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孩子
2021-12-23抒情散文欣欣向荣
可怜的孩子几乎批了一下午的试卷,看到头昏脑涨、眼睛发涩,更难受的还是心情。这次是半命题作文——我渴望( )。多数孩子写的是《我渴望作业少点儿》、《我渴望自由》。孩子们把作业比作“亚历山大”,我从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作文中摘抄几段(略作修……
可怜的孩子
几乎批了一下午的试卷,看到头昏脑涨、眼睛发涩,更难受的还是心情。这次是半命题作文——我渴望( )。多数孩子写的是《我渴望作业少点儿》、《我渴望自由》。孩子们把作业比作“亚历山大”,我从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作文中摘抄几段(略作修改):
电视呆呆地望着,没有孩子在沙发上看精彩的节目;电脑痴痴地想着,没有孩子来玩游戏;田野寂寞地等待着,没有孩子在它的怀抱中奔跑;足球身上沾满了蜘蛛网,没有孩子为它拂去身上的灰尘……
我恨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占用了我们的时间,快乐被它挤走了,自由被它剥夺了,它在我眼里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如果我有一百发子弹,我至少会让它的身上有九十九个洞眼。
我渴望自由,渴望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爸爸妈妈不允许,老师不允许,他们每当看到我们放假或者周末有空闲时间,就给我们报补习班、辅导班,不是与课本打交道,就是与各种辅导班较劲,我们被逼得头破血流。我们的童年被我们的亲人打着关爱我们的旗号,无情地扼杀了,孩子纯真的天性被泯灭了,我们变成了一台台学习机器。我渴望到公园里去玩,听着小鸟在枝头唱歌,闻着风儿送来的花香;我渴望在草丛里又蹦又跳,追逐美丽飞舞的蝴蝶;我渴望像一只逃出笼子的鸟儿,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去自由飞翔;我渴望坐在小河边,把小脚丫浸入清清的水中,看鱼儿在我的脚间游来游去;我渴望去浓密的森林里寻宝,克服各种困难,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和许多动物互相玩耍、友好嬉戏;我多么渴望时间能够倒流,再回到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那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光,没有半丝忧虑。
孔子说过什么学而不厌,我一直都不相信这句话,我经常会想:如果我们把大圣人孔子请到我们这个该死的年代,他一定也会学厌的。“既生我,何生学校?既生学校,何生死靠时间的学校?”老师,我要高呼,我要抗议:我们只是一些孩子,我们渴望自由!
看到这一些出自一群小学生之手的文字,我的心情很沉重,怪不得听一位教育资深人士说“所谓的名校,其实就是应试教育的吹鼓手;素质教育的刽子手;利益集团的聚宝盆;名师的印钞机”何况我们这里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名校,不过占了留守儿童众多的天时,政府支持办学的地利而已。
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即使国家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让学生读书,还是有大批的家长,宁愿拿出高价学费,把孩子送到他们自以为良好的学校去就读——军事化、无缝隙管理,把天真烂漫的孩子,整齐划一成了木偶般的泥人;土地越来越少,农民没有地可耕作,只好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自己背井离乡去流汗糊口。校方为孩子的安全着想,杜绝了孩子的一切有“风险性”活动,怕摔折胳膊腿、怕脑袋碰破担责任,而受到家长问责、断了自己的财路,结果自私的大人们为自己想得十二分周全,却丝毫没有考虑顾及到一点点孩子的切身利益和感受。一位清华大学的老教授,在学校转了一圈,说起他曾经去过一贫困地区,那里的人很热情,招待他们时吃的是炒鸡蛋,老教授说,那是多年来吃到的味道最好的炒鸡蛋,因为那里的鸡都是散养,所以生的蛋味道好、营养高。我们笑了,老教授的比喻非常恰当,学生也是应该“散养”的,而我们这里恰恰是“圈养”。怪不得有句话特别流行:“大学没毕业成了布莱斯;高中没毕业成了韩寒;初中没毕业造就启功;小学没毕业有得诺奖的莫言”想一想真是对中国教育绝妙的讽刺,素质教育提倡了十多年,素质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音乐课应该歌声嘹亮、琴声悦耳,却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以得到高分,这样孩子还能有什么心情去唱歌?美术课应该学学画画,了解了解有关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培养培养书画兴趣,却也是卷面考评理论,孩子还有什么心情去放飞自己的画笔?看看,看看这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已经有很多人鼻梁上架了眼镜,所有的爱好都被考试逼得厌弃了,还出什么歌唱艺术家?诞生什么绘画大师?不过造了一批批唯利是图、假模假样、学识浅薄却引领潮流的的假星星罢了。
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就喊出“救救孩子!”直到今天,可怜的孩子们仍然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我们刚刚学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昔日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今天孩子们的幸福与自由,却是这样的结果。叹息!
