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风味(二)
2021-12-23叙事散文范廷伟
青阳炒鸡来到繁华的县城工作以后,尝到的美味各种佳肴越来越多,胃口越来越刁钻,尤其是和唱酬之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闲来无事,沽酒作乐时,多是到山区找些“农家乐”之类的家庭饭店,品农家美食,享别样风情。在邹平的县城也好,山村也罢,“青阳炒鸡”是一……
青阳炒鸡
来到繁华的县城工作以后,尝到的美味各种佳肴越来越多,胃口越来越刁钻,尤其是和唱酬之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闲来无事,沽酒作乐时,多是到山区找些“农家乐”之类的家庭饭店,品农家美食,享别样风情。在邹平的县城也好,山村也罢,“青阳炒鸡”是一道必尝不可的、风味独特的地方美食。 地处邹平县城以西的青阳镇,因有曾经点燃推翻隋末王朝烈火的王薄起义遗址,又有因先忧后乐而闻名于世的宋代名相范仲淹,因“窖藏捐金”而重建的千年古刹醴泉寺,更有少年范仲淹曾在黉堂岭下“化粥断齑”、刻苦攻读,至今仍然令无数游人见贤思齐、景仰不已的“范仲淹读书洞”等众多人文古迹,加之味道鲜美、香气浓郁的“青阳炒鸡”早已名贯齐鲁。所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村民风质朴唯美的青阳镇,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摩肩接踵,纷至沓来,到此感悟沧桑,凭吊先贤。 每当外地的文朋诗友来邹平旅游,我必定带他们到位于青阳镇境内的雕窝峪、醴泉寺等景点,绿树掩映、山花烂漫的春色自是令他们万分陶醉,柿果彤红、色彩斑斓的秋景更是让他们赞叹不已,“流水高山清雅韵,乐忧天下万年传”的范仲淹刻苦自砺,终成一代名相的故事启示着万千后来人奋发进取,不负春光。来到青阳山区,气势磅礴的山峦,给人信心;叮咚作响的溪流,令人遐思。旅游既要有悦目赏心之感,又要享口腹饱食之乐。到醴泉寺东侧的杏林山庄,品评一下纯正地道的“青阳炒鸡”,必是我的不二选择。 所谓的“青阳炒鸡”,就是青阳山区的老百姓,选择在山林果树下散养的那些笨鸡,精心加工制作的一道佳肴,这些可爱的笨鸡,在山地中、果树下自由自在地或相互追逐、或尽情嬉戏,它们饥啄田间害虫,渴饮山溪清泉,或唧唧喔喔,或引吭高歌,单是房前屋后蜂飞蝶舞,田地林间鲜花绽放的美景,又有笨鸡闲庭信步的和谐画面,应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一份色泽鲜明的干煸芸豆,一盘咸淡适中的水煮花生,一份红白相间的麻婆豆腐,一盘香气扑鼻的椿芽鸡蛋,就足以令被海参鲍鱼宠坏了的刁钻胃口,顿时食欲大开。 最好的风景在远处,最好的美食在后头。压轴的“青阳炒鸡”在朋友们的翘首期待中“闪亮登场”了。朴实而热情的农家大嫂,将“青阳炒鸡”用不锈钢的茶盘盛满,在朋友们一惊一乍的欢呼声中,端上了宽大的桌面,它不仅仅鲜香麻辣,而且光润嫩滑,色红油亮。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句“众生黯然了母性的光辉,正如日出时群星的回避”,这盘酱香浓郁的炒鸡,紧紧吸引着朋友们的眼球,而那几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在这“青阳炒鸡”的强烈映衬下黯然失色不说,居然很快就像后娘手中的孩子,根本没人再去理会了。 虽是酱香浓郁,肉香异常,但热情的农家大嫂介绍说:“炒鸡的佐料主要是八角、花椒、姜片、味精、老抽、辣椒等,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喜好等,分热辣、中辣、微辣几个档次。”“青阳炒鸡”不同于其他各个地方的炒鸡,他们在制作麻、辣炒鸡的过程中,并不使用让人舌麻肉疼的麻椒,多放些花椒,同样能炒制出麻辣的效果来。麻辣里裹着浓浓的鸡肉香,浓浓的鸡肉香中混有微微的麻辣,朋友们全然不顾自己“不甚雅观”的各种吃相,手撕与牙咬并用,品评和享用同时。食毕,互相对视,竟然惹来笑声一片。 