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寥寥的村庄(散文)
2021-12-23叙事散文冷凝
爸爸去年九月摔倒后脑溢血不幸离开我们,按农村习俗我必须在清明前回娘家给爸爸扫墓,前几日有空就回汉寿了。一路经过了很多村庄,车子沿着公路绕过一个又一个长满杂草杂木的小山岗,农村现在比原来改变了许多,看到了小时候没有看到的风景,道路干净了,水泥……
爸爸去年九月摔倒后脑溢血不幸离开我们,按农村习俗我必须在清明前回娘家给爸爸扫墓,前几日有空就回汉寿了。一路经过了很多村庄,车子沿着公路绕过一个又一个长满杂草杂木的小山岗,农村现在比原来改变了许多,看到了小时候没有看到的风景,道路干净了,水泥马路直达娘家门口。房屋也改变了不少,小楼林立。尽管如此美丽的新农村还是留给我些许遗憾,小时候最熟悉的一道风景没有了,没有看到袅袅升腾的炊烟。
傍晚时分我站在娘家的禾场上企图想看到小时候的那道熟悉的炊烟升起的风景,一直站在那里向四周探望。终于还是看见了炊烟,很少很少的,一户或者两户屋顶上飘出几缕青烟,一小会就消失了。根本没有小时候看到的那袅袅升腾的炊烟的宏伟场面。终究还是有几分遗憾的。
小时候站在禾场上看见不远处家家户户都升起炊烟,烧柴的人家多,家家户户的炊烟无形中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烟杆”,深蓝色的“烟杆”将山头拦腰截断,一座山被明显的分成了两截。看到这样的情形总会觉得有种神秘感,那个画面就定格在我少年的心中,一直延伸到现在。
记得小时候出去玩,主要游戏就是做迷藏或者攻山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像小山似的柴垛,我们在柴垛周边捉迷藏,我们就玩野了,忘记了时间。攻山头时站在柴垛上看见自家屋顶上升起的青烟,知道妈妈回家做饭了,忽才觉得肚子在咕咕叫。伙伴们就呼啦一下跑了,回家吃饭了再来玩。
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家家户户都堆着柴垛了,只有极少数几户或多或少有点干柴,那是准备过大事用的。农村主要劳动力(男女)几乎都一色的大迁徙,走进了城市,走进了工厂,走进了他们认为能某生计的地方。留下来的就是老弱病残、或者小孩。这批人几乎都没有多少能力上山砍柴了,在家里安静悠闲的生活着。打工的人们给家里寄钱,然后买煤买液化气烧。烧煤烧气的人家多了,炊烟自然少了。
记得我们小时候放学后吃完饭第一件就是上山砍柴,每年的寒假暑假也都要为家里砍满满一柴屋。现在的小孩都不砍柴了,也不会,农村里的小孩他们几乎不怎么劳动了,如插秧、割稻、砍柴都不会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和玩。80后,90后,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后都涌向城市开始打工生涯。00后,10后比80后、90后更加娇养了,他们是不会去砍柴的。
我想未来的农村谁来改变呢?中国农村会马上走进现代化吗?我估计即便是有现代化的那一天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再等30年,50后,60后都频临死亡,70后也差不多都老了,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的劳动法宝是不是随他们带进棺材呢?
农村不管大人小孩大多数都不上山砍柴了,山岗上、山林里的树木、杂草越长越茂盛,林业得到了很少的保护,环境倒是绿化了。不砍柴了,农民少了一件较主要的劳动。农田活也不是很难做了,耕田、割稻都是机械化,插秧也大多数是抛秧,除草用除草剂,田里活不要多少时间。这样一来农村人空闲时间比较多,用什么来打发时间呢?就此农村又多了一景,那就是农村小茶馆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派出所封了一批又悄然兴起一批,不是明打就是暗打。打牌成了中国新农村最独特的一景。 平时你走进农村是看不到几个人的,大多数是大门紧闭,偶尔还会看见一座或几座无人住的空房子,整个村庄安静的叫人窒息。但有一个地方很热闹,那就是地方小茶馆,没有外出打工的人基本上就聚集在茶馆,能读书的孩子们读书去了,未满四岁的小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者父母来茶馆了。出去打工的人拼命赚钱,留守在家里的人拼命玩钱,农村人的金钱观、劳动观出现了两极分化。 上山砍柴的人少了,烧柴的人少了,这是炊烟寥寥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村现在空房子很多,每一栋空房子都有它的故事的,有的房子是因为留守老人的离去,孩子们举家迁往城市,有的是丈夫死了,妻子外嫁,有的是在城里买房子了,农村里的房子无人住。等等。原因各是各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村空房子越来越多。没有人住的房子还哪来的炊烟呢?空房子是农村的一个伤感符号,是新农村耸立着的不忍看的“废墟”。从“废墟”上我们看到人情的“萧条”,平添几分伤感。 面对农村炊烟的慢慢消失,我们是感到悲哀还是欣慰呢?远方的游子是否思念家乡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那种寄托吗?现代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 冷凝2013年3月18日夜于隐楼。 ---------
我想未来的农村谁来改变呢?中国农村会马上走进现代化吗?我估计即便是有现代化的那一天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再等30年,50后,60后都频临死亡,70后也差不多都老了,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的劳动法宝是不是随他们带进棺材呢?
农村不管大人小孩大多数都不上山砍柴了,山岗上、山林里的树木、杂草越长越茂盛,林业得到了很少的保护,环境倒是绿化了。不砍柴了,农民少了一件较主要的劳动。农田活也不是很难做了,耕田、割稻都是机械化,插秧也大多数是抛秧,除草用除草剂,田里活不要多少时间。这样一来农村人空闲时间比较多,用什么来打发时间呢?就此农村又多了一景,那就是农村小茶馆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派出所封了一批又悄然兴起一批,不是明打就是暗打。打牌成了中国新农村最独特的一景。 平时你走进农村是看不到几个人的,大多数是大门紧闭,偶尔还会看见一座或几座无人住的空房子,整个村庄安静的叫人窒息。但有一个地方很热闹,那就是地方小茶馆,没有外出打工的人基本上就聚集在茶馆,能读书的孩子们读书去了,未满四岁的小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者父母来茶馆了。出去打工的人拼命赚钱,留守在家里的人拼命玩钱,农村人的金钱观、劳动观出现了两极分化。 上山砍柴的人少了,烧柴的人少了,这是炊烟寥寥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村现在空房子很多,每一栋空房子都有它的故事的,有的房子是因为留守老人的离去,孩子们举家迁往城市,有的是丈夫死了,妻子外嫁,有的是在城里买房子了,农村里的房子无人住。等等。原因各是各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村空房子越来越多。没有人住的房子还哪来的炊烟呢?空房子是农村的一个伤感符号,是新农村耸立着的不忍看的“废墟”。从“废墟”上我们看到人情的“萧条”,平添几分伤感。 面对农村炊烟的慢慢消失,我们是感到悲哀还是欣慰呢?远方的游子是否思念家乡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那种寄托吗?现代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 冷凝2013年3月18日夜于隐楼。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