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山
2021-12-23叙事散文康乔华
镜子山康乔华阳光弥漫空悠悠的山谷,鸟声起伏的地方,镜子山把它那山头悬着的圆洞安然地坦露出来。圆洞面积硕大,直径长达40多米,通透明亮,如月行山涧,又如一面大镜子,闪着洁白的光泽,山峦奇峰被它映照得熠熠生辉。此时,大境瑶乡的山水、田间以及一……
镜子山
康乔华
阳光弥漫空悠悠的山谷,鸟声起伏的地方,镜子山把它那山头悬着的圆洞安然地坦露出来。圆洞面积硕大,直径长达40多米,通透明亮,如月行山涧,又如一面大镜子,闪着洁白的光泽,山峦奇峰被它映照得熠熠生辉。此时,大境瑶乡的山水、田间以及一草一木都因了镜子山而有灵性、清澈澄明。它们与时光重合坦然面对世事沧桑,历经千百年的磨砺,浑然天成。
由于仰慕,我远远地看着它,它静悄悄的,已经立在这里经过许多漫长的世纪了。这种静默伫立千年却亘古不变,它沐浴着风声、雨声、阳光、月光,这一切都没有损害它的容颜。花草、树木、裸石、岩壁,它们与镜子山坦然相处在一起,依然保持着山的原始面貌。它屹立的姿态轮廊分明,苍翠的绿色弥漫开来,像山脉里流动的情愫。阳光在它的身上浮游,它似乎就要柔软地荧荧欲动,沁出一股股莹白的芬芳气息。它没有雕饰的美,自然而然地站在这里。
那条在身边缓缓流动的大境河,像是山头圆镜所折射出来的一片灵光,渗透大境瑶乡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我站在河边,感受镜子山流动的脉胳,许多与它有关联的事物,就在我的脑海里渐渐地清晰起来。我眼前所见的一切成为红尘中常见的景致,在这里就有了更多的内蕴。我想,我的心与一座山齐,身随一座山往,我的行走就是一种修练。在这里,镜子山便可观照我的内心,澄澈我思想里的杂质,因此心灵得到净化,实现生命的超越。
镜子山有人又称它为月亮山。因了这个山名,我想起了桂林的穿山和阳朔的月亮山,它们皆因山头圆洞似月,被称为山中挂月。从地理位置来看,大境挂月在北,桂林挂月在中,阳朔挂月在南,它们三者同线相呼互应,在山头同举一轮明月,借虚空遥相问候着。如此,这三山挂月就构成了李白诗句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山象征的意象也就变得更加丰富。而这里便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青翠,形成镜子山的精彩篇章。这样的山野并不纯然是静谧的,可以听到叽叽喳喳的虫叫和啁啁啾啾的鸟鸣……山是一部丰厚的卷册,无论我怎样地读都读不完它。但山的灵性与我始终是相通的,我读得懂镜子山,镜子山也明白我。此时此刻的镜子山如我,我如镜子山。我们都彼此心怡对方,在茫茫人海,两俩相望着,得到应能得到的一切。
镜子山欢迎我到来,它以静默的方式向我表达情感,让我感受到这天地间蕴藏着的一种爱的力量。而这种爱不需要我再多述说,请看那障眼蔽目的苍翠碧绿与姹紫嫣红,哪一点滴能不与山的大爱有关呢?天地间,太多的事物就是如此简单而又纯粹,如此的内涵深刻。镜子山,每块岩石的内心都是快乐的,曾经的风霜雨雪与春夏秋冬,在它的历程中都是神数,又是造化的恩典,在它的心间都是快乐的渊源。这种快乐的氛围渲染着大境瑶乡的山山水水。
而大境瑶乡名字的由来也跟镜子山有着密切的关联。相传,大境古时有个廖将军,他在笑天狮山下将军坳把母亲骨灰做成七颗灰团,用箭射入笑天狮嘴内,当第一颗灰团射入天狮嘴内时,被天上雷神发现,雷公雷母立即命令天狮闭嘴。天狮未从,被廖将军射入第二颗灰团,此时天上雷神大怒,再令天狮闭嘴。天狮仍未从。当廖将军射第三颗灰团时,天上雷公雷母合力将天狮下颌劈下。廖将军葬母未果,返身一箭射穿了七座山,镜子山是被射穿的第一座山。另还有一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大镜村常常是昏昏暗暗的,人口总是没有增长,此山被廖将军射穿后,像一面镜子照亮了大境,人口逐年增多,人才辈出。
这里的瑶民是感恩的,他们为纪念廖将军,就把村名取名为大镜村。后人为书写方便,将“镜”写成“境”,同时,“大境”能表达人不能坐井观天,心胸狭窄,要有远大的心境。故大境一名沿用至今。有诗云:“是镜非镜几千年,天狮无语胜万言。洞明世事皆学问,放眼神洲出圣贤”。是的,镜子山因了这些民间传说,便有一种神秘迷幻的境界,散发着民间文化的奇光异彩。
我来了,作为一个敬仰镜子山的后辈书生,当我登临镜子山最高处的时候下望,感觉时光之影暗暗重合,天地浑然一体。这时,我已看不见尘世间忙碌的凡人,心中便也无限苍远空寥起来。
