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未读书三种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剑鸿

  中年以后,读得书越来越少,想读的书却越来越多。这种情况饱含了诸多庸常人生的无言之味,如果说是一种遗憾,或言其痛,都未尝不可。在我想读的书里面,有三种,仅闻其名,或浅尝辄止,或只窥得一斑,都没有全书通读。惟其如此,我才对它们更加渴望。有时候我觉得这种情形有点像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留点念想,带点暧昧,更多了一层求之不得、寤寐思之的撩人的美好。以上算是不读书的自我宽慰,然后说点印象。

  1.陈正祥之《中国文化地理》

  我对文化和地理类的书籍素来有点偏好,年轻时所读的书大多是文史哲之类,地理书虽然读的不多,但在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时,也喜欢对着地图,看看三藏曾经的路线。读李白全集和苏轼诗词的时候,也常常按图索骥窥探诗人的人生轨迹。融文化和地理于一炉的书籍却接触不多,所以,当我在网上读到《中国文化地理》时才顿感视野大开。

  作为中国地理第一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理学家,陈正祥的视野确实非同一般。他1922年出生于浙江乐清,真正的著作等身,一生出版过100多部地理专著,每一本专著出版,都会引起学界的轰动。他曾经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十多年,跑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进行实地考察,《大英百科全书》的中国部分,由他亲自执笔。《中国文化地理》一书首版于1980年,1983年三联书店再版,至今还是很多学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我之所以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就是康震在北京师范大学唐代文学史课堂上隆重提到过它。

  该书收录了作者十篇学术论文。作者在自序中写道,要挽救汉文化的沉沦,阻止它的继续被腐蚀,进而恢复它固有的光辉,我想这一代的中国人实应负担较多的责任。为达成此项目标,首先要认识中国文化,而我愿以身作则。令人惊奇的是,陈正祥的学术论文,既有专业的地理学语言,又有行云流水般的历史叙述,更兼浓郁的文化艺术韵味,读来毫无生涩之感,字里行间都是独到的文化地理发见,给人启示,眼界洞开。

  最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化地理图。他以地图说话,以地图反映历史。他说,以地图这个“地理科学的特有工具”,可以“济文字说明之穷”。他用图反映中国文化中心的南迁、城市化的进程、交通港口的发展、人口的迁移、物产矿产的分布等,甚至将历史上的宰相、进士分布,也用图表来表示,以说明中国考试制度和人才的分布状况。

  这本书的容量之大,信息之丰、观点之博,令我仰慕。只可惜目前手中没有纸质版本。孔夫子旧书网上1983年的版本标价大约在200到500元之间。

       2.李国文之《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

  这部书从文化历史批评的角度,爬梳历史细节和微观生命情态,详细述说了从司马迁、李斯到路遥、顾城等四十位中国文化名人的离奇之死。包括我们常常唏嘘不已的王勃、金圣叹、苏曼殊、海子的死。作者从这些文人的生活态度、个性习惯、接人待物中细细剖析,试图为我们引出他们在中国这个特殊文化土壤中非正常死亡的真正原因。

  作者李国文是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随笔作家,1930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一生阅历丰富,参加过抗美援朝,经历过解放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先后获过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正是这样丰富的履历,让作者的眼光具有穿透历史和人生迷雾的可能,上世纪90年代以后,李国文从事随笔杂文尤其是历史散文写作。融文学才情、历史厚重、杂文犀利于一炉,独树一帜,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这样的高誉,只有读过他的作品之后,才能感觉并不过分。

  作者在书中写到,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在谈到写书的初衷时,作者说,回过头去考量历史长河中的中国文人,他们对统治者压迫的生命抗争,击节赞赏,可因可点,但他们之间自相残杀,互为仇雠,则又十分地可哀可叹,不胜欷歔。也许因为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遂产生了文人之死的写作初衷。全书贯穿了作者浓郁的文化情感和深刻的文化体认,对历史微观生命的熟悉程度和透彻分析令人折服,读来酣畅淋漓,既有读史的镜照,又有读传的深思。

  类似的著作,我读过柏杨的《帝王之死》。柏老的书一部份成自于监狱岁月,有掩饰不住的幽愤和牢骚。与之相比,李作更加冷静客观,更为细致深刻。惜乎我还没有得到纸质书,作为半个文化中人,这本书像谜一样深深吸引着我。

  3.季羡林之《糖史》

  据说《糖史》是一个大部头专著。第一次听说有此一书,是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教授在网络课堂的介绍。百度搜索,有很多相关介绍,但是尚没有找到哪里可以购得。即使可以购得,另一重考虑是是否啃得动这样的大部头。

  季羡林先生的学识在学界备受景仰。他的《牛棚杂记》叙述文革经历,读来令人震撼。以他的文学素养,即使是专著也可能不会很难读。令人觉得怪异的倒是《糖史》这样的书名,貌似写糖的历史,其实是以小口切入,纵横中外历史,有点像博物馆的窗口了。

  事实上,《糖史》是研究蔗糖的文化史与科技史巨著。全书通过严格的考据研究,揭示了蔗糖千百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过程,呈现了隐藏在蔗糖背后错综复杂的文化交流史。全书共分三编,国内编揭示了蔗糖自先秦至清代的种植、制造、使用等演变、传播的历史;国际编重点展现了蔗糖在东方和拉美国家的传播与演变;结束语则概括介绍了甘蔗种植和砂糖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全书上下两册,目测每本有一寸厚。单看目录和介绍,就能雷倒一部分自诩为读书人的人。

  《糖史》是季羡林晚年最重要的作品,据说用力之深,有十七年之久。为此、季老专门写过一篇;《<糖史>:成书缘由与过程》。他在文中叙述了自己搜集《糖史》资料的情况:从1993年至1994年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除了礼拜天休息外,每天来回跋涉五六里路跑一趟北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不辍。我面对汪洋浩瀚的《四库全书》和插架盈楼的书山书海,枯坐在那里,夏天要忍受书库三十五六摄氏度的酷暑,挥汗如雨,耐心地看下去。有时候偶尔碰到一条有用的资料,便欣喜如获至宝。但有时候也枯坐半个上午,把白内障尚不严重的双眼累得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却找不到一条有用的材料,嗒然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回家来。

  古今至文,皆血泪而成,我想读这本《糖史》的愿望,与其说是借助糖的历史了解一些文化,不如说是我想通过这部专著,细心体味一番在季羡林的生命里,血泪是如何慢慢凝结成书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