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清朗的绝世芳华》
2021-12-23叙事散文庄生小乔
《节奏清朗的绝世芳华》庄生小乔引子 临安城的霜同学发来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娇艳欲滴的女子含着一支娇艳欲滴的玫瑰——那女子行云流水的神情和那玫瑰怡然绽放的暗香相得益彰,让人脑海里浮现出“闻香识女人”的字眼,教人分不清女人和花的区别。 自……
《节奏清朗的绝世芳华》庄生小乔
引子 临安城的霜同学发来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娇艳欲滴的女子含着一支娇艳欲滴的玫瑰——那女子行云流水的神情和那玫瑰怡然绽放的暗香相得益彰,让人脑海里浮现出“闻香识女人”的字眼,教人分不清女人和花的区别。 自然就又想起临安城里被人比作西子的西湖,想到与西湖有关的无边风月,想到霜同学说过的临安江湖文化;还有,凭湖临风的临安女子林徽因——她的大写意的雕塑就在钱塘江边西子湖畔临水独立,由你任意去想她的绝世芳华,去想她款款走来时,节奏清朗如水的脚步声……
水流淙淙的清溪 1921年,在伦敦,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和父亲一起,结识了一位已有一个两岁孩子的二十四岁男子。父亲和女儿分别是林长民、林徽因,男子是徐志摩。 花季的少女,浪漫的诗人,在英伦相遇。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林徽因的情感世界,自此打开了一片诗意的天空。就像一条出于竹林的清溪,清新自然,水流潺潺,清晰可闻。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林徽因就成了被徐志摩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为她写了无数的情诗。 陈从周在《徐志摩年谱》中记到:1922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如此看来,两人相恋颇深。1922年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提出与原配张幼仪离婚。而当时,林徽因已经许配给了当年名士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 这似乎是林徽因青葱岁月的清溪中泛起的最大波澜了。放在她生命的长河里看,这也只是淙淙溪流中的一个微澜——她的生命中,还有许多波澜壮阔的大事件。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微澜,因为这个波澜很快复归于平静。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是林徽因所欣赏的,但也是她无法把握的,她毕竟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十七岁少女。她最终放弃了徐志摩,没有给徐志摩一个情感的未来。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在情路上尚显青涩的女生,作出的正确选择。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1924年4月,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担任翻译。当时集会的盛况,李欧梵在《浪漫一代》中说:“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松竹梅的一幅岁寒三友图。”泰戈尔当时曾为徐志摩和林徽因作最后的撮合,结局,也只是在诗人的诗集中徒添了一首感伤的诗: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奔腾不息的长河 暮年的金岳霖先生说:“我认识林徽因还是通过徐志摩的。” 徐志摩可能不会想到,他的一次引见,让林徽因的情感世界里,增添了一条一生一世都追随着她的奔腾不息的长河。 广为流传的故事是: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非常震惊,然而经过一夜无眠翻来覆去的思想斗争后,第二天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后来林将这些话转述给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他们再不提起这件事,三个人仍旧是好朋友。 而金岳霖先生却是从此再不动心,逐“林”而居,终生不娶。 林徽因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这样不无怜惜地谈到金岳霖的战时生活:“可怜的老金每天早晨在城里有课,常常要在早上五点半从这个村子出发,而没来得及上课空袭又开始了,然后就得跟着一群人奔向另一个方向的另一座城门、另一座小山,直到下午五点半,再绕许多路走回这个村子,一整天没吃、没喝、没工作、没休息,什么都没有!这就是生活。” 在林徽因身后,金岳霖送上一副挽联: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身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举座皆感叹唏嘘。 金岳霖先生去后,也进了八宝山,依然是和梁思成、林徽因两人,比邻而居。春暖花开的大海
“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那一刻,我相信梁思成一定心潮澎湃,就如春暖花开的大海。 梁思成曾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从1930年到1945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共同走了中国的十五个省,两百多个县,考察测绘了两百多处古建筑物,获得了许多远溯唐宋的发现,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人的认识并加以保护,比如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便是如此。 其间,1937年,梁氏夫妇避战乱辗转到长沙、昆明、重庆等地,“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过着我们父执辈少年时期的粗简生活”。在一封1941年的信中,林徽因是这么写的:“思成是个慢性子,一次只愿意做一件事,最不善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但杂七杂八的事却像纽约中央车站任何时候都会抵达的各线火车一样冲他驶来。我也许仍是站长,但他却是车站!我也许会被碾死,他却永远不会。” 林徽因曾说:“我认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 1955年冬天,林徽因怀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梁思成亲手为她设计了她在八宝山的长眠之所。墓身没有一字遗文。 林徽因的温润风华,从此绝世。慕高怀秀的人们,自那一年的冬天之后,再未听到过似她般节奏清朗如水的脚步声……
