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约
2021-12-23叙事散文青衫子
春日,想到了信。不是信笺之信,而是信用之信。“信”字一谓人言,引申为“言而有信”,意思是说话得算数,不能出尔反尔;最常见的一句成语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驷马是什么马?不是马,而是指四匹马拉的车。四匹马拉的车都追不上,可见君子一言的距离之……
春日,想到了信。
不是信笺之信,而是信用之信。
“信”字一谓人言,引申为“言而有信”,意思是说话得算数,不能出尔反尔;最常见的一句成语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驷马是什么马?不是马,而是指四匹马拉的车。四匹马拉的车都追不上,可见君子一言的距离之远。什么样的距离呢?君子与小人之间。
君子与小人是个大命题,古往今来有许多至理名言论及二者之间的距离与分别,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等。在这些分别中,比较显著的一点便是“信”的有无。
信乃儒术之一,成于周,亦毁于周。
成于周只是一个约略的说法,是将其作为传统美德之一归于周王教化之功。
关于人的教化问题,道家儒家观点迥异。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有点“树大自然直”的意思。儒家主张因材施教,对于有悖成材的枝杈及早削除。但是在言而有信方面,道家儒家却观点相同,足见其重要性。
为什么要言而有信呢?是因为其反面“言而无信”破坏了社会秩序。这样的反面例子可谓数不胜数。有人与人之间的,也有国与国之间的。后者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左传》《周郑交质》篇。
故事说周平王和郑伯易子为质,以作凭证。这事貌似有些荒唐,却是时代历史产物,有其必然性。为何说是必然性呢?用一个成语可以概括:物极必反。与月盈而亏、水满则溢同样道理,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其鼎盛之时也是其衰败之始。
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分封建治,各卫其疆。郑伯便是受周王分封的诸候卿士,世袭其父郑武公,按例向周王进贡。周王相当于中央,郑伯属于地方。为什么要易子交质呢?是因为周王和郑伯之间的不信任。郑伯认为周王想把部分权力移交给另一位诸候西虢公,对自己不公平,所以产生怨气。周王对此予以否认,说不可能的事。郑伯不信。怎么办呢?采用当时比较普遍的处理国与国之间信任问题的外交办法,易子交质吧。于是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问题解决了吗?暂时解决了,却没有彻底解决。因为这件事一开始就存在隐患。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易子而质一般用来处理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处理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按照周朝当初的建制理想,诸候国是臣,对周王必须绝对效忠。《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一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郑伯分封之地也属于周王的,只是交给郑伯管理罢了。可是随着郑伯国力日渐强盛,周王室日渐衰微,王权受到威胁,周王欲分权予西虢公也是防备郑伯独揽朝政的无奈之举。
周郑交质是一个历史事件,从表面来看,起于信毁,终于信毁。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西虢公掌政。这下郑伯不愿意了,一年间先后派军队收割了周王的麦子和稻谷。易子交质形同虚设。信,毁了。
信属于道德范畴,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利益纷争法则面前似乎有些不堪一击。抛开历史因素,以今人的眼光来看,郑伯的做派很自然,很美国,也很强势。郑伯非君子,君子更像是一个传说。
午后,茶渐凉,目渐涩。在粗略体味关于君子的传说中,我知信风又绿了大江两岸,不负春约。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3-4-1 06:03 编辑 ] 大自然, 君子一言
不是信笺之信,而是信用之信。
“信”字一谓人言,引申为“言而有信”,意思是说话得算数,不能出尔反尔;最常见的一句成语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驷马是什么马?不是马,而是指四匹马拉的车。四匹马拉的车都追不上,可见君子一言的距离之远。什么样的距离呢?君子与小人之间。
君子与小人是个大命题,古往今来有许多至理名言论及二者之间的距离与分别,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等等。在这些分别中,比较显著的一点便是“信”的有无。
信乃儒术之一,成于周,亦毁于周。
成于周只是一个约略的说法,是将其作为传统美德之一归于周王教化之功。
关于人的教化问题,道家儒家观点迥异。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有点“树大自然直”的意思。儒家主张因材施教,对于有悖成材的枝杈及早削除。但是在言而有信方面,道家儒家却观点相同,足见其重要性。
为什么要言而有信呢?是因为其反面“言而无信”破坏了社会秩序。这样的反面例子可谓数不胜数。有人与人之间的,也有国与国之间的。后者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左传》《周郑交质》篇。
故事说周平王和郑伯易子为质,以作凭证。这事貌似有些荒唐,却是时代历史产物,有其必然性。为何说是必然性呢?用一个成语可以概括:物极必反。与月盈而亏、水满则溢同样道理,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其鼎盛之时也是其衰败之始。
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分封建治,各卫其疆。郑伯便是受周王分封的诸候卿士,世袭其父郑武公,按例向周王进贡。周王相当于中央,郑伯属于地方。为什么要易子交质呢?是因为周王和郑伯之间的不信任。郑伯认为周王想把部分权力移交给另一位诸候西虢公,对自己不公平,所以产生怨气。周王对此予以否认,说不可能的事。郑伯不信。怎么办呢?采用当时比较普遍的处理国与国之间信任问题的外交办法,易子交质吧。于是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问题解决了吗?暂时解决了,却没有彻底解决。因为这件事一开始就存在隐患。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易子而质一般用来处理平等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处理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按照周朝当初的建制理想,诸候国是臣,对周王必须绝对效忠。《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一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郑伯分封之地也属于周王的,只是交给郑伯管理罢了。可是随着郑伯国力日渐强盛,周王室日渐衰微,王权受到威胁,周王欲分权予西虢公也是防备郑伯独揽朝政的无奈之举。
周郑交质是一个历史事件,从表面来看,起于信毁,终于信毁。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西虢公掌政。这下郑伯不愿意了,一年间先后派军队收割了周王的麦子和稻谷。易子交质形同虚设。信,毁了。
信属于道德范畴,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利益纷争法则面前似乎有些不堪一击。抛开历史因素,以今人的眼光来看,郑伯的做派很自然,很美国,也很强势。郑伯非君子,君子更像是一个传说。
午后,茶渐凉,目渐涩。在粗略体味关于君子的传说中,我知信风又绿了大江两岸,不负春约。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3-4-1 06:03 编辑 ] 大自然, 君子一言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