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走访兴德

2021-12-23抒情散文王人天

走访兴德王人天兴德,原名叫姬箐德,彝语,意为彝族姬姓管辖的较大的森林,汉字曾记为西星歹,后简化为兴德。走入兴德,我们看到这里是一个小盆地,中间起一山包,上建有寺庙,已无僧侣,寺废,独剩几间破落房子和佛台,并无佛像(佛像在破四旧时毁),香火……
走访兴德
  王人天
  兴德,原名叫姬箐德,彝语,意为彝族姬姓管辖的较大的森林,汉字曾记为西星歹,后简化为兴德。   走入兴德,我们看到这里是一个小盆地,中间起一山包,上建有寺庙,已无僧侣,寺废,独剩几间破落房子和佛台,并无佛像(佛像在破四旧时毁),香火鼎盛也只能是一种传说了。四围皆是青山,东西各有一条冲冲横贯南北,因此这里曾被古时的阴阳因地附形谓之曰“四人抬轿”,说是一富贵之地。中国道家文化的传承,唐宋风水学说的演播,明清之际在乌蒙地区大力传演,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之事。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诗里曾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云南的山特高大,且又很神秘,就带给了人们许多奇特的想象,刘伯温被民间认为是一个风水大师,他的这一预言就被更多的人添盐加醋传播,以此显示自家地方的风水优秀。其实这种说法看破了,它就是一种爱家乡的情怀表现,并没有啥神秘。   不过这地方确实有一个自然奇观,那就是“云南的底贵州的盖”。所说的底,就是棺材;所说的盖,就是棺材盖。奇观有名,起于一个传说。传说清朝时候,这里曾出过一个将军叫徐东,掌管着数百人的川军,威雄一时,富甲一方,碑文记载他曾带领军队到平彝(今富源)进行过平叛,大胜,然而后来却不测风云,正值壮年的他因病去世,家势也就逐渐的衰落了。他虽去世,但有关他的传说却没有停止,一直传说了下来,特别是有关他爷爷下葬的传说。据说他爷爷下葬的时候,打井打出了石棺,却是有底无盖,阴阳说盖自会来,叫埋葬的人慢点掩土。正说着,突然乌风暴雨,黑云压城,石棺盖驾云而来。安葬的人为避风雨,急急忙忙掩土。此时石棺盖未到。当人们将快掩上土的时候,看到东北方向的云层中露出了石棺盖。石棺盖见人们已掩土,“轰隆”一声降在了对面的大山上。如今这石棺盖还在,惟妙惟肖,躺在石头漫漫、青松滴翠的大山上,让人们浮想联翩。   之后这里的人丁繁衍,但有一个习惯,呼小孩名字的时候,不是像其他地方叫“小某某”或“大某某”,而是唤“甘某某”。为何叫“甘某某”?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通过调查走访,才得知徐氏的一支祖人曾让孩子拜寄给彝族大户,此是不是该称呼的由来,当时我不能确定。后来我又从彝族典籍中看到彝族有甘氏一姓,兴德又祖为彝族之地,那么拜甘氏彝族人为干爹的事就大有可能了。名字前以“甘”代替“大、小”呼名,应该是对干爹的一种缅怀纪念。   兴德是宣威古驿道东驿线上的一节。东驿线是宣威的第二条进京路线(《宣威县志稿》有记载),亦是清朝时候的运铜古道。该道起于宣威,经马房、长冲、猴街子(今基场)、兴德、老石碑到达贵州的普安。如今古驿道还有遗址可寻,撸袼河(古曾称笼姑河)、石阶脚等处均有石板铺就的五尺道遗迹,系为明初仿可渡驿道建设。特别是石阶脚处,称为石阶脚奏磴,有百余米,共九十四磴,原传说为九十九磴,已毁五磴。这些石板路上留有铁链子一样的痕纹和深深的马蹄印坑,其中一个石头上还留有仙人脚迹,名声远播,一直吸引着过路的人们。   芳草青青,烟尘漫漫,庄稼黄了青、青了黄,一年复一年,兴德也就在这种时间的更替中缅怀过去,细数历史,流传传说,我们在这里也就是拾起一些时光的记忆,在民俗和文化中找寻一些烟尘和未来,把我们的性灵淘净。
   [ 本帖最后由 王人天 于 2012-4-21 01:0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