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三万里:第一批远赴重洋的留学生
2021-12-23叙事散文潘竞贤
1872年9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上,有这样一则报道:“昨天到达这里的30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淑女和绅士,容貌俊秀,要比任何在这之前到美国访问过的中国人都好看很多。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朝廷拨出100万美元用于这些……
1872年9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上,有这样一则报道:
“昨天到达这里的30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淑女和绅士,容貌俊秀,要比任何在这之前到美国访问过的中国人都好看很多。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朝廷拨出100万美元用于这些学生的教育。”
需要勘误的是,30名中国学生中,没有“淑女”,清一色的“绅士”,只是他们头上有辫子,身穿宽大的长袍,洋人眼一花,把纯爷们误作淑女了。
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这群10至16岁的少年们终于抵岸。第一次踏上异国的土地,一切都那么新鲜,尤其是冒着滚滚浓烟在望不到尽头的铁轨上轰隆而过的火车。他们恍惚间感觉到,故土和异国,除了在距离上相去甚远,还有一些更隐秘更深邃的差别,可是,这些差别具体是什么,他们暂时说不上来——弄清楚这一点,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30名少年中,有24人来自广东;24名广东少年中,有很多来自一个叫香山的县城。出洋留学、政府买单,这样的美事,竟然大多掉在了贫穷子弟的头上,真是奇怪。在这个以天朝自居的国度,除了自己,普天下的其他人都是夷人,其他地方都是荒蛮之地。因为一个闭关锁国的政策,接收信息的渠道被阻塞了,外面的变化天翻地覆,天朝大国却充耳不闻。尽管洋人们早已用枪炮撬开了国门,见过“红毛”的人,也知道了红毛们的膝盖是会弯曲的[1],可是,天朝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在国人的脑子里,中国就是天下的中央,蛮夷之地自然是看不上的。民间还流传着各种关于西洋人的恐怖故事,说洋人会把幼童活活剥皮,再把狗皮接种到幼童身上,当作怪物展览,以此牟利。[2]所以,达官贵人们才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犄角旮旯的地方去呢。更何况,所有留学生的家长,都被要求在一张写着“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证明上签字画押,好像签了卖身契,从此天涯相隔,再见无期。
对于30名少年来说,变化却是真切、巨大而深远的。漂洋过海所带来的,是人生走向的改变。而成就了这种改变的人,主要是曾国藩、李鸿章和容闳。
就在留学生远赴重洋的前一年,在帝都推帘听政的西太后看到了一份特别的折子,折子上签了两个重臣的名字: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在折子里,权衡得失,条陈利害,写得有理有据,文采斐然。内容概括地说,就是:西洋人厉害,是因为他们技术先进,咱大清要变得厉害,就得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然后,他们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从各省挑选聪明的幼童,每年30名,四年120名,分批赴美留学,学期15年,学成后回国报效。这份奏折还进一步细化了留洋随员(包括管理留学生的正副委员、翻译)的俸银、路费、办公费用,留学生的所有费用一概由政府承担,还有衣物、食用等津贴。
西太后把这份折子交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复议;总理衙门再与曾国藩、李鸿章商议、修订;一个月后,折子再次递给了西太后,西太后批上了“依议,钦此”四个字。
早在十多年前,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容闳就已经开始筹划派遣留学生的事情。容闳的好友丁日昌,当时任江苏巡抚,很支持这件事,本打算通过户部侍郎文祥转奏朝廷,可当时文祥正居丧在家[3],此事也被耽搁。直到1870年,容闳成了曾国藩身边的一名翻译随员,他再次说服丁日昌,再由丁日昌向曾国藩提出派遣留学生的事情。
1870年的曾国藩,已经59岁了,两年后,这位晚清中兴大臣在抑郁中病逝。他因为平定太平天国而获封一等毅勇侯的至高荣誉,官居一品,可是,在他心里,有一件事远比平乱更重要——让这个已经溃烂不堪的国家重新富强起来。他和他的同党们使用的方法,后来被人们称作“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远赴重洋,师夷长技,是这个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疏通赴美留学的渠道,1871年春天,美国公使路过天津时,李鸿章亲自与他商议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事情,美国公使欣然应允。在此之前,中美两国已签署了《中美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明文约定两国可以互派留学生,并且依照“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
而此时,清廷的统治者们见识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割地赔款,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受红毛的窝囊气;天平天国又闹得满国风雨。西太后隐隐感到屁股下的龙椅坐得不踏实,动了思变之心。
历史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