朋友们尽情地大快朵颐,而我却喜欢与肉香不分上下的姜片,平时吃不得菜中的姜片,“青阳炒鸡”中的姜片,因为与肉香完整地融合在了一起,与鸡肉块一样有咬劲、耐咀嚼。技艺高超的大厨在炒制鸡肉的同时,需要放入清澈甘甜的山泉水,肉水混合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熬制,才能出现汤浓、肉香、色鲜、味美的精彩效果,当然,用刚刚宰杀的散养笨鸡制作“青阳炒鸡”,其显著特点是肉质鲜嫩,酱香浓郁,让人吃得红光满面,齿颊留香。用饭店擀制的油饼蘸了少许的汤料,同样也能起到“吃净喝光,身体健康”的效果呢! 祖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邹平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携朋友到青阳镇游山玩水,享受人生的时候,对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青阳炒鸡”情有独钟,品人人赞叹不已的“青阳炒鸡”乐此不疲。我这样认为,苏鲁川粤几大菜系,犹如“大家闺秀”,虽常令人倾心不已,“青阳炒鸡”却如“小家碧玉”,定会让人对它日思夜想,终生难忘。 煎饼盒子
因为魏桥创业集团的巨大带动作用,拉动了邹平当地地方经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也是因为该集团十六万职工的巨大生活与消费需求,天南地北的地方名吃才得以汇聚到魏桥镇、邹平城,在令我难忘的小吃中,煎饼盒子是我早年记忆里比较深刻的一种。
记得小时候。农村的生活条件很差,人们的日常主食就是以地瓜面为主的“黑头老幺”——即迟志强在“囚歌”中所唱的窝窝头。偶尔的改善生活,就是母亲约了东家婶子或西家大娘,一起在铁鏊子上摊煎饼,她们一人拉着风箱,续着柴禾,一人忙上忙下,用刮刀在鏊子上摊匀了煎饼,干这项工作讲究的首先是一个配合默契,其次是两人家长里短地说东道西觉不出累来,在加深彼此感情的同时,这本身就是难得的精神享受。母亲巧手摊出的煎饼薄而透明,带着一种特有的柴草香气,让围了鏊子一圈的馋嘴孩子们的鼻子不停地翕动着,仿佛不忍浪费丁点儿的香气。
那时的煎饼,多是再地瓜面中搀了少许的玉米面,将它们叠成长方形,层层摞起来,然后整齐地码在簸箩中,最后,盖上自己家纺的粗织花布。它不仅吃着筋道,而且吃着方便,易于贮存,贮存期长达月余,是农村夏秋双抢季节的主食。它可以不用馏凉着吃,可以用葱蘸了酱卷着吃,可以用热水泡着吃——凡此种种,吃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这该是乡下人特喜欢煎饼的一些重要因素吧?当然,这都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一些残存印象了。参加工作后,吃过一些鲁南朋友带来的煎饼,用料上有了很多改进,多是用玉米面、小米面了。
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当地的日常主食便是馒头了。偶尔吃上一次半次的煎饼,权当是尝个鲜口,品个稀罕,对煎饼既没有更多、更深刻的印象,也没有更好、更密切的关注。由于外地美食煎饼盒子的到来,让我对煎饼文化的博大深厚逐渐有所了解起来。煎饼大家族中有种煎饼馃子,是曾经与天津大麻花齐名的津门名小吃;煎饼盒子是鲁南、苏北、豫北一带的美食;菜煎饼是山东淄博一带的名特产;锅子饼是鲁北一带的名吃;虽然做法用料略有区别,但取材方便,材料低廉,易于制作,都是当地百姓老少咸宜,久吃不厌,却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食佳品。
第一次吃煎饼盒子,是一次懒床所致。那次为了赶点上班而不让肚子受委屈,只好从街面的流动小摊处买下一份煎饼盒子,用方便袋裹了。那煎饼盒子热乎乎的,还透着丝丝浓郁的韭香;折叠处,露出薄薄的鸡蛋馅子。寒冷的早晨里,这份软中带香、香中带酥的煎饼盒子似乎冒着缕缕的热气,我不消三口、两口便完全吞咽下肚,整个上午的时间里,口中余味反刍,舌间余香绵绵,真像蒲松龄老先生在他的《煎饼赋》中所写的“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飘远”那样,外焦内软,香酥诱人的农家煎饼,令其香气扑鼻,令我胃口大开。
