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生活
2021-12-23抒情散文王克楠
我的新单位(文联)坐落在邯郸市城内中街,也就是在我母亲童年成长的地方,我对这个地方一直心存敬意。今年3月份,我进驻这个新单位,在这座大楼二楼的最东头一间房间里安定了下来,与这座古老城市的喜欢文学的朋友品茗、交谈,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我喜欢这里……
我的新单位(文联)坐落在邯郸市城内中街,也就是在我母亲童年成长的地方,我对这个地方一直心存敬意。
今年3月份,我进驻这个新单位,在这座大楼二楼的最东头一间房间里安定了下来,与这座古老城市的喜欢文学的朋友品茗、交谈,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我喜欢这里的安静,因为城内老街藏着古代的安静。我也喜欢房间里的朴素,一个书架,一幅傩面具,四只青瓷茶杯,能盛下大千世界。
总之,这属于我的静虚村。安静是福。我在这个村里整理了自己的新的散文集《大地上的河流》(即将问世),书中的每个字都像是弓箭,射向远方未定的目标。我给这个房间起名为“二亩田”,房间里到处都是我的作品,还有四盆鲜花;我在床上小憩的时候,花盆里的花也呼呼睡觉,人的睡眠就和花朵的睡眠相通了。房间里的这些花是常绿的。冬天是绿的,春天更是翠绿,绿就是生命,绿是固定的水,看到它们的绿,我的生活不再枯燥......
我喜欢这个房间的大窗户,像是墙壁睁开了大眼。窗外的风也刮得十分生动,春天的风和冬天的风是决然不同的。夜里很安静,窗外还能传来一两声的对植物生长的声音,使得我不由不趴头往窗外看,哦,窗外竟然种植了一大片的菜地,菜棵子刚钻出土地不久,煞是翠绿可爱。菜地边站着门卫老张,他的黑黝黝的样子绝对像是山沟的农民。
我喜欢植物,和这些菜苗说了一夜的话,而后它们成为了朋友,看到菜地里有一群藤类的植物,可以在夏天长出好多的豆角。有了这些植物,早晨听到窗外鸟叫就显得亲切。早晨,我打开窗户,并没有凤凰那些高雅的飞禽,倒是叽叽喳喳飞着麻雀,这些麻雀在不太高的树之间飞来飞去,像漫天盘旋的树叶。其实,窗外的树并不多,这一带是邯郸老城的最古老的房子,没有100年也差不多。在我的眼睛里,这些青孜孜的老房子就是一棵棵老树。窗外有无间平房,很像我出生地——河坡老街的老房子,从房子里传出来的地道邯郸土话,入声字居多,十分亲切。
文联机关和老街道里的老房子隔着一道墙,墙外是居民,墙内是机关。机关经常进行政治学习,三个代表等等;墙外是老百姓的锅碗瓢勺进行曲,是小孩子的玩闹声,婴儿的哭声等,两者形成反差。窗外的大人们需要去赶生活。但是,这些年生活不太好赶,从企业下岗了,找新的职业不好找,找到了,老板们的气也难受,但必须受,回到家,男人们会喝酒,女人们会打牌,显得生活散乱起来。偶尔也会夫妻吵闹,吵架有的时候偏偏在深夜进行,他们也会把自己家的玻璃打碎,但是第二天很快把玻璃弄整齐,因为,还得生活下去,还需要照顾老人,呵护孩子,需要打理一日三餐,这就是日子的味道。
我在窗内比较关心文学和文化的味道,比如窗户南面500米是菩萨阁,传说2001年在旁边的一段土墙上菩萨显灵了,墙壁山有菩萨的图像,在夜晚显得十分清晰。当时老城居民凡是能动的都去看了,以沾一些吉祥。学院的教授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土墙会发光,而且形成了菩萨图像,只好说,这是老邯郸的最老的街道,出现一些“古怪”事情是可能的。菩萨阁往南200米有一棵老槐树,2005年,树上的槐花突然会冒烟了,就又把教授请来了,这次教授没有推辞,找到了科学的理由,说,这些花朵是授粉,不是冒烟。虽然有了科学,老城里的人还是用红布把树干裹住了,以示神意,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到树下念叨念叨,因为树懂得人的语言。