容闳是幼童留美事件的实际负责人,一切都准备停当,轮船起航的那一刻,他站在船头,抑制不住兴奋之情。17年前,他横渡太平洋,怀揣着报效国家的理想,回到祖辈们耕耘过的这片土地上。可是,容闳很快就发现一厢情愿的自己是多么可悲又可笑,祖国没有什么需要他去做的事情,除了微贱的亲属,他没有朋友,不受待见。一个接受了欧风美雨洗礼的青年,置身在长久以来都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度里,他的孤独感该有多深?容闳在美国学到了数学、生理学、心理学、化学、哲学等,而当时的天朝只读孔孟经书,相比之下,高低彰显。容闳在回忆录《西学东渐记》中写道:“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这段话道出了容闳竭力促成赴美留学一事的初衷,也是当时精英知识分子的心声。好在,道路虽曲折,结局却遂了人意。
从1872年到1875年,120名幼童先后赴美留学。他们中,有22位考入了容闳的母校耶鲁大学,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詹天佑入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学成后回国,几经辗转,终于在1887年成为中国铁路公司的第一位工程师,1894年建成中国第一座铁路桥——滦河大桥;1909年,由他修筑的京张铁路竣工,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费用只有外商索价的五分之一;辛亥革命后,他又修建了从武昌至长沙的铁路。晚年致力于编写工程技术书籍,其中,《华英工程词汇》是我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
唐绍仪也是120名幼童中的一位,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881年归国,1901年出任天津海关道,从八国联军手中接收被占的天津;1904年挫败了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他还是近代第一位致力于收回中国海关控制权的人。辛亥年的枪炮喧嚣之后,他得到革命党人和袁世凯的一致推举,出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为民主共和事业劳心出力。
在回国的留美学生中,蔡绍基出任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校长;曹嘉祥出任天津巡警道,是中国新式警察的创办人之一;梁敦彦当过驻外大使、交通总长;钟文跃是沪杭甬铁路总局局长;刘玉麟当过驻英美使节。根据当代学者的统计,留美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担任着重要的岗位,在铁路部门工作的16 人,有5 人是铁路局长;从事矿务的10 人;从事外交和行政的有21 人,其中领事、代办以上的外交官12 人,公使2 人,外交总长1 人,内阁总理1人;从事海军者20 人,海军将领14 人;从事教育、新闻和法律工作者5 人;从事电报工作者17 人,其中3 人任过电信局长;从事商业者7 人;从医者3 人。[4]
留美学生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在留美学生中,唐国安出任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梁如浩曾任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校长,蔡绍基任北洋大学校长。在他们的推动下,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新兴学科被移植到国内,生根发芽,使更多的国人接受到新思想,知道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数理生化,君君臣臣之外还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与科学)。“幼童留美”之后,数以万计的人走出了国门,并最终成为中国变革图强过程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1878年,清廷计划把留美学生送入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美国政府却拒绝了,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却拥有这个资格。李鸿章得知,一声叹息,他促成幼童留美一事的实际目的落空了,原本是希望在这批学生中选拔海陆军事人才的。此时,与他联名上呈奏折的曾国藩已在六年前病逝。一年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排华风潮愈演愈烈。
吃面包、牛肉和奶酪的留学生们,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而且从作风到思想都在逐步被“美化”着——他们剪了辫子,穿上西装,还对白皮肤、蓝眼睛的美国姑娘心生爱慕之情,有人还入了基督教。这些变化,在清廷的守旧派眼里是不能容忍的。当时负责留学事务的翰林陈兰彬(陈兰彬担任留学事务局正委员,容闳为副委员)多次上奏李鸿章,要求全部撤回留学生,而开明的容闳坚决反对。清廷掌权的西太后和光绪皇帝也要求整顿留学事务局,对留学生严加管教。李鸿章不愿看到留学事业早夭,又迫于压力,最终采取了一个“半留半撤”的折衷方案——已入大学的学生不撤回,留下继续完成未尽学业,有望成才的聪明学生“酌留若干”,其余的“逐渐”撤回。当时,已有过半的留学生进入大学,又因为“酌留若干”四字,撤回的学生寥寥。
可是,清廷内部的守旧派不依不饶,总理衙门向西太后上了一封“奏请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的折子,在排华风潮、财政拮据、守旧势力围攻的共同作用下,西太后批复:依议,钦此。
和当年批准幼童留美的折子,一模一样。
[1] 鸦片战争前,多数国人以为外国人的膝盖不会弯曲,还风传外国人日常主要吃干牛肉粉,没有中国的大黄和茶叶为之通便,就会胀死,就连以禁烟闻名的林则徐,都曾一度相信过这些传闻
[2] 关于此传闻,台湾学者刘真在其主编的《留学教育》第一册中有记载
[3] 古时为官者,父母去世,需要退职回家,守孝三年
