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即景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瓜架秧子
回家,去乡下。
故乡的老家,原也是熟悉的。夏天,家家院子里搭起竹架木架架秧子。多是南瓜秧子,葫芦秧子。还有茄子,豆角,西红柿,也需架秧子,但那秧子矮,架子搭的小,不成气候。高大的南瓜架盖过葡萄架,形成圈阴凉地儿,可以纳凉,大一点的足够放张八仙桌,一家子围坐,喝茶,吃捞面,顺手拧一个冒刺的黄瓜,也不洗,咔哧咔哧,脆生生的,暑气就下去一半,再喝一碗绿豆汤,伏天的湿溽全无。乡间靠这个滋养,少有中暑的。乡下的院子总不落空,瓜架爬到房檐上,无需空调,电风扇,屋里极凉爽。有人在南瓜架下栓了蝈蝈笼子,叫声清亮。南瓜秧子里藏着绿虫子,小孩指头那么大,捉了丢进蝈蝈笼里,隔一小下看,没了。
我喜见葫芦,长得憨拙,耐看。青时一层绒毛,刺手。成熟后光洁。会玩的人摩挲的油润,挂在家里当物件,能辟邪。
在乡间,种葫芦的少,许是嫌它没大用场吧,又多生,一串一串的,大的葫芦劈开,可以当瓢使。不过也不结实,一摔就碎了。现在人都用塑料的瓢,轻省,耐用。
玩葫芦是文人的事,乡人不懂其中的奥妙,只管实用。南瓜秧子,西葫芦秧子能结好大的瓜。困难时期,瓜菜半年粮。现在家家粮食吃不了,南瓜熬粥,老葫芦拌馅,亦是好东西。南瓜,西葫芦市场多见,自己养的吃着放心,乡熟数着架上的几个大西葫芦,六七个,嘱咐我秋后来摘西葫芦,剁馅蒸包子,瞬间动心,口腔有口水漫上来。
搬了一把木椅,坐在南瓜架下,茶是粗茶,杯子也大。呆着,瓜叶斑驳披在身上,隐隐的花香沁入,端的好味。
窗户纸儿
路过一户穷人家。院墙坍塌了一半,胡乱堆了秸秆堵着。隔墙可见院子,几畦韭菜,边上几株蜀葵。乡熟唤两声,屋前纱帘挑起,出来一个老汉,上衣敞开,隐约的油污,烟锅子在嘴里吧嗒。乡熟斥他不讲卫生。老汉嘿嘿乐。知道是乡熟经常救助的人,不以为怪。瞥见屋子下的窗户纸儿,有几处绽开,占着风,来回摆动,推开门去看。
不见窗户纸儿已多年。
窗户纸的消失源于木格窗户的消失。
木格子窗户,一格巴掌大,从里面糊一层纸。纸是麻纸,粗,韧性,白色。一层窗户纸用一年。过完腊八扫房子,把一年的窗户纸揪了,糊上新的,从外面贴上窗花。小时候喜欢用指头把窗户纸偷偷捅个窟窿,一只眼贴着瞅外面的世界,像观西洋景儿一般……
乡熟进来,说老汉是个放羊汉,一个人活,不讲究,来看望(扶贫)的人,多是放点东西就转身。
我已进家,陈设脏而乱,呛人的旱烟味儿。放了一点心意,继续瞅窗户纸。近了看,不是麻纸,粉连纸。薄而脆,也便宜,过去少有人用来糊窗户的。木格的窗户呈褐色,木纹已经看不出来,显见得年龄大了。清扫一下,换上一层麻纸,再贴两朵窗花,早年的日子就出来了。
白日梦,忘记老汉眼前的苦困,罪过呀。
抬脚出门,又看了一眼窗户纸儿,忽然想跑过去,戳一个窟窿。
戏台
戏台是乡间常见之物,一村的公共器物。差不多的村子都有戏台。戏台是乡间聚会的场所,一个村子的核心。
在乡间,一年唱不了几台戏。戏台的主要功用在聚会,有重大事项发布,广播里吆喝,全村男女老少就来到戏台下。除了知道要知道的事情,戏台也是女人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喇叭一响,翻箱倒柜,找出压箱底的衣裳,洗脸梳头,装扮一新,平时养鸡喂猪,没心思捯饬自己。
戏台后来荒了,先是电视,后来是互联网。我去村子,女人们手里都拿着手机,不时点一下。要戏台做什么呢。
但戏台还在。有的村子修了宗祠,建了庙,也拾掇了戏台。
进村,看到戏台,心里不发慌。上了年纪的人在戏台下坐着,一群一群,聊天。也有摆摊卖吃喝的,知道这个村子还活着,心里踏实许多。
村里海选,戏台派上用场,候选人轮流上台演讲,投票箱就放在戏台上,红彤彤的。
戏台多有历史。我见过村子里,明清时候的戏台,几百年了,远远的立在那里,像是代表这个村子欢迎你。
戏台偶尔唱戏,多数闲置,一村子的人都认得它。我去村子,就想着看看戏台,老旧的。朋友说,灰突突的有啥看头。
我说,看戏呀。
朋友说,哪有戏?
我指着戏台,就在那儿,里里外外都是戏。
朋友笑我神经。我躲到戏里头,不理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