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心岸是否有座桥

2021-12-23抒情散文云鹏
刚刚读完知名女作家叶浅韵的一篇散文《桥与爱情》,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写点东西。并非我对桥也如作者那样情有独钟,而是缘自我对岸始终保持着的那份沉重期待。多年以来我甚至忽视了桥的存在,忘记有一种捷径可以轻易弥合创痛,架起双向间最直接的沟通,这是我思……
刚刚读完知名女作家叶浅韵的一篇散文《桥与爱情》,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写点东西。并非我对桥也如作者那样情有独钟,而是缘自我对岸始终保持着的那份沉重期待。多年以来我甚至忽视了桥的存在,忘记有一种捷径可以轻易弥合创痛,架起双向间最直接的沟通,这是我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憾。当然也有些客观上的因素,辟如当地人往往把处世为人上的直接叫做“短路”,我认为那是不带脏字的骂街,于是也就从内心抵触了两点间最短的距离,但愿我对桥的误解从现在起会有些许转折。


其实不管有意无意,我还是去看过许多桥的。西湖上许仙遇白娘子的断桥,西湖边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的廊桥我都去走过,一边体会着爱情故事里的那些经典邂逅,一边感同着现代人类为了爱情死去活来的执着,觉得那些沉淀了的永恒都是文学之手挫万物于笔端的创举,文学的发展如同人类社会发展一样举足轻重,它引领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将人性由蒙昧带往文明的彼岸,这不是有无形的桥实现了两极的跨度么?我还看过横跨浦江两岸的浦东大桥,后人给它添加了许多韵注,但如果不是桥的联结,人们还陶醉于上海外滩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根本不可能再有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的高楼林立和副省级市辖区的繁荣。


往小了说我也还真凭吊过许多古桥遗迹,家乡牛栏江上早已荡然无存的惠安桥,就曾承载过极其厚重的古银铜文明,成为“咽喉西蜀,锁钥南滇”的重要通道。正是因为它的重要,后来在这个两岸都有江底小镇的地方,前前后后矗立起五座大桥,分别是前清铁索桥、民国钢架桥、60年代石拱桥、国道钢筋混凝土大桥和曾享誉过“亚洲第一高”的高等级公路跨江大桥等,形成了一所以桥为主题的立体天然博物馆,让人切身体会在这样的岸边雕琢过多少注目和等待,又有多少痴情和眷恋凝成了心之桥,为后人留下塑造经典的想象空间,为文学之笔预留了垂世风范。我又想到桥与岸的辩证关系,因为有了岸,人们才需要通过百倍的努力去建造桥梁,以此来缩短两极间的距离,实现由不可能到可能的轻松跨越。而当岸从有形到无形甚至消殒之后,当初为岸而预设的企盼、向往、努力和奋斗亦随之消遁,因与果的关系从此发生质的改变,于是又出现了全新的因果对立。就像每年七夕的鹊桥,只能象征性地挂在天上让有情人私会,如果蓦然改变了原来的因果,没有了距离产生的唯美,牛郎织女这对恋人会不会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厮守终身呢?


我从小不太适应外国人那些曲里拐弯的名字,因此读起外国名著来显得十分吃力,大多只能通过影视作品去了解《廊桥遗梦》和《魂断蓝桥》里的精彩,并且更是记不住那些什么桥边都有过些什么人。反正外国人的名著里也是些疯疯颠颠的男欢女爱,爱到极致便成了撕心裂肺的痛,痛得越苦楚就让读者越发沉醉。这就像我眼中关于岸的主题,是一种绝对的牵肠挂肚,是一种由企盼到绝望的盛衰过程,同样可以给人牵强的麻醉。可是我在看完南斯拉夫电影《桥》之后,却又得出了另一种最深层次的回味,桥照样可以成为岸的对峙,关键是看服从什么样的命运安排,而且还必须遵从由这种因果关系所设定的未来走向。


不管是岸还是桥,都是人间爱怨开篇的前奏,也是旷世经典结出的果子。当我独自一人的时候,似乎也常常分不清眼前的真境对我来说究竟该是桥还是本该仍属岸砥。于是我便在心灵深处默默唱起刀郎的歌:“为了十年前二道桥你迷人的一笑/十年后我俳徊在这无人的街道/如果不是天上的月牙儿象你的眉毛/我决不会在寂静的夜里听到我心跳。”每当这时,我的心中就会升起一缕烟波,慢慢拂过眼前久未弥合的伤口,然后铺筑成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给躁动的思绪找到去往彼岸的最短距离。


[ 本帖最后由 云鹏 于 2013-8-28 20:58 编辑 ] 爱情, 岸砥, 跨越, 牵系, 桥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