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在灵魂深处翩跹(发《延安文学》2020第3期)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诗句在灵魂深处蹁跹
高卫国
那首诗的语言跳荡闪现时,一下子就攫住了我的灵魂。
我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才读到那首诗的,诗歌并不长,读完之后顿觉追悔,如果我能早一点儿遇上它,它一定可以安抚我内心的焦灼。
当然这其中也有自我安慰的侥幸,我还是有幸遇见了它。左图右史,卷帙浩繁,好文字实在是太多,能有幸在某个时间节点与之相遇也算缘分。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的久别重逢,与好文字相遇也是如此吧。
在豫北小城,一个午后,伴着冬日的暖阳我漫翻书卷,这时候我和一首小诗邂逅。诗是兰德的《生与死》:“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傍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在和这首诗相遇之前,我的心中藏着旋涡。他们的价值并非我追求的价值,他们的存在提醒着我千万别活成他们,正是在这样的焦灼下,我伴着宿舍楼里那盏昏黄的灯泡开始攻读考研书籍的。正是众多的他们作参照促成了我走出去的理想。那些有形的秩序激起我思维潮水般的震荡,在这种激荡中涌现脑海的却是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一千多年前的诗作,仍然能透出左思内心冰雪般的寒冷和凄怆,还错杂着另一种奇异的质感和光明。
生活中那些有形的、无形的路总让人迷失。童年时迷失在有形的旷野,天地阔远、大雾弥漫,因方向性的缺失,在曾经熟悉的阡陌中兜了无数个圈子。现在想来那并不可怕,却多了几分田园童趣的回忆,那个孤独的孩子终会找到回家的路。若干年后,当我能够理性看待自己,看待外在的世界,当我自认为我能够沿着某条路走下去时,却发现世界并没有给我提供道路。我曾经的跋山涉水、风雨兼程,我曾经的挑灯夜读、孜孜不倦,在世俗世界的既定秩序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回忆以往的求学经历,自己决心去做的,努力后基本都能实现,考大学时如此,考研时也是如此。而参加工作后,许多看似自己的事情也多和别人交错相关,有时无论如何执着地去做,也总是事与愿违。我曾经为这忧伤把自己深藏一隅,暗自伤怀,也曾在暗夜里用痛苦撕裂痛苦,撕裂、撞击、周旋后是一声叹息,随着叹息声一起落下的是一地冰凉的月光。
十几年的追求,生活似乎画了一个圈,像极了一个离家远走的旅人,出走多年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我站立原处,却已历经沧桑,这沧桑赋予生命一种韧性。追寻、拒阻,拒阻、追寻,时间似乎在这样的运动中被拉长了,心却在咀嚼痛苦后变得更加坚强。正是带着这种对生活的思考,我又一次想到了诗人兰德的这首诗。诗虽短,却有一种洗尽铅华后的自然淳朴,平淡中尽显从容通达。这首诗,以缓慢的节奏和纯粹的力量敲击内心,涤荡灵魂,生命在恬然中闪耀的神性之光熠熠生辉。
我敢肯定这些闪耀着神性之光的文字,一定是对灵魂最大的滋养,我在和文字的对话中摒弃了焦灼、绝望,生命在自我对话中抵达深度并获得了某种灵韵。
我希望我笔下的思考是对生活有益的探索,能唤醒自我也催生理性并带给他人希望。我深知生活并不是我看到的,更不仅仅是我所表达的,生活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在那些未知的领域里,生活或许更加丰富多彩。
那些无法抵达的领域,我借助思考和想象得以抵达,那些未知的玄奥给我的文字留下思考的空间。年少时笃信希望在远方,理想在彼岸,人到中年后我惊异地发现,希望和理想并不在远方和彼岸,就在自己身上,或许可以凭借手中的笔抵达。
这首先是一种坦然,其次应当是一种自我拯救,精致的现世利己主义者,容易活成生活的奴仆,这种沉溺难免沦落为一种对生活的辜负。本性自如,内心有我,在夜深人静时能听到生命之音的召唤,这个我不是自私、狭隘、偏激,应是一种坚持、坚定、坚守。
有了这内心的坚守,就如同儿时的你在郊外玩得再疯狂,也能认清回家的方向。又如同英雄的决断,《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得知刘备音信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作家熊培云也曾说过:真正的英雄,不在于一城一地得失,也不在于赢得几场战役,在于关键时刻服从内心“非如此不可”的坚守。
每一个杰出的诗人都是大地与灵魂之间的翻译者。聂鲁达言:诗句跌向灵魂,犹如露珠跌向牧场。那些流向灵魂的诗句在看不见的岁月深处,沿着时间流逝的方向生长,早已将正知和光明镌刻在你的心上。诗人兰德如此,聂鲁达如此,米沃什也是如此:我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我只想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 (刊于《延安文学》2020年第三期)
