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寓言里快乐学习
2021-12-23抒情散文从容
在寓言里快乐学习文:从容立夏一过,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了。稻田已经耘好,里面存着一些水,白晃晃的。有的田里插上了禾苗,一行行,一株株,和泥土说着青绿的话语。菜地里各样的藤菜站立在自己的位置上,热烈奔放地打开心事。风从田野吹来,吹过白晃晃的田里,……
在寓言里快乐学习
文:从容
立夏一过,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了。稻田已经耘好,里面存着一些水,白晃晃的。有的田里插上了禾苗,一行行,一株株,和泥土说着青绿的话语。菜地里各样的藤菜站立在自己的位置上,热烈奔放地打开心事。风从田野吹来,吹过白晃晃的田里,吹过青绿的禾苗,吹过菜地,从窗户口吹进教室,吹在孩子们的小脑袋上,吹在书本上,书页翻起。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7课《寓言两则》。”我说着板书课题。“谁知道什么是寓言呢?”我微笑着问。陈嘉智快言快语,说:“是成语故事。”我摇摇头,说:“寓言不是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是有区别的。”二年级的学生还毕竟比较小,我没有展开说出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的区别,直接说道:“寓言是假借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说着我板书“故事——道理——启发”。“来看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我说着板书“揠苗助长”,“谁来读题?”一些同学高举着手要读题,我点一同学读题。“读得不错,读准了‘揠’字,揠苗助长,为什么不说拔苗助长呢?”同学们望着我说不上来,我启发学生理解,说:“拔萝卜是把萝卜全拔出来,拔草也是把草连根一起拔出,可见拔是把要拔的物拔出泥土。而揠苗助长呢,是把禾苗全部拔出泥土吗?不是,是把禾苗往高里拔一点点,禾苗的一点根还在泥土里。”同学们听着我说,应和着说着,理解了“揠”和“拔”的区别。“理解了吧,一起读题。”同学们齐声响亮读着题。
“揠苗助长是个怎样的故事呢?自由读读课文。”我说。同学们咿咿呀呀自由读着。几分钟后,我说:“书读好了吗?我来检查你们读书的情况。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我、我、我”举着手要读,我点出一名同学读。他站起认真而有感情地读着。“读得怎样?”我问。一同学说:“读得很好。”“从哪儿看出来的?”“他把‘巴望’、‘天天’重读了,读出了语气。”“你听得真仔细。‘巴望’是什么意思呢?”“是盼望、希望的意思。”“那为什么不用‘盼望’、‘希望’呢?”这下同学们答不上来。我说:“你们想想他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禾苗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啊,他只是自己心里的急切的希望,巴望是盼望、希望,多指不好的一面。”同学们点点头。“来读读这两句吧。”我说。同学们带着语气读着。“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心里怎样?”我问。“焦急。”“焦急地读读第三句,谁来读读。”一同学举手读着。“我听出你把‘转来转去’读得特别有味道。为什么呢?”我问。“转来转去可以看出他很焦急。”他回答道。“那你表演着读读怎样?”他表演读着,惹得班上同学也竞相表演读着,教室里一下子充满欢笑的读书声。“这就是故事的起因,他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一起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同学们又一次读着,很富有语气。
“这个急性子种田人想到办法没有?”我问。“想到了。”“谁来读读?”一同学站起读着。“读得不够急啊?谁再来读读二、三自然段。读出一个急性子来。”一同学读着。“是个急性子,你读出来了。我们来表演读读。”我引导同学们表演读着,同学们站在座位旁边,做着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的动作。“你累到了吗?”我来到一表演读的同学身边说。他显得很累地说:“筋疲力尽了。”“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回到家里喝口水说话休息啊。”“他没有喝水,他是一边喘气一边说。”“你学得真像啊,可以当演员了。”我又来到一表演往高里拔禾苗的同学身边说:“你拔得好快啊。累到了吗?”“累是累,但看到禾苗长高了一大截高兴啊。”我向他笑笑,真是机灵的小演员啊。我来到讲台前对着全班同学说:“你们真是出色的小演员啊,演出了一个急性子的种田人来。再来读题。”同学们齐读着:“揠苗助长。”“现在可以说说寓言的意思吧?”我说。一同学举手说着:“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来帮助禾苗长得快些。”“不错,加上人物就更完整了。谁再来说说?”又一同学说着,非常完整清楚。
