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永远的清明节

2021-12-23叙事散文横塘凌波
永远的清明节 一每年,当清明节来临时,我总要把前一年清明节插在楼房和储藏室门旁,那几支已经干枯的柳枝轻轻拿掉后,再把从街上新买的几支翠绿的柳枝重新插上。拿下来的这些柳枝,经过一年的日子,早已被风化得水分殆尽,枯槁得像夹在书本里的标本一样,用……
永远的清明节
一 每年,当清明节来临时,我总要把前一年清明节插在楼房和储藏室门旁,那几支已经干枯的柳枝轻轻拿掉后,再把从街上新买的几支翠绿的柳枝重新插上。拿下来的这些柳枝,经过一年的日子,早已被风化得水分殆尽,枯槁得像夹在书本里的标本一样,用手一触,上面的叶子和柳眉儿就簌簌地落了下来,看到这些,使人油然对沧桑的岁月,生出一些感慨来。 年年岁岁,门旁新插的柳枝是一样的翠绿;岁岁年年,清明节的仪式也几近相同。在童年的记忆里,每当清明节来临时,在乡下的老家,总要在日出之前,在自家的院门和屋门的房檐下插上些新折的柳枝;早饭后,父亲便领着我,来到村南那些埋有先人的祖坟地里,先摆上几样供品,然后再让我在坟地的树上噼里啪啦地放上一挂鞭炮后,便开始烧些纸钱。父亲一边祭祀祷告,一边对我说:这些先祖,是我们家的根,他们会保佑我们的,年啦节啦,一定要给他们上上坟,烧烧纸,不要忘了他们。那时,我不以为然;私下地认为,父亲这是迷信,但不敢说出来。祭祀完后,父亲再用随手带来的铁锨,往那一个个馒头似的坟头上添些新土,父亲告诉我说:这叫圆坟;因为是过节,因此,过了午后,还要吃上一顿母亲和姐姐包的、从自家菜园里刚割下来的韭菜拌豆腐馅的水饺。 从童年至现在,几十年了,对于我来说,清明节插柳祭祀吃水饺,已经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仪式和生活习惯。即使住进县城后,每年的清明节,这种生活习惯也依然如故。但不同的是,童年时,对于清明节这些仪式和生活习惯,司空见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于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才有了深层的了解。 二 正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怀念屈原一样,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是因怀人纪事而逐渐流传下来的。清明节插柳也不例外,也是为了纪念一个人。 据传,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为晋国公子时,因父子兄弟之间的冲突,而被迫在国外流亡十九年,直到重耳的弟弟晋惠公死了,才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重耳即位后,跟他一起出国流亡的随从人员,都纷纷争功请赏要俸禄。其中,唯独有一个叫介之推的人——这个曾经在重耳饿得快死的时候,主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用火烤了给他吃,从而才使他得以活下来的人,没有到晋文公面前邀功请赏,而晋文公就偏偏把这样一个对他有救命之恩的人给忘了。于是,淡薄名利的介之推便和自己的老母亲一起来到绵上(也说介山或绵山,在今山西介休境内)。以后,晋文公想起这件事后,觉得有愧于他,就派人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听说介之推和他的母亲隐居在绵山,不愿出来。为了能把介之推和他的母亲逼下山来,于是,晋文公就下令让人放火烧山,即使这样,介之推也没有下山。大火过后,晋文公和随从上山一看,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 晋文公为弥补自己的过失,就把绵上的田地做为介之推的封田;为了永远纪念他,晋文公又下令,在介之推和他母亲被烧死的这一天,不准晋国人动火做饭,一律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以后,每年的寒食节都是如此。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着群臣又去登山祭奠介子推,当走到他的坟前时,只见那棵被烧焦的老柳树又活过来了,而且条条绿枝,随风飘舞,生机盎然。于是,晋文公就把这棵死而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这天定为“清明节”,规定人们在每年的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插柳,以此来悼念介之推。后来,清明节插柳,便逐渐演变成了祭祀和怀念亲人一种重要的仪式和生活习惯。 古老而又动人的传说,给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增添了几分厚重的道德内涵。后来,清明节也逐渐演变成一个祭祀和怀念亲人的节日。

三 然而,清明时节不仅仅是一个令人追思和缅怀的季节,还是一个适宜踏青和郊游的时节。这时候,没有了早春的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也少了反反复复、阴晴不定的天气。天色是湛蓝湛蓝的,阳光明媚得有些艳丽,天空澄澈得几乎是透明的,空气中有微微的阳气在隐隐约约浮动着;风是和煦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大地上,草色遥看,像铺了一床绿色的毯子,千树吐翠,万木竞绿,花儿也开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到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这样一个美好时节里,人们到户外踏青旅游,不仅能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对于那些正处于钟情的少男和怀春的少女来说,古往今来,不知发生过多少美丽动人爱情故事! 思接千载,梦回唐朝。一千多年前,当大唐春闱的序幕拉开时,有一个叫崔护的书生来到都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心情惆怅郁闷的他,清明节这一天,独自一个人来到长安城南的郊区踏青。城郊美丽的景色,顿时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令他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他有些累了,也有些渴了,想找口水喝,便来到一个村庄,叩打着村头的一户桃树环绕的人家的大门。不一会儿,一个美丽的少女出来给他打开了大门,并把他领到院子里,给他舀了一瓢水。崔护立在院子里喝水时,少女便把那窈窕的身子靠在院内的桃树上,深情地望着他。这时,桃树上绽放着的火红的桃花,正映照着少女美丽的脸庞。崔护一看之下,顿生爱慕之情,喝完水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少女的家门。

第二年清明节来临时,崔护旧地重游,又来到那位少女家的门前,只见院墙周围的桃树,依然如去年一样开得嫣红,而大门却已紧紧锁闭,不见了那位少女的身影。此情此景,睹物思人,崔护怅然若失,便挥笔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成就了《题都城南庄》这样一首意味隽永的爱情诗,也成为诗坛上千古流传的佳话,为清明时节增添了靓丽的诗意。 如果说,天朗气清,阳光明媚的清明是诗意的话;那么,阴雨缠绵,细雨霏霏的清明也有着别样的诗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这个被雨水打湿的清明节,虽然,当时对他来说,有些狼狈,也有些落魄,但它却有着跨越千年的美丽,扣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心中那根唯美的心弦。 清明节是一个如此美丽的节日,但是,许多人却不珍视它。当许多年轻人在崇拜着情人节等西方舶来的节日时,韩国人却抢注了我们的端午节,我不知道清明节被韩国人抢注了没有?但在我的心目中,清明节永远是一个美丽得让人无法言说的传统节日,它将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下去,而且,也将永远被传承下去!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