暗香, 长河, 大海, 临安, 清溪
引子 临安城的霜同学发来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娇艳欲滴的女子含着一支娇艳欲滴的玫瑰——那女子行云流水的神情和那玫瑰怡然绽放的暗香相得益彰,让人脑海里浮现出“闻香识女人”的字眼,教人分不清女人和花的区别。 自然就又想起临安城里被人比作西子的西湖,想到与西湖有关的无边风月,想到霜同学说过的临安江湖文化;还有,凭湖临风的临安女子林徽因——她的大写意的雕塑就在钱塘江边西子湖畔临水独立,由你任意去想她的绝世芳华,去想她款款走来时,节奏清朗如水的脚步声……
水流淙淙的清溪 1921年,在伦敦,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和父亲一起,结识了一位已有一个两岁孩子的二十四岁男子。父亲和女儿分别是林长民、林徽因,男子是徐志摩。 花季的少女,浪漫的诗人,在英伦相遇。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林徽因的情感世界,自此打开了一片诗意的天空。就像一条出于竹林的清溪,清新自然,水流潺潺,清晰可闻。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林徽因就成了被徐志摩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为她写了无数的情诗。 陈从周在《徐志摩年谱》中记到:1922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如此看来,两人相恋颇深。1922年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提出与原配张幼仪离婚。而当时,林徽因已经许配给了当年名士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 这似乎是林徽因青葱岁月的清溪中泛起的最大波澜了。放在她生命的长河里看,这也只是淙淙溪流中的一个微澜——她的生命中,还有许多波澜壮阔的大事件。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微澜,因为这个波澜很快复归于平静。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是林徽因所欣赏的,但也是她无法把握的,她毕竟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十七岁少女。她最终放弃了徐志摩,没有给徐志摩一个情感的未来。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在情路上尚显青涩的女生,作出的正确选择。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1924年4月,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担任翻译。当时集会的盛况,李欧梵在《浪漫一代》中说:“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松竹梅的一幅岁寒三友图。”泰戈尔当时曾为徐志摩和林徽因作最后的撮合,结局,也只是在诗人的诗集中徒添了一首感伤的诗: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奔腾不息的长河 暮年的金岳霖先生说:“我认识林徽因还是通过徐志摩的。” 徐志摩可能不会想到,他的一次引见,让林徽因的情感世界里,增添了一条一生一世都追随着她的奔腾不息的长河。 广为流传的故事是: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非常震惊,然而经过一夜无眠翻来覆去的思想斗争后,第二天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后来林将这些话转述给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他们再不提起这件事,三个人仍旧是好朋友。 而金岳霖先生却是从此再不动心,逐“林”而居,终生不娶。 林徽因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这样不无怜惜地谈到金岳霖的战时生活:“可怜的老金每天早晨在城里有课,常常要在早上五点半从这个村子出发,而没来得及上课空袭又开始了,然后就得跟着一群人奔向另一个方向的另一座城门、另一座小山,直到下午五点半,再绕许多路走回这个村子,一整天没吃、没喝、没工作、没休息,什么都没有!这就是生活。” 在林徽因身后,金岳霖送上一副挽联: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身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举座皆感叹唏嘘。 金岳霖先生去后,也进了八宝山,依然是和梁思成、林徽因两人,比邻而居。春暖花开的大海
“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那一刻,我相信梁思成一定心潮澎湃,就如春暖花开的大海。 梁思成曾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从1930年到1945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共同走了中国的十五个省,两百多个县,考察测绘了两百多处古建筑物,获得了许多远溯唐宋的发现,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人的认识并加以保护,比如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便是如此。 其间,1937年,梁氏夫妇避战乱辗转到长沙、昆明、重庆等地,“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过着我们父执辈少年时期的粗简生活”。在一封1941年的信中,林徽因是这么写的:“思成是个慢性子,一次只愿意做一件事,最不善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但杂七杂八的事却像纽约中央车站任何时候都会抵达的各线火车一样冲他驶来。我也许仍是站长,但他却是车站!我也许会被碾死,他却永远不会。” 林徽因曾说:“我认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 1955年冬天,林徽因怀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梁思成亲手为她设计了她在八宝山的长眠之所。墓身没有一字遗文。 林徽因的温润风华,从此绝世。慕高怀秀的人们,自那一年的冬天之后,再未听到过似她般节奏清朗如水的脚步声……
暗香, 长河, 大海, 临安, 清溪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