“学到这,我们明白了故事的经过。再来看看故事的结果吧。谁来读读最后一自然段。”一同学站起大声读着。“结果怎样?”“禾苗都枯死了。”“这个种田人急着往高里拔禾苗来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明白了什么?”我问。“不能太心急了。”“不能揠苗助长。”“要慢慢来,让禾苗自己生长。”同学们争着说着。我说:“就是不能急于求成,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要按事情的发展规律办事。”同学们听着我说都点点头。“像我们读书,你一天把这本语文书都学完,可以吗?”“不可以。”“你们还有什么启发呢?”“我们是一天天长大的,小树也是一天天长大的,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写字要慢慢写,不能急于求成,把字写得好草。”
“你们说得太好了,来讲讲这个故事吧。你们先在座位上练习讲讲,讲好了的同学举手。然后我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讲。”我说。同学们自由练习讲着寓言故事,不一会儿有许多小手举起来了。我点出三位同学上台一人讲一部分合作讲完《揠苗助长》,讲的时候有两个同学讲得不够流利,我在一旁引导讲清楚。之后我对同学们说:“这次没有讲流利不要紧,我不会急于求成的,那样会欲速则不达,相信你们下次会讲得更好。回家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寓言是常读常新,常讲常新的,等你们长大了,又会对这个寓言有进一步的理解。”同学们看着我,有一种快乐,有一种轻松写在他们的脸上。
休息十分钟后,我们又开始上课了。“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问。“告诉我们不能急于求成,那样会欲速则不达。”同学们争着回答。“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我说着板书课题。请人读题。“自由读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我说。同学们自由读着寓言。读书的声音渐渐小了,我说:“书读好了吧,我来出几个生字考考你们是不是读准了拼音。”说完我出示“窜、此”请人拼读。“读准了,这两个生字是平舌音。全班一起读读。”我再出示“喘、守、撞、桩、锄”几个生字请人拼读。“发现了吗?这几个生字都是翘舌音,你来教大家拼读一下吧。”我指名带读。
“生字学会了,我们来学习寓言故事了。这则寓言有几个自然段?”“三个。”“那我要请三位同学来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同学们高兴地举手要来读。我点出三位同学,说:“等下他们读的时候我们边听边想,一个同学读完一段,我们来交流一下理解。”同学们点头明白。第一个同学读书开始了,读得认真清楚。“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一只野兔从树林窜出来,一头撞在树桩上,死了。”“理解了,第二个同学继续读。”“这一段你又明白什么呢?”“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很高兴,心想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该多好啊。”“理解了一些,那这段要读出种田人的心情来,我们表演读读。”同学们表演读着。“白捡到一只野兔很高兴,还心想每天能捡到。可能吗?第三个同学来读第三自然段。”第三个同学带着语气读着。“怎么样?”“他再也没有捡到野兔,庄稼全完了。”“哎。怪谁呢?请你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指名读书。他站起读着。他认真读完,我说:“这就叫-----”同学们答着:“守株待兔。”“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她慢慢读着。“这就是------”“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能捡到兔子吗?”“不能。”“你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他认真地读着。“看到了,守株待兔的后果,庄稼全完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问。“不能守株待兔。”一同学脱口而出。我笑笑说:“说具体点,清楚点。”“捡到一样东西,不能巴不得天天能捡到。应该通过劳动获得。”“你说得很清楚。不能巴望不劳而获,劳动所获才是真道理。”我又接着说,“这个种田人有一种侥幸心理。”同学们看着我显得有点茫然,似乎不理解侥幸心理是什么意思。我举着守株待兔的例子耐心地给学生讲着侥幸的意思,同学们听后明白了。“我们能要有侥幸心理吗?捡到一次东西巴不得天天能捡到,抄了一次作业老师没有说就天天抄作业。”“不能。”“记住只有辛勤的劳动才有收获。”
“我们来讲讲这个寓言故事吧。先四人小组里讲,然后再推选代表到台上来讲。”我说。同学们四人小组讲着这个寓言,每个小组里都传出快乐的笑声。五分钟后,我选出几个代表到讲台前讲着故事,同学们讲得还清楚,也还有趣,下面的同学们听着他们讲寓言故事,笑脸绽放。之后,我评选出班级讲故事能手出来,说:“祝贺我们班上这三位讲故事能手,他们平时就很喜欢举手发言,会想会说。我们坐在座位上不举手发言,不敢上台讲故事,就像守株待兔一样,侥幸地等待,行吗?”“不行。”同学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回家也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下课。”
