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2021-12-23叙事散文一灯烟雨
要不是父亲的多次督促,至今,我或许还不会回老家,更不会见到过去我儿时住过的老屋。我所称呼的老屋,其实,就是我住过的房子,也就才三十多年的历史,按人们普遍的说法,应该还称不上老屋。而我感觉这样称呼,心里舒服,好似是有一种回忆掺杂其中,让人有所……
要不是父亲的多次督促,至今,我或许还不会回老家,更不会见到过去我儿时住过的老屋。我所称呼的老屋,其实,就是我住过的房子,也就才三十多年的历史,按人们普遍的说法,应该还称不上老屋。而我感觉这样称呼,心里舒服,好似是有一种回忆掺杂其中,让人有所留恋。
我记得,盖老屋的时间,大约是1976年。当时,这里是一个坑,高低不平,最深的地方有一米半深。父亲找人从远处拉土垫了好多天,才将其填平,和路北的地面处于一个水平面上。那时,拉土是推车,有的是驴拉车,有的则是两个人。而后,挖地槽、打夯、才将地基弄好。起先,先要打一些土胚,等干了后,再拉回家,放置在地基的周围,方便使用。另外,父亲还买来一些砖与白灰,那个时候,还用不起水泥沙子。只是在房子的窗台、门口处才会用水泥沙子磨一磨,装饰一下,那样就很壮观了。
盖房时,我回家一次,房子好像自己长高一样,一天一个样。当时,我在上学,只有放学回家后,才会看看。看着新房,我真想马上住进去,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要知道,当时,一家六口人就住在老宅的东厢房,且不说拥挤,也不方便。尤其是夏天,父亲总是穿着汗衫,汗水都湿透了,也不脱。我还好一点,毕竟年龄小。诸多的不便就不好说了。
等看到房屋封顶了,我就迅疾跑进屋里,却被爷爷喊住。原来是屋顶还没弄好,不时会有一些碎屑掉下来。在我的期盼中,感觉每天是那么地漫长,好似时光停止了,在和我玩迷藏。我知道,这是我内心过于期盼的缘故。总算盼到可以进屋的时刻了,我站在门口,平静了一下心情,才慢慢地走进去,没有了那次的急切,但有了内心的满足。等我站在屋的中央,看着崭新的檩条、白白的墙,平整的地面,我低下头看了看我的衣服,好似让新房暗淡了许多。
后来,我就不怎么注意了,反正知道住进去的时日也不多了,慌也没用。直到有一天放学后,母亲说,晚上,我们去新房住。这才又将心思转移到新房上来,但没有了往日的那份激动,感觉只是换了一个住处一般,已经没什么了。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有了属于自己的床,也有了自己学习的地方,当然了,是三合一,也就是那一间房。这已经足够让我兴奋的了,让我瞬间没有了其他的欲望,满足得很。要知道,当时的条件下,有好多的同伴,还没有我这样的条件。
后来,我考学,工作在外地,那个房间只是我探亲时的休息地。虽然我不在家,母亲却一直给我留着,我知道,这是母亲的情感所在,看到床也就是看到了我,仿佛我在家一般。这是亲情所难割舍的。睹物思人。
再后来因父亲在城里工作,单位分了房子,全家就搬到了县城。家里的房子就闲置了起来,起初的几年,奶奶在世,父亲总会回家,去看奶奶,顺便也会将房子看一下。尤其是过年时,要在家住几天的,陪着奶奶过年。这个时候,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让我感觉似从未离开过。奶奶去世后,父亲回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许多,偶尔也会提起老家的房子,但不会付诸行动。
我每年一次的探亲假,也只是在县城活动,而没有回家的打算,对老屋也就不在想起,仿佛与我无关。这次,要不是父亲的一再督促,我还不会回去。不过,父亲提起后,我在脑中搜寻老屋的一些记忆,过去时候的一些片段隐约闪现。父亲的这一提醒,还真让我有了去看看老屋的冲动,去找寻一下过去的自己,重拾一下儿时的回忆。
这天,我和父亲各自骑着自行车,向老家出发。我走到村头,碰到了院里的老爷爷,我忙下车,和他打招呼,问我多久没回来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好几年了。老爷爷听着,点了点头,好像是对我说,也像是自言自语说,有空还是回来看看。我没回应。老爷爷已经扭头走了,悄无声息地,好似老爷爷将我的思绪带回了过去。
等我走到家门口时,红色的大门已经暗淡了许多,还有点点的锈斑。父亲开锁,试着拧了几次,也没打开,我便接过,拧了几次,还用力往下拽着,才打开,我一看,锁已锈了,在看自己的手,满手的暗红色锈迹。一看这样的锁,就知道主人多久没有回来过了。好似锁也提出了抗议,对于没能经常地光顾而对主人发泄着不满。我打开大门,走进院子,站在那里,看着脚下已有一尺多高的杂草,如若没有围墙,说是一块荒地,也是可信的。我这才明白了,父亲来时要带镰刀的用意。我来不及多想,就和父亲一起干了起来,不一会儿,脚下就有了一块空旷的地盘,趁喘口气的机会,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