从此,我对煎饼的看法换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每次回到乡下父母的身边,我总要买上几个煎饼盒子孝敬老人,每当临近村庄走亲访友时,我也捎上几个让他们尝个新鲜。虽然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吃够了煎饼卷大葱,但是,他们对煎饼盒子这种异地流入的“舶来品”,他们还是无一例外地感到了新奇,欣赏甚至可以说是喜欢的程度。由于煎饼盒子的用料非常广泛,有豆芽馅料的、有豆腐馅料的、有韭菜鸡蛋馅料的、有土豆丝粉条馅料的……人们将菜切碎切细,佐以虾皮与油、盐、胡椒粉、精肉、鸡蛋、粉丝等,做到煎饼盒子的馅料常换常新,味道咸鲜,又能按人所需,加工及时,一时食客如云。
煎饼盒子经过折叠以后,平平整整,规规矩矩,看上去顺眼,吃起来顺心,每当我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时,便会骑上自行车,满大街上东张西望,仔细去搜寻那个流动的摊贩,因我是“铁杆”的煎饼盒子老主户,那头脑活络的小贩隔三差五地让我享受个打折后的“优惠价”,只是要我心知肚明即可,不可四处张扬而“泄露天机”。与我食好相悖的妻子,原来并不是多么地喜欢煎饼盒子,那年因病住院期间耳濡目染了我的煎饼盒子“情结”,并经了我的极大诱惑,竟然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我的煎饼盒子“情结”,妻子最终与我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条线上的蚂蚱。
近十年前,我随着魏桥创业集团的先遣部队,奔赴邹平县经济开发区进行第二次创业。那时条件异常艰苦,也就是从那时起,工作忙上加忙的我,便与美味可口的煎饼盒子失去了缘分。有知我心思的朋友告诉我,城西倒有个卖煎饼盒子的流动摊贩。是不是当初的那个摊贩朋友无所谓,只是距离太远,我却不能时时光顾于他了。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2-10-8 19:19 编辑 ]
来到繁华的县城工作以后,尝到的美味各种佳肴越来越多,胃口越来越刁钻,尤其是和唱酬之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闲来无事,沽酒作乐时,多是到山区找些“农家乐”之类的家庭饭店,品农家美食,享别样风情。在邹平的县城也好,山村也罢,“青阳炒鸡”是一道必尝不可的、风味独特的地方美食。 地处邹平县城以西的青阳镇,因有曾经点燃推翻隋末王朝烈火的王薄起义遗址,又有因先忧后乐而闻名于世的宋代名相范仲淹,因“窖藏捐金”而重建的千年古刹醴泉寺,更有少年范仲淹曾在黉堂岭下“化粥断齑”、刻苦攻读,至今仍然令无数游人见贤思齐、景仰不已的“范仲淹读书洞”等众多人文古迹,加之味道鲜美、香气浓郁的“青阳炒鸡”早已名贯齐鲁。所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村民风质朴唯美的青阳镇,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摩肩接踵,纷至沓来,到此感悟沧桑,凭吊先贤。 每当外地的文朋诗友来邹平旅游,我必定带他们到位于青阳镇境内的雕窝峪、醴泉寺等景点,绿树掩映、山花烂漫的春色自是令他们万分陶醉,柿果彤红、色彩斑斓的秋景更是让他们赞叹不已,“流水高山清雅韵,乐忧天下万年传”的范仲淹刻苦自砺,终成一代名相的故事启示着万千后来人奋发进取,不负春光。来到青阳山区,气势磅礴的山峦,给人信心;叮咚作响的溪流,令人遐思。旅游既要有悦目赏心之感,又要享口腹饱食之乐。到醴泉寺东侧的杏林山庄,品评一下纯正地道的“青阳炒鸡”,必是我的不二选择。 