一阵阵风从窗户口吹在我们身上,凉爽极了。
[ 本帖最后由 从容 于 2013-5-13 08:40 编辑 ]
文:从容
立夏一过,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了。稻田已经耘好,里面存着一些水,白晃晃的。有的田里插上了禾苗,一行行,一株株,和泥土说着青绿的话语。菜地里各样的藤菜站立在自己的位置上,热烈奔放地打开心事。风从田野吹来,吹过白晃晃的田里,吹过青绿的禾苗,吹过菜地,从窗户口吹进教室,吹在孩子们的小脑袋上,吹在书本上,书页翻起。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7课《寓言两则》。”我说着板书课题。“谁知道什么是寓言呢?”我微笑着问。陈嘉智快言快语,说:“是成语故事。”我摇摇头,说:“寓言不是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是有区别的。”二年级的学生还毕竟比较小,我没有展开说出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的区别,直接说道:“寓言是假借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说着我板书“故事——道理——启发”。“来看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我说着板书“揠苗助长”,“谁来读题?”一些同学高举着手要读题,我点一同学读题。“读得不错,读准了‘揠’字,揠苗助长,为什么不说拔苗助长呢?”同学们望着我说不上来,我启发学生理解,说:“拔萝卜是把萝卜全拔出来,拔草也是把草连根一起拔出,可见拔是把要拔的物拔出泥土。而揠苗助长呢,是把禾苗全部拔出泥土吗?不是,是把禾苗往高里拔一点点,禾苗的一点根还在泥土里。”同学们听着我说,应和着说着,理解了“揠”和“拔”的区别。“理解了吧,一起读题。”同学们齐声响亮读着题。
“揠苗助长是个怎样的故事呢?自由读读课文。”我说。同学们咿咿呀呀自由读着。几分钟后,我说:“书读好了吗?我来检查你们读书的情况。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我、我、我”举着手要读,我点出一名同学读。他站起认真而有感情地读着。“读得怎样?”我问。一同学说:“读得很好。”“从哪儿看出来的?”“他把‘巴望’、‘天天’重读了,读出了语气。”“你听得真仔细。‘巴望’是什么意思呢?”“是盼望、希望的意思。”“那为什么不用‘盼望’、‘希望’呢?”这下同学们答不上来。我说:“你们想想他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禾苗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啊,他只是自己心里的急切的希望,巴望是盼望、希望,多指不好的一面。”同学们点点头。“来读读这两句吧。”我说。同学们带着语气读着。“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心里怎样?”我问。“焦急。”“焦急地读读第三句,谁来读读。”一同学举手读着。“我听出你把‘转来转去’读得特别有味道。为什么呢?”我问。“转来转去可以看出他很焦急。”他回答道。“那你表演着读读怎样?”他表演读着,惹得班上同学也竞相表演读着,教室里一下子充满欢笑的读书声。“这就是故事的起因,他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一起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同学们又一次读着,很富有语气。
“这个急性子种田人想到办法没有?”我问。“想到了。”“谁来读读?”一同学站起读着。“读得不够急啊?谁再来读读二、三自然段。读出一个急性子来。”一同学读着。“是个急性子,你读出来了。我们来表演读读。”我引导同学们表演读着,同学们站在座位旁边,做着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的动作。“你累到了吗?”我来到一表演读的同学身边说。他显得很累地说:“筋疲力尽了。”“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回到家里喝口水说话休息啊。”“他没有喝水,他是一边喘气一边说。”“你学得真像啊,可以当演员了。”我又来到一表演往高里拔禾苗的同学身边说:“你拔得好快啊。累到了吗?”“累是累,但看到禾苗长高了一大截高兴啊。”我向他笑笑,真是机灵的小演员啊。我来到讲台前对着全班同学说:“你们真是出色的小演员啊,演出了一个急性子的种田人来。再来读题。”同学们齐读着:“揠苗助长。”“现在可以说说寓言的意思吧?”我说。一同学举手说着:“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来帮助禾苗长得快些。”“不错,加上人物就更完整了。谁再来说说?”又一同学说着,非常完整清楚。
“学到这,我们明白了故事的经过。再来看看故事的结果吧。谁来读读最后一自然段。”一同学站起大声读着。“结果怎样?”“禾苗都枯死了。”“这个种田人急着往高里拔禾苗来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明白了什么?”我问。“不能太心急了。”“不能揠苗助长。”“要慢慢来,让禾苗自己生长。”同学们争着说着。我说:“就是不能急于求成,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要按事情的发展规律办事。”同学们听着我说都点点头。“像我们读书,你一天把这本语文书都学完,可以吗?”“不可以。”“你们还有什么启发呢?”“我们是一天天长大的,小树也是一天天长大的,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写字要慢慢写,不能急于求成,把字写得好草。”