窗外有声音,声音里可以传递生活的气息。如南边不远处的北城街小学,每天上午十点要播放广播体操音乐,我只能听到活泼的音乐,看不见孩子们在阳光下做操的样子。我可以听见这个大约校长或者是政工主任对班级工作的评点,声声入耳。我最爱听的是街道里的大喇叭陡然播放《朝阳沟》的戏曲,那是一种按捺不住的激情,这意味着又有一对新人要结合到一起,走向新的生活了。每每听到这样欢庆的音乐,我总是有点伤感,当年我也是在自己家的房顶上放上了这样的大喇叭,然后结婚,然后过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爱是家,真正的爱是需要包容的。
月有阴晴圆缺,窗外也会有哀乐飘进来,这道老街严格遵从老辈子的习惯,家中有老人去世了,要举行“开吊”仪式,要搭上一个大棚子,放3天或者5天,供亲朋好友来吊唁,孝子贤孙们要跪在棚子里守灵。有生就有死,我不以为是晦气,老街道的人也没有认为晦气,要请小戏班子唱戏,唱的戏文不仅仅是悲情的,也有喜剧,我想,刚刚仙逝的老人不会为这个而责怪后代;去世的去世了,没有去世的人还是要好好生活的。
我过去没有对窗户敏感过,这个房间因为有了窗户,就有了生机,有了希望,就有了诗意。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形容过的精神的“黑匣子”,那个黑匣子肯定是没有窗户的。这个房间因为有了窗户,就有了和外界沟通的渠道,可以看到窗外的蓝天白云。虽然我是生活在一座工业城市,很少能看得到清澈的蓝天白云,但是有窗户就有希望,使得我想起了那年从呼和浩特坐慢车去二连浩特,一路上从车窗里看尽了天空的蓝天白云,现在想起来还激动。我多想这座大楼成为一艘大客轮,从窗户里可以看到遥远的天际。
窗外的生活五彩缤纷。这座房屋的原来的主人来访,告知我一个秘密说,原来窗外没有菜地,是一片野草地,自然生长出了许多爬墙虎,每到盛夏的时候,这些小东西活得很旺盛,把绿莹莹的叶子像是手臂一般伸进窗户,你想拒绝都不行。你头天把它推出去,第二天它又钻了进来。我想起有一篇《囚绿》的散文,是名作,说的是作者和窗户钻进来的藤类植物之间的趣事。可是现在墙外不再有爬墙虎,机关搞卫生,把这些植物全消灭了,让人颇为怅惘。
我每天陪伴的这面窗户是南窗,可以看到朝阳升起,但是看不到夕阳落山,西边的树木太高了,还有楼房房挡住了那道壮美的风景,很是遗憾。我是喜欢看夕阳的人,能顺着夕阳的光线看得很高很远,好在这座房间是老式的窗户,还可以反射夕阳,让我在平淡中体会到了一些热烈。还有夜晚,一旦夜晚来临,窗户外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我虽然喜欢夜晚,那是在夜晚行走,从窗户里看夜晚,还是很害怕的。
很高兴这个新办公室有这样一面窗户,使得自己不自闭,不自满,扎实的思索和写作,即为了自己的前生未尽事宜,也是为了自己的来世更加幸福。
今年3月份,我进驻这个新单位,在这座大楼二楼的最东头一间房间里安定了下来,与这座古老城市的喜欢文学的朋友品茗、交谈,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我喜欢这里的安静,因为城内老街藏着古代的安静。我也喜欢房间里的朴素,一个书架,一幅傩面具,四只青瓷茶杯,能盛下大千世界。
总之,这属于我的静虚村。安静是福。我在这个村里整理了自己的新的散文集《大地上的河流》(即将问世),书中的每个字都像是弓箭,射向远方未定的目标。我给这个房间起名为“二亩田”,房间里到处都是我的作品,还有四盆鲜花;我在床上小憩的时候,花盆里的花也呼呼睡觉,人的睡眠就和花朵的睡眠相通了。房间里的这些花是常绿的。冬天是绿的,春天更是翠绿,绿就是生命,绿是固定的水,看到它们的绿,我的生活不再枯燥......