[4] 引子王平《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影响》一文,该文刊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24卷第1期
2012.11月初稿
2012.12.31改定
全文3600字 [ 本帖最后由 潘竞贤 于 2012-12-31 15:05 编辑 ]
“昨天到达这里的30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淑女和绅士,容貌俊秀,要比任何在这之前到美国访问过的中国人都好看很多。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朝廷拨出100万美元用于这些学生的教育。”
需要勘误的是,30名中国学生中,没有“淑女”,清一色的“绅士”,只是他们头上有辫子,身穿宽大的长袍,洋人眼一花,把纯爷们误作淑女了。
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这群10至16岁的少年们终于抵岸。第一次踏上异国的土地,一切都那么新鲜,尤其是冒着滚滚浓烟在望不到尽头的铁轨上轰隆而过的火车。他们恍惚间感觉到,故土和异国,除了在距离上相去甚远,还有一些更隐秘更深邃的差别,可是,这些差别具体是什么,他们暂时说不上来——弄清楚这一点,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30名少年中,有24人来自广东;24名广东少年中,有很多来自一个叫香山的县城。出洋留学、政府买单,这样的美事,竟然大多掉在了贫穷子弟的头上,真是奇怪。在这个以天朝自居的国度,除了自己,普天下的其他人都是夷人,其他地方都是荒蛮之地。因为一个闭关锁国的政策,接收信息的渠道被阻塞了,外面的变化天翻地覆,天朝大国却充耳不闻。尽管洋人们早已用枪炮撬开了国门,见过“红毛”的人,也知道了红毛们的膝盖是会弯曲的[1],可是,天朝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在国人的脑子里,中国就是天下的中央,蛮夷之地自然是看不上的。民间还流传着各种关于西洋人的恐怖故事,说洋人会把幼童活活剥皮,再把狗皮接种到幼童身上,当作怪物展览,以此牟利。[2]所以,达官贵人们才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犄角旮旯的地方去呢。更何况,所有留学生的家长,都被要求在一张写着“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证明上签字画押,好像签了卖身契,从此天涯相隔,再见无期。
对于30名少年来说,变化却是真切、巨大而深远的。漂洋过海所带来的,是人生走向的改变。而成就了这种改变的人,主要是曾国藩、李鸿章和容闳。
就在留学生远赴重洋的前一年,在帝都推帘听政的西太后看到了一份特别的折子,折子上签了两个重臣的名字: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在折子里,权衡得失,条陈利害,写得有理有据,文采斐然。内容概括地说,就是:西洋人厉害,是因为他们技术先进,咱大清要变得厉害,就得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然后,他们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从各省挑选聪明的幼童,每年30名,四年120名,分批赴美留学,学期15年,学成后回国报效。这份奏折还进一步细化了留洋随员(包括管理留学生的正副委员、翻译)的俸银、路费、办公费用,留学生的所有费用一概由政府承担,还有衣物、食用等津贴。
西太后把这份折子交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复议;总理衙门再与曾国藩、李鸿章商议、修订;一个月后,折子再次递给了西太后,西太后批上了“依议,钦此”四个字。
早在十多年前,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容闳就已经开始筹划派遣留学生的事情。容闳的好友丁日昌,当时任江苏巡抚,很支持这件事,本打算通过户部侍郎文祥转奏朝廷,可当时文祥正居丧在家[3],此事也被耽搁。直到1870年,容闳成了曾国藩身边的一名翻译随员,他再次说服丁日昌,再由丁日昌向曾国藩提出派遣留学生的事情。
1870年的曾国藩,已经59岁了,两年后,这位晚清中兴大臣在抑郁中病逝。他因为平定太平天国而获封一等毅勇侯的至高荣誉,官居一品,可是,在他心里,有一件事远比平乱更重要——让这个已经溃烂不堪的国家重新富强起来。他和他的同党们使用的方法,后来被人们称作“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远赴重洋,师夷长技,是这个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疏通赴美留学的渠道,1871年春天,美国公使路过天津时,李鸿章亲自与他商议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事情,美国公使欣然应允。在此之前,中美两国已签署了《中美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明文约定两国可以互派留学生,并且依照“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
而此时,清廷的统治者们见识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割地赔款,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受红毛的窝囊气;天平天国又闹得满国风雨。西太后隐隐感到屁股下的龙椅坐得不踏实,动了思变之心。
历史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
容闳是幼童留美事件的实际负责人,一切都准备停当,轮船起航的那一刻,他站在船头,抑制不住兴奋之情。17年前,他横渡太平洋,怀揣着报效国家的理想,回到祖辈们耕耘过的这片土地上。可是,容闳很快就发现一厢情愿的自己是多么可悲又可笑,祖国没有什么需要他去做的事情,除了微贱的亲属,他没有朋友,不受待见。一个接受了欧风美雨洗礼的青年,置身在长久以来都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度里,他的孤独感该有多深?容闳在美国学到了数学、生理学、心理学、化学、哲学等,而当时的天朝只读孔孟经书,相比之下,高低彰显。容闳在回忆录《西学东渐记》中写道:“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这段话道出了容闳竭力促成赴美留学一事的初衷,也是当时精英知识分子的心声。好在,道路虽曲折,结局却遂了人意。