“你们说得太好了,来讲讲这个故事吧。你们先在座位上练习讲讲,讲好了的同学举手。然后我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来讲。”我说。同学们自由练习讲着寓言故事,不一会儿有许多小手举起来了。我点出三位同学上台一人讲一部分合作讲完《揠苗助长》,讲的时候有两个同学讲得不够流利,我在一旁引导讲清楚。之后我对同学们说:“这次没有讲流利不要紧,我不会急于求成的,那样会欲速则不达,相信你们下次会讲得更好。回家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寓言是常读常新,常讲常新的,等你们长大了,又会对这个寓言有进一步的理解。”同学们看着我,有一种快乐,有一种轻松写在他们的脸上。
休息十分钟后,我们又开始上课了。“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问。“告诉我们不能急于求成,那样会欲速则不达。”同学们争着回答。“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我说着板书课题。请人读题。“自由读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我说。同学们自由读着寓言。读书的声音渐渐小了,我说:“书读好了吧,我来出几个生字考考你们是不是读准了拼音。”说完我出示“窜、此”请人拼读。“读准了,这两个生字是平舌音。全班一起读读。”我再出示“喘、守、撞、桩、锄”几个生字请人拼读。“发现了吗?这几个生字都是翘舌音,你来教大家拼读一下吧。”我指名带读。
“生字学会了,我们来学习寓言故事了。这则寓言有几个自然段?”“三个。”“那我要请三位同学来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同学们高兴地举手要来读。我点出三位同学,说:“等下他们读的时候我们边听边想,一个同学读完一段,我们来交流一下理解。”同学们点头明白。第一个同学读书开始了,读得认真清楚。“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一只野兔从树林窜出来,一头撞在树桩上,死了。”“理解了,第二个同学继续读。”“这一段你又明白什么呢?”“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很高兴,心想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该多好啊。”“理解了一些,那这段要读出种田人的心情来,我们表演读读。”同学们表演读着。“白捡到一只野兔很高兴,还心想每天能捡到。可能吗?第三个同学来读第三自然段。”第三个同学带着语气读着。“怎么样?”“他再也没有捡到野兔,庄稼全完了。”“哎。怪谁呢?请你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指名读书。他站起读着。他认真读完,我说:“这就叫-----”同学们答着:“守株待兔。”“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她慢慢读着。“这就是------”“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能捡到兔子吗?”“不能。”“你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他认真地读着。“看到了,守株待兔的后果,庄稼全完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问。“不能守株待兔。”一同学脱口而出。我笑笑说:“说具体点,清楚点。”“捡到一样东西,不能巴不得天天能捡到。应该通过劳动获得。”“你说得很清楚。不能巴望不劳而获,劳动所获才是真道理。”我又接着说,“这个种田人有一种侥幸心理。”同学们看着我显得有点茫然,似乎不理解侥幸心理是什么意思。我举着守株待兔的例子耐心地给学生讲着侥幸的意思,同学们听后明白了。“我们能要有侥幸心理吗?捡到一次东西巴不得天天能捡到,抄了一次作业老师没有说就天天抄作业。”“不能。”“记住只有辛勤的劳动才有收获。”
“我们来讲讲这个寓言故事吧。先四人小组里讲,然后再推选代表到台上来讲。”我说。同学们四人小组讲着这个寓言,每个小组里都传出快乐的笑声。五分钟后,我选出几个代表到讲台前讲着故事,同学们讲得还清楚,也还有趣,下面的同学们听着他们讲寓言故事,笑脸绽放。之后,我评选出班级讲故事能手出来,说:“祝贺我们班上这三位讲故事能手,他们平时就很喜欢举手发言,会想会说。我们坐在座位上不举手发言,不敢上台讲故事,就像守株待兔一样,侥幸地等待,行吗?”“不行。”同学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回家也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下课。”
一阵阵风从窗户口吹在我们身上,凉爽极了。
[ 本帖最后由 从容 于 2013-5-13 08:40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