我喜欢这个房间的大窗户,像是墙壁睁开了大眼。窗外的风也刮得十分生动,春天的风和冬天的风是决然不同的。夜里很安静,窗外还能传来一两声的对植物生长的声音,使得我不由不趴头往窗外看,哦,窗外竟然种植了一大片的菜地,菜棵子刚钻出土地不久,煞是翠绿可爱。菜地边站着门卫老张,他的黑黝黝的样子绝对像是山沟的农民。
我喜欢植物,和这些菜苗说了一夜的话,而后它们成为了朋友,看到菜地里有一群藤类的植物,可以在夏天长出好多的豆角。有了这些植物,早晨听到窗外鸟叫就显得亲切。早晨,我打开窗户,并没有凤凰那些高雅的飞禽,倒是叽叽喳喳飞着麻雀,这些麻雀在不太高的树之间飞来飞去,像漫天盘旋的树叶。其实,窗外的树并不多,这一带是邯郸老城的最古老的房子,没有100年也差不多。在我的眼睛里,这些青孜孜的老房子就是一棵棵老树。窗外有无间平房,很像我出生地——河坡老街的老房子,从房子里传出来的地道邯郸土话,入声字居多,十分亲切。
文联机关和老街道里的老房子隔着一道墙,墙外是居民,墙内是机关。机关经常进行政治学习,三个代表等等;墙外是老百姓的锅碗瓢勺进行曲,是小孩子的玩闹声,婴儿的哭声等,两者形成反差。窗外的大人们需要去赶生活。但是,这些年生活不太好赶,从企业下岗了,找新的职业不好找,找到了,老板们的气也难受,但必须受,回到家,男人们会喝酒,女人们会打牌,显得生活散乱起来。偶尔也会夫妻吵闹,吵架有的时候偏偏在深夜进行,他们也会把自己家的玻璃打碎,但是第二天很快把玻璃弄整齐,因为,还得生活下去,还需要照顾老人,呵护孩子,需要打理一日三餐,这就是日子的味道。
我在窗内比较关心文学和文化的味道,比如窗户南面500米是菩萨阁,传说2001年在旁边的一段土墙上菩萨显灵了,墙壁山有菩萨的图像,在夜晚显得十分清晰。当时老城居民凡是能动的都去看了,以沾一些吉祥。学院的教授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土墙会发光,而且形成了菩萨图像,只好说,这是老邯郸的最老的街道,出现一些“古怪”事情是可能的。菩萨阁往南200米有一棵老槐树,2005年,树上的槐花突然会冒烟了,就又把教授请来了,这次教授没有推辞,找到了科学的理由,说,这些花朵是授粉,不是冒烟。虽然有了科学,老城里的人还是用红布把树干裹住了,以示神意,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到树下念叨念叨,因为树懂得人的语言。
窗外有声音,声音里可以传递生活的气息。如南边不远处的北城街小学,每天上午十点要播放广播体操音乐,我只能听到活泼的音乐,看不见孩子们在阳光下做操的样子。我可以听见这个大约校长或者是政工主任对班级工作的评点,声声入耳。我最爱听的是街道里的大喇叭陡然播放《朝阳沟》的戏曲,那是一种按捺不住的激情,这意味着又有一对新人要结合到一起,走向新的生活了。每每听到这样欢庆的音乐,我总是有点伤感,当年我也是在自己家的房顶上放上了这样的大喇叭,然后结婚,然后过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爱是家,真正的爱是需要包容的。
月有阴晴圆缺,窗外也会有哀乐飘进来,这道老街严格遵从老辈子的习惯,家中有老人去世了,要举行“开吊”仪式,要搭上一个大棚子,放3天或者5天,供亲朋好友来吊唁,孝子贤孙们要跪在棚子里守灵。有生就有死,我不以为是晦气,老街道的人也没有认为晦气,要请小戏班子唱戏,唱的戏文不仅仅是悲情的,也有喜剧,我想,刚刚仙逝的老人不会为这个而责怪后代;去世的去世了,没有去世的人还是要好好生活的。
我过去没有对窗户敏感过,这个房间因为有了窗户,就有了生机,有了希望,就有了诗意。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形容过的精神的“黑匣子”,那个黑匣子肯定是没有窗户的。这个房间因为有了窗户,就有了和外界沟通的渠道,可以看到窗外的蓝天白云。虽然我是生活在一座工业城市,很少能看得到清澈的蓝天白云,但是有窗户就有希望,使得我想起了那年从呼和浩特坐慢车去二连浩特,一路上从车窗里看尽了天空的蓝天白云,现在想起来还激动。我多想这座大楼成为一艘大客轮,从窗户里可以看到遥远的天际。
窗外的生活五彩缤纷。这座房屋的原来的主人来访,告知我一个秘密说,原来窗外没有菜地,是一片野草地,自然生长出了许多爬墙虎,每到盛夏的时候,这些小东西活得很旺盛,把绿莹莹的叶子像是手臂一般伸进窗户,你想拒绝都不行。你头天把它推出去,第二天它又钻了进来。我想起有一篇《囚绿》的散文,是名作,说的是作者和窗户钻进来的藤类植物之间的趣事。可是现在墙外不再有爬墙虎,机关搞卫生,把这些植物全消灭了,让人颇为怅惘。
我每天陪伴的这面窗户是南窗,可以看到朝阳升起,但是看不到夕阳落山,西边的树木太高了,还有楼房房挡住了那道壮美的风景,很是遗憾。我是喜欢看夕阳的人,能顺着夕阳的光线看得很高很远,好在这座房间是老式的窗户,还可以反射夕阳,让我在平淡中体会到了一些热烈。还有夜晚,一旦夜晚来临,窗户外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我虽然喜欢夜晚,那是在夜晚行走,从窗户里看夜晚,还是很害怕的。
很高兴这个新办公室有这样一面窗户,使得自己不自闭,不自满,扎实的思索和写作,即为了自己的前生未尽事宜,也是为了自己的来世更加幸福。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