从1872年到1875年,120名幼童先后赴美留学。他们中,有22位考入了容闳的母校耶鲁大学,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詹天佑入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学成后回国,几经辗转,终于在1887年成为中国铁路公司的第一位工程师,1894年建成中国第一座铁路桥——滦河大桥;1909年,由他修筑的京张铁路竣工,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费用只有外商索价的五分之一;辛亥革命后,他又修建了从武昌至长沙的铁路。晚年致力于编写工程技术书籍,其中,《华英工程词汇》是我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
唐绍仪也是120名幼童中的一位,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881年归国,1901年出任天津海关道,从八国联军手中接收被占的天津;1904年挫败了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他还是近代第一位致力于收回中国海关控制权的人。辛亥年的枪炮喧嚣之后,他得到革命党人和袁世凯的一致推举,出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为民主共和事业劳心出力。
在回国的留美学生中,蔡绍基出任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校长;曹嘉祥出任天津巡警道,是中国新式警察的创办人之一;梁敦彦当过驻外大使、交通总长;钟文跃是沪杭甬铁路总局局长;刘玉麟当过驻英美使节。根据当代学者的统计,留美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担任着重要的岗位,在铁路部门工作的16 人,有5 人是铁路局长;从事矿务的10 人;从事外交和行政的有21 人,其中领事、代办以上的外交官12 人,公使2 人,外交总长1 人,内阁总理1人;从事海军者20 人,海军将领14 人;从事教育、新闻和法律工作者5 人;从事电报工作者17 人,其中3 人任过电信局长;从事商业者7 人;从医者3 人。[4]
留美学生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在留美学生中,唐国安出任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梁如浩曾任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校长,蔡绍基任北洋大学校长。在他们的推动下,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新兴学科被移植到国内,生根发芽,使更多的国人接受到新思想,知道了四书五经之外还有数理生化,君君臣臣之外还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与科学)。“幼童留美”之后,数以万计的人走出了国门,并最终成为中国变革图强过程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1878年,清廷计划把留美学生送入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美国政府却拒绝了,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却拥有这个资格。李鸿章得知,一声叹息,他促成幼童留美一事的实际目的落空了,原本是希望在这批学生中选拔海陆军事人才的。此时,与他联名上呈奏折的曾国藩已在六年前病逝。一年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排华风潮愈演愈烈。
吃面包、牛肉和奶酪的留学生们,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而且从作风到思想都在逐步被“美化”着——他们剪了辫子,穿上西装,还对白皮肤、蓝眼睛的美国姑娘心生爱慕之情,有人还入了基督教。这些变化,在清廷的守旧派眼里是不能容忍的。当时负责留学事务的翰林陈兰彬(陈兰彬担任留学事务局正委员,容闳为副委员)多次上奏李鸿章,要求全部撤回留学生,而开明的容闳坚决反对。清廷掌权的西太后和光绪皇帝也要求整顿留学事务局,对留学生严加管教。李鸿章不愿看到留学事业早夭,又迫于压力,最终采取了一个“半留半撤”的折衷方案——已入大学的学生不撤回,留下继续完成未尽学业,有望成才的聪明学生“酌留若干”,其余的“逐渐”撤回。当时,已有过半的留学生进入大学,又因为“酌留若干”四字,撤回的学生寥寥。
可是,清廷内部的守旧派不依不饶,总理衙门向西太后上了一封“奏请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的折子,在排华风潮、财政拮据、守旧势力围攻的共同作用下,西太后批复:依议,钦此。
和当年批准幼童留美的折子,一模一样。
[1] 鸦片战争前,多数国人以为外国人的膝盖不会弯曲,还风传外国人日常主要吃干牛肉粉,没有中国的大黄和茶叶为之通便,就会胀死,就连以禁烟闻名的林则徐,都曾一度相信过这些传闻
[2] 关于此传闻,台湾学者刘真在其主编的《留学教育》第一册中有记载
[3] 古时为官者,父母去世,需要退职回家,守孝三年
[4] 引子王平《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影响》一文,该文刊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24卷第1期
2012.11月初稿
2012.12.31改定
全文3600字 [ 本帖最后由 潘竞贤 于 2012-12-31 15:05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