所谓的“青阳炒鸡”,就是青阳山区的老百姓,选择在山林果树下散养的那些笨鸡,精心加工制作的一道佳肴,这些可爱的笨鸡,在山地中、果树下自由自在地或相互追逐、或尽情嬉戏,它们饥啄田间害虫,渴饮山溪清泉,或唧唧喔喔,或引吭高歌,单是房前屋后蜂飞蝶舞,田地林间鲜花绽放的美景,又有笨鸡闲庭信步的和谐画面,应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一份色泽鲜明的干煸芸豆,一盘咸淡适中的水煮花生,一份红白相间的麻婆豆腐,一盘香气扑鼻的椿芽鸡蛋,就足以令被海参鲍鱼宠坏了的刁钻胃口,顿时食欲大开。 最好的风景在远处,最好的美食在后头。压轴的“青阳炒鸡”在朋友们的翘首期待中“闪亮登场”了。朴实而热情的农家大嫂,将“青阳炒鸡”用不锈钢的茶盘盛满,在朋友们一惊一乍的欢呼声中,端上了宽大的桌面,它不仅仅鲜香麻辣,而且光润嫩滑,色红油亮。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句“众生黯然了母性的光辉,正如日出时群星的回避”,这盘酱香浓郁的炒鸡,紧紧吸引着朋友们的眼球,而那几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在这“青阳炒鸡”的强烈映衬下黯然失色不说,居然很快就像后娘手中的孩子,根本没人再去理会了。 虽是酱香浓郁,肉香异常,但热情的农家大嫂介绍说:“炒鸡的佐料主要是八角、花椒、姜片、味精、老抽、辣椒等,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喜好等,分热辣、中辣、微辣几个档次。”“青阳炒鸡”不同于其他各个地方的炒鸡,他们在制作麻、辣炒鸡的过程中,并不使用让人舌麻肉疼的麻椒,多放些花椒,同样能炒制出麻辣的效果来。麻辣里裹着浓浓的鸡肉香,浓浓的鸡肉香中混有微微的麻辣,朋友们全然不顾自己“不甚雅观”的各种吃相,手撕与牙咬并用,品评和享用同时。食毕,互相对视,竟然惹来笑声一片。 朋友们尽情地大快朵颐,而我却喜欢与肉香不分上下的姜片,平时吃不得菜中的姜片,“青阳炒鸡”中的姜片,因为与肉香完整地融合在了一起,与鸡肉块一样有咬劲、耐咀嚼。技艺高超的大厨在炒制鸡肉的同时,需要放入清澈甘甜的山泉水,肉水混合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熬制,才能出现汤浓、肉香、色鲜、味美的精彩效果,当然,用刚刚宰杀的散养笨鸡制作“青阳炒鸡”,其显著特点是肉质鲜嫩,酱香浓郁,让人吃得红光满面,齿颊留香。用饭店擀制的油饼蘸了少许的汤料,同样也能起到“吃净喝光,身体健康”的效果呢! 祖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邹平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携朋友到青阳镇游山玩水,享受人生的时候,对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青阳炒鸡”情有独钟,品人人赞叹不已的“青阳炒鸡”乐此不疲。我这样认为,苏鲁川粤几大菜系,犹如“大家闺秀”,虽常令人倾心不已,“青阳炒鸡”却如“小家碧玉”,定会让人对它日思夜想,终生难忘。 煎饼盒子
因为魏桥创业集团的巨大带动作用,拉动了邹平当地地方经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也是因为该集团十六万职工的巨大生活与消费需求,天南地北的地方名吃才得以汇聚到魏桥镇、邹平城,在令我难忘的小吃中,煎饼盒子是我早年记忆里比较深刻的一种。
记得小时候。农村的生活条件很差,人们的日常主食就是以地瓜面为主的“黑头老幺”——即迟志强在“囚歌”中所唱的窝窝头。偶尔的改善生活,就是母亲约了东家婶子或西家大娘,一起在铁鏊子上摊煎饼,她们一人拉着风箱,续着柴禾,一人忙上忙下,用刮刀在鏊子上摊匀了煎饼,干这项工作讲究的首先是一个配合默契,其次是两人家长里短地说东道西觉不出累来,在加深彼此感情的同时,这本身就是难得的精神享受。母亲巧手摊出的煎饼薄而透明,带着一种特有的柴草香气,让围了鏊子一圈的馋嘴孩子们的鼻子不停地翕动着,仿佛不忍浪费丁点儿的香气。