座北的五间房,墙壁已脱落,有的地方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坑,因是土坯墙,有人住还好一点,没人住了,屋里潮湿,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窗户底下的那一段,或许是雨水冲刷的多,已经掉了许多,不久的将来,就会里外想通了。再看,绿色的窗户框也已暗淡,窗户的玻璃也少了一些,不知是刮风所致,还是有人翻墙进来而故意破坏。想打开一下,也很难。借此也不打开了,反正少了玻璃,也起到了通风的作用。没想到,坏事也成了好事。抬头向上看去,屋顶的红瓦,也有残破,失去了过去的色泽,也有坏的,这就是下雨后,屋里潮湿的罪魁祸首。
院子西边的两间房子,是后来盖的。盖的时候,我没在家,我只是后来看到了现在的样子,砖砌的水泥抹墙,看上去就结实,比北屋强了许多。这样的房子即使在城里也是很好的,但现在却让其空着,我感觉有点浪费。再说了,这样好,我们也没回去住。往东看,那一间坯房还在那里,那时全家人做饭的地方,平时还可以,尤其是下雨时,母亲要来回跑好几趟,馒头、粥与菜里还会加上点雨水的味道。现在看去,已经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我给父亲说,干脆把它推倒算了。父亲看了看,慢慢地说,在那吧,什么时间倒了什么时候算。我知道,父亲不想自己去亲手破坏它,哪里有父亲的汗水,有父亲的记忆。这样说来,我也不想,那里也有我的记忆。我看着看着,仿佛看到母亲那瘦弱的身影,在那里忙活着,还飘出了缕缕的清香。
我和父亲一起,将院里的杂草清理了一遍,将杂草堆到院子的东南角,让其自己慢慢地消失吧。地面还有杂草的根,我知道,明年还会有同样的杂草。即使这样,我看着院子,心里踏实,或许这就是家的感觉。我知道,父亲也知道,这样的打扫只能是白费功夫,不起作用的。但这样做,会给自己的心一个安慰,会让自己的心有家的感觉。
老屋,我的记忆中不灭的痕迹。我走近老屋,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儿时,只有回到那里,才会找到过去的那些记忆,才会有一种踏实的感受。父亲的牵挂在那里,我们的根也在那里。我看着有点破旧的老屋,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屋会自然地消失,还是人为地消失。想起这些,微微心痛,人不能离开根,没有了根,也就没有了回忆,没有了希望。趁着老屋还在,我会经常回去,看看,时常让心有家的感觉。
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一灯烟雨 于 2012-6-8 07:05 编辑 ]
我记得,盖老屋的时间,大约是1976年。当时,这里是一个坑,高低不平,最深的地方有一米半深。父亲找人从远处拉土垫了好多天,才将其填平,和路北的地面处于一个水平面上。那时,拉土是推车,有的是驴拉车,有的则是两个人。而后,挖地槽、打夯、才将地基弄好。起先,先要打一些土胚,等干了后,再拉回家,放置在地基的周围,方便使用。另外,父亲还买来一些砖与白灰,那个时候,还用不起水泥沙子。只是在房子的窗台、门口处才会用水泥沙子磨一磨,装饰一下,那样就很壮观了。
盖房时,我回家一次,房子好像自己长高一样,一天一个样。当时,我在上学,只有放学回家后,才会看看。看着新房,我真想马上住进去,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要知道,当时,一家六口人就住在老宅的东厢房,且不说拥挤,也不方便。尤其是夏天,父亲总是穿着汗衫,汗水都湿透了,也不脱。我还好一点,毕竟年龄小。诸多的不便就不好说了。
等看到房屋封顶了,我就迅疾跑进屋里,却被爷爷喊住。原来是屋顶还没弄好,不时会有一些碎屑掉下来。在我的期盼中,感觉每天是那么地漫长,好似时光停止了,在和我玩迷藏。我知道,这是我内心过于期盼的缘故。总算盼到可以进屋的时刻了,我站在门口,平静了一下心情,才慢慢地走进去,没有了那次的急切,但有了内心的满足。等我站在屋的中央,看着崭新的檩条、白白的墙,平整的地面,我低下头看了看我的衣服,好似让新房暗淡了许多。
后来,我就不怎么注意了,反正知道住进去的时日也不多了,慌也没用。直到有一天放学后,母亲说,晚上,我们去新房住。这才又将心思转移到新房上来,但没有了往日的那份激动,感觉只是换了一个住处一般,已经没什么了。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有了属于自己的床,也有了自己学习的地方,当然了,是三合一,也就是那一间房。这已经足够让我兴奋的了,让我瞬间没有了其他的欲望,满足得很。要知道,当时的条件下,有好多的同伴,还没有我这样的条件。
后来,我考学,工作在外地,那个房间只是我探亲时的休息地。虽然我不在家,母亲却一直给我留着,我知道,这是母亲的情感所在,看到床也就是看到了我,仿佛我在家一般。这是亲情所难割舍的。睹物思人。