高卫国
那首诗的语言跳荡闪现时,一下子就攫住了我的灵魂。
我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才读到那首诗的,诗歌并不长,读完之后顿觉追悔,如果我能早一点儿遇上它,它一定可以安抚我内心的焦灼。
当然这其中也有自我安慰的侥幸,我还是有幸遇见了它。左图右史,卷帙浩繁,好文字实在是太多,能有幸在某个时间节点与之相遇也算缘分。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的久别重逢,与好文字相遇也是如此吧。
在豫北小城,一个午后,伴着冬日的暖阳我漫翻书卷,这时候我和一首小诗邂逅。诗是兰德的《生与死》:“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傍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在和这首诗相遇之前,我的心中藏着旋涡。他们的价值并非我追求的价值,他们的存在提醒着我千万别活成他们,正是在这样的焦灼下,我伴着宿舍楼里那盏昏黄的灯泡开始攻读考研书籍的。正是众多的他们作参照促成了我走出去的理想。那些有形的秩序激起我思维潮水般的震荡,在这种激荡中涌现脑海的却是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一千多年前的诗作,仍然能透出左思内心冰雪般的寒冷和凄怆,还错杂着另一种奇异的质感和光明。
生活中那些有形的、无形的路总让人迷失。童年时迷失在有形的旷野,天地阔远、大雾弥漫,因方向性的缺失,在曾经熟悉的阡陌中兜了无数个圈子。现在想来那并不可怕,却多了几分田园童趣的回忆,那个孤独的孩子终会找到回家的路。若干年后,当我能够理性看待自己,看待外在的世界,当我自认为我能够沿着某条路走下去时,却发现世界并没有给我提供道路。我曾经的跋山涉水、风雨兼程,我曾经的挑灯夜读、孜孜不倦,在世俗世界的既定秩序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回忆以往的求学经历,自己决心去做的,努力后基本都能实现,考大学时如此,考研时也是如此。而参加工作后,许多看似自己的事情也多和别人交错相关,有时无论如何执着地去做,也总是事与愿违。我曾经为这忧伤把自己深藏一隅,暗自伤怀,也曾在暗夜里用痛苦撕裂痛苦,撕裂、撞击、周旋后是一声叹息,随着叹息声一起落下的是一地冰凉的月光。
十几年的追求,生活似乎画了一个圈,像极了一个离家远走的旅人,出走多年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我站立原处,却已历经沧桑,这沧桑赋予生命一种韧性。追寻、拒阻,拒阻、追寻,时间似乎在这样的运动中被拉长了,心却在咀嚼痛苦后变得更加坚强。正是带着这种对生活的思考,我又一次想到了诗人兰德的这首诗。诗虽短,却有一种洗尽铅华后的自然淳朴,平淡中尽显从容通达。这首诗,以缓慢的节奏和纯粹的力量敲击内心,涤荡灵魂,生命在恬然中闪耀的神性之光熠熠生辉。
我敢肯定这些闪耀着神性之光的文字,一定是对灵魂最大的滋养,我在和文字的对话中摒弃了焦灼、绝望,生命在自我对话中抵达深度并获得了某种灵韵。
我希望我笔下的思考是对生活有益的探索,能唤醒自我也催生理性并带给他人希望。我深知生活并不是我看到的,更不仅仅是我所表达的,生活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在那些未知的领域里,生活或许更加丰富多彩。
那些无法抵达的领域,我借助思考和想象得以抵达,那些未知的玄奥给我的文字留下思考的空间。年少时笃信希望在远方,理想在彼岸,人到中年后我惊异地发现,希望和理想并不在远方和彼岸,就在自己身上,或许可以凭借手中的笔抵达。
这首先是一种坦然,其次应当是一种自我拯救,精致的现世利己主义者,容易活成生活的奴仆,这种沉溺难免沦落为一种对生活的辜负。本性自如,内心有我,在夜深人静时能听到生命之音的召唤,这个我不是自私、狭隘、偏激,应是一种坚持、坚定、坚守。
有了这内心的坚守,就如同儿时的你在郊外玩得再疯狂,也能认清回家的方向。又如同英雄的决断,《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得知刘备音信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作家熊培云也曾说过:真正的英雄,不在于一城一地得失,也不在于赢得几场战役,在于关键时刻服从内心“非如此不可”的坚守。
每一个杰出的诗人都是大地与灵魂之间的翻译者。聂鲁达言:诗句跌向灵魂,犹如露珠跌向牧场。那些流向灵魂的诗句在看不见的岁月深处,沿着时间流逝的方向生长,早已将正知和光明镌刻在你的心上。诗人兰德如此,聂鲁达如此,米沃什也是如此:我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我只想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 (刊于《延安文学》2020年第三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