谁来救救中国的孩子?
——
[ 本帖最后由 欣欣向荣 于 2013-4-2 08:28 编辑 ]
几乎批了一下午的试卷,看到头昏脑涨、眼睛发涩,更难受的还是心情。这次是半命题作文——我渴望( )。多数孩子写的是《我渴望作业少点儿》、《我渴望自由》。孩子们把作业比作“亚历山大”,我从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作文中摘抄几段(略作修改):
电视呆呆地望着,没有孩子在沙发上看精彩的节目;电脑痴痴地想着,没有孩子来玩游戏;田野寂寞地等待着,没有孩子在它的怀抱中奔跑;足球身上沾满了蜘蛛网,没有孩子为它拂去身上的灰尘……
我恨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占用了我们的时间,快乐被它挤走了,自由被它剥夺了,它在我眼里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如果我有一百发子弹,我至少会让它的身上有九十九个洞眼。
我渴望自由,渴望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爸爸妈妈不允许,老师不允许,他们每当看到我们放假或者周末有空闲时间,就给我们报补习班、辅导班,不是与课本打交道,就是与各种辅导班较劲,我们被逼得头破血流。我们的童年被我们的亲人打着关爱我们的旗号,无情地扼杀了,孩子纯真的天性被泯灭了,我们变成了一台台学习机器。我渴望到公园里去玩,听着小鸟在枝头唱歌,闻着风儿送来的花香;我渴望在草丛里又蹦又跳,追逐美丽飞舞的蝴蝶;我渴望像一只逃出笼子的鸟儿,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去自由飞翔;我渴望坐在小河边,把小脚丫浸入清清的水中,看鱼儿在我的脚间游来游去;我渴望去浓密的森林里寻宝,克服各种困难,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和许多动物互相玩耍、友好嬉戏;我多么渴望时间能够倒流,再回到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那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光,没有半丝忧虑。
孔子说过什么学而不厌,我一直都不相信这句话,我经常会想:如果我们把大圣人孔子请到我们这个该死的年代,他一定也会学厌的。“既生我,何生学校?既生学校,何生死靠时间的学校?”老师,我要高呼,我要抗议:我们只是一些孩子,我们渴望自由!
看到这一些出自一群小学生之手的文字,我的心情很沉重,怪不得听一位教育资深人士说“所谓的名校,其实就是应试教育的吹鼓手;素质教育的刽子手;利益集团的聚宝盆;名师的印钞机”何况我们这里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名校,不过占了留守儿童众多的天时,政府支持办学的地利而已。
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即使国家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让学生读书,还是有大批的家长,宁愿拿出高价学费,把孩子送到他们自以为良好的学校去就读——军事化、无缝隙管理,把天真烂漫的孩子,整齐划一成了木偶般的泥人;土地越来越少,农民没有地可耕作,只好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自己背井离乡去流汗糊口。校方为孩子的安全着想,杜绝了孩子的一切有“风险性”活动,怕摔折胳膊腿、怕脑袋碰破担责任,而受到家长问责、断了自己的财路,结果自私的大人们为自己想得十二分周全,却丝毫没有考虑顾及到一点点孩子的切身利益和感受。一位清华大学的老教授,在学校转了一圈,说起他曾经去过一贫困地区,那里的人很热情,招待他们时吃的是炒鸡蛋,老教授说,那是多年来吃到的味道最好的炒鸡蛋,因为那里的鸡都是散养,所以生的蛋味道好、营养高。我们笑了,老教授的比喻非常恰当,学生也是应该“散养”的,而我们这里恰恰是“圈养”。怪不得有句话特别流行:“大学没毕业成了布莱斯;高中没毕业成了韩寒;初中没毕业造就启功;小学没毕业有得诺奖的莫言”想一想真是对中国教育绝妙的讽刺,素质教育提倡了十多年,素质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音乐课应该歌声嘹亮、琴声悦耳,却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以得到高分,这样孩子还能有什么心情去唱歌?美术课应该学学画画,了解了解有关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培养培养书画兴趣,却也是卷面考评理论,孩子还有什么心情去放飞自己的画笔?看看,看看这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已经有很多人鼻梁上架了眼镜,所有的爱好都被考试逼得厌弃了,还出什么歌唱艺术家?诞生什么绘画大师?不过造了一批批唯利是图、假模假样、学识浅薄却引领潮流的的假星星罢了。
八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就喊出“救救孩子!”直到今天,可怜的孩子们仍然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我们刚刚学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昔日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今天孩子们的幸福与自由,却是这样的结果。叹息!
谁来救救中国的孩子?
——
[ 本帖最后由 欣欣向荣 于 2013-4-2 08:2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