那时的煎饼,多是再地瓜面中搀了少许的玉米面,将它们叠成长方形,层层摞起来,然后整齐地码在簸箩中,最后,盖上自己家纺的粗织花布。它不仅吃着筋道,而且吃着方便,易于贮存,贮存期长达月余,是农村夏秋双抢季节的主食。它可以不用馏凉着吃,可以用葱蘸了酱卷着吃,可以用热水泡着吃——凡此种种,吃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这该是乡下人特喜欢煎饼的一些重要因素吧?当然,这都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一些残存印象了。参加工作后,吃过一些鲁南朋友带来的煎饼,用料上有了很多改进,多是用玉米面、小米面了。
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当地的日常主食便是馒头了。偶尔吃上一次半次的煎饼,权当是尝个鲜口,品个稀罕,对煎饼既没有更多、更深刻的印象,也没有更好、更密切的关注。由于外地美食煎饼盒子的到来,让我对煎饼文化的博大深厚逐渐有所了解起来。煎饼大家族中有种煎饼馃子,是曾经与天津大麻花齐名的津门名小吃;煎饼盒子是鲁南、苏北、豫北一带的美食;菜煎饼是山东淄博一带的名特产;锅子饼是鲁北一带的名吃;虽然做法用料略有区别,但取材方便,材料低廉,易于制作,都是当地百姓老少咸宜,久吃不厌,却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食佳品。
第一次吃煎饼盒子,是一次懒床所致。那次为了赶点上班而不让肚子受委屈,只好从街面的流动小摊处买下一份煎饼盒子,用方便袋裹了。那煎饼盒子热乎乎的,还透着丝丝浓郁的韭香;折叠处,露出薄薄的鸡蛋馅子。寒冷的早晨里,这份软中带香、香中带酥的煎饼盒子似乎冒着缕缕的热气,我不消三口、两口便完全吞咽下肚,整个上午的时间里,口中余味反刍,舌间余香绵绵,真像蒲松龄老先生在他的《煎饼赋》中所写的“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飘远”那样,外焦内软,香酥诱人的农家煎饼,令其香气扑鼻,令我胃口大开。
从此,我对煎饼的看法换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每次回到乡下父母的身边,我总要买上几个煎饼盒子孝敬老人,每当临近村庄走亲访友时,我也捎上几个让他们尝个新鲜。虽然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吃够了煎饼卷大葱,但是,他们对煎饼盒子这种异地流入的“舶来品”,他们还是无一例外地感到了新奇,欣赏甚至可以说是喜欢的程度。由于煎饼盒子的用料非常广泛,有豆芽馅料的、有豆腐馅料的、有韭菜鸡蛋馅料的、有土豆丝粉条馅料的……人们将菜切碎切细,佐以虾皮与油、盐、胡椒粉、精肉、鸡蛋、粉丝等,做到煎饼盒子的馅料常换常新,味道咸鲜,又能按人所需,加工及时,一时食客如云。
煎饼盒子经过折叠以后,平平整整,规规矩矩,看上去顺眼,吃起来顺心,每当我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时,便会骑上自行车,满大街上东张西望,仔细去搜寻那个流动的摊贩,因我是“铁杆”的煎饼盒子老主户,那头脑活络的小贩隔三差五地让我享受个打折后的“优惠价”,只是要我心知肚明即可,不可四处张扬而“泄露天机”。与我食好相悖的妻子,原来并不是多么地喜欢煎饼盒子,那年因病住院期间耳濡目染了我的煎饼盒子“情结”,并经了我的极大诱惑,竟然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我的煎饼盒子“情结”,妻子最终与我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条线上的蚂蚱。
近十年前,我随着魏桥创业集团的先遣部队,奔赴邹平县经济开发区进行第二次创业。那时条件异常艰苦,也就是从那时起,工作忙上加忙的我,便与美味可口的煎饼盒子失去了缘分。有知我心思的朋友告诉我,城西倒有个卖煎饼盒子的流动摊贩。是不是当初的那个摊贩朋友无所谓,只是距离太远,我却不能时时光顾于他了。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2-10-8 19:19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