再后来因父亲在城里工作,单位分了房子,全家就搬到了县城。家里的房子就闲置了起来,起初的几年,奶奶在世,父亲总会回家,去看奶奶,顺便也会将房子看一下。尤其是过年时,要在家住几天的,陪着奶奶过年。这个时候,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让我感觉似从未离开过。奶奶去世后,父亲回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许多,偶尔也会提起老家的房子,但不会付诸行动。
我每年一次的探亲假,也只是在县城活动,而没有回家的打算,对老屋也就不在想起,仿佛与我无关。这次,要不是父亲的一再督促,我还不会回去。不过,父亲提起后,我在脑中搜寻老屋的一些记忆,过去时候的一些片段隐约闪现。父亲的这一提醒,还真让我有了去看看老屋的冲动,去找寻一下过去的自己,重拾一下儿时的回忆。
这天,我和父亲各自骑着自行车,向老家出发。我走到村头,碰到了院里的老爷爷,我忙下车,和他打招呼,问我多久没回来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好几年了。老爷爷听着,点了点头,好像是对我说,也像是自言自语说,有空还是回来看看。我没回应。老爷爷已经扭头走了,悄无声息地,好似老爷爷将我的思绪带回了过去。
等我走到家门口时,红色的大门已经暗淡了许多,还有点点的锈斑。父亲开锁,试着拧了几次,也没打开,我便接过,拧了几次,还用力往下拽着,才打开,我一看,锁已锈了,在看自己的手,满手的暗红色锈迹。一看这样的锁,就知道主人多久没有回来过了。好似锁也提出了抗议,对于没能经常地光顾而对主人发泄着不满。我打开大门,走进院子,站在那里,看着脚下已有一尺多高的杂草,如若没有围墙,说是一块荒地,也是可信的。我这才明白了,父亲来时要带镰刀的用意。我来不及多想,就和父亲一起干了起来,不一会儿,脚下就有了一块空旷的地盘,趁喘口气的机会,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
座北的五间房,墙壁已脱落,有的地方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坑,因是土坯墙,有人住还好一点,没人住了,屋里潮湿,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窗户底下的那一段,或许是雨水冲刷的多,已经掉了许多,不久的将来,就会里外想通了。再看,绿色的窗户框也已暗淡,窗户的玻璃也少了一些,不知是刮风所致,还是有人翻墙进来而故意破坏。想打开一下,也很难。借此也不打开了,反正少了玻璃,也起到了通风的作用。没想到,坏事也成了好事。抬头向上看去,屋顶的红瓦,也有残破,失去了过去的色泽,也有坏的,这就是下雨后,屋里潮湿的罪魁祸首。
院子西边的两间房子,是后来盖的。盖的时候,我没在家,我只是后来看到了现在的样子,砖砌的水泥抹墙,看上去就结实,比北屋强了许多。这样的房子即使在城里也是很好的,但现在却让其空着,我感觉有点浪费。再说了,这样好,我们也没回去住。往东看,那一间坯房还在那里,那时全家人做饭的地方,平时还可以,尤其是下雨时,母亲要来回跑好几趟,馒头、粥与菜里还会加上点雨水的味道。现在看去,已经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我给父亲说,干脆把它推倒算了。父亲看了看,慢慢地说,在那吧,什么时间倒了什么时候算。我知道,父亲不想自己去亲手破坏它,哪里有父亲的汗水,有父亲的记忆。这样说来,我也不想,那里也有我的记忆。我看着看着,仿佛看到母亲那瘦弱的身影,在那里忙活着,还飘出了缕缕的清香。
我和父亲一起,将院里的杂草清理了一遍,将杂草堆到院子的东南角,让其自己慢慢地消失吧。地面还有杂草的根,我知道,明年还会有同样的杂草。即使这样,我看着院子,心里踏实,或许这就是家的感觉。我知道,父亲也知道,这样的打扫只能是白费功夫,不起作用的。但这样做,会给自己的心一个安慰,会让自己的心有家的感觉。
老屋,我的记忆中不灭的痕迹。我走近老屋,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儿时,只有回到那里,才会找到过去的那些记忆,才会有一种踏实的感受。父亲的牵挂在那里,我们的根也在那里。我看着有点破旧的老屋,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屋会自然地消失,还是人为地消失。想起这些,微微心痛,人不能离开根,没有了根,也就没有了回忆,没有了希望。趁着老屋还在,我会经常回去,看看,时常让心有家的感觉。
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一灯烟雨 于 2012-6-8 07:05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