[ 本帖最后由 康乔华 于 2013-6-30 14:22 编辑 ]
康乔华
阳光弥漫空悠悠的山谷,鸟声起伏的地方,镜子山把它那山头悬着的圆洞安然地坦露出来。圆洞面积硕大,直径长达40多米,通透明亮,如月行山涧,又如一面大镜子,闪着洁白的光泽,山峦奇峰被它映照得熠熠生辉。此时,大境瑶乡的山水、田间以及一草一木都因了镜子山而有灵性、清澈澄明。它们与时光重合坦然面对世事沧桑,历经千百年的磨砺,浑然天成。
由于仰慕,我远远地看着它,它静悄悄的,已经立在这里经过许多漫长的世纪了。这种静默伫立千年却亘古不变,它沐浴着风声、雨声、阳光、月光,这一切都没有损害它的容颜。花草、树木、裸石、岩壁,它们与镜子山坦然相处在一起,依然保持着山的原始面貌。它屹立的姿态轮廊分明,苍翠的绿色弥漫开来,像山脉里流动的情愫。阳光在它的身上浮游,它似乎就要柔软地荧荧欲动,沁出一股股莹白的芬芳气息。它没有雕饰的美,自然而然地站在这里。
那条在身边缓缓流动的大境河,像是山头圆镜所折射出来的一片灵光,渗透大境瑶乡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我站在河边,感受镜子山流动的脉胳,许多与它有关联的事物,就在我的脑海里渐渐地清晰起来。我眼前所见的一切成为红尘中常见的景致,在这里就有了更多的内蕴。我想,我的心与一座山齐,身随一座山往,我的行走就是一种修练。在这里,镜子山便可观照我的内心,澄澈我思想里的杂质,因此心灵得到净化,实现生命的超越。
镜子山有人又称它为月亮山。因了这个山名,我想起了桂林的穿山和阳朔的月亮山,它们皆因山头圆洞似月,被称为山中挂月。从地理位置来看,大境挂月在北,桂林挂月在中,阳朔挂月在南,它们三者同线相呼互应,在山头同举一轮明月,借虚空遥相问候着。如此,这三山挂月就构成了李白诗句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山象征的意象也就变得更加丰富。而这里便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青翠,形成镜子山的精彩篇章。这样的山野并不纯然是静谧的,可以听到叽叽喳喳的虫叫和啁啁啾啾的鸟鸣……山是一部丰厚的卷册,无论我怎样地读都读不完它。但山的灵性与我始终是相通的,我读得懂镜子山,镜子山也明白我。此时此刻的镜子山如我,我如镜子山。我们都彼此心怡对方,在茫茫人海,两俩相望着,得到应能得到的一切。
镜子山欢迎我到来,它以静默的方式向我表达情感,让我感受到这天地间蕴藏着的一种爱的力量。而这种爱不需要我再多述说,请看那障眼蔽目的苍翠碧绿与姹紫嫣红,哪一点滴能不与山的大爱有关呢?天地间,太多的事物就是如此简单而又纯粹,如此的内涵深刻。镜子山,每块岩石的内心都是快乐的,曾经的风霜雨雪与春夏秋冬,在它的历程中都是神数,又是造化的恩典,在它的心间都是快乐的渊源。这种快乐的氛围渲染着大境瑶乡的山山水水。
而大境瑶乡名字的由来也跟镜子山有着密切的关联。相传,大境古时有个廖将军,他在笑天狮山下将军坳把母亲骨灰做成七颗灰团,用箭射入笑天狮嘴内,当第一颗灰团射入天狮嘴内时,被天上雷神发现,雷公雷母立即命令天狮闭嘴。天狮未从,被廖将军射入第二颗灰团,此时天上雷神大怒,再令天狮闭嘴。天狮仍未从。当廖将军射第三颗灰团时,天上雷公雷母合力将天狮下颌劈下。廖将军葬母未果,返身一箭射穿了七座山,镜子山是被射穿的第一座山。另还有一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大镜村常常是昏昏暗暗的,人口总是没有增长,此山被廖将军射穿后,像一面镜子照亮了大境,人口逐年增多,人才辈出。
这里的瑶民是感恩的,他们为纪念廖将军,就把村名取名为大镜村。后人为书写方便,将“镜”写成“境”,同时,“大境”能表达人不能坐井观天,心胸狭窄,要有远大的心境。故大境一名沿用至今。有诗云:“是镜非镜几千年,天狮无语胜万言。洞明世事皆学问,放眼神洲出圣贤”。是的,镜子山因了这些民间传说,便有一种神秘迷幻的境界,散发着民间文化的奇光异彩。
我来了,作为一个敬仰镜子山的后辈书生,当我登临镜子山最高处的时候下望,感觉时光之影暗暗重合,天地浑然一体。这时,我已看不见尘世间忙碌的凡人,心中便也无限苍远空寥起来。
[ 本帖最后由 康乔华 于 2013-6-30 14:2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