这种巴掌大点的地方里延续。樊笼一样狭窄的居住环境,使人沦为了代替麻雀接受磔刑的对象。浅色调的城市环境就是磔刑的刑具。爆裂、粗糙、蜉蝣般忙碌和带有各种化学味道甚至火灾、交通事故、自杀、说不清道不明的疾病死亡带来的血腥气的白昼世界,已经成了我们受刑的代价和结果。没有了深色调的世界,浅色调就特别放肆,想在哪里出现就在哪里出现,不旦撕毁了幽静的黑夜,还把蟋蟀的声音,一条菜花蛇出行的企图,以及原本笼罩在山峦、树梢和水面上的山风带来的那层虽然模糊但却十分柔软的荒野气息撕毁了。一说起现在的城市就相当于是说起了坚硬这个词汇。特别是在正午,城市所有的楼房都显得异常坚硬,没有来得及被行道树浓密树叶遮盖而裸露出来的所有街道,都像是刚劲的线条还带着刀锋的质感。川流不息的行人和车辆虽然在动虽然微小,但它们像沙砾梗在缝隙中的坚硬颗粒感依旧十分清晰。我在白天阅读和观看市井的兴致比写作的兴致高,这未必与气候与心情有关,更多的是与寻找柔软的动机有关。夏天城市的阳光本来就炎热难受,再加上密密麻麻的楼群产生的热岛效应,广告牌产生的反射和折射,阳光的颜色就更加刺眼,光线更加锋利,热度更加灼人。火飘火燎的烦躁让人无处隐遁。人呆在露天坝坝中,身体还没有干枯成骷髅,脑袋里想的东西却已经先于身体而死亡了。强光成了可以淹死人的深水,囤积起来的热量成了熊熊燃烧的烈火。望一眼身边的境况,我就仿佛置身在了水深火热的世界里。没有阴霾的世界并不一定都是好事情。山里的蘑菇,外婆茅房边的菜花蛇,还有我脑袋里对麻雀的记忆,很多时候都是在阴霾的天气里像拔节而生的竹子那样成长起来的。

  这些仅仅是城市房屋外面的情形。

  三

  房屋的内部应该就是城市的内部。从鸟瞰的角度来说,房屋的内部也是鸟瞰视觉无法抵达的底部。再没有比这个底部更低洼的地方了,再低洼就到了地底下,就到了地狱,那是人和麻雀都忌讳的地方。房屋内的情形才是决定城市生命质量和走向的脑细胞。我不想说别墅,别墅有户主却很少见户主居住。我也不想说酒店,酒店如同麻雀下山觅食歇脚的树枝,仅仅是个驿站而已。我要说的还是平头百姓居住的房屋内发生的情形。

  平头百姓在自己家里或者朋友家里的饭桌上,谈得最多的话题是搞钱、拉关系、捞外快或者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叽叽喳喳的话语声表面上看跟麻雀叫没有什么区别,但性质上却相去甚远。家里的老人或者婆娘顿顿做饭都要唠叨埋怨老外拿着高工资享受着低物价,自己的儿女或者丈夫拿着低工资却要忍受高物价。埋怨了半天还是不解决问题,只好一边在家里喝浆子在外面绷面子,一边把怨恨之气撒在老公身上骂他是窝囊废和傻瓜。家庭纷争和暴力频频发生后,老公总是败下阵来继续忍受贫穷的疼痛,直到发了一笔不义之财或者遇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包包里有了票儿,才敢跟老婆嚷嚷才敢上馆子尝海鲜才敢一见美女心就痒了。事实上,在涨个油价只需一声半夜鸡叫,下调个税从前奏、叫床到收声差不多要耗上一年的社会现实中,房屋内游荡的这类话题一点也不足为奇。当然,仅仅在嘴巴里讲的东西并不可怕可恨。房屋里发生真正可怕可恨而又伤感情的事情,是被购买一套房子或者被一场疾病击垮后捉襟见肘引发的一地鸡毛、满目苍夷的事情。我们自己在房屋内做的事情,大多是我们自己为自己设计、想象、规定、安排或者出于相互攀比目的的事情。这些事情无论从外部看还是从内部看,基本上都是与自然无关甚至于与自然背道而驰。这些事情的轮廓和线条表现出来的情形,跟我不久前看的《狙击精英》电影里的情形一样,为了军火交易,美军军官派狙击手对阻碍交易的人进行狙击,从而在刚果热带丛林中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人在相互流血拼杀,丛林里的大象、长颈鹿、猴子跟那些热带树木一样,表面上看是在自顾自地悠闲生活对身边的动静置若罔闻,实际上却是面对人类的战争闭上了它们的眼睛。

  树木和动物以及我最熟悉的麻雀是自然的代表,是自然的存在方式,是自然这个上帝的缩影。虽然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这并不影响我把麻雀当成上帝的想象结果形成。麻雀这个上帝对房屋内发生的情形了若指掌,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麻雀不愿意飞进我们的家中?为什么至始至终拒绝我们的圈养?为什么上帝会采用与麻雀同类的禽流感像多米诺骨牌那样袭击房屋内的人呢?

  自然的美学品质被瓦解了。就连一个城市的房屋里发生的事情,也正在将房屋掏成一个欲望的空壳。这个欲望与肉体有关却与上帝的替身麻雀无关。我一直十分喜欢帕斯在《间隙》里对麻雀描述的诗句:飞来了/几只鸟儿/和一个黑色的念头。黑色的念头应该就是麻雀随身携带的灵魂。飞翔的姿势让这些黑色的念头显得轻松与舒爽。无疑,轻松与舒爽来自麻雀彻底割断了季节与人类社会更迭造成的疼痛忧郁,而飞翔的优雅和高尚则是与一个未被污染的鸟瞰世界密切相关。现在,这些麻雀以文字的形式停留在这篇文章里,无论之前它们是受过伤害还是挨过饥饿,此刻都变成了不分彼此的兄弟,悠闲自得地和睦生活,情形就像桃花源里发生的故事。我确信自己就是被停留在这篇文章里的麻雀改变了视觉的角度。难怪我能够从炎热沉闷的城市底部一下子就来到了清爽凉快的山垭口,原来这些具有超脱性质的感觉,都是来自于鸟瞰的结果。


  只有拉开距离提升高度,才能够让充斥在我们眼帘中的那些平视、透视、近视带来的粗糙与杂乱景象得到清除,还原被矫情、粗糙、杂芜、紊乱和编造等元素笼罩了的事物本性。所谓高瞻远瞩,便是缘由于此。无法分辨的东西只能笼统看待。这是鸟瞰的性质,也是鸟瞰的结果。看不见人的活动身影,总体上呈现出和谐自然的状态,它的美和旋律性只能够归属于诗的范畴。过去我只晓得诗人喜欢麻雀,大概是因为麻雀的秉性、气质、对生活的态度和劳作时的姿势与诗人极为相似,现在我才晓得麻雀的鸟瞰视野本身就是一首诗歌。是说上帝的视野是鸟瞰的视野。是说天堂富有诗意。是说麻雀对危险的敏感程度这么高。我的思索和念叨都有了翅膀都在飞,我的鸟瞰也在飞。我甚至在想,如果有来生的话,我干脆就去做一只麻雀,一生都活在鸟瞰的视觉中。


敬一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